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挺机枪到南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雾气里隐隐约约的剑舞骤然停止了,文天祥稳健地收势,然后向这边走来。
“大帅!”
陈述之?他带着五六个士兵干吗?好象有什么重大的军情。
“哦,你说吧!”文天祥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的剑已经插进蛸里,剑穗的红缨湿润了,有些暗。
陈述之的语气有些急,连基本的礼貌都不顾了,他把手往南边一指,道:“大帅啊,将士们发生了争吵,分成两三派,正在闹乱子呢!哦,不是兵变,是……”
“什么?自己人闹起来了?”文天祥一惊,马上就走。他看见了我。
“你?善良老师?”
“哦,元帅!”
“你在这儿多久了?”他猜测到我不是和陈述之一路来的,因为我的站脚处离陈述之和他的士兵有些距离。
“元帅,我来了一会儿了。”
“为什么不叫我?”
“元帅!”我任脸上的泪水尽情地流着。
“你怎么了?”文天祥诧异地问我。
我看他蜡黄的脸上,又恢复了刚毅,坚强,沉思,精神焕发的神彩。
哦,他的妻子,儿子,两个女儿都在空坑一战失败以后被元军俘虏,是死是活尚不可知,他把悲痛和担忧压在心里,示人的永远是勇往直前的坦然。
“哈哈哈……”他发出了一阵爽朗的大笑声,这笑声把他面前的雾气震得抖作一团。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哈哈,我的赵老师傅,您有什么为难的吗?”也许是要掩饰自己,他故作姿态地从我身上找话题。
陈述之再往前:“大帅,将士们斗殴的事与赵师傅有关!”
“哦?!”他狐疑地瞅了我一下,立刻明白了似的轻摇着头。
我们一行数人匆匆忙忙地往回赶。
陈述之向我看了一眼,点点头,露出朋友般的关怀。
在村寨的外面,果然正发生着一场大规模的斗殴!
老远就听到咒骂声,撕打声,发狠地叫声,还有惊慌失措的解劝声。
雾气已经稀薄,已经可以在远处看到纠缠的人群,混乱地蠕着。
“住手!”陈述之边跑边大喝。声音之大已经接近失音。
还是老样子,敌对的双方没有停手的意思。嘈杂声还在继续。
“住手!我是文天祥,将士们住手!”文天祥的声音不很高,但是很有力量。有磁性。明亮。
打闹声还在继续,但是越来越小。
“文元帅来了,文元帅来了。”
“信国公来了,信国公来了。”
“快住手,快住手,听听文都督怎么说吧。”
“停,你撒手!”
“你撒手我也撒手!”
地上丢了一片兵器,有刀,有枪,还有弓弩。
陈述之喊道:“大家静一静,听文元帅讲话!”
人群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
赵时逢高声喊道:“各将士立即归队,站回自己的位置。”
这家伙也在军中啊,他为什么不阻止混乱呢?他的官还小吗?
队伍迅速地调整着,然后排成整齐的几个队列。
天色更亮了,雾气被射透,狼狈不堪地消退着。
几位校尉军官都在队伍的前头出现了,郭人夏,欧阳春,马黑虎,辛流金。一会儿,我又看见副统制官王东提和主力营的副统制李才智两个人摇摇晃晃地从不远的寨河里爬出来,他们的盔甲都撕开了,脸上血流如注,都好象从战场上归来。
看见这边景象大变,两个军官马上规矩地往士兵群后站去。
文天祥看见了。
“王东提!”
“小人在!”
“李才智?”
“标下在!”
“你们都是军官,可是,你看你们带的好兵,带的好头儿!”
李才智似乎有话要说,眼睛往上偷窥了一下,嘴巴动了动,但是终究没有说。王东提则大啦啦地叫着:“元帅!元帅!我绝对不会向南再退一步的!一步也不退!”
“住口!来人啊!”
“在!”两名盔甲鲜亮的士兵抄到两将的背后。他们该是平时一直跟着文天祥的近卫队。
“赵时逢?”
“在!”
“你是我中军的负责人,是在场时最高的军官,你把我军的军纪给我当众重申一遍!”
“这……”
“把军中十七禁律五十四斩再重负一遍儿!”
“是!”赵时逢的声音很低沉,很沮丧的样子。先对文天祥浅浅一鞠躬,然后面对众将士,面无表情地说道:“军为国之基,纪为军之本,禁斩令为:
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其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其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其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其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其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其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其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其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其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其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其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其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好了!众位将士,刚才赵统制官的话你们听到了吗?”
士兵们吓坏了,他们一猜测元帅可能杀人立威。都噤若寒蝉。会杀谁?参与打斗的人人自危。
“第四条,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为构军,犯者斩之;第八条,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诸位将士,大凡强悍之军,英明之将,莫不以严格法纪为要,必须严明军法!但是,今天,情况有所不同。俗话说法不治众,好,所有参与斗殴的将士我都不问,都赦免,因为,你们的心都是好的!都在向着大宋,都是我大宋的勇士干城,主张北进者乃勇士,赞成南撤者乃明达之士,但是,军纪不能不申,将令不能不肃!大家可知道么?!”文天祥的脸色凛然冷酷。杀气腾腾。眼光严厉地扫视着队伍的前边。
王东提和李才智一看被注意的是自己,顿时面如灰死。
赵时逢回过头来,把头盔一卸,毫不犹豫地对文天祥道:“请元帅只斩我一人!”
“嗯?”文天祥威严地哼了一声,有些惊讶地审视着。
“元帅,是我把昨天会上商讨的事情向众将士透露的,因为您也交代我要做好南撤的准备,所以,我没有必要对大家隐瞒,我把事情说出来之后,有许多将士对南撤很不满,所以出现了争论,最后言辞激烈了些,才酿成混乱!元帅,我是罪魁祸首。请斩我一人以正军法!以挽将士们积极杀敌奋勇向前的精诚!”
我一愣,这赵本家的心计口才还不错啊。有煽惑力。
李才智上前道:“元帅,请您先寄下我二人的脑袋,可否准我等戴罪立功效命疆场?”
所有的人都热切地注视着文天祥。
文天祥犹豫着,手抚佩剑,扫视全军,此时此刻,阔大的军校场鸦雀无声。
将士们的争端都是为了抗战,坚决主张北伐者更是少有的民族精英!可是,没有森严的军纪怎么能有强大的战斗力?当然,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制裁两员将官,只是气恼他们的蛮干,要给他们点儿颜色——我猜测着。
只一会儿,文的目光就清清朗朗了,剑眉威严地竖立着,热烈和感动愈来愈多,他把目光转向了我,似有期待。
高明,解铃还须系铃人,同时,又是对我应变和掌控能力的一次测试。
我当然会意,立即上前:“元帅,您能允许我说几句话吗?”
文天祥轻轻地点着头,仍然庄重地把我引到了队列前头:“大家好好听赵老师的高论!多长长见识!”
我本来还有点心虚,毕竟当着这么多人嘛,可是既然大家都有难处,我立于仲裁的地位反而就显得轻松了,这一轻松嘴巴自然就更利唆,好歹我是文科生的嘴水堆里游出来的。
“诸位,谢谢大家对国家战略方针的关心,”我忽然一乐心说:再怎么关心也不能用这种热烈的方式啊。忍住笑。
“我们的退正是为了进!退是要用空间换取时间,用时间换取实力,把我们这些新兵训练成百战不殆的胜利之雄师!将士们,无论我们现在北进还是南撤,将来和最后都是要北伐中原的!当我们再北进的时候,我们要恢复的不只是江淮之南,而是要恢复整个的大宋疆域!我们要大获全胜。要把蒙古人杀得片甲不留!鸡犬不宁!前者,有大将军,节度使,鄂王岳武穆气壮山河地说过:”还我河山,还我河山!‘又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而今,我要说,恢复我中原好河山,屠尽塞外野劣种!这就是我的决心!将士们,我们退不是怕敌,而是骄敌!要敌人骄兵必败!现在局势危急,不是空逞匹夫之勇的时候!要动脑子,我们汉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就是脑袋聪明啊,现在夷狄猖獗,实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