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帝级大明星 >

第269章

帝级大明星-第269章

小说: 帝级大明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鞍华看过剧本后,对杨以辰说,你完美的将一个人拆成了两个人,如果这是一部电视剧,他将是当之无愧的双核男主角。
  杨以辰坐在那里,一板一眼,浑身上下还是打扮的那么规整,那双旅游鞋,他买了十几双,每天穿着,脏了洗,旧了换下来,就像是头发一样,他希望当孩子见到自己的时候自己还是当年那个模样,或许五官唤起内心记忆的力度不够,那就加上一个整体的印象。
  “我叫田文军,是个失败的男人,靠着祖产生活不求进取安于现状,妻子离开了我,我想我还有儿子,后来,儿子也丢了,我的生活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开始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找到儿子一定要找到儿子,是我活下去的所有动力……”
  “刚开始,每天都有人欺骗我,一次次的去求证,不到最后一秒钟我都不想放弃,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希望我都想要求真。”杨以辰抹了抹眼角,又打开了手掌:“脸上这道疤,是让人打出来的,手掌这道疤是我跳入河水中握着匕首留下的,我,我都不知道疼,我甚至想过,如果能用更多对我的惩罚换回我的儿子,我宁愿……”
  有泪水在眼眶,被他收回,脸上浮现一抹笑容,抽动一下鼻子,放弃了前面的话继续下去,用坚定的语气道:“我就觉得,我一定能找到儿子,只要我们不放弃,一直找,就一定能找到,我还年轻,还有很多时间,我会找下去一直找下去……”
  整段话,搭配杨以辰的表演,全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他的内心独白和情感表露,或许是杨以辰设计新人物的唯一一次情感含蓄爆发,暗中呼应了富商刘青云饰演角色在最后找不到儿子找不动儿子后的彻底全面爆发。
  命运这根线,一头系着找到儿子的杨以辰,一头系着没有找到儿子的刘青云,两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一个父亲。
  欲哭还笑,这笑,要比哭还惨烈,现场群演都有所触动,情感丰富一点的女性,泪水流了下来,真的就是靠着这段戏杨以辰个人展现出来的情感,触动了在场的人,许鞍华知道这就成功了,到整部戏拍完,前有因后有果,观众的情绪一直随着影片孕育,到这部分就会完全代入进入,情绪的波动会更大,辰仔的这段表演,很出色,连带着接下来周迅的表演爆发出来的力量也很强烈,一个自责的母亲,脖颈太阳穴青筋暴跳,那是一种恨不得撕碎自己的力量,只是短暂的哭泣,周迅的嗓子就哑了,可见她用的气力有多么足。
  在许鞍华看来,演员的表演都给了观众,编剧的表演留给了导演,看似有些可笑的口号:“鼓励,鼓励,鼓励鼓励鼓励!”完完全全触及到了许鞍华的灵魂深处,当她拿到剧本第二遍在家里仔细观看这一段时,要比杨以辰和周迅表演出来的东西更让她感动,她首先要佩服杨以辰,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部电影,它所传递出来的力量,太强大了。
  一群丢失孩子的父母,他们心里背负了多么重的压力,不知道会难受成什么样子,不亲身体会你永远都不可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什么样的动力才能够推动他们继续前进的,好听点说,需要跟他们心连心,用心灵共鸣的力量彼此扶持前进,保持希望互相勉励;说得难听点,需要给他们洗脑,让他们相信希望就在前方,你要说这口号跟X销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未尝不可,没有畸形的内心希望,怎么可能整日在悲痛之中一遍遍用刀刮着自己的心,然后继续报着希望前行?
  这一段设计,许鞍华认为是全片经典段落之一,她不是小看观众,估计很多观众会看不到这里面蕴含的力量,或许他们会更直观的被杨以辰和周迅的表演所感动,但这一段,一定会被真正读懂看懂这部影片的人所推崇。
  良心之作,细节中彰显出编剧的功底,也刷新着许鞍华内心对杨以辰个人印象的好感程度,她知道对方搞了一个帮扶机构拿出了一个亿的资金后续还可以投入,她感受到的是辰仔真心实意做善事,真正做到了理解这善事的意义去真情投入,而不是仅仅是为了宣传自己做善事而做善事。
  拍摄一天天的继续,几名主要演员拿出的力量十足,拍摄的进度也就飞快,许鞍华将一场大戏穿插着一些小场次的戏份,隔了几天,当奥运军团满载而归,当殷殷学子重新走进校园,当秋风落叶天气转凉之九月到来,《疯狂的石头》下档了,内地香江总票房达到了九千万,《飓风营救》后期制作顺利,除了中环大战的特效还没有完全完成,其它部分吴宇森都已经剪辑完毕。《金大班》、《半路夫妻》第一轮播映结束了,几乎在各个地区傲视群雄的成绩,再一次让兄弟传媒电视制作部成为了国内翘楚。《蜗居》选角,再一次成为电视圈的大事件,容姐手里拿着的办公手机,又忙碌了起来。
  而此时,《亲爱的》迎来了一场大戏,四名主演都在的大戏,杨以辰刘青云周迅到赵微的家中抢孩子,拍摄这场戏之前,赵微和周迅早就在杨以辰的建议下去锻炼身体,多了不说,八百米要能够跑下来,这场戏,许鞍华听从了杨以辰的建议,决定从杨以辰抱起孩子到最后他站定整理衣服和鞋子让孩子辨认自己,派出所到来终止了追逐,整个这一段,一场戏一个镜头下来,要真,我们就来一个细节处处真,就让人跑一个没有力气却还要拼命跑的筋疲力尽……
  为了,孩子。


第0313章 杨氏交流法
  以杨以辰的身体素质体能,抱着一个孩子来一段长距离的狂奔,压力不大,甚至可以说他还需要控制一下自己的速度,不然后面的周迅和赵微肯定是追不上。
  开拍之前,许鞍华反复确认所有拍摄细节,对兄弟传媒工作体系表现出来的专业,她很是感慨,也感知到这是未来的趋势,在这样的剧组工作完之后,你再到别的剧组,立马就会感觉到不适应,在这边你只要一道命令下达,下面就能一丝不苟给你执行,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公司有一整套的奖惩制度,跟工资跟奖金全部挂在一起,一次小小的工作失误,都会被记录,无论是当月的收入还是长远的公司内部等级攀升,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每一个人都会很认真对待手里的工作,集合起来的力量就会大到可以让整个剧组内部环境焕然一新。
  剧组中有许鞍华带过来的人马,也有来自香江的工作人员,按照平日里的工作方式,他们会发现自己根本就跟不上对方的节奏,同样的道具安排,你这边还在寻找,那边东西都已经买回来了,从信息咨询、车辆使用、出纳现金,整个环节都是高效工作环节,一切围绕拍摄转,让拍摄能够顺利进行为首要任务,宁可耽误吃饭睡觉时间,也不让拍摄耽搁一分一秒。
  首先跟孩子沟通了一下,六七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正常的交流,未来还要在一起很多天拍摄,小家伙比较木讷,不善言辞,接收能力或许差了一点,但在平日里的拍摄中,这种性格会容易控制一些,与剧本中的角色形象也比较贴近,不至于因为他的表演不过关而耽搁拍摄。
  赵微整体形象并没有故意去弄,没有刻意将她的打扮弄得偏于乡下女人形象,就是正常的穿着,一个角色的形象,外形设计只占三分之一,真正还是要靠表演来支撑,经过了之前的拍摄和一段时间的休息,对角色的把控更加到位,上来第一遍,就给了所有人惊喜,这四个人的表演,从头至尾没出现过任何的差错,一遍拍摄下来,跑了足足有八百多米。
  顺利之中,就总会有那么一点瑕疵,观看回放的时候,许鞍华叹了口气,杨以辰也是摇了摇头,那边正在降温休息消汗的赵微和周迅眉头皱了皱,这样的一个镜头拍下来,很不容易,演员都没出问题,问题出在了群众演员的身上,有几个追赶的村民,以为自己在镜头之外,边跑边互相聊天,还咧着嘴笑的很开心,结果被拍了进来。
  许鞍华征求四个人的意见,这瑕疵不大,可以剪掉,也不耽误整体效果,几人对视一眼:“休息一会,再来一遍吧,刚才经验不足,机位也不够多,拍摄的画面不够好。”
  专业敬业,是会互相传染的,剧组内的氛围摆在那,演员的状态也会互相传染,都拧成一股绳要拍摄出好的效果,自然而然对具体拍摄出来的效果有了更高的追求,为此也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场接着一场戏去拍,主要演员之间的默契越来越足,拍摄状态也是渐入佳境,对于细节情感的表达,彼此之间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戏份都已经脱离了剧本拍摄,将自己深入角色理解出来的情感表达出来。
  一场在街头的厮打戏份,引来上千群众的围观,赵微和周迅这戏是彻底飚起来了,完全没有一点受到周遭群众的影响,完全将自己就当作了孩子的母亲,一个夺一个恨,弄得周遭很多观众都开始怀疑这到底是不是演戏,怎么能弄得这么真实。
  陈琨和郑秀文本来是有些打酱油的角色,拍着拍着他们发现自己内心某种情绪被点燃了,都是演员,谁还没点心气,这部戏我可能角色不重要,但我也不能在拍摄的过程中被你们给带得画面中有我观众却永远注意不到我,两人飚戏的劲头也来了,在刘青云和郑秀文去开生育证明时跟工作人员的戏份,两人都爆发了,孩子丢了六年,找了六年,孩子还活着,凭什么要开一个死亡证明,许鞍华对这个情节没觉得有什么,赵微周迅都提醒杨以辰,这么拍能行吗?能过审吗?这明显是有讽刺政府办事机构的意思……
  “要的就是这种讽刺,我不是一个愤青,需要用这种方式去嘲讽一些人,但我是一个电影制作人,我需要我的电影接地气,需要它的情节出来不是飘在空中而是让老百姓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
  拍摄如火如荼,杨以辰是焦头烂额。
  《亮剑》、《士兵突击》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