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巨匠-第5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局面,紧接着私生子事件就再次爆发出来,第二波舆论**随即而来,记者们苦苦追求的“证据”转眼之间就出现在了眼前。
虽然兰斯目前是单身,虽然兰斯没有固定约会对象,但这依旧不妨碍记者们将“滥情”、“不负责任”、“提起裤子就跑”、“私生活混乱”等负面词汇直接套到他身上;即使从法律角度来说,兰斯的做法无可指摘,但站在道德高度来看,这样的行为却着实让人不齿,尤其是出现了“玩/弄情感”这样的词汇时,就是彻头彻尾的混蛋了。
于是乎,舆论明显分为了两派,以卫道士为首的保守势力们对兰斯进行了大肆抨击,恨不得将他绑在十字架上进行焚烧,就连共和党的俄亥俄州众议员约翰…波纳(john…boehner)在接受采访时,都义正言辞地对兰斯进行了抨击,“这就是社会道德沦丧的开端,我们始终在追求着家庭的价值观,但像他这样的公众人物却总是离经叛道,肮脏而淫/乱的私生活简直是对社会的玷污,无视着完整家庭对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作用。更为可怕的是,他还觉得这是自由解放的行为,简直太可怕了!”
不知不觉之中,舆论走向已经脱离了事件本身,开始朝着兰斯个人私生活行为聚焦倾斜,上升到了全新高度。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连女性权益团体、保守宗教势力恐怕都要加入讨论范围了,以兰斯作为靶子,强烈谴责名利场的混乱,到时候事情就真正的失控了。媒体推波助澜、引导言论的功力可见一斑!
“麻雀变凤凰?女服务生成为兰斯洛特第一个孩子的母亲!”
“一夜/情/遗祸,兰斯洛特即将迎来第一个……又或者是第n个孩子。”
“父亲拒绝承担责任,女服务生陷入窘境!”
“从剧组演员到咖啡屋女服务生,兰斯洛特的下一个目标是?”
“都是风/流惹的祸,兰斯洛特遭遇棘手难题。”
“私生子出现!兰斯洛特的约会伙伴们,你们知道吗?”
……
以“每日新闻报”为首的媒体也为数不少,他们的讨论焦点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紧扣着绯闻本身、新闻本身,弱化了女服务生的身份问题,将她与杰西卡、凯拉、安吉丽娜等人联系到一起,以兰斯为中心,构建起这幅“风/流/史”,让人们真正大开眼界,一窥兰斯的私生活。
虽然媒体们被“美国周刊”涮了一把,但他们却总是能够忽略某些焦点,转移到另外的焦点,从而真正地将话题炒作起来。其中“娱乐周刊”深得精髓,将这一起新闻事件发扬光大,他们在最新一期的杂志里,居然描绘了一张人物关系图。
正中央自然是兰斯,随后出现的人物包括了杰西卡、凯拉、安吉丽娜和这名女服务生,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凯特…贝金赛尔、爱娃…格林、阿丽克西斯…布莱德尔、露西…刘等人,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迈克尔…法斯宾德和杰克…吉伦哈尔居然也在这张人物关系图之中——暗示着他们与兰斯也有着一段超乎友谊的关系。
不过,“娱乐周刊”这张人物关系图最为劲爆的是加入了斯嘉丽…约翰逊,这着实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但他们也不是捕风捉影,他们拍到了斯嘉丽出现在“水果硬糖”剧组的照片,文章里表示,“就目前得知的消息所知,斯嘉丽并不是剧组的一员,她出现在剧组的原因就值得人们深思了。”
潜台词就是说,斯嘉丽是到剧组去探班的。而整个“水果硬糖”剧组里都没有斯嘉丽认识的“好友”,那么她探班的对象和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娱乐周刊”发行之后,着实引发了所有人都沸沸扬扬的猜测,即使比起私生子来说也毫不逊色,人们纷纷开始猜测着兰斯和斯嘉丽之间的可能性,以及两个人的般配程度。
这篇报道引发了一系列料想不到的后续连锁反应,人们猛然发现,杰西卡、凯拉、安吉丽娜以及斯嘉丽等人,风格迥异、各有魅力,这也意味着兰斯的口味着实多样化,越发证实了“花花公子”的名号,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在这一片狂潮之中,“芝加哥论坛报”的观点几乎就被淹没了,他们的新闻标题独树一帜,“巧合?骗局?还是坏运气?”
在报道之中,他们大胆地质疑了这名女服务生的证词。在好莱坞这并不稀奇,隔三差五就会有人站出来,声称自己曾经和某位大明星有过一夜/风/流,又或者宣称自己的孩子是属于某位大明星的,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数不胜数——马龙…白兰度去世之前,他宣称有九个孩子,但根据警方官方记录,他有三个前妻、六个自杀的情妇、十五个孩子。而圈内传闻,马龙一共有二十五个孩子。
所以,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芝加哥论坛报”成为了第一个质疑这名女服务生的媒体,尤其是在“美国周刊”铺天盖地的炒作之下,这就越发显得难能可贵了。但可惜的是,在此之前兰斯就因为“女人”问题而屡次登上报纸版面,在这个当口出现了私生子,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事实的,甚至不会去质疑真实性。就好像一个满手沾满血腥的杀人犯,突然宣称自己成为了救人英雄一样。
不仅如此,“芝加哥论坛报”还大胆地提出了阴谋论,他们认为这一切来得太过巧合,先是录音,然后是杰西卡,再是安吉丽娜,最后是女服务生,就好像一个个陷阱般,早就挖好了等在那里,就等待着猎物跳进来。显然,这个猎物就是兰斯。
在文中,他们强调,仅仅在数周之前,兰斯还是连续三部作品票房破两亿的出色导演,转眼之间居然所有新闻焦点都围绕在兰斯的私生活之上。他们不是否认那些对兰斯的指责,恰恰相反,他们也认为兰斯是一个混蛋,正如“纽约时报”所说,一个无耻混蛋;但他们却认为,新闻犹如排山倒海地淹没而来,但作为当事人的兰斯却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这又是为什么呢?
于是,他们大胆地提出了阴谋论,认为这是一场针对兰斯的阴谋,而女服务生也是一枚棋子,用来针对兰斯。
“芝加哥论坛报”的这一期报纸出炉之后,引来了所有人众口一致的谴责,人们的观点很简单:兰斯算是哪根葱,凭什么所有媒体要联手起来针对他一个人,又是谁在幕后策划的呢?
一时间,整个舆论市场沸沸扬扬,“芝加哥论坛报”更是千夫所指,被人们责骂为“收了兰斯的贿赂,昧着良心说假话,丢失了新闻无冕之王的气度”,如此一来,反而是火上浇油,让整个舆论越发朝着对兰斯不利的局面倾斜。
即使东海岸媒体有心要引导舆论走向,但也不由觉得棘手,他们不得不小心谨慎,否则就会引火烧身,就好像当初迈克尔…杰克逊面对娈/童/案指控一般。
在这样的当口,那名女服务生勇敢地站了出来,第一次露面,第一次接受采访,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当事人的直接证词!于是乎,“奥普拉脱口秀”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注意力。
634 群起围堵
宣告“水果硬糖”杀青之后,兰斯终于长长舒出一口气,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接下来的后期制作依旧十分麻烦,但至少他已经完成了所有拍摄工作,这是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根据自己想法进行创作的作品,所有的艰辛、痛苦、折磨都比不上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的幸福。
艾伦站在旁边,有些茫然若失,却又感觉内心被塞得满满的,电影已经拍摄完毕了,但带来的余韵却才刚刚开始。她抬起头,不由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兰斯,他和海登正在低头交流着,确定没有需要补拍的镜头——因为这是阿尔伯特家,今天之后就要交还给主人,之后补拍镜头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看到兰斯和海登的交流结束,艾伦就往前走了半步,她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些什么,也许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也许是讨论一下自己的表演,但她就是想要和兰斯对话一番。可不等她走上前,珀西就走了过来,指了指门外的方向,低声说了几句,兰斯挑了挑眉,嘴角挂着一抹浅浅的嘲讽。
艾伦意识到,此时她已经错过了时机。门外被一百多名记者包围的事,之前休息时她就看到了,她当然知道,这些记者不可能是为了“水果硬糖”杀青前来的,而是因为最近沸沸扬扬的新闻事件。这也意味着,兰斯接下来就需要处理记者问题了,自然没有时间和她闲聊。
果然,兰斯快步朝着门口方向走去,珀西紧随其后,打开大门,然后就可以看到外面那汹涌的人群,将街道两侧都占满了,密密麻麻的身影堆积在一起,场面着实有些壮观,然后大门就关上了。
艾伦不由有些失望,“现在你知道,我和迈克尔愿意呆在剧组的原因了吧?”身边传来了一个调侃的声音,艾伦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艾玛那灿烂的笑容,这让艾伦哑然失笑,然后点点头,“我猜是的。”
布莱恩…巴洛百无聊赖地擦拭着手中的相机,听着旁边记者的闲聊,时不时有一句没一句的插上一点声音,视线却时不时就朝着紧闭的大门口投射而去,关注着那里的一举一动。此时,旁边有一个记者猜测到,“兰斯会不会从后门直接逃走?”
布莱恩下意识就想要去反驳,兰斯知道狗仔们会如影随形,他是不可能逃脱的,所以兰斯不仅不会逃脱,而且会选择正面回应。他了解兰斯,逃跑是最不可能发生的事。可没有等话语说出来,布莱恩就注意到大门徐徐打开了,他根本不等看到门口走出来的是谁,立刻就拔足狂奔,直接冲了上去。
才冲了几步,布莱恩就看到兰斯的身影,这让他的脚步越冲越快,果然,耳边已经传来了其他脚步声,那轰轰烈烈的声音犹如千军万马,所有人蜂拥而上,整个车道都被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