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交锋 >

第556章

交锋-第556章

小说: 交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云想怀疑,也是没有。

    但这个杨志则不然,他有三十五分钟的独处时间。而且,从事发地点到货物检查场,中间要穿过一片民居,货物检查场旁边,还有一些茶馆、饭店。在检查场附近,就是四方坪。那里,可是出现过共产党的。

    而且,事发地点,离码头也很近。晚上的码头,也是有人的。如果杨志先到码头,或者中间某个地方,与人接头后,再去货物检查场,完全有可能的。至少,从时间上推算,他能做到。

    “说说看。”李邦藩饶有兴趣的问,朱慕云的行动能力很差,但他做事很细心。他用这种自己写材料的形势,倒也不出人意料。而且,让朱慕云亲自审讯,他未必能控制住局面。

    “请局座看杨志的材料。他们的供述,我认为,上次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此次的材料,三人基本相同,显然是统一口径后的结果。”朱慕云说。

    “说杨志的事吧。”李邦藩将杨志的材料抽了出来,又仔细的看着他写的材料。

    “杨志上次在材料里写到,他从上岸到货物检查场报信,用了三十五分钟。这一点,从阳金曲的材料里,也能看出来。当时,杨志走的时候,是九点差一刻,杨志到货物检查场的时间,正好是十点二十。这个时间,检查场的警卫,以及冯梓缘,都能证明。所以说,三十五分钟,还是比较准确的。”朱慕云缓缓的说。

    “有什么问题吗?”李邦藩问。如果朱慕云不说,他也没注意到,杨志回到检查场,正好花了三十五分钟。

    “再看这次杨志的材料,他接到阳金曲的命令后,一路狂奔,以最快之速度,赶到二处报信。我到事发地点看过,如果真是一路狂奔的话,不到十分钟。当天晚上下雨,再加上他不熟悉路,十五分钟足够了。哪怕就是正常的跑步,也不会超过二十分钟。如果他不是跑,而是走回去的,也不会超过三十分钟。也就是,这中间,至少有五分钟以上的时间,杨志没有用在回检查场上。”朱慕云缓缓的说。

    “所以他是泄密者?”李邦藩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问。

    “光凭这一点,自然不能断定。可是,杨志最有可能泄密。”朱慕云笃定的说,当天晚上,天黑路滑,还下着雨,杨志不熟悉路况,花三十五分钟,也勉强能说得过去。但是,杨志用“一路狂奔”这个词,肯定是不合适的。

    或许,杨志是想表明,要急着回二处报信的心情。可是,这个词用得不准确,会让他付出惨重的代价。

    “你说得有道理。”李邦藩点了点头,朱慕云的推断,虽然算不上抽丝剥茧,但粗心大意之人,绝对不可能发现。

    “所以,我想重点调查杨志,就查他这段时间,到底做了什么,有没有跟人联系过。”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可以。”李邦藩点了点头,杨志确实是最可疑的对象。

    “如果需要,我想对他用刑。”朱慕云说,他一向不提倡使用武力,更加不想对人动刑。可是,身在这样的环境,如果不用刑的话,很难得到想要的结果。

    “用刑也是调查的一种手段嘛。”李邦藩说,不要说对杨志动刑,就算是对其他人动刑,他也不会在意。

正文卷 第六百八十章 上手段

    李邦藩之所以让朱慕云,调查情报处的泄密事件。既是为了显得公正,也是要给张百朋点颜色看看。他想让张百朋知道,自己才是政保局的局长。要不然,张百朋很快,就不会将他放在眼里了。

    当然,李邦藩希望,能找到情报泄密的原因。如果军统在政保局真有内线,靠这样的调查,很难查到真相的。靠朱慕云调查,还不如撬开余诚的嘴。作为军统古星交通组的副组长,余诚脑子里掌握着,几乎古星所有军统地下人员的联络方式、接头暗语、居住地址。

    正是因为余诚太重要,所在抓捕之后,并没有马上用刑,情报处的人下手没有轻重,如果一下子打死,或者余诚来个咬舌自杀,情报处算是白忙活了。但是,余诚脑子里的情报,也有一定的时效性。

    一般的军统人员,只需要扛住,被抓捕后的前四个小时,就能给军统留出足够的时间转移。余诚作为交通组副组长,只要他能在三天内开口,依然可以给军统,带来毁灭性打击。现在,李邦藩的注意力,已经全部在余诚身上。

    他希望,张百朋这次能给自己争一次面。同时,他也对朱慕云,微微有些失望。如果朱慕云的能力再强一些,他就会将余诚交给朱慕云审讯。

    “局座,阳金曲一直躲着不出现,拒不接受调查,这恐怕不太好吧?”朱慕云不满的说。他当然知道,阳金曲此时正在审讯余诚。可正因为如此,他才需要找到阳金曲。借着调查泄密事件,他能光明正大的寻找阳金曲。

    “你现在的重点怀疑对象,不是杨志么?”李邦藩淡淡的说。

    张百朋昨天在抓捕了余诚后,就向他汇报抓了条大鱼。余诚,可是军统古星区,交通组副组长。如果能毳开他的嘴,他也将像姜天明一样,能一次消灭整个军统古星区。当然,他也得把邓湘涛抓住才行。只要邓湘涛没到案,就不算消灭整个军统在古星的组织。

    古星区比古星站的人员,要多数倍有余。如果能清除了古星区,他可以这么说,古星再无军统人员。可是,到目前为止,余诚并没有开口。

    甚至,政保局连他的真实身份也没弄清楚。现在的余诚,已经是军统的交通组长,上校军衔。可不是刘慎之所知道的,交通组副组长。

    阳金曲虽然没有担任,情报处的副处长,但实际上,他依然还负责着情报处的工作。张百朋毕竟刚到情报处,如果离开了阳金曲,他的工作也不好开展。这个时候,正是情报处审讯余诚的重要时刻,李邦藩也不希望,朱慕云去打扰。

    “当时的五个人,除了死掉的那位,他们四人都有嫌疑。只是相对来说,杨志的疑点最大。但是,其他三人,并不代表就是清白的。”朱慕云分析着说。

    “他手里正在办一个很重要的案子,张百朋对他又很器重,一时之间,恐怕很难脱身呢。”李邦藩摇了摇头,阳金曲虽然飞扬跋扈,但他对皇军还是很忠诚的。如果说阳金曲做错了事,那有可能。但要说他向军统传递了情报,甚至是军统的内线,他是不会相信的。

    如果阳金曲有问题,昨天的抓捕行动就会失败。余诚是什么人?军统再怎么样,也不会拿这么重要的人冒险吧?

    “张百朋可以无端怀疑我,但阳金曲确实有嫌疑,难不成,我连问他几句话,都不行么?再说了,如果这次的情报,是无意中泄露了呢?”朱慕云不满的说。

    邓湘涛无意中的一句话,让刘慎之知道,政保局可能有军统的内线。而余诚的一句无心之言,将自己断送。谁能保证,阳金曲有没有无意之中,跟谁透露了一句,就让军统知道了消息呢?

    “这样吧,我跟张百朋说一声,看他能否把阳金曲调回来再说吧。”李邦藩沉吟着说。如果余诚开了口,把阳金曲交给朱慕云也未尝不可。

    “难道说,情报处离了阳金曲,张处长就玩不转了?”朱慕云嘲弄着说。

    “你这话可别当面跟他说。”李邦藩说,如果让张百朋听到,非得气死不可。

    但是,这样的话,李邦藩说的话,张百朋不敢说什么。只是,李邦藩暂时不会打扰情报处的工作。毕竟,情报处正在全力以赴对付军统。他跟张百朋之间的矛盾,不能影响打击抗日分子。否则,他和张百朋,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帝国特工。

    “还有件事,局座,这是刘权给的。”朱慕云拿出两根大黄鱼,恭敬的放在李邦藩的办公桌上,微笑着说。

    “刘权出手这么大方?”李邦藩诧异的说,一根大黄鱼是一斤,而一根小黄鱼是一两。一斤,可是十六两。以前他都是以小黄鱼居多,没想到刘权一出手,就是两斤黄金。这不是送钱,而是用钱来砸他。

    “这算什么,只要局座保举他为盐政局的局长,以后,每个月都是这个数。”朱慕云伸出两根手指头,又指了指桌上的两根大黄鱼,压低声音说。

    “如果他当了局长,也跟李炎汉那样,怎么办?”李邦藩说,柴山及浅原本还有一个月,才会卸任。可是因为李炎汉的事情,军部已经将他提前调走。

    “咱们可以派人,到盐政局监督嘛。再说了,经过这次事情,刘权也不敢像李炎汉那样肆无忌惮。现在,就连李炎汉都被抓了起来,借刘权三个胆,他也不敢胡来。”朱慕云微笑着说。

    “好吧。”李邦藩想了想,反正盐政局的局长,也是要任命中国人的。

    与其便宜了其他人,不如给自己开个方便之门。至少,以后再跟盐政局的局长一起开会,对方不敢再在自己面前傲气凌人了。

    “那我替刘权,先谢谢局座了。”朱慕云笑着说,如果李邦藩每个月两根大黄鱼的话,自己肯定也少不了这个数。甚至,会更多。因为朱慕云会配合刘权,一起做食盐生意。

    “先别急着谢我,柴山及浅将军,已经调到了上海,现在的特务部长,还不知道是谁呢。”李邦藩摆了摆手。

    “不是说,落合甚九郎将军的希望很大么?”朱慕云诧异的说,作为特务部的副部长,现在主持着特务总部的日常工作。不出意外的话,落合甚九郎的希望会很大。

    而且,他从植村岩藏那里,也侧面证实了这个推测。只是,他对落合甚九郎,并不很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如果连落合甚九郎的性格、爱好,都不甚了解的话,迎合奉承,又从何说起呢。

    “你倒是清楚。”李邦藩说。

    “我是从植村岩藏那里听来的,李炎汉被捕后,我过了近三个小时,才向他汇报。当时,他就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