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食遍天下 >

第12章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12章

小说: 重生之食遍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既然正事已经谈完,我们就来饱吃一顿。”马二爷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点起了他的水烟筒,喷出了一股又一股的烟雾。
  “哈!没错!我们今天来好好吃一顿,一是庆祝我们这头一网就开门红,第二呢,庆祝我们和海生做成了生意!”王铁正值壮年,又是打鱼的一把好手,自然就成为了这些人的头目。
  “今天就我来掌勺。”马二爷说,“谢苗,谭冬,你们去挑鱼,挑最好的,我们今天一定要好好吃一顿。”
  很快,两条大马鲛、二十多条大明虾、四只大斑点蟹和五六条大仓鱼就挑了出来。
  在鱼船里煮东西当然不可能太讲究,但是却绝对是真正的原汁原味,因为在这里煮东西除了汤和米饭之外,其它的都是直接用从海里打起来的海水煮。
  比如说虾和蟹就用海水煮,而马鲛和仓鱼则是直接用油来煎,再拍下两个大蒜,再炒一个上船之前带来的青菜,简单的一顿饭就完成了。
  熟练地剥开虾壳,看着虾头里那深红的虾膏,赵海生就觉得自己的唾液马上就加速分泌,放进嘴里一吸,甘甜虾膏一下子就充满了整个口腔!
  “没错,正是这个味道!”
  赵海生心里猛地大叫!
  这种虾头其实是一道好菜的重要配料,只是现在这里没有,只能以后有机会再吃了。但是就算如此,这种天然的顶级海鲜所带来的享受绝对是无以伦比的。
  前世的赵海生对食材的要求最为简单但是却又是最为苛刻,他的要求就是原汁原味!
  其实海鲜最讲究的就是食材的新鲜,他一直认为只要是新鲜的东西就一定是最好的,要吃出食材的品质,就是用最少的调料去煮,因为调料会掩盖掉食材的本身的味道,欺骗人的味蕾。
  比如说海鲜,他一直都坚持如果要吃出原味,就用盐作为调料就可以。现在这种在渔船上的料理方法就正是这样,海水本身就有盐份,再加上海鲜本身有的咸味,两者一煮,再加上对火候的控制,绝对是一种粗犷的原汁原味!
  剥掉了虾壳之后,那鲜嫩的虾肉在他的手里就象在跳动一般,一咬,脆,牙齿一咬虾肉在就断开,再一咬,那弹跳着的虾肉,就象是一个小弹簧一样在嘴里跳动着。其实这种七八两重的明虾如果是养殖的,到这个重量的肉就会变得很“韧”,咬在嘴里就会象“木柴”一样粗糙,根本没有这种脆和弹牙!
  其实,后世由于再也吃不到这样好的明虾,赵海生转向吃那种只有小筷子头大小的天然小虾,那种小虾小,壳薄,根本不用剥就能吃,加一点油和盐一炒起来就入口,主要是滑,同样是不得了的美味。
  吃了两条明虾之后,赵海生把手伸向了斑点蟹,先是把两个巨大的钳子掰下来,咬开,尺长的肉露了出来,放进嘴里大嚼起来。斑点蟹的肉与别的如花蟹的肉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斑点蟹的的肉偏清甜中带甘,通常是可以沾点俺制过的“荞头”的汁来吃。荞头汁的味道是酸的,配上蟹肉的清甜是绝配。
  赵海生这里的所有人都有吃蟹的一手绝活,只用手就能把整只蟹“分解”出一块块的蟹肉了,后世的他对于那种为了吃大闸蟹而发明出来的什么“蟹八件”实在是有点看不太上眼,至少他自己是从来也不用那种工具来吃蟹的。
  当然,对于没怎么吃过蟹的“内地人”来说,这种全身都是壳的东西确实有一点难对付,他就看过有人干脆连壳也不剥就放进嘴里嚼,尝尝味道就整个都吐掉的吃法的。
  仓鱼用油煎成金黄色,薄薄的盐粉洒在上面,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在海边的人吃鱼,特别是在渔船上吃鱼有一个绝对的禁忌,那就是吃鱼不能翻鱼,吃完一面之后,把鱼骨去掉,再吃剩下的鱼肉,要不就整条夹走,绝对不能翻。因为翻鱼有翻船的含义,是做海佬的最大禁忌!
  人逢喜事精神爽,不管是赵海生又或者是王铁他们从这一次的捕鱼之中都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当然也就容光焕发,一顿饱食之后,几条汉子就坐在甲板上天南地北地吹着牛皮,享受着海风,这确实是一种难得的愉快。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十八章 海鲜就是要生猛 上
  (呵;接下来将会加快更新;一天至少两更!希望大家多收藏和多投票!如果成绩好;下周会爆发!)
  赵海生坐在副驾上,这个时候从天溪县到广州市还没有直通的高速公路,所以其实这一段路并不好走。与他一起的是潮磊和小六子,赵海生必须让他们赶紧熟悉车辆和道路,好可以让他腾出手来去开展接下来的计划。
  比如说接下来他还会继续买车,直至组成一个车队,源源不断地把海潭镇的海鲜运到广州这种大城市,然后还要在广州等地寻找合作者或者是自己开以卖海鲜为主的大酒楼等等,这一切的事情加起来就足以让他分身乏术,他可不想以后连跑运输这样的事情都得要他自己亲自出马。
  “哈!海生,这车开起来就是爽!”这个时候开车的是小六子,之前的一段路是潮磊开,现在轮到他来,正兴奋得不得了。
  赵海生笑了一下,说:“以后天天开,看你还想不想开。”
  “就算天天开,我也愿意开。”小六子裂着嘴说。
  其实,有几个男人不喜欢开车的?再说了,这年头这种铁噶哒还是稀罕物,开在路上可威风得很,所以也难怪小六子说天天开都愿意了。
  “日后有得你开的,我日后还会继续买车的,到时你们一人开一辆,如果你们有这本事,一人开两辆,开三辆都可以。”赵海生说。
  “真的?”
  一旁的潮磊连忙问。刚才他才开一会,就让小六子抢去开了,他还没有过上瘾呢,这个时候听赵海生说还会继续买车,眼睛一下子就睁大了。
  “你想一下,咱们镇子里的鱼越打越多,光一辆车怎么行?我还会继续买,我要组一个车队,起码也得有个几十辆车吧。”赵海生笑着说。
  听到赵海生这样说,小六子和潮磊这一下可真的是双眼放光,想着有一天自己身后跟着十几辆甚至是几十辆的车组成的车队,那可真的是威风凛凛啊。
  “哈哈哈!这样太好了!”小六子一边开着车,一边大声地说。
  “对了,海生,昨天李丙辉那几个小子硬是缠住我说要学开车,他们可不敢来找你,托我问问你这事情行不行。”潮磊问。
  李丙辉他们小赵海生这一辈两三岁,再加上赵海生一向在村子里都是比较有威望,所以这事情他们还真的不太敢直接问赵海生。
  赵海生想来一下,他知道正如自己刚才所说的那样接下来肯定要组成一个比较大的车队,所以这开车的司机也会需要不少,自己村子里的人知根知底,是最好的人选,于是点头说:
  “行,没有问题,这件事情你和小六子负责就行,在咱们的村子里先选十个小伙子去学车,两个月之后再选十个,学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让他们跟着跑跑车,以后我再买车的时候就让他们慢慢地都接上来,我估计一个月之后我就会再买一辆,到后来就会越来越多的,这些人就正好用得上。你跟他们说,学车的费用我都出了,日后当上司机了,就象你们这样,一个月有90块的工资!”
  “哈!好的,海生,你就放心吧,我们两个一定会把这事情给办好的。”
  小六子兴奋地说。年轻人都好动,折腾个车什么的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而且还有钱,一个月90块,在此时都比得上一个国家干部的收入了。
  十来个小时之后,赵海生的车终于到达了广州。
  “海生,我们去哪里?”显然是第一次进入大城市,潮磊有点摸不着北。
  这个时候的广州虽然还没有办法和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广州相比较,但是毕竟是多年发展的中国的重镇,特别是对于最远只到过天溪县城的潮磊和小六子来说绝对足够震憾了。
  广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美食天堂,后世最出名的时候的称号就是“食在广州”,可见饮食文化在这个古老的城市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后世的广州市区的路对一个外地来说绝对是一个迷宫,但前世赵海生曾经在广州住过几年,大街小巷都走遍了目的就是为了搜寻美食,所以这里的路根本难不到他,说得夸张一点他闭着眼睛都能找得路。
  “前面先往左转,然后走到有十字路口的地方右转,过两个十字路口再左转。”赵海生想了一下说。
  半个小时之后,车在一家酒楼前停了下来。
  跳下车,赵海生走到酒楼前抬起头来看了看那挂着的巨大的招牌上的“日日鱼巷”四个漆金大字,他松了一口气。
  “日日鱼巷”一直都是广州城的一个吃海鲜的老字号酒家,世代相传,开了几十年之后生意依然红火,前世的赵海生曾经在这个地方吃过不少海鲜,其烹调海鲜的方法和食材的选择都有着独到之处。他记忆之中这家酒楼应该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开张的,凭着记忆找了过来,还真的找到了。
  赵海生知道自己的这些海鲜如果拿到海鲜批发市场去卖,肯定卖不出好的价钱,因为大部分的利润会被中间商吃掉,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和一些酒楼建立联系,直接向他们供货。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赵海生直接找上了“日日鱼巷”,他希望这个日后在广州饮食界执海鲜牛耳的酒楼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当然,赵海生也对此抱有十足的信心,因为他手里的海鲜绝对是最顶级的货,只要这一家的店主是识货之人,他绝对不会不要自己的海鲜的。
  后世的海鲜酒楼,为了标榜自己的海鲜是最生猛的,往往都会在酒楼前建巨大的玻璃橱窗,把海鲜养在里面,让顾客挑选,选中了,就现场活捉再去煮。
  其实这种办法是不是真会保证海鲜足够新鲜美味却是很难说。赵海生就不赞同这种办法,因为海鲜从海里抓起来只有第一时间吃才是最好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