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大仙君-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话中间会客室的门被从外面推开了,只见两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打头的便是当今华夏乐坛的泰山北斗常青树,天王刘歌。
徐应龙虽然是一个明星歌手,但是正如外界对他的评价说的那般,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娱乐明星,充其量不过是娱乐圈的一个边缘人物。事实上徐应龙确实不怎么了解娱乐圈,就算是那些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徐应龙也不认识几个,不过既便是如此,天王刘歌的大名徐应龙还是听说过的。
关于天王刘歌,那在娱乐圈绝对是一个传奇。刘歌并非是科班出身的音乐人,从小到大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歌手,而且还会成为流行天王。
第一次见刘歌的人绝对会影响深刻的,就像徐应龙现在,因为刘歌的那张脸。。。嗯,长的太随心所欲了,要是搁到现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刘歌想要在娱乐圈扬名立万那绝对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去做搞笑演员。
看到徐应龙的表情,刘歌便乐了,笑着说道:“这位应该就是徐应龙徐少了吧,这次终于见着活的了,我是刘歌!”
刘歌的开场白着实让徐应龙有点忍俊不禁的感觉,要知道他只是新人,而刘歌已经是华语乐坛的前辈大拿了,怎么也轮不到刘歌说见着活的了这样的话,要说也应该是他来说才对。
“什么徐少不徐少的,你刘大天王能助阵我的演唱会是我的荣幸,欢迎欢迎!”徐应龙也笑着说道。
“可别说荣幸,这次前来当你的演唱会嘉宾可是我主动请求王总让我来的,应该我说荣幸才对!”刘歌冷不防放出这样一个炸弹。
闻言,不但徐应龙目瞪口呆,连同在一个公司的梁咏俊以及刘歌的那个江姓经纪人也大为惊讶。他们一直以为六个能来是因为王梦洁的命令,毕竟王梦洁和徐应龙之间的交情不错,甚至于这段时间网上还盛传徐应龙背后的徐家河王梦洁背后的王家可是世交,两家的关系很好,王梦洁帮徐应龙撑场面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刘歌主动请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看到众人惊讶的表情,刘歌满意地笑了笑说道:“我这个人呢最大的特点就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尽管别人叫我刘天王,但是我自己知道,就整个华夏乐坛而言比我唱的好的人大有人在,就比如说你徐少。而我这个人又喜欢向这些高手请教学习,所以这次就请求王总让我来了!”
刘歌好学习之名在整个娱乐圈都是有名的,不同于那些装样子炒作的明星,刘歌学习可是实实在在的。在过去那么多年里,刘歌可是没少向娱乐圈的其他高手大拿请教过。正是因为不耻下问的努力学习,刘歌才能一次次突破自己,登上一个又一个巅峰。只是众人没想到刘歌竟然会这么推崇徐应龙,甚至不惜主动请缨为他助阵演唱会。
要知道天王的身价可不低,每一次的出场费那都是天价。更重要的是刘歌这个人很低调,很少参加那些乱七八糟的商演,曾经有个房地产老板拿出千万的高价邀请刘歌出席他们公司的一次商业活动,可惜都被刘歌给拒绝了。所以现在很多大公司拿着钱都请不动刘歌,何曾想过刘歌竟然会主动上门了。
“过奖了,我只是一个新人,而您已经是华语乐坛的标杆,我怎么能和你相比呢!”徐应龙急忙道。
“什么标杆不标杆的,那些都是虚的。我之所以成为明星歌手不是因为我多喜欢在聚光灯下的生活,而是因为我喜欢音乐。看得出徐少也不喜欢当明星,这次演唱会也是被逼无奈之下才举办的,这一点倒是和我的经历有点类似,咱哥俩倒是有点同病相怜的意思,呵呵呵!”刘歌笑着说道。
关于这件事儿徐应龙倒是从网上看到过,据说刘歌从小的梦想不是当歌星,而是当老师。最重要的是刘歌还真的是一名老师,关于这段传奇的经历在网上流传甚广,几乎喜欢刘歌的歌迷都知道这件事情。
据说大学毕业后刘歌并没有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回到老家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另外让人们简截了当的是刘歌当时教的课程,据说当时刘歌不但教语文、数学这样的正科,同时还带着几个年级的社会、自然以及思想品德以及音乐等副科,可谓是全能老师。
倒不是说刘歌有多大的本事,也不是说他什么都会,而是因为他任教的那个地方太穷了,穷到整整一个乡只有一所小学,而这所小学只有两个老师,而刘歌就是其中之一,剩下一个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校长。
五个年级八十多个学生两个老师,可想而知当地的教学资源多么的匮乏。没办法之下,刘歌只得什么都教。其它课程还好说,以刘歌大学文化水平,就算不是专业出身也可以胜任,但音乐却不一样,那东西要不是科班出身的话绝对是两眼一抹黑,能把音符当数字的看。
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才造就了现在的天王刘歌。但为了孩子们,刘歌开始自学音乐知识,而他的学习天赋确实令人震惊,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掌握了关于音乐的基础知识,由于条件有限,学校也没有什么乐器,刘歌就四处拜访当地乡下的老艺人们,从那些老艺人们那里学会了演奏唢呐、芦笙、鼓以及二胡、笛子等,而且还学得有模有样,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原本刘歌以为自己的这一生都会和这个贫苦的学校以及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度过,然后在当地找一个性格温顺的姑娘结婚生子,然后老此一生,但是在他二十七岁那年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一年一个专门拍摄乡村生活的剧组到刘歌的家乡拍戏,在拍戏的过程中需要一段当地的民歌作为插曲,结果有人就推荐了刘歌。为了剧组给出的一百五十块钱赏金,刘歌便结下了这个活儿。那部电视剧播出之后反应平平,但是刘歌的曲子却意外的火了,捎带着刘歌也火了,很快就有音乐公司找上了刘歌,就这样刘歌一头闯进了娱乐圈。
刘歌二十多年的演艺生涯,经历了华夏音乐的黄金时代,之后又迎来了整个行业的低迷。其间多少歌手艺人像流星一样崛起然后悄然陨落,但是刘歌却一直在突破。他的事业总与顺其自然、一帆风顺联系在一起。没有哪一位歌手像刘歌这样,仅靠一部默默无闻的电视剧的插曲进入歌坛。从艺二十多年,刘歌不断尝试转型,逐渐成为华夏乐坛的支柱人物。近年,他更大步踏出华夏,进军大陆和国际市场。在娱乐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也无可替代。
聊了一会儿,徐应龙发现这个华语乐坛的大拿的性格很合自己的脾胃,很真实不做作,比起电视上的那些明星歌手强太多了。更让徐应龙高兴的是,刘歌的天赋很高,而且本身修炼资质不错,是个音修的好材料。只可惜年纪大了,而且还不是童身,就算徐应龙有心带他入门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不过看在他这次能主动帮他的份上,到时候指点指点他还是可以的。
第五百四十四章:徐应龙的面子(第一更)
第五百四十四章:徐应龙的面子(第一更)
徐应龙和刘歌到齐了之后,剩下的嘉宾就只剩下紫怡和王英了,紫怡打电话说中午才能到,因为他要和黄思成等人一起乘坐军机返回京都,而王英则是最快也得明天才能赶到,因为王英这段时间正在香江拍戏,只有等那边的事情完结了才能抽空过来。
至于星光娱乐的其他演出嘉宾则是已经到了,正好这段时间公司也没什么事儿,所以苏威就早早的把他们赶到了京都,让他们早点熟悉场地,毕竟这些人都是刚刚出道的新人,舞台经验很缺乏,这么大的活动苏威也担心他们给掉链子。
聊天的时候,两位策划师详细地同徐应龙和刘歌讲了一下他们的方案。整个策划方案由梁咏俊担任主任,李国荣担任副主任,苏威担任总监,其余诸如音响、灯光、舞台等负责人都由梁咏俊指定担任。由于这次演唱会从策划到最后演出时间太过于仓促,所以现在梁咏俊只来得及联系了几个关系不错的赞助商进行赞助,而且价格都不是很高,最高的出价也不过50万华夏币。
一方面是因为时间太短,宣传的时间十分有限,其次就是所有的赞助商都对徐应龙缺乏信心。主要是考虑到他一个新人,而且演唱的地方还是华夏国家体育馆,这次演唱会成功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多出赞助费。
但是考虑到诺大一个演唱会要是没有几个赞助商的话,也显得太过于寒酸了,所以苏威和梁咏俊商量之后,决定还是接受那几个公司的赞助,聊胜于无嘛!
至于演唱会演出的安排,梁咏俊等人研究之后决定由徐应龙演唱23首曲子,刘歌和王英以及紫怡各两首,星光娱乐公司的李子琪、张健等四位新人各一首,然后四位新人再合唱一首,总共36首歌曲,就按照平均每首曲子4分钟计算的话,36首曲子全部演唱完需要两个半小时,再加上期间换服装以及节目之间的时间间隔,整场演唱会下来最少也得三个多小时。
在这三个多小时里,每一个节目都必须进行仔细的安排,谁先出场谁后出场,每个人出场几分钟都必须计算好,不然的话很可能拖延结束的时间。曾经就有歌手举办演唱会,实际结束的时间比预定结束的时间晚了一个半小时,很多歌迷因此误了火车飞机等,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听完梁咏俊和李国荣的介绍,徐应龙点了点头,整个方案安排的十分详细,看得出他们没少下工夫。只不过徐应龙对于哪几个赞助商很不满意,不是那低的令人发指的赞助费,主要是那几个公司都是些什么狗屁玩意儿了,有的是家政公司,有的是养鸡鸭的厂子,还有一个竟然是生产坐便器的公司,好好地演唱会硬生生被这些公司拉低了N个档次。
虽说苏威等人考虑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徐应龙心里却还是很不舒服,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张口问道:“梁总,咱们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