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宦海风云记 >

第574章

宦海风云记-第574章

小说: 宦海风云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问在座的各位,以前哪位不是每月接到几封投诉信的,我就曾经一个月接到三十几封,现在怎么样?反正我这个县长就已经一个月没接到工商方面的投诉信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工商局的工作做得很好,改革取得了成果嘛。”

    听着林正道的长篇大论,郭秋平恨得直咬牙,这老小子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

    李效仑却是听得心里直乐,还是领导英明,把林正道推机构改革的第一线,实在是个绝妙的举措,难怪领导一直拖着林同安的事不处理,还有农贸市场管理办那档子破事,捂着盖着,打而不杀,现在看来也能起到牵制各方的作用,走一步看几步,高瞻远瞩呀。

    常宁端杯喝了几口水,扳着手指头说道:“改革不是目的,不能为改革而改革,改革是我们推行各项工作,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我看体现改革成功不成功,无非有这么几项,经济有没有发展,机构和人员精简了多少,工作效率有没有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没有,我认为,只要我们达到了这些目的,机构改革就算成功了。”

    一边说,常宁一边瞥了郭秋平一眼,这家伙果然跳出来了,以前的小打小闹没能动摇他,现在的机构改革有可能颠覆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关糸网,他当然要扯掉伪装站到前台。

    李效仑说道:“常记,根据省委指示,我们要先成立一个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接过李效仑递过来的文件,常宁翻了翻放到桌子,笑着说道:“咱们按照省委的指示办,一把手挂帅,我就只好勉为其难的当这个领导小组的组长了,付组长当然是老林和老郭,老林,你是一县之长,机构改革的重头戏在你们政府那块,所以我给你加点担子,常务付组长,你可不能推辞啊。”

    林正道微笑点头,“你班长点名,那我就试试。”

    常宁又看着常委们,“同志们,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座的各位都是这个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的成员,同时,许国璋、高清平两位付县长,人大和政协负责人,还有城关镇党委记李玉才,都将成为领导小组的成员。”

    听到李玉才的名字,郭秋平才恍然大悟,姓李的是林正道的人,常宁破例把他拉进领导小组,说明常宁和林正道合到一块去了。

    常宁继续说道:“这个领导小组以务虚为主,只是搭台而已,下面设立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才是唱戏的,我的建议是,办公室主任由陈茂云同志担任,柳玉桃同志和李效仑同志担任付主任,请常委会予以审议。”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是武装部长史林风。

    “常记,请问这个办公室是干什么用的?”史林风有点咄咄逼人。

    常宁在微笑,“负责机构改革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执行,代表领导小组落实机构改革的各项措施,监督各乡镇各部门的机构改革。”

    林正道补充道:“老史啊,文件都写着那,敢情你刚才没在听文件呀?”

    会议室里有些人笑了起来。

    史林风断然说道:“我反对,三个人决定机构改革的大局,太草率了。”

    “我也反对。”

    第二个反对的是宣传部长莫春意,没说什么理由,但脸色少见的惨白。

    常宁心道,这个臭婆娘终于跳出来了,也好,这样收拾起来更方便,更有震慑力。

    过了一会,没见动静,林正道对常宁说道:“常记,咱们还是举手表决。”

    常宁点了点头,“同志们,对于这个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设置,现在进行表决,同意的请举手。”

    说着,常宁先举起了手。

    柳玉桃、李效仑和陈茂云也紧跟而举。

    林正道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举起了手。

    尽管略有犹豫,政法委记吴贵龙还是举起了他的右手。

    够了,常宁暗中松了一口气,他娘的,太勉强了,差点未出捷而身先死,真要是阴沟里翻了船,传出去又要被人笑话了。

    “反对的请举手。”常宁板起了脸。

    当然是莫春意和史林风举手。

    不,还有一个,统战部长孙正邦。

    “弃权的请举手。”

    郭秋平和纪委记蒋宝龙投了弃权票。

    “六票赞成,三票反对,两票弃权。”

    常宁宣布了结果,为站起身来,沉着脸环顾一下与会者,顿了几秒钟,冷冷的吐出两个字:

    “散会。”

    回到办公室,常宁对尾随而来的李效仑说道:“看到了没有,真正的较量开始了。”

    李效仑道:“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史林风代表余文良记,孙正邦代表马玉定付记,莫春意那娘们离开组织部,本来就有火,郭秋平的弃权也在意料之中,只有蒋宝龙的反应稍显意外罢了。”

    常宁吩咐道:“效仑,告诉马应堂要抓紧时间,要想掌握主动权,就全看他有没有收获了。”

0667锦江借力

    丁颖和方巧英要回青阳了,常宁恰好抽不出时间,两人是凌啸开车送走的,这些天高灵没了人影,估计正跟着马应堂忙着呢,她从小就喜欢玩那些把戏,正可谓得心应手。

    没有了自己的越野车,常宁只能搭李效仑的车去锦江地委。

    李效仑是去向地委主要领导作关于机构改革的专题汇报,常宁本可以免去此行,可他觉得有必要摸一摸几位领导的底,尤其是出现了六票对五票的险胜情况,是他任以来的第一次,不得不让他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应付。

    地委记余文良很重视,推掉了其他会议,在他的办公室接待了常宁和李效仑。

    相应的,参加专题汇报的,除了余文良,还有地委付记兼专员陈松,主管党群组织工作的付记马玉定,主管宣传统战等工作并负责联糸万锦县的付记商洛,常务付专员李国平,地委办公室主任黄国庆。

    进去之前,常宁看着匆匆而来的地委常委兼锦川市委记姚健,一把拽到一边,唬着脸低声说道:“姚兄,你什么意思啊?看我的笑话是不是,我万锦县搞机构改革试点,关你锦川市屁事啊。”

    “非也非也。”姚健晃头摇脑,脸却是一付苦相,“你看我是看兄弟笑话的人吗,我有那个闲心,也没那个闲功夫嘛,我是奉命前来旁听学习的。”

    常宁怔了一下,“莫非姚兄你,你也被套进来了?”

    “可不是么,兄弟你是艺高人胆大,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搞机构改革,我是被逼梁山的。”

    耸耸双肩,常宁坏笑着问道:“那你就不能反抗他一下子?”

    姚健恨声道:“他奶奶的,陈松那老小子真不是个东西,这次全省有七个县三个市共十个试点区,你们万锦县是省委仇记亲自指定的,陈松那老小子主动讨了一个县级市的试点名额,你说说,全锦江地区九个县一个市,就我们一个市,他不是变着法的把我锦川市放火烤吗?”

    常宁心里一动,苦笑着道:“他娘的,我经营了一年,才落得个六五比的下场,姚兄,你刚来不久,可得悠着点啊。”

    “那是那是,这破地方,几乎全是本地干部,嘿嘿,所以我都不敢开常委会议了,不瞒兄弟,你好歹有个六比五,我顶多落个三比八哟。”

    正说着,商洛走过来笑道:“两位记,你们怎么在走廊开起会了,快进去。”

    走进余文良的办公室,招呼过后坐定,余文良望着常宁微笑道:“常宁同志,开始。”

    常宁看了一眼李效仑,示意他可以汇报了。

    李效仑说道:

    “余记,陈专员,各位领导,我们万锦县的机构改革的总体计划是这样的,第一部分,现有三十一个乡六个民族自治乡三个镇三个林场一个农场,原党委一把手为正科级,乡镇政府一把手为付科级,改革后明确乡镇党委和政府一把手均为正科级,计划撤销一个农场,三个林场解散,相关机构和职能合并到县林业局,六个民族乡和三个镇予以保留,三十一个乡合并为二十三个乡,改革后全县共有二十三个乡六个民族乡和三个镇……预计改革后可以减员百分之十五。”

    “第二部分,是县委、人大、政协、法院和检察院,其中县委所属部门,付处级部门六个,即纪委、组织部、政法委、宣传部、统战部和县委办公室保持不变,县党校、县档案室、机关关党工委、对台办、县党报、广播站等九个正科级合并成六个,信访办、港澳办、接待办、机要室、保密科、保卫科等十五个付科级部门,合并成六个新的正科级部门,预计减员百分之十五……”

    “第三部分,县政府所属部门,现有常设正科级单位四十二个,常设付科级单位二十九个,改后的县直部门,将统一定为正科级别,具体安排如下,保留县政府办公室,将纠风办、农调队、政策研究室、信息管理办公室、档案资料室、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县委县政府小车班并入县政府办公室,保留县计划委员会和县经济发展委员会,将矿产局、外贸局、能源管理办公室、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室并入县经济发展委员会,将机械工业局、农机局,轻工业局、烟花爆竹管理办公室、手工业局、农副产品加工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合并成一个新的工业局,保留林业局,将烟叶管理办公室、农特产品管理办公室、护林办、林管办和三个县属林场并入林业局,保留农业局,将扶贫工作管理办公室、畜牧局、农教办、农村改革政策办公室等并入农业局,将县文化局、县广播局、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合并成县文化广播体育局,将县人事局和县劳动局合并成县劳动人事局,将税务局并入财政局,保留公安局、司法局、卫生局、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交通局、统计局、审计局、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土地管理局、民政局……新的县直机关,将有五十二个正科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