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食遍天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懂个啥,这酒怎么能多蒸?多蒸了就没这味了,没这味的酒卖出去,那不是砸我招牌么。”马二爷瞪了小六子一眼说。
“得得得,二爷你都是对的,我错了还不成嘛。”小六子一看马二爷认真起来,马上就举手投降。
赵海生看到这情景,心里不由得大为感慨,这种事情在十来年之后,根本就看不到了,那个时候为的就是钱,只要能赚两钱,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多蒸点酒算得了什么?
“还说个啥啊,快点开吃,我都饿死了。”潮磊大叫道。
赵海生举起了碗头,说:“铁叔,二爷,潮磊,还有小六,来,咱们喝一口。”
“叮。”
五只碗碰到一起。
赵海生喝一口酒,然后抿了一下嘴,这农村的土法酿的米酒真的不比后世他所喝过的那些什么国宴用酒差!
山野之地必有山珍,这种土法酿的酒也如此,醇厚之中带着清爽,而且带着一股粮食特有的清香。
“吃,不要客气啊。”放下酒碗,赵海生直接用手抓起海鸥,双手一扯,分成两半,就往嘴里送去。
海鸥的腥味已经被去掉,剩下的就是一股肉香,因为要用来下酒,所以赵海生故意的料下得足,偏咸一点,一口酒,一口肉,众人吃得是不亦乐乎,还真有点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感觉。
“潮磊,你家做的腌肉真的好吃,我说咱们这一村子,可没有哪一家比得上你家的手艺。”
马二爷挟起一块腊肉放进嘴里,仔细地咬了好一会才满足地吞了下去说。
“这个当然,说起这个我那是敢拍胸脯的。”潮磊大声说。
这个时候的农村,用的都是黄色的灯泡,赵海生也夹起一块腌肉,举了起来,对着灯光,仔细看了起来。
他发现那肉肥瘦相夹,瘦的地方色深而紧实,肥的地方却仿若透明、隐见油光流动,放进嘴里一咬,肥肉和瘦肉形成的不同口感相当分明,那“扑滋”一声喷出来的油更是香得让人合不扰嘴。
赵海生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看一个美食节目时一个美食家所说过的一句话:“胆固醇万岁!”
确实,如果没有了胆固醇那这世界上就没有了大部分的美味。当然,现在这个年代人普遍油水都不足,高胆固醇这个词还没有出现呢。
“我说海生,你真的不打算出外面闯闯?”王铁喝了一口酒。在他看来,赵海生和他们都不一样,应该趁年轻的时候出去闯闯。现在这世界早和以前不一样了,死守在村子里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我是打算出去闯闯,不是说那个叫什么深圳的地方,现在都改革开放了吗?我想去看看。”潮磊说。
赵海生点了点头,说:“出去也好,总在这地方呆着也不是一回事,深圳是一个好地方,小六子也一起走吧,村子里如果还有人想出去闯闯,就一起出去,有个照应。”
现在已经是1983年,D公在深圳划下的那个圈,已经过了好几年了,这个时候去深圳只要敢拼,基本上都能捞到机会,所以听潮磊说他想出去闯闯赵海生当然同意。
“海生,你也跟我们一起出去吧。”小六子想了一下说。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四章 夜酒话未来 下
赵海生在他们这一辈中一直都是当老大的人,出门在外如果有他照料着那绝对是件好事。
两世为人的赵海生与潮磊他们自然不同,在他的眼里这里的海,这里田地里长着的东西才是最宝贝的东西,出去打工闯荡世界对他来说其实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赵海生摇了摇头,说:“出去闯是一定的,只是我不想去打工,你看我们这海里、这地里的东西如果能卖到大城市去,赚钱也是很容易的事情。说老实话吧,我正计划折腾这事情呢。”
“这些东西值些什么钱?我们这些做海的,一年到头虽说饿不着,但是也赚不了几个钱。”王铁放下手里的酒碗,不同意赵海生的话。
“呵,铁叔,再过两年,这一切就不一样了。”赵海生笑着说。
拿起一只明虾,先是把那虾壳外的白色的虾油放进嘴里,然后就剥下虾头,那红色的虾膏饱满鲜红得有如情人诱人的红唇。
虾头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东西,从中医的理论来说是“发”的,如果人的身体有些潜在的病,吃这虾头多了,就会把这病“发”出来,所以很多人都不会吃虾头。
但是这个时候赵海生哪会管得了那么多,先把虾头摘下来扔到嘴里,那个甜让他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和这美味比起来,虾头的“发”就显得无足轻重的了。
几千年前,老子就说过五味令人口爽,为了这个口爽,赵海生那真的是换个得道成仙都不换!
细细地吃完虾头之后,赵海生的手在虾壳上捏了几下,再拉住虾尾一拨,一个虾就剥了下来,放进嘴里一咬,火候刚刚好,虾肉嫩得就象要在嘴里跳动一样。
嫩、甜,脆,此等美味让赵海生怎么舍得离开?
在赵海生的记忆之中,后世的广州、深圳等地的海鲜,大部分是从外地运进去的,湛江地区的虾和蟹,潮州的鱼,都是顶顶有名的,当时赵海生为了能吃上好的海鲜没少奔忙,现在自己就守在这样的一个“宝海”,哪可能为了打工就离开。
再说,赵海生有着自己的计划,所以对于潮磊和小六子的鼓动一点动心也没有。
“再过几年?”马二爷疑惑地看了一下赵海生问。
赵海生端起碗和大家碰了一下,喝了一口,点头说:“没错,过几年很多东西就都不一样了,咱们这海里的东西啊到时可是抓得厉害呢,没几年就抓尽抓绝喽。”
“怎么个抓法?”王铁瞪大了眼睛问。
“过几年、也许就是明年的事情会有一种大船,可以到很远的地方,还有一种网,三角形的,拖网,十来米长,可以打很多的鱼。”赵海生手指在空中划了几下说。
“真的?”王铁一辈子都花在打渔上,如果真的出现赵海生所说的这种渔船和渔网,能多打多少鱼他心里那可是一个雪亮。
“当然是真的,我听说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几年之后出现的这种渔船和渔网直接导致了海的过度捕捞,以致于后来不得不实行休渔期,所以说他怎么可能会记得不清楚?
“呵,那看来我得攒点钱,到时买条大船。”王铁把碗里的酒一口喝干说。
“这个倒是一个理,不过那船可不便宜,我看恐怕得几个人才能买得下来,再说了,这船可不是一个人就能摆弄得了的。”赵海生摇头笑着说。
记忆之中,后世海沙村的做海佬都是凑份子或者是借钱来买船,长十米左右,高六七米的大船在这个年代确实不是一个人买得起的。
“呵,这样也好办,铁生你牵个头,我们凑份子就行了。”马二爷说。
“这倒是一个好法子。”王铁想了一下也同意说。
“海生,你说我和小六子到底是出去还是不出去?”潮磊有点犹豫地问。
他和小六子这一拨人,和王铁这辈子不一样,心思已经不在做海、做一个渔夫上了。也许潮磊他们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赵海生却清楚知道这是社会开始发生变化了,这种变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了人的生活方式,让人变得“焦燥”起来。
其实,这也不仅仅是海沙村一地的现象。华夏正在发生深刻而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每一个人。
赵海生想了一下,说:“看你们吧,如果你们想出去,那就出去,如果不想,那迟点帮我也行。我想着迟点把我们这里的海鲜运到广州这些地方去卖,到时肯定是需要人手的,咱们是一个村子的,又是光着屁股长大的,这情份好着呢,到时一起来干,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我看这样挺好,跟着海生干总比出门去闯好,出门千般难呢。”小六子撕开海鸥塞进自己的嘴里,嚼了几下吞了下去,又喝一口酒说。
潮磊、小六子都是十八岁的小伙子,如果说心里没个想法那是不可能的,这些年陆续有人出去打工,似乎看着也还不错,所以才动了出去闯一闯的心思。
“行!那我们就跟着海生干吧!”潮磊也没有犹豫就下了决心。
在潮磊和小六子这班人的心目里,赵海生是他们这一辈之中最有见识的人,所以跟着他走是绝对没错的。
“那好,别的不敢说,有我赵海生一口吃的,就会有你们一口吃的。”赵海生端起了酒碗,和潮磊、小六子干了一碗。
赵海生也有这个底气,就凭他脑子里知悉的那些事情,他就有把握拉扯一大班人起来干大事、奔小康!比现在的人多了二十年的见识都混不出个人样来,那也太说不过去了,再说,赵海生的心大着呢。
王铁和马二爷没有说话,静静地吃着喝着。这年轻一代的事情得让他们去处理,情份也是他们的。
“来来,继续喝酒。”
肉香、鱼香、虾香、酒香充满着整个屋子,酒醉了,人也醉了。没有稻花香里说丰年,有的却是酒香中话未来。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五章 虾蛄
赵海生坐在沙滩上,这个时候的沙滩都雪白得有如女子那整日掩藏的衣服之下的胸膛,脱了鞋子之后,把脚埋在沙子里,那泌人的凉很是舒服。海水已经退去了不少,正一浪接一浪地拍打着沙滩,就象是情人的手在轻轻地抚mo着爱人的身体一般。
坐在木麻黄树下,一阵凉风吹来,赵海生眯起了眼睛,看着眼前这一片大海,心里一片平静。
大海之上,点点帆影,那是小渔船在撒网捕鱼。现在这片大海里还都是一些小木桨摇的渔船,走不了远,海里的鱼虾多,所以渔民的生活还不错,看起来也生机勃勃得很。
但是赵海生却知道在十来年之后,海里的东西抓尽抓绝之后,人们开始海水养殖,这一片海滩就被搞得乱七八糟,再也不复现在所看到的这种景象了。
赵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