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娱乐教父 >

第14章

重生之娱乐教父-第14章

小说: 重生之娱乐教父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陈朗就会去吉他社学习吉他,自己没有吉他,就先借用别人的练习,这样的生活充足而又规律。

星期六的时候陈朗一家人接父亲回家休养,陈父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只要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就能回去上班了。

一家人为了庆祝父亲出院还出去吃了顿饭,期间陈父也知道了陈朗为了赚钱写小说投稿,这让父亲大感欣慰。

不过提醒陈朗千万别耽误了学习,另外回去了自己要看一看儿子的大作,陈父也是个武侠小说迷,这个年代的武侠小说的影响力的确巨大。

第二天的时候陈朗约好了陈建一起去买把吉他,陈朗准备买一把便宜些的木吉他,现在自己还是初学,而且是借钱买的吉他,不用买太好的,其实两人都不太懂吉他,只知道买把便宜的木吉他就是。

两人在路上的时候,陈建又问陈朗,“《诛仙》还是没消息吗?”

“还是没有,都一个星期了,不会真的被刷掉了吧。”陈朗想到这也是有些担心。

“会不会是因为仙侠这个题材不是主流的武侠而被放弃了,或者就是被哪个不长眼的编辑给丢垃圾箱了。

《明报》的小说是刊在其副刊上的,而《副刊》上的约稿工作,是由金镛和总编辑潘岳生亲自主持,其他副刊编辑不过是负责催稿、校对等工作。

金镛和潘岳生自然不会把所有的稿件都看一遍,他们只看那些被普通编辑筛选出的稿件。如果你遇到了不长眼的编辑,那你可就惨了。”陈建给陈朗分析了一下。

“不会这么倒霉吧,但是还有另外两家《星岛日报》和《东方日报》呢。”陈朗还是抱着很大的期望的。

自己不可能这么衰吧,辛辛苦苦的将“后金庸武侠圣经”“网络三大奇书之一”的《诛仙》抄写出来,结果却被无情的扔进了垃圾桶。

“谁知道呢?”想到《诛仙》可能真被放弃了,陈建也是心里难受,明明写的这么好。

两人因为这个缘故,兴致都不高,草草的挑了把吉他,付完钱直接就各自回家了。陈朗背着吉他一脸不高兴的回到家。

结果开门进去后发现家里多出了个人,而自己的父母和姐姐都在陪着他。陈朗看着这个人完全不认识,但是还是礼貌的走了过来,“叔叔你好。”

说完就一脸不开心的坐到了母亲的身边。

陈母看到陈朗一脸不高兴的坐了下来,有些担心地问道,“朗朗你怎么了?一脸的不高兴。”

“妈,我写的小说全班的同学都喜欢看,甚至连别的班的同学都找过来要看小说,而且爸爸看过以后也觉得写的很好,可是为什么那些编辑会不喜欢呢?”陈朗一脸忧郁的说道。

陈朗的话让在座的四人都笑了,“你怎么知道那些编辑不喜欢你的小说呢?”陈父也是一脸带笑的看着一脸郁闷的儿子。

“离我投稿的时间已经有一个星期了,结果到现在还是石沉大海,我怀疑我的小说被那些没有眼光的无良编辑给扔垃圾桶里去了。”陈朗继续抑郁的说道。

结果却听到哈哈大笑的声音,抬眼看到父母和姐姐,还有陌生的大叔都在笑,心里不高兴,这完全就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陈朗小同学,你还真猜对了,你的小说的确是被扔到了垃圾桶里。”陌生大叔一脸笑意的看着眼前这个稚气未脱的俊秀少年,心里却在想看来这世界真的是有天才啊。

“果然被我猜对了,可恶的编辑。不对啊,你是怎么知道的?”陈朗说道一半发现了不情况不对。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东方日报》的副主编。”

“你是《东方日报》的主编,是因为《诛仙》来的吗?”陈朗一听这个自我介绍,激动地跳了起来,然后就绕着屋子乱跑,停也停不下来。

陈朗真的是很激动,自己都快绝望了,终于迎来了曙光,同时这将是改变自己一生的第一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自己再也不会是前世的那个**丝宅男了,全民男神从今天开始。

待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后,陈朗脸一板,一脸严肃的坐在了这位大叔面前,“咳咳,您是来和我签约的吗?”

大家看着刚才还激动的四处乱窜的小子,现在一本正经的坐下来要谈判了,都笑了起来,果然还是个孩子。

“是的,我们《东方日报》很看好小朋友你写的《诛仙》,想将这部作品签下来,登报连载。”

“对了,您刚才说我的作品被扔在了垃圾桶里?”陈朗却又提起了另一个问题。

“是的,一开始小友的作品没有被我们的编辑选中,理由是这并不是现在主流的武侠小说,也不是倪匡写的人气火爆的卫斯理科幻小说,再加上一个编辑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所以当时没有仔细看就被放弃了。

不过好在被公司打扫卫生的一位老大爷发现,当时我正好路过,发现他在看小说也不工作,就想训斥他,结果他把《诛仙》这部小说推荐给了我,然后才会有我这次的来访。”

第十六章《诛仙》登报连载

陈朗听着这短短的几句话,却是汗如雨下,这一本小说的旅程竟然这么复杂,不知道另外两本的旅程如何,还好老天眷顾自己,最后来到了这位大叔的手里,不然自己就真的悲剧了。

“竟然这么复杂,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啊,谢谢您了,大叔。”陈朗抹了把冷汗说道。

“呵呵,说得好,就是无巧不成书。不过我们现在还是先小人后君子吧,先谈谈价格的问题,然后我们再聊如何。”大叔说完就看着陈朗,心里有些急迫。

急迫也是有原因的。七十年代是香港报纸最繁荣的时期,巴掌大的香港半岛,竟然同时拥有近70家报纸。

经过激烈的竞争和优胜劣汰,香港报纸到1982年只剩下55家,1997年只剩下38家。而现在的1980年还是有60家报纸。

按照此时香港的人口与报纸总发行量来计算,差不多每两个半香港人就会购买一份报纸,这个数据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如此多的报纸,可以想象竞争有多么的激烈。

当然在香港,《明报》、《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这三家报纸的销量最大,你追我赶的轮流坐庄“报纸销量冠军”,每期的销量都有十万份出头。

可是这段时间《明报》由于卫斯理系列的再度火爆,销量一度突破15万份,而《明报晚报》也连载着武侠大师温瑞安的小说,销量不俗,这可真是让《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大为头疼。

现在的《东方日报》,此次连续几个月销量被《明报》压着,所以看到《诛仙》这么一本有潜质的小说,心里是急切的想要签约下来,当然陈朗一家子都不太清楚这些内幕消息。

“好啊好啊,大叔你们准备给什么价格签约我的小说?”陈朗一脸的急切。

现在自己还需要从陈建那借钱买吉他,而家里也需要还陈母借的钱,所以陈朗有些急切,而陈父陈母和姐姐陈云虽然不像陈朗那么急切,但是也都很关注,一致的看着眼前的副主编。

“按照小说连载这几年的规矩来说,像小友这样刚开始写小说的话,一般都是千字50元左右,《明报》的话,可能只有千字30元。”大叔一边说一边看着陈朗,最后还揶揄了一下《明报》。

因为金庸在这方面的确是显得比较小气,给的稿费一般都比另外几家的报纸略低,不过有金庸在,就是个金字招牌,不怕没有人投稿,而且质量还不低。

“这个我们一家人对这些都不太了解,现在稿费最高的是谁?千字多少钱?还是麻烦大叔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相关信息,从您一个副主编亲自造访,我能够感觉到贵报的诚意,您就给我扫盲一下好了,价格的事好说。”

陈朗一脸萌萌哒看着大叔,同时还给对方戴了顶高帽,不过不知道有没有用,因为家里真是没有谁知道行情,即使他瞎说,也没有人知道真假。

“呵呵,那好吧,我就给你说一下具体的行情好了。现在稿费最高的报价是倪匡的千字500元。”陈朗一家人一听都惊呆了,差距这么大?

“当然这个当不得真,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卖的很是火爆,而黄玉朗为了办新杂志,借着卫斯理热千金买马骨才喊出了这个天价。

想靠给倪框超高的稿费来造势,从而把自己的杂志给炒热,所以这千字500元的稿费虚得很。要知道,倪框在《明报》的稿费才千字180元而已。”听到这里陈朗心里才平衡了些。

“知名作家的专栏稿件是千字700元左右,比如请名家写一篇专业性和创造性极强的影评稿件,差不多就是这个数——《明报》最多给千字500元,《东方日报》才会给千字700元。如果只是随便写一篇杂谈的话,稿费不会超过千字200元。

如果请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来写专栏,稿酬最多千字150元。至于长篇小说稿件,名家也就千字100元左右,普通小说作家的稿酬只有千字50元——当然像倪框这样的除外。”

“那么大叔您准备给我千字多少钱呢?”陈朗听完科普后问道。

“前面说了长篇小说普通作家大概千字50元,知名作家是千字100元,为了显示我们的诚意,我们可以给你千字70元?”大叔似乎有些紧张的说道。

“不可以再多了吗?”陈朗还是一脸萌萌哒问道。

“最多最多千字80元,不能再多了,再多了我们只能放弃了。”

陈朗听了不说话,因为自己不太会干讨价还价的事啊,父母也不懂行插不了嘴啊,另外《诛仙》这部小说,大概一百五十多万字,以一百五十万计算的话,千字80元,最后自己可以得到120000元港币。

这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而且这只是自己的第一部小说,等名气上来后,应该会再增加,12万元也完全可以解决家里的财政危机了。

“好吧,我们相信您的诚意,就千字80元好了,这个只是登报连载权,其他的版权还是我的吧?”陈朗又想起来说不定以后小说会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或者漫画、动漫以及周边,这可都是钱啊,版权必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