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强国-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种骄傲没有过几年。现在就陷入了举步为艰的境况。
这些厂存在的问题五花八门,甚至是数不胜数,但有些基本的问题却是共有的。
第一,产品质量差,产品品种单一。卢江钢铁厂生产的螺纹钢,如果只比梓州钢厂低100块钱1吨。别人都不愿意接手,普遍售价要低150—200元/吨,问题的关键就是质量不好。化肥厂生产的氢胺,只有本县的农民使用,邻县的农民根本就不会买,而只要家居邻县附近的。则去买邻县的化肥。
虽然化肥也属于调拨物资,但在两县交邻的地区,也有互相买他地产品的现象。机械厂现在是半停产半生产,其鼓风机只能销往梓州几个山区县的小矿山,国有大矿或省属矿山以上,连卢江生产的鼓风机看都不看一眼。
至于丝厂,因为检验标准全国一样。毕竟,是用于出口的嘛。但是,生产出来的生丝及丝织产品,合格品竟然只有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而一等品竟然只有百分之四十。理论上讲,丝厂要赚钱,一等品必须保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且合格品必须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蚕茧的价格并不便宜,都是几块钱一斤甚至十几块钱一斤。在这个时代的物价下,农民养蚕,还是可以挣到钱的。
第二,债务负担重。绝大部分企业负债率达60%以上,有的。甚至资不低债,靠举债度日。以钢铁厂为例,钢铁厂虽然每年能给卢江带来1000万元以上的利税,但其银行负债达12亿,如果要按规定支付利息,就要支付掉8000万元以上,钢铁厂之所以看起来很红火,是因为地方政府强迫银行停止了利息支付,否则,不只是钢铁厂要破产,就是银行也要破产。
钢铁厂事实上已经资不抵债,全厂的固定资产折旧之后,还不足12亿元,造成这一恶果的,是几年之前的卢江县领导,盲目进口了一套大型设备,结果与国有设备严重不配套,勉强生产后,造成了一次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了30余人,伤残了近百人。这套设备的引入,造成了当时的县长垮台,从而给了副县长蔡国安的机会。
当时作为县委副书记的蔡国安,利用本地家族力量,强行将事故压了下去,从而成就了蔡国安的政绩,让其一跃而成卢江县长。而那台引进的达3亿华夏币的设备,因为主要控制器件的烧毁,最后成了一堆废铁,一直裸露在钢铁厂的围墙之内。而这3亿,全部是银行贷款。伤了元气的卢江钢铁厂,从此一蹶不振!
第三,则是管理不科学,以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经营。这种以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经营,是这个时代的常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行政手段”既指政府的胡乱干预,同样也指企业内部的“行政手段”。因此,这个时候的企业管理体制,依然是行政管理体制那一块。
譬如卢江钢铁厂,因其规模,被上级确定为县团级单位,但其内部机构却是按市一级政府来设定的。厂党委之下,有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办公室;党委书记至少一正三副;此外,还有工会、共青团、妇联,都有专门的科室,每个科室至少3…5人。
厂部这边,就更多了。厂长一正三副或五副,厂办公室,还有下设的秘书科、综合科、机关服务科;计划调拨处、物资处、生产处、技术处、安全处、销售处、运输处、车辆管理处等,如果后世的人穿越到那个时代,看到企业内部的那些办公室牌子,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看不到的。
第328章美亚航运
此外,像技术落后什么的,赵无极都认为是次要的。为什么呢,因为技术落后的产品其实也是有市场的,并不是人人都用得起先进的东西。譬如后世,那些平面液晶彩电,是城里人用的,而老式彩电,则大量销往农村。
后世华夏成了世界工厂,产品销往全世界,也不是说这些产品的技术就先进,他们最多也只能说适用、实用,譬如制作一件衣服,又需要多少新技术?
刚才钢铁厂的问题还没说完,除了上面那些部门外,还有职工医院、子弟中学、子弟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劳动服务公司,甚至还在自己的饲养基地和蔬菜基地。
这样办企业,还叫企业吗,这叫政府啊,把什么事都管完了。
所以,卢江也好,华夏也好,工业发展不起来,企业搞不好,绝不是技术落后了,人笨了,也不是华夏人天生就喜欢生产次品,天生就喜欢山寨。
说到底,华夏的工业之痛,或者说发展之痛,归根到底是机制之痛,体制之痛!甚至可以这样说一句:当社会上的假冒伪劣一天不禁绝,当山寨产品一天还在大行其道,当X二代还在装B横行,华夏的机制与体制就还存在着问题。
上午12点前,轻工局、二轻局把他们所属的企业资料都抱了过来,赵无极去机关食堂简单地吃了个饭,继续回到办公室研究这些文件。
赵无极是不需要午休的,但是,他也没忘了关照文达,他让文达在自己的休息间休息。在让文达休息之前,他给了文达2000块钱。主要是让文达负责给汽车加油、出差住宿伙食安排以及临时购置花费。因为文达午休后,赵无极就要让他去买几个文件夹回来,原来配的文件夹只有2个,对于其他领导干部来说,是足够了。但赵无极是个变态,两个文件夹是绝对不够用的。
下午4点整,赵无极便将全县的企业资料全部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
此时,他已经无话可说。机制与体制问题,急是急不来的;而且,这个还涉及到政治。赵无极目前并不想在这方面作什么建言,也许自己的建议,首长看得懂,但其他首长反对,反而给自己设置了路障。
不过,对于赵无极来说。今天有一件好事在等着他。
陈昌健在香城港成立的“生命健康顾问公司”,开业10天左右就卓有成效,目前,已经签订有7份保养治疗协议,当然,这些协议,都是与陈洪元陈老爷子关系特别密切。对陈洪元信得过的人,才会这么快搞定的。
至少,在这些需要保养治疗的人及其他们的亲人看来,陈洪元陈老爷子,断不至于会骗他们那么几千万或一亿左右的米金。而且,这份协议非常仔细,是一份非常规范的保养治疗协议。治疗前,病人的病情、体症是什么状况,治疗后能达到什么状况,非意外情况下。能活多少年,都有个明确规定,如果明显不符,陈家是要承担责任的。
当然,这个能活多少年。是赵无极给的数字,一般的人,已经找到他治疗时,状态肯定已经不好,或者现实医疗技术无法解决,那么,只是延寿的话就以5年为限。
譬如,一个80岁的老头身体各方面还不错,但患了癌症晚期,已经无药可医,那么,这样的人赵无极就只能包5年寿命。这个,只收其中一部分钱;譬如治疗之钱或延寿之钱;但如果一个60岁的老头子患了癌症晚期之病,根据身体情况,就有可能延10年到15年甚至更长,不过,费用也是有变化的。
总之,年龄、病情、病人选择三个变数合在一起,就是赵无极收费的标准,其中病人选择是指“治疗”、“保养”、“治疗与保养”三者选一,而不是病人选择活多少年。活多少年,赵无极也只能保证正常年境,你钱再多,赵无极也不愿意把你弄到120岁以上。
陈昌健所签7份协议中,有三份非常急,要求尽快实施保养治疗,这3份协议中,有2份是海外华人,1份是米国一位富商。
2份海外华人的协议,比较典型的一份是狮城百货公司老板,现年75岁,名叫吕馥源,此老掌握着狮城百货集团47%的股份,是名符其实的第一大股东,董事长。
而狮城百货集团,是狮岛国第一商业集团,拥有资产67亿米元,也就是说,吕馥源手上,掌握着31。5亿米元的巨额财富。在某种意义上,此老也是狮城百货的创始人,只是去年突患脑溢血引发中风和偏瘫,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而此老不但商业天赋极高,就是威望也极高,吕馥源病了这一年多,狮城百货的市值已经缩水了20%,这就是老人病后,人们不看好狮城百货啊!
虽然连治疗带保养共要收取4。725亿米元,奇特的是,不止是吕馥源的子女股东,就是其他的股东都表示愿意支持吕馥源治疗,而且,其他股东还愿意支付其中的1。725亿元。
第二份是亚马国华裔,资产相对较少,因此对方愿意直接支付2000万米元的治疗费,至于保养,因为该老刚好70岁,治好后,注意保养,再活一个五六年也还行。
米国人那份协议,对赵无极颇有意义,因为这家伙是个犹太老头,他名下的资产,至少有120个亿,但是,他在治疗协议上只写了13亿米元,即他只愿意最多支付2亿米元。
这个名叫恩斯特。莱茵德尔的老家伙,今年只有61岁,年轻时努力打拼,挣下了惊天家业,但却落下了一身综合性疾病,主要病情是身体机能严重衰退、老化,像个七十多岁的老头。
本来,对这样要钱不要命的老头,赵无极是不太想理他的。但是,一来架不住这老头钱多啊,二来赵无极通过“人肉搜索引擎”,查到了这老头正有一家名叫“美亚航运”的公司想要转让,因为其精力不济,管不过来了,这家“美亚航运”其价值达26亿美元,这个老头的控股就达59%,即15。34亿米元。
尼媒,这个15。34亿米元,不正是这家伙前来保养治疗所需要的花费吗?而赵无极,不是正想涉足航运业吗?
另外,这老头与其他犹太人一个德行,只认钱不认人,只认钱不认祖国,所以,无所谓对华夏好不好,再加上米国也是与华夏建交之国,因此,陈昌健在报上这三个比较急躁的家伙的名字后,赵无极让陈昌健在电话边等了5分钟,最后答应15日晚上去香城港治疗。
下午下班前,赵无极前去给胡永生请假,说晚上要离开卢江,胡永生看着赵无极等着下文,赵无极只得说,“不好意思,书记,这是秘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