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巨匠-第5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随后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迪斯尼内部都相继有人匿名发表了看法,对兰斯的横行霸道、自以为是表示了不满,显然对这位新兴导演有着颇多怨言。
一时间,整个好莱坞风声鹤唳,彷佛所有人都站到了兰斯的对立面,此前数月以来风光无限的美景被揭开面具之后,只留下了伤痕累累的一地鸡毛,所有人都在针对兰斯,所有言论都在朝着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
小小的兰斯,小小的混沌影业,发展迅速却根基不稳,转眼之间就开始风雨飘摇起来,四面楚歌、群起攻之的糟糕局面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混沌影业随时都要覆灭一般,而千夫所指之下的兰斯也似乎难以支撑下去了。
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可怕。
624 火上浇油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都摸不着头脑,风云突变似乎也就是眨眼之间的事,就好像这一次的绯闻事件一般。仅仅在一周之前,所有人都对兰斯群起追捧,彷佛他就站在世界之巅,接受所有人的的不是“评论”,就是事实报道。比如说“录音来自安吉丽娜的手机”、“杰西卡录音事件,安吉丽娜也在场”,这两条新闻的侧重点就有巨大的差别,引导出来的效果也天差地别。
前者注重于安吉丽娜是录音来源,阴谋论顿时浮出水面,让人浮想联翩;后者注重的是八卦,安吉丽娜也在现场,那么人们更多是好奇当晚的情况。
“纽约邮报”选择了前者。
更重要的是,他们拒绝透露消息来源是一名狗仔,隐瞒了部分信息之后,制造出一种假象,“录音是安吉丽娜故意放在网络上的”。当然,事件爆发出来之后,真相会一块一块完成拼图碎片,但先入为主的观念却会对事件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果然,一夜之间,所有人都更加亢奋起来了。尤其是考虑到安吉丽娜在之前采访之中,对兰斯泄露的敌意,那这意味着什么?难道安吉丽娜是嫉妒——毕竟从来没有新闻证实,安吉丽娜和杰西卡是好朋友好姐妹!
安吉丽娜,这位叛逆而个性的演员,最近两年开始试图扭转媒体形象,但“出轨门”的沉重打击却让此前的努力又化为泡影。好不容易,她和布拉德…皮特相亲相爱的形象重新开始树立起来,紧接着她又卷起了兰斯绯闻事件,事情就变得难看起来了。
广大群众可能不太记得了,但圈内人士们却不会忘记:今年奥斯卡之夜,关于安吉丽娜的传闻,她和布拉德一直都没有真正分手,始终暗度陈仓,与此同时,她还在外面偷/腥。现在看来,可能安吉丽娜也不是省油的灯,也许同时与多个男人保持关系也是有可能的。
转眼之间,新闻焦点又一次绕回到了安吉丽娜身上——“史密斯行动”展开宣传以来,她和布拉德这对新晋情侣就始终处在疾风骤雨之下,好不容易停歇了一点,居然又迎来了惊涛骇浪。
所以,这一切都只是风/流惹的祸?杰西卡的言论也不是什么女性权益在发言,而是感情用事在发疯?安吉丽娜真的和兰斯有关系?那么布拉德知道吗?悄无声息之间,事情又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起来,引得狗仔们肾上腺素集体大爆发。
安吉丽娜成为了下一个围堵对象,在狗仔的狂轰乱炸之下,安吉丽娜狼狈不堪,她不仅不能指责兰斯——否则就意味着承认她和兰斯有染了,她也不能胡言乱语——否则杰西卡团队就要站出来否认了,“意外,一切都只是意外。”安吉丽娜只觉得自己就要内伤了,她不仅不能解释,而且还要对记者们伏低做小,联想到暴跳如雷的布拉德,她就觉得自己怒火中烧,“那段录音只是意外而已,我的手机之前被小偷偷走了,结果被公布在网络上,我也很意外。所有一切都只是意外!”
看着眼前闪烁着亢奋光芒的狗仔们,安吉丽娜还想要进一步攻击兰斯,重新把战火再次引导向那个混蛋,可仔细想想,她却发现,自己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了,也没有什么值得继续说了。
花花公子?风/流/韵/事?始乱终弃?如果她指责兰斯这些内容,就意味着重新把话题引导向感情问题,而她清楚地知道,在感情问题上,男人永远是被宽恕的那一方。也许人们只会说兰斯魅力四射,能够成功地让杰西卡死心塌地,更是让无数男人羡慕,只怕男人们还会和兰斯击掌相庆。
于是,安吉丽娜咬紧了牙齿,低下头,牢牢地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625 天才恶魔
当人们发现录音是来自安吉丽娜手机时,事情的发展顿时来了一个大转弯,即使安吉丽娜否认,“只是意外”,但新闻媒体们却不愿意善罢甘休,几乎所有舆论导向都指向了安吉丽娜,认为是安吉丽娜故意引导杰西卡说出那番话的。
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强烈怀疑,兰斯当时分别与杰西卡、凯拉、安吉丽娜有朋友以上的关系,毕竟杰西卡也说了,“同时约会的对象,绝对不止这些”。这让新闻媒体都开始亢奋起来,纷纷开始进一步挖掘,试图找出更多的“约会对象”来。
有趣的是,“纽约时报”唤醒了人们对兰斯的最初记忆:“沃伦…比蒂第二”。
当人们提起沃伦时,脑海里浮现的第一印象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的风/流——传闻他和一万多名美女睡过,虽然他现在已经和安妮特…贝宁维持了婚姻长达十三年,但每次人们碰到沃伦时,还是习惯性地用这个梗来调侃他。
在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媒体就将兰斯称为“沃伦…比蒂第二”,不仅因为兰斯的才华令人侧目,也因为兰斯的俊朗外貌让他成为了女人的最爱。对于这个称号,兰斯也从来没有表现出排斥。现在,这个名号再次被提起,显然就具有更加不同的意义了。
“纽约时报”的报道显得有些姗姗来迟,距离事件爆发之后一周时间,这才发布了一篇评论,由哈维尔…尤利尔撰写。面对如此八卦事件,哈维尔十分小心谨慎,显然,他不能指鹿为马,尤其是东海岸媒体已经失去了先机,杰西卡的言论在正确的公关引导之下,已经占据了道德优势。于是,哈维尔独树一帜地撰写了一篇社论,却不知不觉地吸引了无数目光,再次证明了自己全美第一舆论领导者的威名!
“无耻混蛋!是天才,还是恶魔?”
就连“纽约时报”都如此称呼了,似乎“无耻混蛋”已经真正地成为了兰斯的花名,风靡全美。仔细想想,似乎这个昵称着实再适合兰斯不过了,放荡不羁、桀骜不驯、无法无天、横行无忌,即使是在赞誉如潮的背景下,锋芒毕露的个性也让兰斯树敌无数,完全称得上是真正的“无耻混蛋”!
可是,哈维尔的观点却别具一格,“天才都是怪人,天才都是混蛋”。詹姆斯…卡梅隆在剧组说一不二,不允许任何其他反抗声音的存在,霸道而强势;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一个控制狂,剧组的大大小小细节都必须亲自过问,就连一窍不通的业务也是如此;斯坦利…库布里克以自我为中心,拒绝与他人沟通,也拒绝与世俗妥协,我行我素、置若罔闻;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色/情/狂,几乎每部作品的女主角都必须上他的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为了女人和自己的同剧伙伴大打出手;罗曼…波兰斯基(roman…polanski)因为1978年的强/奸女童案而逃离美国,至今不敢踏足北美领土……
现在,哈维尔将兰斯也归入了如此行列,“犯罪三部曲的辉煌让我们见证了他的才华横溢,现在我们又见识了他的混蛋行径。没有人可以否认他在片场的霸道和强势,即使他自己也供认不讳;但同样也没有人可以否认他在电影屏幕上展现出来的天赋,即使是最挑剔的影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拥有某些特质。”
在这篇社论的末尾,哈维尔如此写到,“沃伦…比蒂是一个混蛋,他的风/流/韵/事即使说上三天三夜也不会结束;兰斯洛特…施特雷洛是一个混蛋,但比起沃伦来说,兰斯在商业与艺术的平衡探索道路上,似乎已经走得更远。
天才,还是恶魔?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但他的确是一个无耻混蛋。你只有彻底厌恶他,才能避免爱上他。”
这一期“纽约时报”发行之后,立刻收到了狂热追捧,单日销量居然创造了今年之最,引发了所有人的关注。
“纽约时报”的观点十分巧妙,他们认可了杰西卡、凯拉、安吉丽娜与兰斯之间的所有纠葛,但却将整个事件定性为情感纠纷——就和沃伦的风/流一样,成为了兰斯的又一注脚;他们还认可了杰西卡对兰斯的指责,直言不讳地认可了兰斯就是一个“无耻混蛋”,但却将这种个性定义为天才与恶魔的结合体,真正地让人们看到了这位天才导演背后的疯狂和邪恶——只有真正的疯子,才能拍摄出犯罪三部曲。
无声无息之间,“纽约时报”就扭转了整个局面。
这篇报道发行之后,受到了狂热追捧。哈维尔的私人博客也发布了这一篇社论,单日浏览量高达五十七万,创造了个人新高。
尤其是哈维尔对兰斯的总结,“你只有彻底厌恶他,才能避免爱上他。”这句话真正生动地诠释了“无耻混蛋”的名号,赢得了无数人的认可,引发了影响深远的讨论狂潮。关于兰斯的争议在网络上逐渐发酵起来,那些憎恨、厌恶的言论源源不断地出现,可是这些缺点、这些尖锐、这些黑暗、这些矛盾却都成为了个人风格的注脚,生动诠释了这位天才导演的个性,似乎负面言论越多,兰斯的个性就越发鲜明,如此局面着实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如果说“借刀杀人”和“罪恶之城”的前后成功让兰斯在圈内赢得了名望,真正跻身,‘罪恶之城’这样的作品我是绝对拍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