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食遍天下-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几分钟之后,李丙辉一提网兜,那些来不及反应的鱼就全落进了网兜里,让他拉了上来。
“哈!有金鼓、斋鱼……”李丙辉看着网兜里鱼高兴地大叫道。当然,这些鱼的前面都得加一个小字,小六子也乐呵呵地把网兜翻了过来,把里面的鱼都倒进水桶里。
赵海生和潮磊很鄙视地看着小六子和李丙辉,很显然他们两个对于这种“大傻”式的捕鱼方法一点也看不上眼。
但是不管怎么样说,小六子和李丙辉抓到的鱼虽然在质量上没有办法和赵海生和潮磊钓上来的鱼相比较,但是在数量上却远远地超过了他们,这让两人得意不已。
两个多小时之后,赵海生和潮磊一共钓起了二十几条鱼,而小六子他们也弄到了小半桶的鱼。
“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弄来吃。”赵海生收起鱼线说。
四个人拎着鱼回到了棚子处。
“呵,弄到什么好东西了?”杨大爷看着四个从码头走来,手里还拎着东西笑着问。杨大爷今年已经快七十了,虽然已经出不了海打鱼,但是身骨子还硬得很,所以赵海生也就把他请来给自己看守这个棚子。对于赵海生这些小伙子,他可都是看着长大的,现在看着他们折腾这海鲜车可把事情都折腾起来了,现在整个海潭镇海沙村的名声可是慢慢地响了起来,他可高兴得很。
“钓了一些鱼,杨大爷,今天我们就吃个鱼汤什么的。”赵海生笑着说。
“呵呵,好,这里锅什么的都有,但是没什么别的东西了,只有些油啊盐啊的。”杨大爷说。
“哈!有这个就够了,今天我给杨大爷你煮一顿,让你老也尝尝我的手艺。”赵海生看着手里鱼心中一动说。
“好好好。”杨大爷笑着点头说。
“潮磊,你和小六子给我把这些鱼的内脏都掏了,洗干净,丙辉,你给我去弄点毛蛤来,不要大的,脚趾大的那种就行,再弄个铁丝网来,我们烤着吃。”赵海生吩咐说。
“嘿,好的,这一下有口福了。”潮磊一听赵海生要亲自下厨,高兴得大叫道,吃过几次赵海生煮的菜之后,他可是迷上了,可是赵海生不可能天天煮东西给他吃,现在又找到一次机会,简直是让他“心花怒放”!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二十二章 海钓下
在美味的驱动之后,潮磊和小六子的手脚麻利得很。对于钓上来的鱼,赵海生弄了一个杂鱼汤:把所有的鱼都放在一个锅里,加水,放进几片姜,盖上盖子,等水开了之后,赵海生揭开锅盖一看,汤色乳白,上面漂着点点的油花,一股夹着姜的清甜蒸汽升了上来,让赵海生不由得深深吸了两口气。
新鲜的东西就是好,也只有最新鲜的东西才敢用这种最简单的煮法,而最简单的煮法又最能体现食材的新鲜。
把鱼汤倒出来,热气腾腾,赵海生不由得抢先打了一碗,也顾不上烫,就喝了下去!
“真是爽啊!”
赵海生不由得满足地打了一个嗝。
“老大,你也太不够意思了吧?竟然偷吃?”在外面等的潮磊一心惦记着赵海生所煮的好吃的东西,等了一会就觉得一万年那么长,忍不住了跑进来一看,竟然看到赵海生在喝汤,当即就很“不满”地叫道。
“嘿嘿,我这叫试味,懂不懂?端出去吧,这个已经好了。”赵海生笑着说。
潮磊双手端着大大的海碗,跳着脚往外走去,赵海生也跟着走了出去。
刚走出去的时候,就发现丙辉也提着一袋子毛蛤走了起来,手里还真的拿着一张铁丝网。
“你这小子还真的能弄到铁丝网啊,哪弄来的。”赵海生有点好奇地问。
“嘿,看到路边有,就扯了一块下来。”李丙辉贱笑着说。
赵海生看了一下他手里的那一块铁丝网,果然很不规则,肯定是象他所说的那样路边有,就扯下来的。
“拿来。”赵海生也管不了这么多了,把铁丝网接了过来,拿刷子擦干净。
这个时候还都是烧柴的年头,当然也不可能找得到炭,把一个晒干的树头劈开点着,再把铁丝网架上去,一个简易的烧烤架就做成了。
毛蛤长在海泥里,所以壳外面比较脏,要用刷子刷才比较容易洗干净。洗干净之后,赵海生抓起十来颗毛蛤放到了铁丝网上。
“呵,老大,你煮的这鱼汤真的是太好喝了,怎么以前我从来也不觉得这些鱼煮的汤这么好喝呢?”李丙辉已经喝完了第二碗汤,正盯着第三碗呢。
杨大爷也放下手里的碗,笑着点头说:“这鱼汤确实不错。”
其实也不怪不得李丙辉他们惊讶,每次赵海生用的东西就是大家都很常见的,比如说这次的鱼汤用的就是大家都见得到的斋鱼之类,但是却煮出了他们从来都没有喝过的味道,这怎么可能不让他们惊讶。
“呵,确实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要煮出好吃的东西,不外乎向个条件,一个是材料,一个是搭配,还有一个是火候。”
又想了一上,赵海生指着众人面前的这盆鱼汤说,“比如说这个鱼汤之所以好喝,首要的就是这些鱼虽然很小,看起来也平常得很,但这是我们才刚刚才抓上来,先占着一个新鲜了,海鲜海鲜,如果不鲜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再来说搭配,这次的鱼汤都是些小鱼,但是却刚好有着绝妙的搭配,比如说这里面的沙箭鱼,煮出来的汤的特点是清,而这金鼓鱼则是苦中有甘,这几条当季的‘九近’和‘尖嘴’还有斋鱼的肥美却让这汤变得浓郁起来,再下来的就是火候。煮海鲜对火候的要求很严格,真正的是一分也不能多,讲究的是刚刚好,要不这味道就不可能鲜!然后就是去腥味,海鲜都会有一点腥,去腥的方法很多,但是对于鱼汤来说几片姜就已经足够了。这样一来,这锅汤就是清中带着浓郁的味道,一点苦味带来的回甘的感觉,再加上姜丝的一种与辣椒不同的辣让这鱼汤既没有了腥味但在入口之后带来的胃部的一种温暖的感觉,想不好喝都难啊。”
虽然一辈子和鱼虾打交道,但是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大家对于吃也就没有了太多的讲究,基本上都是煮熟了吃了就是了。对于赵海生所讲的这种“美食”理论,他们是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所以潮磊也就抓了抓脑袋,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海生知道他们是不太懂这方面的东西,也不在意,看了一下铁丝网上的毛蛤,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毛蛤已经慢慢地张开了嘴。
抓了一把盐,融到水里,然后每一个张开嘴的毛蛤都洒了几滴盐水进去。
盐乃百味之王,也是赵海生一直都坚持用的最重要的调味料。
几分钟之后,赵海生用筷子夹起毛蛤放在了杨大爷、潮磊等人的面前,说:“来,试一下这个毛蛤。”
给众人分完之后,赵海生也夹起一只放在自己的面前,等温度稍稍降下来之后,轻轻地掰开已经开了一半的贝壳,露出了里面肉。
毛蛤的肉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有着发达的“舌头”,与此相对的就是他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身子,但是却又有着一个很大一泡的“内脏”,前一部分的口感很不错,可是这后一部分嘛就不怎么样了。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赵海生才让丙辉打这种脚趾大的,这种大小的内脏部分比较小,正适合这样吃。
夹起肉来放进嘴里,赵海生轻轻地点了点头,味道确实不错,由于是整个这样烤起来的,毛蛤原来就含着的海水还依然保留着,再加上一点盐,虽然未必是什么绝佳美味,但是却依然让人心喜不已。
毛蛤在现在这个时候还是没有什么人吃的东西,象这种脚趾头大的在这里基本上一下海就能捡到十来几十颗的,所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了,但是让赵海生这样一烤,似乎味道一下子就来了。
当然,赵海生这种做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什么意义的,因为这里没太多的人有这种闲功夫。
喝了两碗热鱼汤,再吃上五六颗毛蛤,加上两碗饭,赵海生觉得这种日子过得实在是有点奢侈。
吃完饭之后,四个人坐在矮凳上天南地北地聊了一会,看了一下时间,发现已经差不多了,赵海生站起来大声说:“走了,船快回来了!”
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小伙子除了少数的几个之外,没有什么人是好吃懒做的,毕竟这地方虽然靠海但是从来就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懒人是活不下去的,也是最让人看不起的,所以赵海生一招呼,潮磊他们就都站了起来,跟在他的身后一起向码头走去。
“咦,这里什么时候开了一个小卖部了?”赵海生转过身问小六子说。
小六子抓了一下头,想了一下说:“几天前吧。”
“我X,你这小子,整天在这里混,连这个也不知道?”潮磊笑着飞起一脚,向着小六子的屁股踢了过去。
“你不也整天都在这里打混么,你知道?”小六子猛地往前一跳,躲开了潮磊的大脚说。
“嘿嘿,我是做大事的人,从来也不关心这种小事。”潮磊厚着脸皮说。
“切!”小六子竖起了自己的中指,这个手势还是前两天才从赵海生那里学来的。
赵海生没有理两个人斗嘴,钻进了小卖部,过了一会又出来,手里多了十来包小东西。
“来,尝一下。”赵海生乐呵呵地把手里的东西向潮磊三人递了过去。
“哈,这东西我最喜欢了。”
赵海生把手里的小胶袋撕开一个小口,从里面掏了一会,摸出一个小塑料勺子来。
“哈!我这个是孙悟空!”赵海生得意地大叫道。
“我的是蛇。”
“我的是刀!”
“我的是圆圈!”
……
这种东西叫酸梅粉,两分钱一小包,酸酸的,里面都会有一个小的塑料勺子,勺子的另外一端就是一些小人物,小动物什么的,在原来的那年代,赵海生可是记得这可是他们这些小孩子的一大玩具!每一个小孩子可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