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女儿-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晚正好是阴天,厚厚的云层将月亮遮掩,风也特别的大,五月的东北是多风的季节!何况在河边,那风更咆哮了……
婷回到房间,同屋的女生都秉着呼吸不敢出声,示意婷也别出声……这时青年点可是比婷刚回来还要静!点霸拿着刀,开始在天井里晃,他在各屋的窗前走过。借着一点点微弱的光婷看见了他手中拿的好像是军刺?明晃晃地将黑夜划开一个个口子,让恐怖顺着口子涌进来。他没有像张飞那怒吼,没有像关羽那样过关斩将,只是不停地在天井里晃,手里的军刺发着令人胆寒的光……
没有杀人,婷感觉累了,她回来就很晚,没有表,但也能知道现在是深夜,她不再往外面看,心里想着伙食长现在在屋里干什么,他的妹妹是如何是惊慌?也只能想想,不能做些什么,更不能去她妹妹房间打探伙食长的现状……
就这样和衣而睡,第二天一切照旧……只是少了伙食长和他的妹妹!传说伙食长连夜带着妹妹逃离了青年点,才躲过一劫,后来又听说伙食长转点了,离这个青年点很远,再后来听说伙食长上大学了……
至于点霸为什么要杀伙食长一直是个迷……
青年点,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栖息地,青年点,充满着神秘和猎奇……如果你想走进那代人的世界,就不妨多听听青年点的故事!
水龙吟青年点
远离村落鼎沸,树叠傍水为家。春望翠陌,平莎嫩芽,杨柳飞花。秋归云淡,枫叶飘洒,稻菽如画。叹风华正茂,大好时光,都付与、燕和鸭。
寂寞凭高望远。向阡陌、燕雀叽喳。曾忆旧时,青春年少,豆蔻年华。好梦易醒,水中捞月,镜里看花。惊回首,卅十年云与月,青春闪烁。
上篇 (少女时代)13高考
13高考
一九七六年8月婷下乡!婷不会忘记,这个令自己终身难忘的日子。
这年,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发生了载入史册的大事件!毛主席在9月9日逝世。那时的天仿佛塌了一般,人们沉浸在悲痛中……
婷也感觉了前途更迷茫……国事家事天下事,令那时的人们恐慌。
青年点的全体同学都胸佩白花,臂带黑纱向毛主席默哀……缅怀一代伟人!
之前周总理、朱德相继去世……中国的上空已经阴霾一片!
对前途对未来更是想不都不敢想!七六年多灾多难的年代,让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年轻人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
拨乱反正,主持日常工作,七六年终于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国开始按着正常的轨迹运转,七七年恢复了高考……
高考,这个名词做梦也不会梦到,竟然来了。
婷,从上学那天起,最终的目标就是上大学,就是穿着白大褂做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那是儿时的第一梦想,第二个梦想就是站在三尺讲台上传播祖先遗留的资产。
婷,放弃了手里的农活,风风火火地从青年点回到家里,翻箱倒柜的要找以前的课本,可是一本都没有了。那些课本都是齐全的,每一页都有自己的圈圈点点,还有那些作业本,上初中时老师就让留着,说留着以后好复习。可是都让妈妈给卖了废品。
这时不是跟谁急的时候,她马上回青年点,找同学收集课本,同学们很分散,收集起来实在困难……那些不学习的同学根本就没有课本,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好不容易凑齐。
当婷抱着厚厚的书回家的时候,心里那个希望被点燃,考大学没把握,因为初二、初三是自学,怎么的也没有学校学的好,那么考师范婷有把握,基础知识她没有忘,系统复习就没事了。
然而,正当婷推开家门的时候,母亲阴沉着脸,父亲发话了:听说你满世界找书,想高考。死了那条心吧!等着招工,我们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让你复习。就是考上了我们还得供你,等你毕业了,就该嫁人了。我们不是为别人忙吗?
婷,没想到父母这样对待自己,连自己要试一试的机会都不给。她说:让我试一试吧,我做梦都想着高考是什么滋味呢?
爸爸说了你在学校呆几天,就你那点墨水不行。婷这次很坚决。她已经耽误不起了,找书就耽误了很长了时间。
在家复习父母不允,母亲开始骂人……在青年点复习更是不行,八个人的屋子白天晚上都有人。怎么办?还是年轻要是现在就是在大树底下也不会错过千载难逢的机会。
高考近在咫尺,家里的远房亲戚病了,妈妈非让婷随她去……爸爸也说“自从离开了学校自从搬了家你早就应该死心。女孩子念那么多书干什么?早点工作早点挣钱,你还想当为五斗粮折腰的教书先生!还想让学生把你打出课堂?”
婷,真的回家回错了,目前脱不开身,想报名都找不到替她报名的人,随着母亲上路,等亲戚转危为安,高考已经进行了第二天。
就这样与高考失之交臂,就这样在煎熬中度过一生最难熬的时光……回到青年点和同学们交流着,有心的人将题目记住,那些题都是基础,婷都会,尤其语文更是顺手拈来,老知青告诉婷:“按你的回答,上大学没问题!可惜你错过了……小丫头,没想到你比我们老三届的强多了。”
她跌坐在地上痛哭着……
发榜了,青年点不少老知青入取了。临别时,他们告诉婷,这次错过还会有第二次,过年我们在学校等你……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哪还有第二次……人生只有一次啊!
人生啊!真是不公!!!
如果说母亲生病让她辍学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么搬家就是一个比辍学更低的下滑点。高考呢?是婷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她自己徘徊,是她年轻没有主意,更是父母阻止了她刚要踏入坦途的脚步,生拽硬扯地把她拉到了泥泞小路!
惧怕父母不供读书,才必须得到父母的认可,如果父母不认可自己也无能无力,女孩子只有眼泪,没有别的。如今她也明白了,那时是公费,国家供的还有津贴……
一次失误,成千古恨!
高考,成了婷心中永远的痛……当看着同龄人,战斗在第一线,是恢复高考那拨人时,婷心里就隐隐作痛……这一痛就是三十年!
正是:临江仙高考
忆昔当年正年轻,经历圆缺阴晴。拨乱反正拂春风,十年寒窗苦,拼搏在五更。
三十年如一梦,往事回首堪惊。凭栏望远看春景,桃花依旧在,人面坎坷生。
上篇 (少女时代)14回城
14回城
从下乡那天起就没有想到过会回城,会离开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
因为刚下乡那天,在广场上开完誓师大会,到了青年点又连夜开了动员会,口号是:扎根农村六十年!婷虽然发言了,没有说扎根农村六十年。那次是必须人人表态的发言:她只好说把根扎在思想上,扎根在社会主义路线上。同学们说她狡诈,就是不说扎根六十年……
其实,说扎根在农村,婷真不敢想象,看到老知青扎根的那几家,哪个不是经常往娘家婆家跑,哭天哭地的。没有了往日的风光,那时的政策是给扎根的建房子,给安家费,还有口粮也高于农民,按着知青的标准每年六百六,比当地的农民是吃喝不愁了!然而风光过后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要生儿育女,还有一大堆生活的琐事……让这些虽然锻炼了几年,经历过八年抗战的人们还是有些接应不暇。
还是有不少老知青经不住宣传教育,便双双地在当地扎了根,过起了日子。
一切平安无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
打破平静的是,七九年整个知青返城,婷她们开始打点行装开拔……当时的动静不少,惊动了神州各个角落,就连最闭塞的边陲,山寨都沸腾了。
婷,在整理着行装,与朝夕相处三年的黑土话别,虽然青春时光在这里虚度,那也是人生最闪光的年华!虽然伙房那个窗口经常是突发事件的战场,但那也是饥肠辘辘时最想闻到的米饭香!虽然天井的那口水井冬天经常是冰封的没有缝隙,但那也是一天收工后梳洗打扮滋润心田的好地方!虽然猪圈有时发出令人窒息的气味,但在农忙最累时却能及时补充营养!虽然河水没有长江黄河那样波澜壮阔,那也是一个绿意葱茏闲情逸致的所在!虽然青年点从来的那天起就不想一直住下去,可一但说离开便有千般的不舍万股的柔肠!
眼前一望无际的原野曾有多少欢乐,有多少伤悲……那摇曳的野菊知道,那逐渐发黄的小草深知……
就在婷她们依依惜别的时候,那些扎了根的老知青们也开始不安了。焦急的步履奔走在公社、区一级的土路上,这次可真急了望着昔日的战友同学打点行装,唉!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双知青的还好说,上头也有政策可以双双回城,可是一头沉的就完了(一头沉:在当时很流行的词语。就是知青和当地的农民结婚,被称之为一头沉)。不能回去……
爱情在这个时候变得廉价了,离婚成了风潮,女知青望着襁褓里的婴儿还是狠心地离去,男知青不顾爱人即将临盆也将一纸休书抛到女人眼前……
婚姻自古是门当户对,在那时才显出老祖宗的英明……知青大返城,不像六八年那样浩浩荡荡,有专列有欢送的人群;也不像七六年那样开着车打着红旗开着誓师大会,锣鼓喧天地风光无限。多少有点像溃败的逃兵,留下一片狼藉……
婷,是轻松的没有什么羁绊,顺利地回城了。
通过考试,她成了一名小学校的老师,当老师圆了她儿时的梦!每月二十四元的工资让她满足。因为G才二十一元。
在学校里,她疯狂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进修课她是最刻苦的那个,校图书馆的书被她读遍了,一生中最美的时光,就是那个时候。
老教师说她真是学习的料,接受新生事物要比别人快……进修课主要是以文学和数学两门,每周六下午上课,有些人根本学不进去,可婷却一头扎在书本里……
记得第一次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