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食遍天下-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这个爽也许只有老孙吃了人参果才能比得上了。
“爽!”
潮磊放下手里的啤酒,也学着赵海生一样打了一个酒嗝之后大声说。
几个人山南海北地聊了一回之后,两盘河粉先上来了。
看着那“湿漉漉”的芡汁,赵海生知道这就是湿炒牛河了。
“来,试一下,这是湿炒牛河。”赵海生拿起筷子子招呼说。
赵海生用筷子扒了一些河粉到小碗子里,然后顾不上烫,就往嘴里扒去。牛河不管是湿炒还是干炒都用到大量的油所以肯定要趁热吃。
几条大汉,两盘湿炒牛河一下子就吃完了,喝了几口啤酒之后两盘牛河又上来了。
“老大,这又是牛河?”小六子看着蒙胧的灯光下两盘长得和之前的两盘基本上一模一样的河粉,有点奇怪地问。
“呵,是的,不过这两盘和刚才的两盘可不一样。这个叫干炒牛河。传说中,一九三八年,有着‘食在广州’之称的广州因为日寇侵华而变得百业凋零,一个叫许彬的商人只好结束了自己的酒楼生意,在杨巷路经营‘粥粉面’档。他之前炒的牛河都是湿炒,也就是之前我们吃过的那一种,用生粉打芡的方法处理。有一天,生粉用完后许彬要去日伪区购买,但是日伪设卡不许通行,就买不到生粉。这个时有一名汉奸却在店内要吃炒河粉,许彬的父亲许伯畴说没有生粉炒不成,但那汉奸却意为许伯畴耍他,竞拨出手枪威胁,执意要吃,许彬正好回来,见此,没有办法,只好进厨房烧红铁锅,就用芽菜将河粉炒好,再铺上已经炒好的嫩牛肉应付那汉奸。谁知道这汉奸却大为喜欢。干炒牛河也就因此而流传开来。”
前世赵海生对这些饮食的掌故也作出一番研究,所以此时说来也就头头是道。
“哈,就一个干炒河粉也有这样的故事,那我可得好好试试。”小六子的筷子就早伸向了牛河。
“你们都试试,这个真的炒得不错!”赵海生试了一下,猛点头说。
一般人可能不太知道,但是赵海生却很清楚,要炒出一盘好的干炒牛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民间一直有人认为干炒牛河是最体现厨师‘炒功’的一道菜。
首先必须得把精选的嫩牛肉猛火快炒至半熟,然后下油,炒香豆芽,有时会加一点洋葱丝,再加河粉快炒,最后下酱油及熟油,到最后加入已经炒至半熟的牛肉炒匀。
别小看这一盘干炒牛河,学问很大的,比如说在炒河粉时,必须讲究手法,太快不行,太慢也不行,翻炒时的手法更是重要,因为要保持河粉既熟透入味,又不断,变碎,油量的控制更是讲究,干炒河粉就在一下干字,如果出油了那就是失败之作!
“你们看看,这盘河粉就炒得相当不错。”赵海生用筷子扒开河粉,露出了只沾了一层薄薄的油腥的盘底说。
“呵,看来是一个食家啊!”一个围着围裙的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走到了赵海生这一桌旁,放下手上的那一盘他们带来的海鲜说。
“师傅好手艺!”赵海生冲着他竖起了大姆指笑着说。
“这个是当然,我都炒了近二十年了,别的不敢说,如果说这干炒牛河,算得上是一把好手。”师傅骄傲地说。
厨艺不是耍嘴皮子的事情,手上有没有功夫,一尝就知道,所以赵海生对这位师傅的话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手上有活的人才敢说大话。
“你们好好吃,有事叫我!”师傅说完之后就离开了,整个大排档就他一个炒菜师傅,忙得很。
“好的。”
一个大排档,只要有一个菜炒得好,那就足够吸引人来吃了,所以这个大排档一直到凌晨两点赵海生他们离开的时候都依然有人来吃东西。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二十五章 赵海生的海鲜连锁店 下
第二天一早,赵海生就爬了起来拉着潮磊他们去昨天租下来的铺面处,而昨天谈好的工人也都来了。
虽然广州早就是世界闻名的大都市,但是在这个时候的商业气氛还远不如十几年之后那样浓烈,而作为一个重回过去的人,赵海生当然知道哪个地段在十几年之后会变得异常的繁华。
他的这十五间店都是选在最繁华的地方。
“这样,伍师傅,你按照这个样式给我整一下,十五个都给我弄成一样的。”赵海生把早就已经画好的一个简单的图纸交给一个六十左右的姓伍的老师傅,又跟他详细地讲了一下。
“都弄成一样的?”伍师傅看了一下赵海生等人,很奇怪地问。他从来也没有接过这样的一个活。
“没错!都是一样的。”赵海生肯定地说。
赵海生心里对这个还是很得意的,所有的铺面都设计成一个样,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鱼档,虽然他不敢肯定自己的这个是不是全国第一家,但是至少应该是这个时候广州市的第一家“连锁专卖店”!
把自己的海鲜店弄成连锁的形式是赵海生早就决定好的事情。因为这样有助于统一品牌的形成,而且这样也有利形成统一的品质管理和配送,这是最后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嘿嘿嘿,也是自己不恶搞,如果自己恶搞的话,这个时候说不定会抄一下那些世界上著名的连锁店的外观什么的来试试。”赵海生的心里暗笑着想。
“行,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伍师傅虽然觉得奇怪,但是他还是按照赵海生所说的去做了,别人给的钱,别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自己出的只不过是手艺罢了。
其实,赵海生的要求也不复杂,大门是全玻璃的,要尽可能地大,四面墙,都做成透明的两米高的落地玻璃!再加上一个蓝色为底,表示海鲜,再弄一个由鱼虾蟹组成的标志,而店名就叫“海潭镇海鲜专卖店”的店名,选一家在市中心的作为总店,然后是注明是第XX分店就完事。
玻璃门和落地的玻璃墙在这个时候也是稀罕物,足以吸引人们的眼球。
赵海生的想法很简单,不做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到最吸引人的眼球,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反这件事情安排好之后,赵海生没有再继续在广州呆下去,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马上就赶回了海潭镇!
现在的赵海生那可是就象一只永动机一样不停地忙东忙西,事业刚刚起步,他想不忙都不可能。
一个之后,当赵海生放下手上的事情再次来到广州的时候,十五间店基本上都已经装修好了。
里里外外地看了好一会,赵海生满意地点了点头,传统的卖鱼虾的地方没有太多的讲究,但是赵海生就是要有很多讲究,够大,够干净,因为他要做的并不是传统的鱼市场,而是专卖店,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是很大的。
“老大,下一次咱们来的时候,这店就得要开张了。”潮磊凑到了赵海生的身边,给他递了一根烟说。
赵海生狠狠地吸了一口,点头说:“没错,我们得安排一下,准备好海鲜,下次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张!这赚钱的事情可慢不得!”
“哈!我看了一下周围,包括鱼市场,都没有多少海鲜卖,我看咱们这个生意是赚大发了!”小六子也跑了过来,两眼放光地说。
赵海生知道自己赚钱是肯定的。广东人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不吃海鲜的,一些人甚至还非得天天吃鱼不可,现在虽然经济开始走向繁荣,但是毕竟物资的流通远没有后世那样方便,所以自己的这个海鲜可真的说得上是“独市”,这样吃的人多,卖的人少,想不赚钱都不可能。
之前和日日鱼巷的生意虽然让自己赚了不少,但是如果想要赚大钱,还是得靠自己的这些个鱼档,一家酒楼,甚至是数十家酒楼的需求再怎么样大也是有限,但是整个广州市的人的需要那可就真的是海量了,虽然价钱卖得不高,但是胜在量多,积少成多,那赚的钱是卖给酒楼的那些几十倍都不止。
“以后我们的海鲜分成两部分,每天回来的鱼虾蟹分成两个大等,好的那一等,送去酒楼,走高档路丝线,一般的就拿来我们的这些鱼档卖。毕竟我们这些鱼档面对进普通的市民,太贵的鱼虾蟹反而不一定好卖。”
赵海生想了一下说。
“是这个理!呵,现在好的海鲜我们自己都舍不得吃,这些都是钱啊!”潮磊自从见过一只大斑点蟹能卖出多少钱之后,再也不愿意吃这种蟹了。
“哈哈哈哈!想吃还是要吃的。”赵海生大笑着说。不过他也可以理解潮磊的心情。确实,每一只这种大斑点蟹在这里基本上都可以卖出在海潭镇五六倍的价钱,仔细想想还真的忍不下心来吃。
不过对于他来说,赚钱并不是唯一的目的,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赚来的钱再投入到各种食材的开发和保护中去,然后让所有的人在几十年之后都能享受这种食材的美味!当然,所有人也包括他自己在内,所以他才说,想吃还是要吃。
“嘿嘿嘿,这个问题咱们以后再研究!”潮磊笑着说。
赵海生摇了摇头,也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人是无论如此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的,真想吃时,还是得吃的,作为一个在海边长大的人,你不让他吃鱼虾蟹,那不如把他杀了还干脆点。
“这样,这店是装修好了,可是要想把这店开起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小六子,你和潮磊带上几个人,按照我的图纸定做一批雪柜,还有水缸,氧气泵等等,没有这些东西,那可不行。”赵海生拿出一叠早就准备好的图纸交给潮磊说。
“哈!老大,没有问题,我们一定会办好的。”
潮磊点头认真说。以前在村子里,除了偶而帮家里的长辈打打鱼之外,整天无所事事,跟了赵海生跑车之后,虽然很忙,很累,但是这日子却过得极为充这,这让他对赵海生充满了感激,这办起事情来自然就更加地用心。
“对了,还有,咱们这连锁店还得雇人,这样吧,回到村子里之后,咱们看看能不能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