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文艺兵-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差不多三万字左右。”
“小山,那你等我,我现在就过来。”
话音一落,啪的一声,马有为挂了电话。
………………………………
第135章 马有为读《三国》
135马有为读《三国》
马有为很快就来了。
真的非常急,一路都是小跑上来的,见到陈北冥时还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头发也被汗水打湿,乱糟糟的。
“马老师,到底怎么回事?”陈北冥关心的问。
“水!先给我一杯水!渴死我了!”
陈北冥连忙倒了一杯冷开水给他,他连忙端起,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干,擦了擦嘴,这才言简意赅的介绍起了相关情况。
自《十月》杂志启动IPO计划,整个杂志的改革工作顿时就轰隆隆的运转起来,先是杂志自身的机构改革,大刀阔斧砍掉一些冗余部门和人员,精简机构,其次是下达考核指标,严防混吃偷懒,第三则是按照上市规则准备公开一些信息,所以,一些走关系找后门的自然得被提前清理,第四,则是股权结构的大幅改革。
这自然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于是,矛盾爆发。
恰好,此刻,南方一本名字叫做《南方文学》的通俗文学杂志横空出世。
这家杂志从传出要筹办的那一天起就处处把《十月》作为竞争对象,用《十月》来炒作自己。
随后,《南方文学》开始了对《十月》杂志的挖墙脚行动,他们不仅挖编辑,挖管理人员,而且还挖作者。
《十月》的改革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于是,大批人员趁机出走《南方文学》。
本来,一个通俗作家已经答应了这个月为《十月》杂志供稿,那个作家一直都没有说他想要违约的事,直到昨天,当编辑再次去催稿时,那个家伙才说他已经加盟《南方文学》了。
《十月》杂志顿时乱了套!
更不妙的是这个消息立即被捅到了媒体。
《十月》杂志的IPO之路顿时障碍重重,一方面,他们要应对竞争对手的各种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他们还得安抚作家群体,挽留作者——《南方文学》那边开出了比《十月》高出至少一倍的稿酬,很多作者都蠢蠢欲动。
那位作家事到临头违约了,《十月》杂志这边顿时炸锅,一方面要忙着法律诉讼——尽管那个作者叫嚣不怕巨额赔偿金,因为人家《南方文学》已经答应帮他全额赔偿,但必须要走的程序还得要走,否则其他那些作者就更是留不住了;另一方面,他们还得紧急寻找能够顶替那个作家的的作品。
但问题是,《南方文学》做的太绝了,把手头上有合适作品的作家都拉到那边去了,而外地的作家一时半会儿又联系不上,所以,马有为不得不紧急向陈北冥求援。
《十月》杂志现在的出版日期改到了每个月的二十号,换句话说,此刻,距离十月份的出版已经只有几天了。
“小山,我也知道现在就来麻烦你有些不合适,可是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你要是手头上有作品,就请你一定要给我们。”
陈北冥点了点头,然后去把这几天自己写好的《三国演义》拿出来给他:“马老师,你先看看合适不合适?”
“好的。”马有为也不客气,立即就着台灯的的灯光看了起来,才看到名字,他就一怔:“三国演义?小山,你写的这个三国不会是历史上汉朝末年的那个时代吧?你写的是历史?”
陈北冥点了点头:“嗯,就是那个时代,不过。。。。。准确的说应该是历史军事类。”
“这?”马有为一下不会说话了。
《十月》杂志这几年来从来没有刊载过历史类,读者好像对这个类别兴趣不大,其他杂志出版过这种类型的,但反馈好像都不是太好,那几期的杂志销量都是大跌,这还一度成为《十月》杂志引以为戒的事情。
不过马有为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吐了口气,继续往下阅读。
没办法,谁叫《十月》杂志摊上了这摊子事情呢,只要能救急,历史就历史吧?
马有为继续往下阅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一段读完,马有为直接不会说话,只是抬起头愣愣的看着陈北冥,就像被石化了一样。
他的心中就像一万头野马狂奔而过。
“你…妈,还宋词?还文言文?”
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刻的感觉了。
回过神后,他看着陈北冥,摇了摇头,然后又摇了摇头,张了张嘴,然后又张了张嘴,但却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陈北冥理解马有为此刻的心情,于是只是轻声的道:“马老师,你继续往下阅读,把这几万字全部看完了你再评价。”
“好吧。”马有为心中叹了一声,随后,他直接在椅子上坐了下来,也不急了,认真看起下面的文章。
这次陈北冥给马有为的稿纸只写到第十章,最后一段是:
“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卓拾戟再赶,布已走远。卓赶出园门,一人飞奔前来,与卓胸膛相撞,卓倒于地。正是:冲天怒气高千丈,仆地肥躯做一堆。未知此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读到这里,马有为再想往下翻时,发现已经没有了,于是,他抬起头。
他张了张嘴,但却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篇,语言是半白话文半文言文,有点怪怪的,这一点肯定会吓跑掉不少读者,可是一旦沉下心来阅读。。。。。。怎么说呢,忽然就上瘾了!这种语言给人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尤其是对于文化人,吸引力不小!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个的故事十分吸引人,情节也扣人心弦。
另外,的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张飞的粗莽,曹操的狡诈,一个一个一下跃然纸上。
而且,战争的描写也非常有特色,并不着眼于一个小战斗的精细描写,而是从大局出发。
三万字读完,一种历史的洪流似乎一下就朝自己扑面而来了。
………………………………
第136章 拍板
136拍板
马有为最终被陈北冥说服了。
第一是陈北冥的理由实在太有说服力,第二,其实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三国演义》这个他马有为真的喜欢,越读越喜欢,越看越想看。
晚上十点三十,马有为回到了《十月》杂志社。
“小马,拿到了?”社长看见他回来,腾的一下站起,两眼放光。
“拿到了。”马有为晃了晃手中的稿纸。
哗啦。
办公室里,正在低头忙碌的一众编辑和工作人员一下站起,纷纷围拢过来。
“我看看!”
“给我看看!”
“小山这次写了什么?”
大家都想先睹为快。
“好了好了,大家别抢了,要是把稿纸抢坏了,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社长拍了拍桌子警告。
听到这句话,大家的心中这才一下冷静下来,都不敢动了。
“这样,小马,你读给大家听。”社长拍板。
“好。”
“这样好!”
“马老师等一下先别读我去端杯水!”有人大喊。
“对对对,我也先泡一杯茶来!”
“我也要茶。”
大家连忙散开,各自端了自己的茶杯,然后来到马有为附近找地方坐下,后面来的没有了座位,干脆站着。
大家都想知道陈北冥这一次又写了一篇什么样的?还是军旅题材吗?还是都市情感题材?
“咳——咳——”马有为清了清嗓子,这才朗读起来:
“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第一章,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马有为把这几句抑扬顿挫的读完,忽然察觉到空气中的气氛有点不对劲,于是连忙停住,抬头看了看。
身前,社长张大着嘴。
几个编辑瞪圆了眼睛。
其他工作人员就像雕塑。
空气就像不会流动了,全被凝固!
片刻,社长道:“小马,你拿错稿子了吧?怎么宋词都整出来了?”
其他工作人员纷纷附和:“马老师,你也太粗心了,怎么把文言文都拿出来了。”
马有为耐心解释:“我没错,这真的就是小山给我的稿子,大家先别忙着下结论,先听我把这几万字读完。”
马有为不再顾及大家的感受,开始抑扬顿挫的朗读起来,他阅读越有感觉,越读越是兴奋,到了最后,甚至手舞足蹈,读到高兴之处,不停的挥拳,读到哀痛之处,则声音沉痛,痛心疾首。
呼——
把稿子全部读完,马有为仰起头长长的吐了口气,只觉胸中痛快无比,就像饮了一杯烈酒一样。
“不知道下面的剧情是怎么样的?”马有为无比好奇。
生平第一次,他才知道汉朝末年竟然还有那么多好玩的人和事,以前学那个时期的历史都是蜻蜓点水,根本没往深处研究,现在才知道,那个时期竟然如此精彩!
“大家觉得怎么样?”马有为期待的看着大家。
但大家都不说话了,只是一个看着一个,似乎都有话要说,但又不敢说。
“大家都说说。”社长鼓励,过了一会儿,他发现还是没有人开口,于是主动道:“好吧,我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