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悬疑推理电子书 > 发个微信去地府 >

第441章

发个微信去地府-第441章

小说: 发个微信去地府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问:很多人觉得华夏的教育体制没有大家抨击的那么差,比如说对从小所接受的一贯的教育,他们觉得这样过下来也挺好的。

    答曰:所以我说这个教育控制得很成功嘛。上面那一代,他打你你还觉得痛,现在这一代你再怎么控制他,他也不知道痛了,因为他的生活全是这一套了,他不知道还有其他成长方式,他会很奇怪你们为什么说这个教育不好。

    或问:有一个学生家长,把孩子带到国外去之后,说华夏的基础教育是全世界最扎实的,甚至有华裔把子女送回国内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您怎么看这种做法?

    答曰:这个情况一定是真实的。华夏这样的教育制度,一定会产生全世界所谓基础教育最扎实的一个群体。但什么叫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如果是指考试能力,华夏学生绝对世界第一。这是一种大规模的长期渗透的强制教育,几乎等于军事训练,它一定会见效的。

    美国有很多留学生,所有华夏学生进入学校,立刻就成为这个学校最好的学生,美国学生根本不是对手;但等他毕业后进入他所从事的那个领域,最优秀的立刻全变成美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了。差距就在人格培养,缺少了个性、自由、想象力、勇气和好奇心。

    被思想捆绑起来的人很多,但如果你是个有些想法的人,你会让绑着的四肢没有那么痛。人斗人的时候,斗完以后有些老先生会交流经验:“我跪了四个钟头,因为我发现有种跪法没那么累。”我不是讲笑话,每个青年在今天的形格势禁之中,都要自己想办法,找到哪怕一点点空间,让自己能够相对正常地成长那么一点点。绑是肯定要绑着的,只要大环境不变。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VIP卷 第七百二十章 濯清涟

    网络文学为何能够在近20年在传统文学式微之际红红火火,反而继承发扬了明清华夏长篇由相对纯粹的自由作家创作的优良传统?看完下面的文字你就明白了。

    很多人下意识的在回避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其实古代也是有宫廷文学御用文人的,但真正优秀的作品,无论是金瓶词话还是红楼梦,或者官场现形记,乃至蜀山封神演义这些,其实都是放在现在就是完全自由的网络作家才可能写出来的。

    先文学作品,然后才可以展开对该作品的批评,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然而,不久前,有所谓“新潮”批评家又重申这一常识,他认为,“作为一个文学评论者,应该从大量文本入手,在作品的基础上去讨论问题。跳过作品谈理论,说到底是舍本逐末。”对此,有媒体以“‘文学批评’不能对文本视而不见”为题进行报道,在文学界引发一定关注。

    这位“新潮”批评家对当下文学批评轻文本重理论的不满,实际上掩盖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即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与尊严何在?当代文学批评将何去何从?所谓的“新潮”批评家往往对当下文学批评的主要问题——批评范式转换、审美领导权更替等——视而不见,甚至三缄其口。实际上,这些才是阻碍当下文学批评升级与发展的最为主要的问题。

    一

    为了把问题说清楚,有必要先支持一下这位“新潮”批评家,说说文本的重要性。

    我们这里说的文本,其实是文本细读的意思,即在展开批评之前,应该先好好研读作品、熟悉作品、品味作品,但遗憾的是,这个对文学批评而言近乎底线的要求,在文学界做得却并不好。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一谈起当代文学来,往往只能谈到1990年代,似乎当代文学到1990年代就终止了。这表明他们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基本就没有关注过,但其中一些人对此不仅不加以反思,反而变本加厉,拿着无知当荣耀,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十分不屑。

    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大学中文系教育的不足,尤其是现当代文学专业教育的不足。说实话,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些无知无畏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在大学中文系中许多老师就认为当下的文学创作不值一提,因而即使讲述“当代文学”,也大多讲到1990年代就鸣金收兵了。

    二是评论界一些“功成名就”的评论家,要么忙于赶场,要么碍于情面,要么变油滑了,不读作品,或者不认真读作品,就贸然参加作品研讨会,或者命笔写评论,导致评论质量不高,影响自然不好。

    我就见到过一位评论家给一位作家写的评论,短短三千字的文章,竟然有两千多字谈书的装帧与版式,谈作家的出身与工作,其中奥妙,一望便知。在一些作家作品研讨会上,也时常听到一些要么不着边际,要么颠来倒去的发言,这样的发言往往也是由于疏于文本。

    三是一些学院派评论家,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对文本研读不深,或者虽然认真研读了文本,但却本末倒置,不是用自己的理论来深化对作品的阐释,而是用作品来论证自己理论的神奇,致使一些评论文章要么离题万里,要么生硬乏味,其效果与影响差强人意。对上述三种“评论家”而言,“不能对文本视而不见”的要求可谓合情合理。

    不过,就像我们必须承认在文学评论界的确存在“对文本视而不见”的问题,并因此导致当下文学批评遭受普遍质疑,甚至声名狼藉——不止在一个场合,笔者看到一些评论家在展开批评之前先自我嘲讽忙得顾不上细看作品的不堪情境——一样,我们也必须承认,在相当程度上,这个问题被扩大化了,并掩盖了主要问题,或者说,掩盖了对主要问题(比如,“对文本视而不见”的问题是怎样产生的?)的追问,因为说到底,像上面提到的那三种要么“无知”要么“无畏”的评论者,在评论界毕竟只是少数。

    说句实在话,在文学评论界,大家基本上都知道谁“对文本视而不见”,只是心照不宣罢了。有时候,作家之所以需要这些“对文本视而不见”的评论家给自己写评论,或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作品研讨会,要么是因为他们早已功成名就,虽然现在不认真作品了,但他们的名字就是个好招牌;要么是因为这些评论家手中掌握着诸如刊物之类的话语平台,而有这样的平台,读不读作品就是次要问题了。

    二

    行文至此,问题逐渐浮现出来:当前文学批评公信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价值评判——既缺乏审美价值评判,也缺乏历史价值评判。

    在当下的文学界,作家之所以需要评论家写评论或者邀请评论家参加自己的作品研讨会,当然希望看到深刻的评论文字或听到精彩的评论。但说实话,这在当前只能是可遇不可求的希冀了,更多的时候,作家们是花钱赚吆喝。

    他们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自己赚取名声,扩大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从而为自己以后的创作鸣锣开道。

    说句良心话,现在文学创作数量那么大,特别是近几年,每年光长篇就有4000多部,加上中短篇,那数量就更加巨大了,好作品还是不少的,尤其是一些中篇,放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毫不逊色。

    不止一位评论家有此认识。但遗憾的是,面对这样的文学事实,我们很少能看到发自肺腑的、带着浓郁的赞赏之情去肯定某部优秀作品的评论文章,也就是说,我们连表扬的激情都没有了,我们写下的,只是一些温吞水般的文字。

    与此相对应,面对那些糟糕的作品,我们更是很少看到发自肺腑的批评文章。读一读汗牛充栋的评论文章,就会发现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文学的黄金时代,我们面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好作品、大作品,尤其是那些名作家的作品,更是被捧到了天上。

    可只要认真读一读这些作品,你就会大失所望,因为你发现,作品跟评论家的评论大相径庭。正是这种价值评判的缺失或者颠倒,使我们的文学批评丧失了公信力。与此相关的是青年评论家的尴尬:作为文学界,尤其是评论界的新生力量,青年评论家往往是认真作品、撰写评论的人,而且其评论有一定的生气和活力,但由于评论界重资历不重水平的“潜规则”,导致这些青年评论家在相关活动中只是叨陪末座,有时甚至只是点缀。

    长此以往,一些青年评论家也渐渐“开了窍”,开始舍本逐末,不再重视研读作品、提升批评能力,而是想方设法经营人脉,积攒资源,靠资源或人脉“混”评论界,走终南捷径。如此一来,难免恶性循环,每况愈下。这才是“对文本视而不见”的根本原因。

    那么,问题又来了:文学批评为什么会价值评判缺席?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隐含在上面的叙述中,简言之,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学批评已经过度职业化了。现在文章署名“文学评论家”的人很多,可以说一抓一大把,但“真正”的“文学评论家”是谁,作家们心里很清楚:一是作协中分管创作研究的各级领导、专家;二是有关文学报刊的主编、副主编、编辑;三是高校、研究机构,尤其是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中研究现当代文学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

    这么一梳理,问题就清楚了:文学评论大致就是这个圈子里的事儿,只要进入这个圈子,就有“活儿”干。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评论家”的竞争心自然就淡了,作品好坏慢慢也“相对论”起来。

    这样,价值评判不缺席才怪呢。现在,大家对评论界的一大意见就是“宏观批评,微观肯定”——从整体上谈文学,全是问题,乱象丛生;一谈具体作家作品,全是大作家、好作品——就是这一问题的表征:文学批评都成了“面子工程”。在这种大环境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