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宦海风云记 >

第970章

宦海风云记-第970章

小说: 宦海风云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老师,是我年轻时的理想……不对,臭小子,你又在讽刺我?”

    常宁摇了摇头,“我没讽刺您啊。”

    “那,那为什么是付教授。”

    “是这样的,要想当上教授,您光有水平可不行,您还得找找关糸,开个后门,他们会给你一个付教授职称,至于您能不能当上教授,那得看您的社交能力了。”

    宁瑞丰笑了,“那边,那边和这边,都一样的?也要拉关糸,走后门?”

    “我想,一定是的。”常宁握着宁瑞丰的手,也笑了。

    “这个问题,这个问题……”

    “咱们不争论。”常宁大声说道。

    “哦……不争论……”宁瑞丰的目光,投向了床尾的座钟。

    分针指向了“十一”。

    “外面下雪了吧?”

    “是的,从昨晚开始下的。”

    “哦……读过鲁迅先生写的散文《雪》吗?”

    “您别考我了,我没读过。”

    宁瑞丰喘了口气,慢慢的念道:“……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不过,北方的春雪,我倒觉得亦颇有江南雪意,住在高楼上,从窗上望出去,阳台栏栅上堆积着厚绒绒一层雪是那样湿润滋融,带来清新的春的消息,天晴气朗,从窗口可一目望到苍翠的西山,而这一天,京城一片洁白,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的积雪的屋脊,黑白相间,构成一幅十分别致的画,真是好看极了……”

    常宁大声的问道:“您想看雪吗?”

    “不用了,不用了……小常。”

    “哎,您说。”

    “有几件事,我要交待于你……”

    “爷爷,您说,您说。”

    常宁俯身,抱住了宁瑞丰的身体。

    “老生常谈,私字当先,不好意思也得说,你,你能换姓吗?”

    “您放心,我已经向中央打了报告,请求批准我恢复使用宁姓,是余叔叔亲自送去的。”

    余振夫在旁边点着头,“是我送去的。”

    “那,那你叫该什么?”

    “我用我爸爸的名字。”

    “宁乔?”

    “对,我叫宁乔。”

    “宁乔,宁乔……我跟他说,他会同意的。”

    常宁流着泪问道:“您还有事吗?”

    “还有,把你奶奶和我,都埋到你爸爸身边去。”

    “他们不会同意的。”

    “哼……你和他们说,如果不同意,我跟他们急,我,我把他们也带过去,让宁乔收拾他们。”

    “行,我一定向他们转达您的指示。”

    “是命令。”

    “是命令。”

    “是通谍。”

    “是通谍。”

    “还有,你爸爸住的那地方叫什么?”

    “青阳市大青山**谷。”

    宁瑞丰喃喃而道:“**谷,**谷……一定是个好地方,你爸爸,一定喜欢。”

    “是的,那里很美,很安静。”

    “记住,别去打扰他,别去找他。”

    “爷爷,我记住了。”

    “当……当……当……”

    座钟敲响了新世纪的钟声。

    宁瑞丰又笑了,慢慢的合上了眼睛。

    “嗯……我累了……”

    一会儿,余振夫伸手,在宁瑞丰的手腕上探了探之后,搀起常宁退到了客厅,他看了众人一眼,黯然的垂下了头。

    “他走了……”

    ……

1137天下大势

    宁瑞丰的辞世,在华夏的影响难以估量,一代强人的离开,必将打破各方政治力量的平衡

    中央批准了宁瑞丰最后的“请求”,将他和乔含湘夫妻俩的骨灰,安葬在青阳市大青山**谷的入口处,在那不远处终日烟雾娆绕的山谷里,安息着他们的大儿子宁乔……

    骨灰安放仪式结束后,中央和省两级领导,还有宁家的其他人,都很快离开了,只有宁家老幺宁晓华陪着常宁留了下来

    青阳范家岙,范氏庄院里,宁晓华里里外外的转了一遍,回到客厅对常宁说道:“你这是好地方么,给我留一个房间,我每年要过来看望老头子老太太,就住你这里了”

    客厅里除了常宁,还坐着青阳市委记方天正、青阳市市长郭腾飞、青阳市委付记肖海峰、宁州市常务付市陈茂云、宁州市委常委兼付市长海峰

    郭腾飞微笑着说道:“宁教授,以后到青阳来,您尽管找我好了”

    常宁看着宁晓华道:“老叔,你快坐下,给我们讲讲当前的形势”

    “噢……变化可大了去了”宁晓华坐到常宁身边,伸出三个手指晃了晃,“你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就能看出现在形势的奥妙来”

    常宁笑道:“我们要听实际的,别整你那套虚头八脑的哲学啊”

    “第一方面,是当前最高层核心权威的消失,过去老祖在的时候,那叫唯我独尊,统一思想,稍有不同意见,都能用路线问题,一棍子将人打死,那是一个太阳普照大地的时代,后来是许老挂帅,但他比不上老祖,他那个权威,因为有其他人的牵制,所以是要打点折扣的,所以才强调集体领导,你们都懂的,所谓的集体领导,就是互相扯皮互相攻讦互相妥协互相合作,大浪淘沙,适者生存,便有了‘九老’的传说”

    “九老犹如九盏明灯,当然有亮的有暗的,许老是领头的,他当然最亮,我家老头子名列其中,算得上位列前三,坦率讲,这二十余年,是九老在决定着华夏的命运,而现在,我家老头子驾鹤西去,计明远的父亲也于去年离开了,九老就只剩下方家老头子了,应该可以作这样的结论,九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是,活着的人总比死去的人有用,方家老头只要还有一口气,他就会发生作用,诸位都知道,方家和我们宁家,是世仇是天敌,老爷子在世的时候,一直压着他,现在老爷子不在了,以方家的德性,肯定是扬眉吐气,有所作为,他的第一个打压目标,一定是我们宁家,具体的说,就是小常及其代表的宁派势力,恐怕在一段时间内,你们的日子不会很好过,当然,也不至于落荒而逃,一败涂地,因为现在不再是一家独大的时代,他要是太过分了,会受到别人的联合围剿的”

    “第二个方面,是京城高层的变化,老爷子人走灯灭,代表我们宁家说话的仇兴华、杜国力、王国维和李玮青,就会有个相对被孤立的状态,至少中间势力会倒向方家,在话语权上,相对就减弱了,一些见风使舵的人,肯定会投到方家门下的,咱们宁派内部,恐怕也会出一些叛徒,个别被我们踩在脚下的人,自然有可能东山再起,这不奇怪,人性如此,政治如此,历史如此嘛,作为京城高层的各方,在这种形势下,都会相应的调整自己的策略”

    “据我所知,现在能站出来,公开敢为我们宁家说话的,现在有程家和计家,程家是王群骥当家,计家是计明作主,两家都有方家有矛盾,共同的利益构成了统一战线,许家现在分成了两派,陈思透当家的一方,不会跟着方家走的,所以许家持观望态度,刘家也曾是宁家的盟友,以前合作太多,但因为我二哥的关糸,他们不可能支持我们,但也不会参与方家对我们的打压,高家,本来就是宁家的死敌,所以他们现在很积极的参与方家的行动,余家,因为我三哥的原因,他们不公开提打压宁家的口号,对打击小常你,是不遗余力的,方家、高家和余家,是小常你目前最大的敌人,至于吴家,周永庭是未来的老大,因为有周永庭掌舵,有方红军的策应,他们不会支持方家,反而会暗中支持我们……总之,老爷子一走,敌人加的团结和公开,从两派增加到了三派,宁家特别是小常的支持力量,从过去的三派,减少到了目前的两派”

    “第三个方面,就是你们之江省的实际变化,和诸位的切身感受了,大气候影响小气候,这是免不了的,一,省委记陈海林上调京城,出任国务委员,这是既定方针,早就安排好了的,二,东闽省省长计明远接任之江省委记,就不是原定的方案,因为他本来要去的是鲁东省,是方家不想计家在鲁东省扩大影响,也是希望宁计两家在之江上演反目之戏,才有这临时的变化,三,省长张华顺和,就是为了留下来担任对付小常和计明远的领军人物,四,小常出任省委付记,方天正同志从青阳市委记升任升省委常委兼统战部长,就是为了剥夺你们在地方上的势力,争取在省委常委会里驾空你们,五,的之江省委领导班子,计明远来了,你方天正进去了,但宁州的方红军也进去了,湖城那个小白脸郑志伟也进去了,形势变得加复杂了”

    说着,宁晓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常宁,“这是我打听到的消息,下个星期你们之江省委班子的调整,应该是这样的”

    常宁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着:

    省委记,计明远; 计派

    省委付记、省长,张华顺;高派

    省委付记,常宁; 宁派

    省纪委记,陈瑞星; 方派

    常务付省长,崔红日; 宁派

    宁州市委记,方红军; 吴派

    湖城市委记,孙华洋; 余派

    省委组织部长,陶成然; 方派

    省政法委记,赵青; 余派

    省委宣传部长,郑志伟; 高派

    省委统战部长,方天正; 宁派

    省军区司令,乔安山;, 余派

    秘长兼办公厅主任谢晖; 程派

    这时,常宁的手机响了

    是即将上任之江省委记的计明远打来的

1139隔阂

    计明远说道:“应该说,很多人看出了有人的别有用心,一大帮老干部给中央写了信,反对对你现在的安排,所以,现在他们的压力比我们要大,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事情会向转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