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5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51章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条约,它终于取得了多德卡尼斯群岛的主权,虽然在它的近东投机中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收获,但也足够令它满意了,其代价则是造成土耳其和希腊的长期失和。
  继承奥匈帝国的遗产是意大利政策的更迫近和更紧急的目标。它提出的收复领土方案是“特兰特和的里雅斯特”。实际上这是指勃伦纳边界线和亚得里亚海的控制权。据1915年的伦敦秘密条约,意大利已取得了勃伦纳边界线,这一收获还以战略需要为理由而得到巴黎和会的确认,然而此举所意味的,不仅是收回意大利人的特兰提诺,而且还取得了纯属德意志人的南蒂罗尔或上阿迪杰,划定的边界线还把新成立的奥地利共和国置于意大利的军事处置下。下列情况也说明了奥地利的脆弱,尽管意大利法西斯政府对南蒂罗尔的德意志少数民族实行了无情的非民族化政策,这是战前奥地利在特兰提诺的政策所无法比拟的,却并未造成两国关系的长期交恶,这在大小相差无几的国家间是罕见的,而且也并未妨碍奥地利之成为意大利的卫星国。
  控制亚得里亚海包括两个不同目的,控制阿尔巴尼亚和控制伊斯特拉及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海岸。阿尔巴尼亚处于东欧的重要战略地位,是西欧和巴尔干之间的历史通道之一,又由于拥有发罗拉良港而控制了通往亚得里亚海的奥特朗托海峡。阿尔巴尼亚的脱离敌国而独立对意大利是关系重大的,正如低地国家的独立对英国的关系重大一样。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期间,阿尔巴尼亚于1912年宣布独立,当时为各大国所接受,认为这比塞尔维亚和希腊瓜分它好,也因为那时奥匈帝国和意大利都决定要建立一个阿尔巴尼亚缓冲国。1913年各大国又进而承认阿尔巴尼亚为主权公国,象比利时那样在大国保证下实行中立。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的这个中立地位并未得到确认,意大利的政策则迅速把这个缓冲国转变成为桥头堡。意大利于1914年11月占领发罗拉,根据1915年的伦敦秘密条约它是可以得到这个港口的,并把阿尔巴尼亚作为它的保护国。巴黎和会又提出由意大利对阿尔巴尼亚实行委任统治,但意大利于1920年交还了委任统治权,主要是因为艾哈迈德·贝·索古在较小范围内成功地扮演了穆斯塔法·基马尔的角色,成为反对外国干涉的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力量的领袖。根据1920年的意大利…阿尔巴尼亚协定,意大利从阿尔巴尼亚撤军,只保留控制发罗拉湾的萨赞岛。同年,阿尔巴尼亚获准加入国际联盟,关于它的中立化问题则没有再提起。
  阿尔巴尼亚的边界是在1921年确定的。与此同时,协约国各大国宣布,侵犯阿尔巴尼亚的边界或独立“均可构成对意大利战略安全的威胁”,如果阿尔巴尼亚由于其独立受到威胁而向国际联盟的行政院提出呼吁,各大国将“建议委托意大利恢复阿尔巴尼亚的领土边界”。意大利因此就等于收回了在事态紧急时对阿尔巴尼亚的委任统治权益。实地勘测阿尔巴尼亚边界线的工作直到1926年方才完成,在核定边界过程中,以意大利为一方与南斯拉夫和希腊为另一方的两者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利益冲突,这就给法西斯政府第一次坚持意大利的权力和威信的机会。1923年,意大利利用一个参与希腊…阿尔巴尼亚边界勘测工作的意大利将军被谋杀的事件,向希腊提出了最后通牒,继之以对科孚岛的轰击和占领,该岛是地中海最重要的战略据点之一,自1864年以来就已中立。这一暴力行为标志着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首次国际表演,给希腊人的心灵上留下了持久难忘的印象。容忍波兰攫取维尔纳这时所得到的后果便是,一个大国首次蔑视国际新秩序和国际联盟。
  按1915年的伦敦秘密条约,意大利基于战略理由将继承奥匈帝国,占有的里雅斯特、戈里齐亚、伊斯的利亚和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一半。以及阿尔巴尼亚的发罗拉,这样就使七十五万南斯拉夫人处于意大利的统治之下。这个政策的必然结果是,意大利强烈反对将塞尔维亚扩大成为一个亚得里亚海的南斯拉夫国家。意大利的要求在巴黎和会上打了折扣,把未解决的阜姆缓冲区问题作为待处理问题,由于意大利和南斯拉夫于1920年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最终将阜姆建为自由市。德国用了二十一年时间才消灭了但泽自由市,而且付出了引起欧洲大战的代价;意大利却只用了四年时间就把阜姆自由市消灭了。这说明一个战败的德国和一个胜利的意大利、一个果敢的波兰和一个削弱了的南斯拉夫之间的实力的差别,也反映了1923年和1939年的欧洲大国群之间的形势不同。法西斯政府的初步成就之一就是接收邓南遮的遗产,将阜姆实际上并入意大利,南斯拉夫在1924年被迫同意对这块领土实行分治,意大利取得了主要利益。
  因此,由于和约的安排,意大利在东欧占有了重要阵地,使它能够推行一种积极进行干涉和制造分裂的政策,这是左右巴尔干半岛和多瑙河流域政治的决定性因素,一直到意大利被纳粹德国的势力压倒才失去其优势。
  当前的意大利只能向东采取行动'墨索里尼干1924年在卓姆协定以后所说',事实是:我们的西边是一些业已定型的民族国家,对他们,除劳动力外,我们是没有什么可供输出的,……所以可供意大利和平扩展的路线是在东方。
  意大利的政策有四个相互关联的目标:扩大真正的保护关系,北是奥地利,东是阿尔巴尼亚;孤立并分裂南斯拉夫,它不仅是邻国,而且还是巴尔干国家中的最强大者,意大利要在北部煽起克罗地亚问题,在南部挑起马其顿问题;支持要求修改和约的国家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从而反对南斯拉夫的盟国法国作为东欧的支配者。为谋求达到这些目标,意大利不仅玩弄外交手腕,而且还秘密地绐其他国家的法西斯主义和恐怖主义集团以津贴,又非法地违反和约偷运军火。1928年1月发生了森特·戈特哈德事件,其中也牵涉到意大利向匈牙利私运机关枪,1933年1月希尔滕贝格的奥地利军火工厂的社会党工人揭发了一起类似的私运步枪和机关枪事件,目的地或许不只是匈牙利,而且还有奥地利的祖国保卫团。意大利支持并资助马其顿的恐怖主义组织“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和克罗地亚的恐怖主义组织“乌斯塔沙”。1929年“乌斯塔沙”的领导人巴维利奇被迫从南斯拉夫逃亡,“乌斯塔沙”和“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结成了正式联盟。此后巴维利奇大部分时间就住在意大利或匈牙利。法西斯意大利的国际革命政策于1934年以杀害南斯拉夫的亚历山大国王而达到最高潮。
  意大利的急进政策首次是在1926年暴露的,当时墨索里尼拒绝了法国和南斯拉夫提出的由法国、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缔结三国条约以稳定巴尔干局势的建议。1926年11月,意大利和阿尔巴尼亚签订了一项友好与安全条约,英国驻地拉那公使认为该项条约与阿尔巴尼亚的独立是不相容的,因此引起了一场为时达一年的危机。1927年4月,意大利和匈牙利又签订了一项友好与仲裁条约。南斯拉夫便于1927年11月11日和法国签订了一项友好与仲裁条约作为回报,这样法国与小协约国之间的联盟关系便告完成。意大利接着于1927年11月22日和阿尔巴尼亚签订了防务联盟,这是意大利控制阿尔巴尼亚的军事和经济组织日益增强的公开表现。意大利于1928年又同土耳其和希腊签订了友好条约,它希望以此巩固它在东地中海的势力。对土耳其来说,这是对它于1925年同苏联签订的条约的再保险,同时也想防止意大利的扩张主义要求;对希腊来说,它可用于对南斯拉夫施加压力,以求解决萨洛尼卡争端。但是土耳其和希腊并未消除它们对意大利帝国主义的疑虑,它们对安纳托利亚要求和多德卡尼斯群岛以及科孚岛等往事也并未淡忘;当意大利努力促成的作为东地中海三角关系第三方面的希腊…土耳其和解终于在1930年实现时,事实证明的是,它并不是意大利策划中的工具,而是维持东欧现状的最持久保障。
  土耳其在1932年加入国际联盟,这是它作为一个保守国家的政策所取得的成果。在希腊和土耳其共同领导下,巴尔干的团结趋向这时取得了新的势头,也可以作为制止巴尔干国家在法国和意大利体系之间分崩离析的一种反应。建立非正式巴尔干会议的六个巴尔干国家是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从1930年到1933年它们每年举行会议。它们未能达成任何持久的政冶协议,因为保加利亚要求修改和约,拒绝签订任何涉及承队现状的一般巴尔干条约。走向巴尔干团结活动的唯一成果是1934年由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希腊和土耳其签订的巴尔干公约,四国相互保证其边界不受巴尔干国家的侵略,也不受巴尔干国家联合另一大国对缔约国的侵略。后一条款很快就揭示巴尔干国家的相互依赖并不能超越于它们各自对非巴尔干大国的依赖之上。土耳其对公约便有限制,它坚持它没有为罗马尼亚而同俄国作战的义务,因为有1925年的俄土条约;希腊也坚持它并无同任何大国作战的义务,所指的大国是意大利。公约对其他两个巴尔干国家的参加还是敞开大门的,但它们不参加。阿尔巴尼亚的不参加已经损害了此项公约作为对抗大国的统一阵线的性质了。阿尔巴尼亚曾经表示过要加入的意向,因为它在1931年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摆脱了意大利的羁绊,所以不再续订1926年的条约,但是到了1934年,意大利又恢复了对它的控制,足以禁止它参加这一公约。保加利亚的不参加使巴尔干协议出现了一种象小协约国一样的纯然是反对修改和约论者的面貌,失去了它作为处于萌芽状态的巴尔干联邦的性质,而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