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扛挺机枪到南宋 >

第32章

扛挺机枪到南宋-第32章

小说: 扛挺机枪到南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天祥固执吗?时代太久远,我并不知道,但是书生意气却是真能感觉到的,他可能是一个好文官,首先是具备一个优秀文官的文化素质,好歹是进士出身,自理宗宝佑四年以后,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官声不错,特别是在赣州担任知州的那几年里,他为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儿,把全州上下治理得井井有条。我想,放在一个和平年代,他将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但是,放到战乱时候,他真能担当恢复国家振兴中华的大任吗?从事实真相看,他不是,军事才能实在有限,本来还带有精兵数万,打着打着人数越来越少,一败空坑,全军尽墨,二败五坡岭,被俘沦落。那么陈宜中呢?逃跑丞相的帽子他还是戴得起来的,当年,在临安城下,张世杰和文天祥要背城一战,就是他阻挠破坏了的,然后,他率先南逃,以后,逃福州,逃泉州,逃潮州,再逃海上往雷州,真是马拉松的长跑健将啊,说他逃跑,也没有冤枉。
  “张世杰屡败名将?一群误国的忠臣?”我心有所系,不禁念了出来。
  海丰城下,静寂无声,风微微地拂过碧绿的水稻田,拂过苍翠的树林和清澈的竹园,象一副动感的山水画。
  我身后的宋将们没有再暴躁,可能是海丰县的问题提的太尖锐了,也可能是他说到点子上了,他们都看着我,等待我表态。
  王东提原来是淮南西路制置使李庭芝的部下,李因为部将叛变被俘牺牲后,他就辗转来到广南,成为文的部下,他是一个忠诚老实的职业军人,对官员将领的认识和评价很浅薄,空坑之战他并没有参加,但是他一直念念不忘那样的败局,从他低下的目光里我可以感到他对海丰县的认可。辛若是,尽管久在山庄之内,也关心着天下大事,可能他正在回忆着那些关系国家重臣的历史事实吧?他把弓箭停下了。表情复杂地看着面前那个瘦弱的老县令,尽管只要他举起弓箭,那人就会一箭毙命。
  陈述之的目光一直有些痴呆,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难道不是吗?”海丰县悲哀地喊道:“张世杰对我大宋确实很忠诚,他原是投降了蒙古的金将张柔的部下,世居范阳,却能够不远万里地投奔我大宋吕文德将军为小小的校尉,这份忠心令人难忘,可是,度宗咸淳八年以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官的身份增援襄樊,兵多将广,居然毫无建树,十年,设防郢州,不能阻挡蒙古兵锋利,仅仅自保而已,放任蒙古大军沿汉水直取鄂州,打进我荆湖北路腹地。恭帝德佑元年,入卫临安,受命总都督府诸军,与刘师勇等在镇江焦山水战中大败亏输,接着提兵入海流窜,福州之战,一触即溃,景炎二年,泉州反叛,他空握上万大军居然连一个小小的市泊提举蒲寿庚都拿不下来,丧失了又一根据,哼哼,这样的人难道还能复兴大宋不成?”
  我相信,他说的话极有可能是真的,最起码张世杰等人不能以南半壁江山迅速打造振兴的局面反而在海边到处流亡辗转就是事实吧?再后来,历史上之崖山决战中,十几万人被元军打败死伤殆尽的惨案也说明了他才具之平庸。
  这是一个通达时务的精明强干的官员啊,就是有些偏激。我的又一感想。
  “喂,海丰县,就算你说的是真的,可是,他们仍然不能成为你投降叛国的理由!”我的语气已经非常平和,象在和他商量问题。
  “哼,将军,什么叛国不叛国的,自古天下不是一家的天下,总是有德者居之,大宋三百年来,德化尽失,已经成为百姓祸害,虽然民富,却不能国强,民富却不是黎民共富,而是主户兼并之富,寻常小民困苦流离,生死难测,委填沟壑,国家又想尽办法刻薄百姓,肥官肥上,又朝纲混乱,君昏臣暗,忠良陷害,奸佞猖狂,哼哼,这样的国,这样的家,要他又有何用?将军,我实在不是叛国,而是叛离昏君伪国。”他激动地高声喊道。
  “住口!”我身后传来了赵逊菊咬牙切齿地吼声。
  “狗还不嫌弃家贫呢!海丰县,你毕竟是读过经书的,总要知道夷夏之防吧?”陈述之淡淡地反击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哼哼,天若不仁,何怪我下民不义?夷夏之辩又怎样?我大宋还是夏之后裔吗?早就不是了!”
  “这你就胡说八道了不是!”陈述之语气峻峭地说:“胡就是胡,汉就是汉,”
  “哈哈哈,什么胡汉分明?那是骗人的把戏!高宗皇帝为什么对胡人完颜金国称臣?呵呵,我们早就是胡人的臣国,臣子了,居然还有脸提大汉?再有,我恭宗赵显和两宫之太后,太皇太后就不知道胡汉区别吗?居然不能为国殉葬,反要投降之苟且偷生,哼,这哪里还有一点儿大汉的志气和风骨?!还有,现在已经不是胡汉之战了,而是汉族内战,又有什么必要呢?”
  前面说的我们实在无力抗辩,但是,最后一句话看起来就是一个大漏洞了。
  “喂,海丰县!现在怎么是汉家内战呢?”我问道,同时用手阻挡住了辛若是的弓箭。
  “将军,不知道你是真不不知好是假的不知,现在战场上的拼杀还有几个蒙古人?多是我们汉人了,象在海岸线上紧追我端宗皇帝的元国水军主将张弘范就是汉人,呵,他和我军的大元帅张世杰还是本家一族的呢,其余各路元军中,范文虎,董文炳,王惟义,刘整将军的弟弟刘理,多是我朝降将,还有西夏人李恒的部下,也多是由汉军组成。将军,我们汉人打汉人,还要打到什么时候?”
  “以汉制汉?”我脱口而出这句话。确实,就我们前两仗消灭的蒙古军里面,也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的蒙古人,多数都是汉奸,伪军,蒙古人让我们打得你死我活的,他们却在后边得利,居心真是险恶。
  “喂,我说的是真的吧?陈述之将军!”海丰县居然还认识陈述之?
  陈述之没有理他,但是我看出,他的气势很虚弱。
  “难道汉人真的要亡国灭种了么?”我说。
  “将军,不会,我们就先忍耐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等以后有了机会再恢复也不迟啊,将军,难道我们汉族没有亡国灭种过吗?”
  “你?!”
  “五胡乱华夏,北方是尽化胡虏之区了,金人南下,淮河以北也是腥躁万里,南朝覆没于大隋,其实是汉家灭亡于胡族。既然我们亡过国也灭过种,再多一次又有何妨?”
  “胡言乱语啊!海丰县,本将军可怜你一身读书人的斯文习气,不肯杀你,你就赶快滚回家去吧!”看样子,我们是讲不过他的,尽管他有很多理是歪理。不过,歪理也是理。
  “回家?哪里还有家?”海丰县那帽子一摘,笑道:“没有了皇帝哪里还有家?”
  着,他又对皇帝尊敬起来了,
  “你是是患有老年痴呆症?”
  花白的头发和花白的胡子,让这个老家伙有一种摄人的气质。
  “我单不名没有了家了。”
  单不名?这个县令的名字?不是多好听多吉利的名字啊,说来也惭愧,我们在这儿驻扎两个多月里,居然没有拜访过附近三县的县官儿们,真是不善于政治啊。
  “怎么?也被蒙古人捣毁了么?”王东提忽然从沮丧中清醒过来,嘲笑道。
  “哼,你这个鲁莽的匹夫,能懂得什么!”单不名反唇相讥。
  “你这老汉奸!你才是老匹夫!”王东提又大声地咆哮起来。
  “这样吧,将军,如果你愿意的话,请把我杀了,但是,不要动我城中军民百姓的一根毫毛,毕竟投降蒙古是我的主意,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这象汉奸吗?怎么有那种大无畏的气概呢?
  “什么意思?”
  “小小的要求!请将军用刑吧。”说完,他伸长了脖子。
  一个人连死都不害怕,我们还能怎么修理他?
  “好吧,我大军缓慢入城,注意,不要伤害城中任何一人,违令者斩!”我大声的对辛若是说。
  辛若是重复一遍:“大军缓慢入城,不要伤害城中任何一人,违令者斩!”
  这是我学习现代军队传布命令时的技巧,要求传达者先给我重复一遍。
  “慢!老夫还有一个要求!”
  “讲!”
  “如果蒙古兵前来进攻,请准许全城百姓投降!”
  “你!?”赵逊菊嗖地拔出了腰刀。
  “将军,蒙古兵有一个军规:发一矢者即屠其城!我不忍全城百姓的性命丢到几个虚妄自大的家伙手里!”
  正要开拔的战士们停滞了。有些兵开始同情这个县令。
  我在马上沉吟着,久久无话,终于问:“你到底是谁?”
  “我就是我!”
  “好啊,你愿意加入我的大军为幕府吗?”
  “什么?”
  “先生,你愿意做我的参谋么?”
  “参谋?”
  “参军!”
  “这……不能!”
  “你?!为什么?象你这样有才的人太可惜了。”我跳下马来。
  大宋真是处处有人才,就是边鄙的一个小小县令也通晓军国大事呢。
  “哼,你知道我是谁?”他翻着白眼儿。
  “谁啊?不是单县令吗?”
  “哼!我才是宝佑六年进士科举及第的真状元!”
  “什么?你?”陈述之惊讶地说道。
  “真状元?哪一年是宝佑六年?难道那一年的状元有假吗?”我问。
  “哼,将军故作姿态吧?嘻嘻,为尊长者讳,也是常理。”他居然讽刺我了。
  陈述之面色凝重地在我耳边说:“就是我们文元帅考上进士那一年!”
  啊?哦,我明白了。我知道文天祥考中进士第一名是有些猫腻的,因为他的名字太好,有一大堆字的他在考试时偏偏叫天祥字宋瑞,你说,皇帝能不高兴吗?于是,大笔一挥,得了,把第二名?(还是第三名)一下子越级提拔为第一名了。半天苦主就是这位干老头啊。
  一下子,我想到了浩首穷经的典故,开始对海丰县同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