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猎人-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陈韬居然又开金手指——让追击部队抄近道!
“组长,这,这样的话,一号可就完全没有反应的时间了,我这边可能就一下子弄死他了。”薛猛犹豫着说道,他的声音通过电台传来,伴随着轻微的电磁干扰声。
陈韬点上一颗烟抽了两口,昂头望了望晴朗的天,今天的天气倒是挺不错的。
他说,“不要留情,他要是逃不掉,那就是我高看他了。”
“好吧,我执行命令。”
薛猛颇有些无奈地说,听得出来,他颇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这一次,倒不是说他同情李牧,或者说欣赏李牧不希望他这么快就被扫出局,而是因为他明确地知道这样一点——一旦他带着十二名精锐特种兵组成的追击部队撵上李牧,李牧是没有任何希望逃走的。
这种强大的自信,薛猛是绝对有的,因为他本身能力就很强大!
也许是猜到了薛猛的想法,陈韬此时微微地笑了笑,通过无线电说道:“薛猛,你是不是认为李牧在劫难逃了?”
薛猛撇了撇嘴,挥了挥手让部下们下车,说,“武侦连侦察排最好的十二个兵在我手下,我亲自带队,一号这么一个连把刀都没有的溃兵,难不成还长了翅膀。”
卜美玉也插话在频道里附和:“组长,我也觉得没有什么悬念的。我建议稍稍放松一下,不然这游戏没法往下玩了。一号可是重点训练对象,他要是第一个出局,恐怕会影响整体局面。”
抽了口烟,陈韬转身面向营地,望向指挥帐篷的位置,说道,“这么说,你们二位都认定李牧是逃不过薛猛的追击了。”
“百分百。”卜美玉丝毫不犹豫地回答,还有谁比他更加了解薛猛的实力吗?
薛猛扯了扯嘴角,感觉到被严重地小看了,他说,“组长,听你的意思,你想要打赌?”
“我发现你们特大都比较喜欢打赌。”陈韬笑了笑,说,“赌什么?”
“烟。”薛猛毫不迟疑,“一条灰狼。”
“成交。”陈韬吐出两个字。
薛猛说:“组长,我也不占你便宜了,一个小时为限,从追上一号开始。一个小时之内我要是不能活捉一号,就算我输了,否则就是我赢。”
“薛猛,我再给你加两个小时,堵住再加一条灰狼。”陈韬说。
别说薛猛,就连指挥帐篷里的卜美玉都吃了一惊。倘若说赌条烟什么的,大家都不怎么往心里去,活跃一下气氛的意思。就算没这个打赌,薛猛也不会有任何放水的可能。
但是,陈韬加注了,意味就不那么简单了——这说明他对李牧有绝对的信心!
薛猛冷冷地哼了一声,说,“组长,你这两条灰狼,我是抽定了。”
“有本事就尽管拿去。”陈韬说。
薛猛不再说话,他送掉送话键,转身看着在他面前整齐站成一列的十二名特种兵,面无表情语气坚决地说道:“弟兄们,刚才的对话你们也听见了。我薛猛还未曾给谁输过烟,你们都给我记住了,谁拖了后腿,回头我往死里操练他!”
“排长,把心放在肚子里吧,就这一菜鸟,弄他玩儿似的。”排头的班长回答。
“毛主席说过,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薛猛倒却是没有完全没有把李牧当回事,毕竟陈韬刚刚为他背书,他说道,“即便对手是一只蚂蚁,我们也要拿出大象的能力来对待!”
“明白!”特种兵们沉声回答。
“最后一点,记住,生擒为主!”薛猛打出一个手势,“出发!”
李牧还不知道他成了教官们打赌的对象,更不知道薛猛亲自率领着十二名从特大武力侦察连里精挑细选出来的特种兵组成的追击部队正在朝他而去。而最致命的是,李牧的行踪毫无秘密可言!
战争,尤其是现代战争,而又尤其是现代特种作战,侦察先行排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是如此。侦察的目的在于获取敌方信息,任何信息,具体说来有敌方物理位置、兵力、动向、武器装备情况甚至于包括部队的情绪动向。了解这一切的目的就在于,让战场对己方单向透明。
美军九十年代倡导大力建设我军已经快步跟上的战场监控系统建设,目的就是为了可以在未来战争中实现战场单向透明。
这话很容易理解——我很清楚地知道敌人在干什么想干什么,而敌人对我却是一无所知。
就好比屠夫举起了屠刀,而待宰的羔羊依然睁着茫然的双眼丝毫不知道危险已经临近。
在现在这个战场,李牧就是那待宰的羔羊,并且也是茫然的。他甚至不知道身上的老式迷彩服被动了手脚。
另一个对李牧非常不利的地方在于,薛猛率领的十二名特种兵不是一般的特种兵。在特大里,有两种兵,他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差别的。特种作战和武力侦察,前者稍逊于后者。
实际上从名称就能看出不一样来,武力侦察连就是特种部队中的侦察兵,一如普通步兵部队里的侦察兵通常要比普通步兵强一样。
因为武力侦察分队要承担比特种作战分队更艰难的任务,他们通常要在战前潜入或者战时渗透进入敌方腹地纵深进行抵近侦察引导任务。艰难的任务要求执行者必须要具备更加强悍的体魄和作战能力。
简单的概括——武力侦察分队的兵就是特种部队之中最精锐的那批人组成的。
面对这样的部队的追击围剿,薛猛也许会堵上一箱的灰狼,而不是一条两条!
第109章 会是简单的捕俘作战?
尽管已经失去了实时画面和声音,但是薛猛通过北斗卫星系统,是完全可以知道李牧的最新位置的。
这片代号为K地区的原始山地丘陵是特大的天然训练场,方圆极少村庄,且村民们极少会冒险进入根本无路可走的深处。而特大的每一名拥有两年以上兵龄的官兵哪怕是炊事班炒菜的,都对K地区熟悉的不行不行的。
在完全没有其他优势之后,在地利这一方面,李牧也同样丧失掉了,他就像是古代徐霞客来到了一处陌生的地带,不同的是,他面临着的会是残酷的追击围剿。
薛猛是要活捉他的。
看着手持终端上的位置,通过比例尺进行判断,李牧的位置就在距离自己大约两公里的东北面山脊上,那是从K2山头朝东北延伸的山脊线。
薛猛看了一下自己的路线,需要爬上半座K2山,然后才能抵达山脊线。按照以往的例子来看,最多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就能咬上李牧。
打出前进的手势,薛猛不再犹豫,带着十二名特种兵像猴子一般一下子就钻进了前方一片较为茂密的树林——选择了最近的路线。
李牧沿着山脊线行走,保持着速度,不快不慢。沿着山脊线行走是一个好办法,通常路更好走,并且更省力,同时一般是从A点到达B点最节约时间的路线。
特种兵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高级炮灰么,还不是从步兵起来的。作为山地步兵中的精锐,李牧并非那么好欺负。
今天的天气好得出奇,万里晴空太阳光暖暖的,相信这片东南沿海山地丘陵今天会过得很舒服,毕竟阳光很充足。
越过一个小山包进入了一块凹地之后,李牧一屁股往靠着山体一侧的一块岩石上一坐,歇息起来。这块凹地很好,背着风,也背着太阳光,即隐蔽又保暖。
李牧打算休息五分钟再继续前进,并且正好利用这五分钟找找武器。凹地俐生长着树木,李牧抬头望着树木,寻找着合适的枝干——弄一根趁手的充当武器。
有把刀的话,那就好了。就算是寻常的开山刀。
想到这里,李牧心里就又开始咒骂教官组了——苛刻到连基本的刀具都不配法,完全不合常理。
一般来说,即便是当年最严苛的野外生存训练,标准的配置也有如下几种物品:匕首、三两大米、一两盐巴、两根火柴、一捆麻绳。
然而李牧手里除了两根火柴,其余四件都没有。
操…蛋…的,就算不给配齐,也应该给一个选择的机会,然后李牧必须会选择匕首,而不是火柴。原始生存形态除了暴力就是暴力,匕首才是王道。
收回思绪不继续做无用的抱怨,李牧挑了一块尖锐一些的石块站了起来,他看准了一根小孩儿胳膊大小的树枝,相对笔直,约莫有一米长,比自动步枪的长度稍长一些,修成矛却是可堪一用的。
双手抓住树枝借助身体的重力猛然往下用力一掰,清脆的喀嚓声之后,树枝断裂,断裂处尚有树皮和纤维连接着。李牧随即用手里的石块小心地把树皮砸断,把纤维砸断,取下树枝。
转身面朝方才坐着的岩石,李牧把树枝干搁在上面,用石块认真地把断裂处砸平整,随即把树枝干上的小枝丫什么的给修理整理。
两分钟后,李牧手里就有了一根一端稍显尖锐的小孩儿胳膊粗的木条。李牧扫了一眼留下的痕迹,举步走出凹地,继续沿着山脊线前行。
大约十二分钟后,薛猛带着追击分队出现在了凹地。两名特种兵仔细查看了树上断裂的口子和岩石上残留的痕迹。
“排长,他刚刚在这里待了一阵子,折断了一根树枝,从脚印看,他依然是沿着山脊线行走。”一名上士报告。
薛猛缓缓点了点头,望着呈高低起伏状态的山脊线,沉声说,“他有武器了。”
“一根树枝而已……”一名特种兵说,如果不是有头罩,应该能够看得见他说这个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的不屑的表情。
但是话一出口他就觉得不太对了,所以薛猛扫了他一眼,也就没有说什么——同样一根树枝,在在场的任何人手里都可以变成夺命的武器。
谁又能肯定,在李牧手里就只会是一根烧火棍呢?
“有武器又咋的,他还真敢扎?”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