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迷情-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下,是此次拯救行动的全部过程——后来我作的总结,很复杂,能够再写一本书。
事实上,为我付出的不止一个人。他们用以对抗世界的,是爱情,是人性。
苏静美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她用尽所有力量,动员了全部资源。但是就算排除压力重重的外部干扰,面对这个完全无从下手的迷案,她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除了我的陈述之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的清白,真的,一点都没有。当事者死的死的疯的疯,所有证据都指向我,证实我有罪——唯一能提供证言的,是那个该死的杀人英雄,楚正。
这是一个彻底的死局。
毫无头绪之下,苏静美找到李军,很巧的是,李军也在关注我的案子。作为刑警队长、长川公安局的王牌侦察员,他被排除在本市天字第一号大案的侦破工作之外,对此他很怀疑,对比他对我的了解,李军同样不相信那些案情,他也希望调查真相。但是刑警队长的难处在于,上峰以回避之名,明令禁止他参与本案,他无法搜集证据发掘线索。
于是他们经过反复考虑,又找上公安局刻下当红的政治处新任警官——田雯。
又一个巧合,田雯也不相信这个案子。她说不凭什么女人直觉,只看一点:作为市委书记,面对一个素昧平生的小姐,尚能同情关怀,而且不抱丝毫目的,甘愿上当受骗,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疯狂到企图杀死成百上千的无辜群众呢?她也很疑惑。
他们又找到原公安局长魏其云,请求支持。又一个巧合,老魏也在怀疑……其实我可以肯定,这些巧合不是偶然的——那些了解我的人们,从来就不相信为我罗织的罪名,哪怕世界的全部都在对面,哪怕面对再强大的理性和逻辑,他们也不会接受,我是残忍的罪犯。
于是在我的案件上,除了组织派遣的专案组之外,以苏静美为首,又形成了一个侦破小组——当然,他们搞的是地下工作,所有调查都在暗中进行。
手段也是非常规的。田雯作出牺牲,她使用自己的方法,接近毫无提防的刑侦副局长赵小武,从他嘴里套出第一次现场勘查的部分实情——除了后来进入案卷的证据之外,现场还发现过两架摄像机,以及一台电脑,而这几样东西不在扣押的证物清单里边,导致研究案件者根本无从得知。
那位副局长好象并不觉得这个情况需要保密,他告诉田雯说这几件东西不是证物,电脑和摄像机里什么也没有,可以证实与本案无关,属于新国的公司财产,已经被申请领回——我敢肯定电脑存有当晚录影资料,只不过已经被完整删除,所以他也确实无需保密。随口说出这个情况当然不会带来后果,只不过无德无能的赵副局长忽略了一点,就是苏静美绝不会放过这个线索,这是案件唯一能够发掘的方向。
在一分的可能下,苏静美做出了一百分的努力。
第二部 第一卷 127 悬崖上的爱
应当说明的一点是:这个案子在形成结果以后,往上逆推,感觉过程很清晰很自然,但是在当时,情况绝非如此。在此之前,事实和真相完全隐没,苏静美几个人眼前一团迷雾,能够看见的全是对我极端不利的证据,而且每一件看上去都是铁定无疑、不可否认——但是包括几位警队精英在内的拯救者们对此全体选择无视。他们放弃所有理性和客观,以我那份形同梦呓无法得证的陈述为依据,独立审视这个案件,我想即使换个位置,也能感觉他们在做一件非常可笑缺乏意义的事情:没有证人没有证物没有证言,没有抽丝剥茧的分析,没有逻辑严明的推断,更遑论获得外界一点点的支持,他们不敢让人知道——事实上,他们什么也没有。
但是,他们拥有坚持,拥有决心,拥有热爱。
苏静美有的,是对爱情对爱人无条件的付出;而我的朋友们,拥有的是对人性对品德无条件的信任,这就是支持他们拯救的理由。
调查从一开始就面对绝境,直到录影资料这个线索的出现——其实赵小武说出的东西根本不能算是线索,什么也说明不了,但是他们行动起来,找到新国公司那台曾经出现在案发现场的笔记本。
根据我陈述给苏静美的案情细节判断,电脑里面应该留存着蓝萱的影像资料,但是没有发现,里面一片空白,而且无人承认动过这台机器。于是苏静美得出结论,这份证据已经被人为毁灭,她甚至据此推断:带队勘查现场的刑侦副局长赵小武,在第一时间将这份实证汇报给市委书记陆援朝,他们都有看过这份证据,然后毁灭,然后和楚正一起,制造骇人听闻的冤案,达到谋杀我的目的。
这样的推论真正骇人听闻,毫无道理,尽管直抵真相核心,却因为无法得证,除了让自己背上一个诬陷罪名之外,不具任何法理意义。
但是这个推论明确了他们的调查方向:那就是现实中的证据,已经无需找寻,都有可能被人提前毁灭。而事实也很好地提供了证明:拯救小组想方设法,继续搜寻杜长风全部留存资料,结果一无所获——在他们之前很久,刚刚案发后,赵副局长就以专案组成员的法定身份捷足先登,带走大量物证,他们不清楚具体有些什么、甚至哪些证据已被销毁被曲解,根本无从得知。
调查至此,再入绝境。
苏静美推敲案情,再度作出大胆假设,她认为我提到过杜长风的DV爱好,提到杜长风曾经在网络发布录像,她认为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找寻网上是否存有杜长风的同步录像资料,这也是唯一能够探索的可能。
首先,这个判断存在物理基础。新国公司设于市委新办公楼地下层的爆炸物储存仓库原本设有监控系统,通过网络联接新国公司中心监控室——虽然这个系统当时由办公室主任杜长风负责,形同虚设,从未被启用,但是网络是存在的。
也具备主观可能性:苏静美分析,杜长风绑架我和楚正,希望在镜头前留存权力和财富者们的丑态,他不会让这份珍贵的资料跟我们一起在爆炸中消亡。杜长风本来目的在于揭露,引爆炸药、跟领导们同归于尽之前,他应该会给人们一个直击丑恶的机会,那么最好的平台,肯定是网络——就象他曾经通过发布性爱录像来揭露我一样。
拯救小组赞同苏静美的意见——与其说赞同,还不如说华山一条路,已经没有别的方向选择,他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里,期待奇迹能够出现。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就是苏静美以及拯救小组作出的全部分析,都是基于我的陈述——基本等同于空中楼阁,听着有道理,但是实际上毫无根据,全是假设。
于是他们以这样的假设为指导思想,开始在网上疯狂搜寻想象中的录影资料——事实上,没有任何有关这份资料存在痕迹的发现。
而且时间很紧迫。确定这个方向的时候,我的案件已经上到法庭。但是苏静美不能来,她正跟拯救小组扎在网上,夜以继日地搜寻查找。她委托钟律师想办法拖延二审时间,唯一的借口就是申请精神鉴定——但是被我拒绝了。
时间只剩下十天,他们需要争分夺秒。
对于只有区区四人的拯救小组来说,这次搜寻,确实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跟大海捞针差不多——甚至,难度还要高一点。
不知道内容,不知道名字,不知道来源,不知道去向,不知道文件特征,不知道档案属性,甚至不知道有没有这个东西存在——这就是他们要在浩若烟海的网络世界里搜寻的物品。
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很多,包括杜长风的网络习性、登陆动作、常用网址……一切一切,他们都无从得知。
我也不知道,这种搜索能够带来什么结果,真的,我想即使是网络最高手,也无法完成他们希望达成的目标——实在太虚无,太渺茫了。
苏静美绝不放弃,大家都在坚持。但是很大的问题在于时间不够、人手不够——直到三天前,魏局从长川法院老友处收到消息:有关省委书记在长川中院突然心脏病发、倒地不起,以及此次事故跟本案之间存在微妙关系的可能性。
苏静美再作判断后,毫不犹豫地带同拯救小组赶赴省城,想方设法,面见到苏醒不久的省委书记,向他汇报拯救小组的所有行动过程以及自己的假设推断,并且直陈困难,请求援手。
省委书记刚刚向中央请示对我暂缓执行未果,正在郁闷,听过苏静美的汇报后再次激动起来,立马加入到这场消灭理性拯救良心的行动中来。老头子毫不犹豫地召来公安国安信息产业厅诸位领导,指示他们全力配合苏静美,出动所有精英技术人员,实施此次网络搜索。
于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网上搜寻行动,就此展开,直到苏静美出现在体育场里,搜寻还在继续。
没有时间了。苏静美,是赶来阻止对我的行刑,她不愿意爱人在看见真相之前,变成尸体。
为此,她作出了足以毁灭自己的决定,在行刑这天清晨,她请求了她的父亲。
在后来,老将军给我听过电话录音,他说这是他最珍爱最愧疚的这个女儿,一生之中,唯一给他的一个去电。
痛哭流涕——真的,没有办法不哭。
电话里,苏静美首先把情况说明一遍,然后请求老将军干预,为我争取时间。但是所有人都清楚,政治局集体决定,这个世界,无人能够干预。
“爸,我第一次这么称呼您,也是最后一次。”苏静美说,“这是第一次向您提要求,也是最后一个要求。我要给他一天时间,还给他真相,还给他公道,我要让他清清白白地活着,不能让他一个人孤单地走。”
“您可以不答应我。”她说,“那么我也将去刑场,即使赤手空拳,我也要为他挡下一颗子弹。”
苏静美的话里,有一种平静的决绝,事实上可以非常肯定,她已经为自己设计好全部的命运。
“我求您了,爸,不要让他含冤而死。”她说,“否则,您的女儿也一定会死,含恨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