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师-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温斯坦:“您刚开始拍电影时有什么感觉?”
安东尼甲格拉:“我在拍前五六组镜头的时候非常紧张。我记得在《未了阴阳情》拍摄过程中;我曾经有坚持不下去了的想法;即使是多年后在《天才雷普利》3多天的拍摄时间中;我在前往片场的路上依然感觉紧张;非常紧张;每天都是这样。”
罗温斯坦:“除了睡眠不足外;拍摄中最难的是什么事?”
李安:“《推手》是我第一部正式的电影;感觉责任重大;因为大家都期待着这部作品;对此充满着希望。对于一部在纽约拍的低成本作品而言;希望是唯一的动力;因为你付不起很多工资。
最难的可能是自信和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剧组人员必须完全相信他们的导演是天才;你的想法才会被理想地实现出来。他们做得很好—我当然很喜欢这种感觉
但另一方面;你责任很大。你的语言、你的想法必须一致;可以说个清楚;一旦你有了好的构想;大家会对你表示尊敬。
我不是自大狂;也不是会大呼小叫的人;所以我必须要做很多准备。单单站在那;你就得有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力量;这就是一个职业导演要做的。在片场;每个人都比你忙;但你只要站在那;他们只需要你站在那里;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我的第1部电影》
※※
身为日光小美女》片场的国王;指挥着各部门近五十人运转;其中包括着两个26万片酬俱乐部的巨星;其他演员也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就连即将9岁的阿比吉尔都是个天才小演员;而自己是个17岁的半菜鸟。
叶惟紧张不紧张?当然
虽然实际上这不能说是他的第一部长片了;但这里真的大大不同于《婚期将至》和驱魔录像》的片场。
对于《婚期将至》新版;除了他自己;其他人并没有多少的期望;又因为新素材的拍摄周期短、预算超低、数字拍摄、剧组里没什么大人物;所以片场的压力一直很轻;像电影本身般轻松搞笑;也就凯奇客串和两个蛋糕让大家的神经绷紧了一些时间。
而驱魔录像》则像一场从第一步起就开始冲刺的赛跑;拍摄的b天里;大家就是做事做事再做事;根本不会也没空多想什么;又因为是他独资、零大人物;他有着绝对的权力;想解雇谁就可以马上解雇谁的那种权力;所以他也不怎么紧张。
那日光小美女》呢?是的;他是第一制片人和导演;也是投资方之一;是项目的灵魂……但是;没有绝对的权力;面对着巨星明星和老油条们;他不但需要讲清楚自己的意图;有时候还得努力使他们心悦诚服;这从筹备期就开始了。
这方面不是权力就可以解决的;一支貌合神离的团队拍不出什么好东西。导演;必须有着头狼般的威望。
叶惟从不是个缺乏自信的人;可也知道自己还是个成熟的大导演;就算是大导演;大部分还会有着紧张的问题。他跟自己承认很紧张;毕竟这是第一部正正式式拍摄的胶片长片;有中等规模的剧组;6o万预算;各方巨大的期望
紧张
一紧张就容易犯错;如果犯错了;导演要做的是……学院、教科书、经验都在说着同一个答案:
我当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你们不知道而已;只有我是正确的
“导演;这个机位会造成越轴……”
早上近十一点;片场开拍了两个多小时了;拍完了奥利弗在大厅观看录像的开头场景;以及几个角色们在大厅走动的场景;正拍着厨房场景的戏。因为并非实景拍摄;摄影棚的搭景提供了最大的拍摄空间;墙壁可以移动、道具也可以重新布置;全方位角度都能被使用;而不会有灯光组人员们没地方站;或者摄影机无法运动的情况。
厨房布景成普通底层中产家庭的风格;双层冰箱的上层贴满了照片和写着什么的标签纸。
这些道具都是在筹备期做好的;为此主演们需要配合道具组的拍照工作;几乎全是奥利弗;她之前的选美比赛初选的、她似乎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戴着奖花的……每张照片都见不到其他家人;只有一张古怪的宝丽来合影照;除了奥利弗在笑;爸爸、妈妈、哥哥都没什么表情;没有爷爷。
这是个在叶惟的意图下;美术团队精心设计的布景;以道具语言透露了很多重要信息;显示出了这个家庭的状态
奥利弗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人;每个人都爱护着她;也以她的成就视为骄傲;同时他们没有任何值得贴上去的成功;他们的生活很失败;没有家人在旁的成功也非真正成功。而且这一家其实处于破裂离散的边缘;奥利弗是维系着他们的钮带。
不是正常照片;而是宝丽来照片;见不到的爷爷也许是拍照的人;也许不知道哪里鬼混去了;预示着他会在故事里离去;也表明着这一家连去拍张像样的全家福的时间和心思都没有;理查德满脑子想的是成为成功人士;其他成员也好不了哪去。
尽管在叶惟绘制的分镜剧本里;冰箱上层的细节会出现在理查德和谢丽尔对话镜头的近景中;有着足够多的停留时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细节不被普通观众所注意和鉴赏;只有像影评人、影迷、同行这些积极观众才会稀罕道具设置。
然而这就是艺术创作;如果没有这些细节;那它和商业片有什么区别?叶惟执导还是迈克尔-贝、迈克尔-安格拉诺执导;又有什么区别?不同的导演有什么不同的魅力?
漫长的筹备期并不是只有浪费时间的会议;冲击颁奖季的预期也不是只靠嘴巴说说;这处布景只是冰山一角。
大人物们会信任叶惟;正是因为他在前筹期的表现实在优秀。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由唐纳德-伯特、亚当克豪森、希瑟-莱夫勒、托尼-波纳文图拉带领的艺术团队;也真是交出了让人满意的功课。
“越轴?”
“呃。”
此时的厨房场景里;挤满了剧组人员;叶惟正给摄制组指示了下个镜头的机位要摆在哪里。
只是他的手指刚刚一指;毛瑞尔就感到有点不对劲;哪里不对呢?就在两位摄影助理要移动摄影机之际;场记琳恩向叶惟轻声地提醒。琳恩是个有着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场记;专业能力十分过硬;她说越轴;基本就是越轴了。
众人闻言一怔;闲杂人等当没有听到地继续忙;毛瑞尔一听就想通了;这个机位的确跟之前的镜头出现越轴。
看看面无表情的叶惟;演这场戏的汉克斯和罗伯茨都轻微的皱了皱眉头;那边的第二制片人彼得-赫勒;艺术指导唐纳德-伯特等人都有忧虑在心头闪过;越轴是个常见的错误;却也是个低级错误。
每个片场几乎每天都会有关于越轴的争论;很多时候各方吵闹得面红耳赤;甚至要到剪辑时才能分出胜负。
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毛瑞尔最清楚;viy极少犯越轴的错误;更不要说这才刚刚开拍;神清气爽的上午还没过去呢;就犯了。
难道他的伤势还是影响了他的头脑吗?
这是众人担忧的情况;因为这位神童现在本来应该是要躺在医院病床上的;而不是片场。
第一次和viy合作的人们;还难免会有那么一点点感觉;毕竟只是17岁的导演;比别人多犯越轴错误也属正常…
不管正常不正常;有一个已被证明的事实;无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一个导演在片场犯的错误越多;那他在这个剧组的威望就越低;团队的力量就越小;所有人会感觉“完了;他是个只会打败仗的将军”。
尤其对于一个青少年导演;形象崩塌、失去大家信任的速度可以很快。一开拍就犯错;这可不是什么好开端。
不过身为场记;指出导演的错误是琳恩的职责之一。
为什么导演们都很紧张、很焦虑;甚至会痛苦到有“我撑不住了”、“我要离开这里;越远越好”的想法;因为导演是不能犯错的。
“哈哈”叶惟懂得这一点;非常懂;就在琳恩的话音落下还没有两秒;就条件反射般哈哈笑:“不是的;这跟越轴无关。”操;越轴了……真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别再犯了
“哦?”众人闻言疑惑;那就是?
“这个镜头我就是想要这个机位;接着还要再多拍几个刚想到的新镜头;用哪个到剪辑室的时候再决定。”
叶惟一副“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笑容;好像高兴着灵感的爆发;再次证明导演学学表演绝对只有好处;没有坏
他知道自己真的犯错了;每个导演都会犯些错误;他也不例外;但不能大咧咧说“伙伴们;我错了”;只能说“这是计划的一部分”;其实也不能那么说;那已经成为一种术语了;谁再说等于是说“是的;我知道我错了;但我不认”。
如果是拍摄了好多天;如果自己没有受伤;他可以承认错误;现在不行无关于诚实或谦虚;维持权威是导演的职责之一。
可这些人谁都不好骗;汉克斯自己也会导演;罗伯茨在片场待的总时长可以超上他的年龄;好吧;她也没那么老
叶惟心念电转;略作解释般的笑道:“就像门口对面尽头那里;把狭小的厨房拍得很长;谢丽尔走进来;用低角度;给人一种压力感;多么不容易的一位家庭主妇啊伙计们;行动起来吧”
“噢”听了导演这番话;众人纷纷释然;琳恩就往场记表上对这个镜头做了备注“不是越轴;多方案选择之一
罗伯茨的神情不同了;汉克斯也是微笑;不管是不是犯错;惟的处理都让人满意。
很多人松了一口气;看来伤势没有影响到viyr勺能力和灵气。
呼好险。叶惟暗地呼了一口气;突然就起了一股于呕的生理反应;也不知是脑震荡未完全康复的后遗症;还是因为这一下紧张而引发的;真他马凶险如果一开拍就大失权威;那比从悬崖摔下去还要严重。
然而琳恩刚没有意见了;他却见到詹妮弗-安德森对自己使使眼色;就和她走到一边导演和副导演谈话。
詹妮弗-安德森无奈的道:“我必须提醒你;进程已经落下半小时了……”拍了两个多小时就落下半小时;那一天下来要落下多少?造成这种情况;一来是因为叶惟总要超计划地多拍镜头;二来他喜欢追求完美;对表演总是很多要求。
但现在半小时;已经超过了警戒线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