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医道无间 >

第227章

医道无间-第227章

小说: 医道无间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MDT?”朱小君皱了下眉头,这个英文缩写而成的名词,他似乎见到过,可一时间却又忘记了:“MDT是个什么鬼?”

“MDT就是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也就是把外科、化疗科、放疗科、影像科、内镜科、病理科等肿瘤相关科室的专家们组合在一起,对某个病例展开充分讨论,最后制定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并由以上各学科联合执行这个治疗方案。MDT这种模式最早是由美国那边的同行提出来的,现在欧美包括日本,MDT已经成为了肿瘤治疗的常态。”说起了这些肿瘤行业的故事,张石的脸上写满了自信。

“那咱们国家就不能搞这种模式吗?”

张石点了支烟,若有所思:“十多年前,MDT的概念就已经传进了国内,这十几年间,无数的医院也都尝试过推广这种模式,但最终的结果却都是个失败。”

“为什么?”朱小君这一次是真的不明白了,按道理来说,国内的医疗体制更讲究行政性,只要院长愿意搞,一纸文件发下来,哪个科室敢不遵从?

“还不是体制问题?”张石顿了下,接着解释道:“在美国,医生们的收入基本上是固定,为数不多的一点奖金也是根据整个医疗单位的医疗质量来评定的,可不像咱们国内的医院,医生们的工资低的可怜,想过上好生活,除了灰色收入之外,那就得全靠科室奖金了。而科室奖金的评定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这个科室这个月赚了多少钱。”

“那跟MTD的失败有什么关联呢?”

“我跟你举个例子吧!比如我手上有个病人,需要做MDT,邀请来的外科化疗科或是其他什么科的专家能跟我抢这个病人么?他们要是敢说一句伽玛刀不适合这个病人的话,我是不是要跟他翻脸呀?所以,咱们国内的MDT,基本上都是在走过场。玩一次,大家伙觉得新鲜,玩两次,大家伙就会觉得无聊,玩三次,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劳民伤财,除了耽误自己的时间,别无意义。”

朱小君长出了口气:“是啊!换了我,去参加那种会诊,不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又没有什么切身的利益,肯定会觉得无聊扯淡。”

“所以我就在琢磨,如果我们能建立一个肿瘤综合治疗中心,集合了常规手术、腔镜手术、微创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包括生物治疗等多种手段,以MDT为最基本的诊疗手段,对前来就诊的病人分别实行最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你说,这结果会怎么样呢?”

朱小君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别的不敢说,但经咱们治疗过的病人,其三年五年的生存率,一定会比国内的平均水平高出许多!”

张石点了点头:“前面几年会很艰苦,但是,一旦我们出了成果,那么我们的名声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候,咱们中心的大门恐怕都会被挤爆了哦!”

说到这儿,朱小君已经完全相信了张石所想的这个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对肿瘤治疗这个领域来说,什么领先全球的技术设备,什么高人一等的学术水平,那些都是虚的。最实在的就是你治疗过的病人,其平均生存率有多少,高出了平均水平,你就可以到处吹嘘,你就是当仁不让的大牌专家。

但是,张石的这个模式仅仅是一个项目的运作,或者说是一个点的发展规划,若是上升到一个公司的运作,那么还需要考虑的就是这种模式的门槛有多高,别人是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复制了你的这种模式。

稍微琢磨了一下,朱小君随即便发现了这个问题。

建这么一个中心,所有的设备,所有的技术,都是行业中公开的,一旦成功了,就很容易遭到别人的模仿复制,到时候,大家又都回到了起始点,相互之间比较的还是资金的实力以及社会的关系。

张石看出了朱小君的矛盾,他淡淡一笑,为朱小君解开了困惑:“你是在担心这个模式的门槛是么?不错,你担心的是对的,这个模式很容易就被复制了,尤其是那些有实力的老牌公立医院。可是,咱们得换位思考一下,你觉得那些有实力的老牌公立医院会模仿我们的这种模式吗?”

张石自问自答道:“他们享受了体制的优越性那么就一定要接受体制的制约性,别说建一个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了,他们连真正意义上的MDT都做不了!所以,公立医院这一块就不用担心了,要担心的是社会上的那些民营资本。”

朱小君点了点头:“是啊,现在想进入医疗界的民间资本太多了,几个亿的资金量都称不上大鳄,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张石笑道:“但民营资本有个特点,那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在我们没见到成功的曙光之前,他们敢来模仿复制吗?等我们三年后能拿出了牛逼的数据的时候,他们想模仿就模仿好了,想复制就复制好了,有什么问题吗?模仿的越多,复制的越多,越能彰显我们的领先啊!”

“你的意思是说,到那个时候,他们那些模仿复制的就会像绿叶一样来衬托出我们这朵鲜花的娇艳……”

张石大笑着向朱小君竖起了大拇指:“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现今医疗界中,有哪位医生能同时熟悉了解甚至说掌握了那么多那么全的肿瘤治疗手段呢?如果没有这么一个人物来上下协调左右沟通的话,那么这种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多如牛毛的困难和问题。”

“术业有专攻,虽说都属于肿瘤治疗的范畴,可这个范畴也太宽了点……我不觉得行业中会有这种医生。”朱小君摇了摇头,又不由得叹了口气。

“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小君,你的判断是错的!”张石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表情:“你面前坐着的这位医生,他就敢说出这种话来,当然,那些社会上骗人的治疗手段咱不能算在里面。”

“你?”朱小君虽然已经猜到了张石要抛出来的包袱,他对这个包袱也深信不疑,但性格使然,他还是跟张石开了句玩笑:“小弟我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啊!”

“我刚毕业的时候也是一名普外科医生,但我张石没你朱小君那么牛逼,两个月的时间便走完了郭老二两年的路,我那时确实不是一个做外科的料,所以我才会改行做起了放疗,后来接触了伽玛刀。伽玛刀这个行业很开放,接触到的医生很多,我呢,天生就是一个爱学习的主,所以啊,这十年来我把行业中能见到的治疗手段都学了个遍,怎么着,还需要朱大老板对我张石进行一番考核么?”

朱小君连忙摆手:“不敢,不敢!算我嘴贱,刚才那句话我收回!”

张石肯定不会把朱小君刚才的那句玩笑放在心里,之所以对朱小君说出要不要一番考核这种措辞,其九成九的份额也不过是把玩笑给开回来。但朱小君却来了句算我嘴贱,这下子反倒使张石有些不好意思了。

“咱们医疗界总是在叫唤着全科医生,可是全科医生就那么容易培养么?尤其是肿瘤治疗领域,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也不过这点成就,要是按照体制内的培养模式,想成为肿瘤治疗的全科医生,我就一句话:门都没有!”

第247章风投就是条狗

按照张石的思想体系,在他的这个模式中,最重要的还是医生资源,尤其是像他那样的对各种治疗手段都颇为熟悉理解的肿瘤全科医生。

这种医生绝对不是医学院校可以培养出来的,体制内的公立医院更不可能培养出这种人才,唯一的途径,就是自我培养。而这种人才的培养模式,才是张石的整个商业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听到这儿,朱小君想起了吕保奇当初教诲他的话来。想做成一件事,没有钱可以找投资,没有技术可以去购买,没有渠道可以去借力,但是,没有了人,那么只能是一事无成。

而张石把他的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在了人才的培养上,这一点,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制,就算有再多的钱,也很难模仿复制。

也就是说,张石所说的这个模式并非没有门槛,而且这个门槛还颇高,绝非是一般的资本可以随意涉足的。

朱小君难掩内心的兴奋,几次想拿出手机给谢伟打个电话,但终究还是忍住了。因为他清楚,有些事是不能心急的,他和谢伟之间,虽然有个首领和从属的关系,但是想从容地驾驭了谢伟,他朱小君还得多动点脑筋。

忍住了立即跟谢伟通电话的欲望,朱小君又跟张石聊了些细节性的问题,闲聊中,话题不知不觉地又扯到了佟律新和陈光明身上来。

张石道:“咱们跟佟律新是签了合同的,在全国范围内,他的免疫负调控技术的使用推广权都归属咱们奇江医疗。小君,其实你用不着顾忌我的面子,为了大家的利益,咱们该跟佟律新打官司就跟他打好了。”

朱小君点头道:“我担心的是老佟会不顾忌你的面子而主动跟我们打官司,老张哥,当初咱们跟老佟签署那份协议的时候过于草率了,里面有好多漏洞,老佟只需要找一个顶尖的商业律师,就很可能把那份协议给作废掉!”

张石惊道:“怎么可能?你跟我说说,那协议中有什么漏洞?”

朱小君耸了耸肩:“法律上的事情,我哪懂得那么多?是混球跟我这么说的,我也不过是转述了他的说法而已。”

张石和胡恩球不算太熟,几次见面喝酒的时候都未曾涉及过胡恩球的专业,但胡恩球所供职的律师事务所却是彭州最好的几间之一,按照思维的惯性,张石自然会认为胡恩球的水平不应该很低。

“胡恩球是这么说的?……等我回去一定要找他好好请教请教。”

“这事啊,依我看咱们就顺其自然好了。我结识的那位投资人既然不看好这个行业,我想一定有他的道理,既然如此,我们还不如顺势调整了业务方向,把你刚才说的那个模式作为我们的主营模式,你觉得呢?”

张石拍了拍脑门,看样子还没能从刚才协议漏洞引起的懊恼走出来:“能转型当然是好,可是咱们的资金实力……”

“按你的想法,建设这么一个中心,需要多少资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