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步步高升 >

第781章

步步高升-第781章

小说: 步步高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清雅也想明白了这一层,道:“宋书记,您就不怕我们在外面打着你的招牌卖房?”

  宋文迪一本正经地说道:“赵董事长,琼汉同城化项目是宏达集团独立运营的ppp项目,同时也是政府关注的项目,如果能为你们带来好处,推动同城化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我宋文迪担负一点责任,又算得了什么?何况,我还是很看好湖色山庄的发展,现在购买的话,也算是间接地投资了。”

  方志诚突然打断宋文迪的话,低声道:“此事你要不要跟师娘商量一下?”

  宋文迪没好气地瞪了方志诚一眼,知道他在打趣自己,摆了摆手,道:“这点儿事情,我还是能做主的。”

  方志诚见宋文迪杯中的咖啡已经没有,喊来服务员续杯。

  宋文迪手指在桌上敲击了几下,轻声道:“今天邀请赵董事长前来,事实上是希望讨论一下琼汉同城化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志诚,给我的后期方案,我已经看了,但我觉得实施起来太难。”

  赵清雅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凝重之色,道:“的确,我们将方案交给战略规划部后,也得出了执行难度太大的判断。主要志诚在方案里描绘的模型,太过于前端,不仅国内,在国际上也没有参照标准。”

  方志诚见宋文迪和赵清雅都抛出了疑问,不仅叹了一口气,耐心地解释道:“师父、雅姐,我在方案中提出的精髓,是以琼汉同城化项目为试验田,打造国内第一个‘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在2008年由ibm提出,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在去年美利坚的迪比克市已经开始建立智慧城市。您曾经跟我说过,城市必须要有国际视野,我认为从现在开始,我们就需要站在国际的角度去考虑城市的竞争力。”

  宋文迪进入了沉思,方志诚说得没错,他一直希望在推进城市的发展之中,加入国际元素,比如在规划银州发展的过程中,无论从城市规划还是经济结构布局,都参照国际大都市的标准。

  但同城化项目上,宋文迪不得不慎重,因为从现在所取得的成绩来看,琼汉同城化已经成功了百分之九十,这个时候如果还想在里面加入其它元素,这等同于推翻了之前过去所取得的成绩。

  但宋文迪也知道,真正好的项目是有生命力的,现在方志诚提出的“智慧城市”概念,赋予了琼汉同城化项目更多的活力。

  宋文迪思考许久,脸露微笑,道:“在政府层面,自然会支持。但宏达集团方面,会不会存在问题,毕竟这涉及到科技,不仅仅是商业资本的运作了。”

  赵清雅望着方志诚,只见他眼神清澈、毅然,叹了一口气,笑道:“宋书记,我已经被志诚带到了沟里,至今还没有摔倒,既然他觉得可行,我觉得还是得试试。不尝试的话,怎么知道最终的结果呢?”

  “好!”宋文迪手掌在桌上轻轻地拍了一下,“既然赵董事长如此爽快,那么也赞成志诚的意思,在琼汉同城化项目中引入智慧元素。对了,说到这里,我其实还真的没明白,智慧城市是个什么东西。”

  方志诚挠了挠头,笑道:“师父,我直观点给你解释。你看过科幻大片吗?科幻大片里的城市中市民的生活方式,就是同城化项目的模型。”

  宋文迪无奈苦笑:“你靠谱不靠谱?”

  赵清雅附和道:“绝对不靠谱!”

  尽管两人口头上质疑方志诚,不过对于他大胆的建议,还是隐隐感到有一丝期待。因为社会发展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尤其是互联网进入百姓生活,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

  宋文迪以前是个电脑盲,但因为办公需要,他已经开始接触电脑。一个年近五十岁的人,跟小学生一样,学习如何打字,如何上网查找资料,这是互联网给宋文迪带来的切实变化,也让宋文迪意识到,自己和方志诚这一代年轻官员,在经济规划设计上,已经出现了代沟,而历史证明,时代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

  什么是智慧城市?打个简单的比方,伫立于城市每个角落的路灯杆,会成为一个智能终端。如果有路人遇到了抢劫,只需要按中路灯杆上的按钮,就会将现场影像和地址信息传达给公安*部门。经过短暂的数据计算,公安*部门会把报警咨询处理后,报给最近的派出所,然后派出所及时出警,抵达目的地。

  在琼汉同城化项目中融入“智慧城市”的元素,这是方志诚进入淮南省发改委这么长时间以来,重点研究出的一个构想,他自己也觉得,有点天马行空。

第851章 城市之精神灵魂

  咖啡厅的环境不错,灯光隐约,里面的客人也很有涵养,低声交谈,绝对不会打扰到邻桌,在这样的氛围中,方志诚将“智慧城市”的想法给宋文迪和赵清雅两人解释清楚,方志诚感觉现在自己更像是在给两人洗脑,用新鲜的理念改造两人思路。

  2010年智慧城市还只是一个概念,在华夏几乎所有的政府还没有意识到在这一块拓展领域。

  城市规划,更多地是围绕交通、产业结构、公共设施方面来入手,但方志诚却意识到了智慧城市的重要性。

  因为国际上已经有城市在推动这一理念,在未来这将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若是把交通、产业结构等内容比作骨骼、血肉,那么智慧城市则是精神和灵魂。

  智慧城市的概念解释得有些复杂,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全融入到城市的肌体中,赋予城市生命和智慧。

  有这么一种可能,在未来城市的每个角落都会安放上采集数据的传感器,比如监控器,然后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集中到处理器上。大量的数据汇聚在一起,存储于云服务器,然后再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计算得出准确的结果。

  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政府部门得到的数据就更加精准,同时参照大数据处理得出的结论,政府部门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将更能够做到有得放矢。

  简单来解释,智慧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机器人,政府的管理者,也就是机器人的操作者,位于中枢可以知道机器人的运营情况,只需在中枢发出指令,就可以让这座城市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出正确的动作。

  方志诚之所以认定智慧城市计划大有可为,同时是政府未来改变的趋势,主要源自于这么几点,第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证明了新一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强大,它有点无孔不入,会彻底颠覆人类的生活习惯;第二,电子商务发展成熟,会带动电子政务的发展,现在很多市政部门已经开辟自己的网站,作为展示自己日常工作的窗口,这些网站就是智慧城市的初始状态;第三,在高技术产业处待了一段时间,方志诚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只要人类能够想象得到的世界,随着科技的进步,都能将一步步地转化为现实。现在先进的终端设备有很多,以智能手机为例,已经拥有几十年前大型电脑的计算能力。

  早在八十年代末期,电话刚刚普及,谁能想象到,现在老百姓每个人都能抱着精致的手机满大街跑?现在科技已经武装了老百姓,下一步应该让科技来武装政府。

  在咖啡桌上,三人确定好了在琼汉同城化项目中慢慢植入“智慧城市”的想法。方志诚得到了宋文迪和赵清雅的支持。若是没有宋文迪,政策无法落实,如果没有赵清雅,资金无从着落,这是为何方志诚将两人拉到一起喝咖啡的原因。

  赵清雅接到公司的电话,先行告辞一步,因为她知道,宋文迪和方志诚这对师徒俩,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商议。

  等她离开咖啡厅,宋文迪玩味地看着方志诚,淡淡道:“志诚,赵董事长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你要好好的抓住她。”

  方志诚摆了摆手,笑着转移话题,道:“师父,你才是我的贵人,如果我没遇到你,哪里会有今天?”

  宋文迪摆了摆手,叹了一口气,道:“如果换作一年前,我可以拍着胸脯说,你能一步步走到现在,是因为你是我宋文迪的弟子;但现在的话,你对我的帮助更大。当初面试时,你说你将是我的福将,这点还真没错!”

  方志诚笑了笑,突然想起一件事,道:“最近发改委内部似乎有点不对劲。”

  宋文迪沉默片刻,缓缓道:“因为省里会有岗位调整了。”

  方志诚反应很快,压低声音,道:“难道江永要升了?”

  宋文迪点了点头,道:“北方派系控制淮南,已经成为定局。我们当初压江永,足足一年有余,现在卜省长调任商务部,再也压不住他了。”

  方志诚长吁一口气,对于江永,自己接触不多,即使在内部会议上,也只是简单交流而已,但方志诚能感受到江永对自己的敌意,当初在霞光,自己可就差点被他当成要挟宋文迪的棋子。

  方志诚沉声道:“难怪最近主任会议很多,但是处长会议只是走个形式和流程。看来江永准备将发改委作为自己的要塞,即使自己成为副省长,也要利用发改委,为自己稳定位置和局面。”

  宋文迪点了点头,缓缓道:“现在组织上在研究,是否让江永依然兼任发改委主任。”

  方志诚倒抽一口凉气,道:“那江永岂不是一上副省级,就得入常了?”

  宋文迪眉毛轻扬,不屑地说道:“江永虽然在发改委岗位上已经有两年,但严格意义上,他并没有做出什么漂亮的成绩。文书记也意识到江永水土不服,让他继续留在发改委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何况新来的魏省长,他原本就是国家发改委系统出来的,又怎么能让江永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前段时间,魏省长主动和文书记单独聊过,有消息传出,让江永让出发改委位置,至于发改委主任由谁担任,则由魏省长来选择。”

  原来其中还有这么复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