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八天八夜 >

第14章

八天八夜-第14章

小说: 八天八夜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破了敌人企图从侧翼突破的幻想。
  此时的战场态势是纵队只负责南门和整个城市的守卫。东边仍由0纵队三个团负责。他们已和28师激战4天了。严重地挫败了敌人的锐气。西门及其以西,上面提到,恕不重复。所以南门的守卫,这几天均由3、33两个支队轮流替换防守。34支队专门保卫城区和指挥所的安全。33支队,是纵队的拳头,专作应急之用,担任总预备队。
  由于是连续几天的战斗,敌人吃尽了苦头,尝够了我军铁拳的滋味。再也不敢狂妄自大了。只是在蒋介石的严令之下,不得不为主子卖命。好在有美国主子的支援,武器先进,弹药众多,遂把个人的怨气、怒气、恨气、悲气、闷气、苦气,统统借弹药的威力,把它发泄出来。于是成吨的钢铁,倾泻在战场上,企图全靠武器把对方斩尽杀绝,以示自己的胜利,这是又省事,又安全,又保命,又邀功,真正是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
  纵观全天战斗,敌人炮击时间长了。进攻时间短了。小分队跃进多了,大规模冲击少了。只显得:敌阵地,火龙吐舌,遥观天女散花,尘起尘落;我守堤,静若无人,迭见落地惊雷,烟雾腾空。虽似实弹演习,却是人间悲剧。一天战斗下来,敌人除付出沉痛代价外,战争毫无进展。
  十月二十六日,战斗进入第八天。3旅(即皮旅)奉令参战,把6师8旅全部换下休整。74师气急败坏,作最后的挣扎,像是发疯的野兽一样,一上午几乎没有停顿,向我阵地发射了上万发炮弹。组织了四次以营为单位的向南门、西门攻击。有两次冲上河堤,均被我英勇健儿刺刀解决。我阵地稳如泰山,使敌人望而生畏。激战到下午二时,出现转机,敌人只是炮击,没有再组织新的进攻。双方处于相持局面。
  第二十二回骄军必败
  追踪报导:镜头把我们又带到74师前线指挥部住地:
  十月二十六日下午,即涟水保卫战第八天。中央社记者来到战地,看到际里布棚正在拆掉。有线电话正在收线。装箱的装箱,打包的打包,桌歪椅倒,满地纸片布条,人来人往,一片混乱现象。
  只见张灵甫垂头丧气,正和国防部通话。只听报话机传来:“共军四个纵队,离你们还有20里。两小时后即可到达涟水。你们必须赶快收拾,撤出战斗,退守两淮。免得被共军纠缠,带来麻烦。越快越好!”
  “请陈总长放心。下面正在收拾,我们有四个轮子,共军靠两条腿,是追不上的。”张灵甫扔上话筒,调头看见记者。
  “记者先生,现在来的不是时候。”
  “尊敬的师座,您是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不能就这样默默无闻,灰溜溜地走了。请您简要谈谈此时此刻您的心情和感慨好么?”
  “光提这个问题,我倒可以简要谈谈。中国有句老话,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常胜将军。此次我张某小受挫折,于心无愧。我不是败在共军十一纵队成钧手下,而是败在共军华中军区司令员、新四军军长陈毅手下的。他是共军名将,方面军统帅,我不过是一个区区师长,输了一着棋,有何大惊小怪哩。上半年四平之战,陈明仁的对手是共军黄克诚,他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了一个月零四天,才取得最后胜利。我不过才打八天。委座命令撤退。我敢不执行吗?来日方长,后会有期。今后交手的时候多着呢。大丈夫刚柔相济,能屈能伸,当年汉高祖刘邦大小70余战,每战俱败,最后垓下一战,打败项羽而取得天下。不能以一战论英雄,古人尚如此,我何愧哉。”
  记者采访到此结束,张灵甫坐上小车逃之夭夭。
  ‘24'第二十三回正义必胜
  下午3时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我苏中四个纵队,离此地只有二十里。上级决定,当晚全线反击,把这个凶恶的敌人彻底打败。当即各连队都作了战斗动员,规定每个人左臂都要扎一条白毛巾,作为夜间敌我识别的标志。接着大家忙做战前准备。穆青用剪刀把一双新布鞋两边各戳了一个洞,再用一条布带穿过去扎紧。以防过河陷在泥沙中拔掉了。黄连长穿上自己打的布草鞋。也是扎得紧紧的。能经得起泥沙的考验。
  晚8时突然天空升起三颗红色信号弹,这是反击的信号。也是行动的命令。黄连长带领全连冲向河谷,翻过沙丘,涉了两次水,冲向敌人阵地,根本看不到一个敌人。“兔崽子,跑得真快。”王指导员骂了一句。说明敌人毕竟是狡猾的。一听到我军援兵到达的消息,依仗它的机械化,趁天黑提前逃跑了。不一会远处传来阵阵枪炮声,说明我军已追上了敌人的后续部队。战士们精神一振,加快了步伐,一直追到两淮才停止。
  回顾第八天的战斗,敌人除了付出数百人伤亡的代价外,不但毫无所获,反而被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的下场。
  我军同样付出重大的代价。最沉痛的损失,是我十纵队司令员在战场巡视时,不幸被敌流弹所伤,光荣牺牲。这是涟水之战我军最大的损失。
  总之,“八天八夜”涟水战斗,场面是壮烈的,战绩是辉煌的,意义是重大的,影响是深远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安息吧。你们的丰功伟绩,将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结束语
  为什么说涟水保卫战“八天八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哩?它虽然是一场消耗战,却是非打不可的。不存在可打可不打的问题。付出的代价也是必要的,值得的。理由有三:
  (一)为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战略思想。他老人家早就预见到,山东将是我军未来的主要战场。那里是我军抗日革命根据地。农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对我党我军有浓厚的感情。山东地理条件优越,山区、丘陵地带颇多,有利于大部队穿插迂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毛主席有鉴于此,决定在山东进行土地改革,给农民以实惠,让农民得到看得见的好处。有史以来,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他们分得了土地,必然要保护胜利果实,必然更加拥护共产党,更加热爱我党我军。事实证明,才有后来的参军、参战,担架队,运输队,全力支援解放战争的壮举。
  在当时,除了毛主席,谁又能想到这着高棋呢?他老人家为了保证山东土地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要求华中新四军,把蒋军拖住,946年年底之前,不能让出苏北。这个决定,是多么正确,多么英明啊。
  我华中部队首长:陈毅、粟裕、谭震林,坚决贯彻了这一指示,毫不动摇地,百分之百地予以兑现。这又是多么令人敬佩,令人怀念啊。
  (二)为了实现毛主席这一伟大的战略部署,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打胜仗,多歼灭敌人,使当地的故人有危机感,才能引起敌统帅部的重视,才能把敌人吸引过来,达到拖住敌人的目的。从军事上来讲,走这一着棋,是一步险棋。没有高超的艺术,没有冲天的勇气,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英明的统帅,是绝对不敢这样做的。在当时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无疑是孤军奋战,虽有刘邓大军,不过20万人,还在黄河以北,远水救不了近火。而当时华中新四军,在苏北、苏中活动的,也不过十多万人。这和蒋军相比,差距是多么显著啊。无怪薛岳在军事会议上敢于妄谈天时地利人和的大话。虽系狂言,实情却是相似乃尔。
  综上所述,试问没有涟水保卫战的胜利,如何能摆脱敌人,如何能取得最好的结局。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属军队,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又一次亮相。当时,国际潮流是反共反苏占主导地位。大国中也有少数名流、学者和进步人士,不希望看到中国内战,但绝大多数统治者都不明真相,把希望寄托在蒋介石身上,他们看重蒋是有原因的。因蒋一贯反对共产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是有名的反共先锋,深得帝国主义青睐。从秘密到公开,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企图用军事手段,来消灭中国共产党。内战未公开爆发前‘4月下半月,四平保卫战打了一个多月,最终我军主动转移,蒋五月十九日占领四平,那是第一次亮相,但那次表面上蒋胜而告终的。
  为此,毛泽东相信他的部属,能够处惊不变,转危为安。让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看看,中国共产党是有力量的,是不可战胜的。同时,也让蒋介石及其追随者头脑清醒清醒,不要太猖狂了。玩火者,必自焚。难道历史不就是这样证明的吗。
  今年是涟水战斗六十周年纪念日。仅以此文,纪念牺牲的战友和故去的首长,藉以宣传我军战争史上又一辉煌的事例。
  后记
  各位首长、编辑先生:
  我是一个老战士,今年已经80岁了。60年前有幸参加涟水战斗,度过了难忘的“八天八夜”,永远忘不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忘不了牺牲的首长和战友;忘不了这场战斗的伟大意义和影响;忘不了决策者毛主席;忘不了执行者陈、粟两位司令员。是他们在战争初期,国内形势处于低潮时,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就在蒋介石鼻子底下,居然用劣势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而且是经过“八天八夜”的较量,最终把敌人打败的。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业啊!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在我军战史上却被轻轻一笔代过,没有得到应有的宣传,没有它应占有的位置。实在令人惋惜。难道就因为它是一场消耗战,不值得歌颂吗?
  基于这样目的,我剩有生之年,适遇涟水战斗60周年之际,写了这篇不伦不类的“作品”,以稍释我遗憾的心情。尚祈求老首长、老战友、编辑同志予以斧正和扶持,则心满意足了。
  此致敬礼!
  李成
  2006年5月8日
  通信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凤凰西路紫薇西区50幢205室
  电话:0550…306378
  后记
  恶战涟水忆当年每叹统帅用兵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