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才高手都市行-第6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十七这才顺着他们的话,把自己的想法说了,“我们准备在你们县城附近的海域打捞点东西,人生地不熟,对这又不是很了解,帮忙吧,先不用,你们能不能先介绍介绍这里的情况啊。”
这话说的太笼统。
一行人都有些不解,打捞什么啊?这一带除了鱼还能有什么啊?
来打捞鱼那肯定不可能,那是辛苦钱,不值得这几位出手。
再者,有鱼也早就该打捞没了,这么多渔船,几乎把这片海域的每个沙子都翻了一遍,鱼已经很少了。
真真的辛苦钱。
丁小步就插了一句嘴,“是关于郑和海船的,和其他无关。我们来自考古单位,所以还请你们帮帮忙。”
具体什么单位,他也没说,就胡诌的给了一个线索。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连连点头,“对,对,对,明朝时,我们这是曾经建造过下西洋的船,第二次和第三次吧,都是从我们这离开的。”
“那可不,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你们是想打捞郑和的海船啊。”
“也不是,只是和这事有关。”
丁小步开口说道:“年代差不多,就这么一说,你们看看能不能提供什么线索啊?我们听听。”
几人开始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
但都是一帮酒囊饭袋,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一个负责教育的副区长说道:“要不然,你们二位饭后去看看我们县的县志吧,我们县虽然比较偏僻、落后,但年代久远,县志保存的非常好,应该能有线索。”
丁小步和彭十七对望了一眼。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县城还有县志,心中一喜,立刻点头,“好,吃完饭就去。”
两人继续低头猛吃。
一行人看终于是帮上忙了,一个个如释重负的露出了笑颜,客气的吃了几口,等着这二位吃完。
没有酒实在是咽不下去。
丁小步、彭十七也没多墨迹,不一会儿就吃完了,起身道:“那咱们现在就走吧,反正有我们在你们也吃不好。”
一语点破了几人的尴尬。
小领导们打哈哈的一笑,“没,没,没,就是今天没什么胃口。”
“对,对,就是没什么胃口。”
哈哈笑笑的敷衍了过去,然后对那位副局长说道:“那个,老陈,你带这二位去,一定要好哈配合。”
恭送的把丁小步和彭十七,送到了门外。
彭十七晃手道:“你们吃你们的,喝你们的,不用送了。”
二人大步先前。
那位副区长,赶紧跟着,对这后面的人,还做了一个OK的手势,让他们安心。
众人互相一看,都笑了,又进了屋,看饭菜都是吃剩下了的。
一位办公室主任立刻喊道:“换桌新的,拿好酒来。”
“低调,低调。”
一位领导连忙晃手,“把商标给除去,嗯,慢点吃,今天啊,可是虚惊一场。”
哈哈大笑。
还有人皱眉的问了一句,“王书记,这二位到底什么来头啊,弄的整个县里都鸡犬不宁。”
他是里面最大的领导,立刻嘘声道:“不要问,送走就行了,咱们这回啊,也算礼数到了,就别管了,喝酒,喝酒。”
一桌子酒囊饭袋,又开始喝起酒来。
丁小步和彭十七在那位副区长的带领下,很快就去当地的图书馆,找到了一个尘封的档案室里,找到了那些县志。
“都在这了,具体年份我也分不清楚。”
副区长,翻看了翻看,满是灰尘,“能在文革破四旧时保存下来,就是个奇迹,应该会有些乱。我在去找人给你们问问。”
叫来了一位图书管理员,“能不能找到明朝永乐时期的县志啊?没有的话,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也行。”
读书管理员,五十岁左右,皱了皱眉,“这些东西从我来,就放着了,没动过,我去给你看看记录。”
又去找了一会儿。
拿着一本大大的册子,翻了翻,道:“上面写着,在第三个柜子是明朝的,永乐的应该在第一排,你们去看看,是不是啊。”
丁小步、彭十七看了看,一拿下来,灰尘满天,还有些小蜘蛛网。
一入手就能感觉的到,不是现在的纸,虽说不至于是明朝的,但也应该是民初时修订过的。
这时翻了翻,里面的内容果然是明朝的,就笑了出来,“对,就在这,还没有其他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啊。”
图书管理员皱了皱眉,“这上面只记载着年代,没有其他。”把登记的大册子递给了丁小步,“你看看吧,我是找不到。”
丁小步只好接过看了看。
里面秘密麻麻的居然写着此地还有宋朝的记载,看来还真是个古老的小县城,写的虽然很笼统,只有个年代和时期,但已然很不错了。
丁小步就仔细翻了翻。
从宋朝一直到现在的,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一些当地的官吏都有记载,算是保存比较好的县志。
但却没有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也没什么关于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特别的赘述,看了半天,依然是一点线索没有,一头雾水。
在看,这个档案室里,不下两三千本书,记录又没有,难不成都翻一遍,就又放下了,想着先看看永乐年间的,就对图书管理员说道:“那行,我们随便看看吧,你们去忙你们的。”
副区长不想留,笑嘻嘻的说道:“我还有些政务需要处理,如果有什么事就找他们,他们一定会配合,我先走了。”
图书管理员点了点头。
丁小步、彭十七也懒得看这些小官僚的嘴脸了,晃了晃手,“你去忙吧,我们自己找就行了。”
二人就没在留,客气离开。
把这个书一般海洋的地方,交给了丁小步和彭十七。
第580章线索
丁小步、彭十七看这海一般的书籍,耸了耸肩,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按照计划的先把永乐年间的这些县志看一看。
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就一人一本的拿来凳子,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一个从左,一个从右,反正只是记载,到没有什么顺序可言,就这般的一页一页的翻着看。
其中多半记载都是永乐时代的豪绅和官吏。
因为是闵地,画家、诗人之类的很少,这个小县城也没什么记载,均是这些政治人物。甚至在永乐年间,这里连场战争都没有。
看起来就也简单的许多。
彭十七也懂繁体字,两人就一本一本的看。
终于是在看了半个小时之后,找到了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一些零星记载。
记载的是永乐二年,官府开始在这里建造造船厂,有多少乡绅出钱,有多少人出力,记载的都是这里为郑和下西洋的贡献。
也很符合县志的本质。
记载本县的一些功绩。
结果却是对航线一事只字未提。
连郑和都没怎么提。
丁小步和彭十七有些晦气。
尤其是看了半个小时,乏味的有些咋舌。
彭十七就不由直叹气:“这就是大海捞针,太难找了,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没有,是不是咱们想多了,这里就是一推烂纸啊。”
“烂纸肯定不可能,就是对这件事没什么记载。”
丁小步把书也放下了。
这般看是没什么用处了,永乐年间的记载不多,就那么几句话,在看其他书吧,却又无从下手。
整整一千多本,从哪开始看啊?
他也想放弃。
因为这些都是病急乱投医,不能在这浪费时间。
但他又有些感觉,对于这个地方来说,郑和下西洋是大事,不可能一点线索都没有。
就想一咬牙一跺脚,把所有书都看一遍,很有可能就有黑石号的一些线索。
可把这些书都看完,就得一个多星期,再加上如果没有,就是徒劳。
彭十七的意思就是撤,“走吧,这般找,还不如去海上找呢,反正范围就这么大,有仪器在,应该有办法。”
这也是大海捞针。
而且更加的难找。
丁小步陷入了两难境地。
不找吧,怕遗失了什么线索,找吧,有怕耽误时间。
直挠头。
这时那个图书管理员端着茶水和西瓜走了上来,呵呵笑道:“我们副区长说,让我好好招待你们,你们吃些西瓜,喝口茶,别着急,慢慢来。”
非常客气。
丁小步也真渴了,就喝了喝茶水。
却又一喜的问道:“这位师傅,你们这个图书馆有多少工作人员啊?”
“不多,十一个人,一天换一班,有一个小组长,平时图书管理就六个人,没什么事干的,闲得很。”
工作人员打呵呵的一笑,“其实我们这也不是什么图书馆,就是帮区里保管一些文件和档案,有事了,也都是人家过来找,用不到我们。”
属于清水衙门。
丁小步笑道:“那我给你们找个事干,你们愿不愿意啊。”
工作人员一愣,有些不明白。
彭十七却是明白了,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丁小步就说道:“我们想让你们把这些县志帮我们看一看,找些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线索,怎么样,当然,给钱。”
一提钱。
工作人员立刻眼前一亮,嘿嘿笑道:“我们这没事干,副区长也留下话了,让我们配合,您说就是了,我们办。”
没说要钱,但却是离不开钱。
丁小步说了说:“一共是六个人是吗?一人五百,如果找到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信息,在给二百。如果找到我们要的了,在给一千,怎么样,就在这找,陪我们一起找,争取在晚饭前看完。”
工作人员看是如此简单的事,立刻笑呵呵的点头,“没问题,没问题,我这就去给你找人。”
哗啦啦的把工作人员都叫了过来。
四男二女,都是四十岁到五十岁不等中年,都是在这个清水衙门混日子的。
想让他们真卖力,就得给钱。
至于繁体字,也好说,都是中国人,稍微看看就能看到,再者郑和二字和下西洋几个字也没什么变化,不至于出什么差错。
丁小步就起身说道:“就这么多书,如果今天都看完了,找到了我们想要的线索,我在加一倍。但若磨洋工,不好好干,你们应该看到了那位副区长对我们的态度,绝对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