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斯大林想要使希特勒满意的最后努力,但没有效果。德国对塔斯社电讯不置可否。德国报刊甚至不予登载。与此同时,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预兆迅速发展得更加险恶。4月22日,苏联曾对德国飞机侵犯苏联边境提出正式抗议,德国最高统帅部于4月23日发出一项反抗议来抵挡。德国驻莫斯科的海军武官24日报告说,莫斯科流传的所谓德苏之间即将发生战事的谣言,由来自德国途经莫斯科的旅客们加油添料,英国驻莫斯科大使则预言动手的日子将是6月22日,而其他的观察家则把日期预定在5月20日。这位武官头脑简单地补充说,“我正在竭力辟谣,这些谣言显然是荒谬的。”舒伦堡本人以同样的态度于5月2日向柏林方面他的上司提出更强烈的异议:
我和本大使馆所有的高级官员对于所谓德俄在军事上即将摊牌的谣言一直总是给予打击的;因为这类谣言对德苏关系的继续和平发展当然会有重大的危害。然而,请记住,假如这些谣言不断地从德国传来,假知来到莫斯科或者经过莫斯科的每一个旅客不仅带来这些谣言,而又甚至举出一些事实为证的话,那么要在莫斯科抵制这类谣言,其努力必然没有效果。
5月4日舒伦堡接到柏林的指示,把战争谣言归咎于英国的宣传,同意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人员对于这些谣言所采取的方针,嘱咐他们继续辟谣。5月15日,舒伦堡奉命告诉苏联政府,有关它指控德国飞机侵犯苏联领空七十一次的问题,德国正在调查研究,可是这将需要一些时间。5月17日,舒伦堡向索波列夫传达此项通知时,后者“严肃地指出德国飞机侵犯边境的行为仍在继续,而且经常出现。”(在柏林,同一天,魏茨泽克在日本大使询问俄德关系现状时,作了一个极其骗人的使人定心的答复。)6月21日,即在德国宣战的前一天,驻柏林的苏联大使向魏茨泽克抗议,德国除了以前侵犯苏联领空八十次以外,从4月18日起又侵犯了一百八十次,并且“德方的飞行已经具有系统的和故意的性质”。有几次德国飞机曾深入苏联境内达一百公里或者甚至一百五十公里。在莫斯科,同一天下午9时15分,莫洛托夫召见舒伦堡,把杰卡诺佐夫在柏林提出的关于德国侵犯苏联领空的抗议通知了他。据舒伦堡报告,莫洛托夫接下去说:
有一系列迹象说明德国政府对苏联政府不满。甚至谣传德国和苏联之间即将发生战争。……苏联政府不能理解德国所以不满意的原因。如果南斯拉夫问题在当时曾引起这种不满,他——莫洛托夫——认为他早先说的一些话已经澄清了这个问题,再则,这已是过去的事。如果我能告诉他是什么原因造成德苏关系中目前的局面,他将表示感激。我回答说,我无法答复他的问题,因为我缺乏有关的资料;但是我将把他的话转报柏林。
仅仅过了两小时,有关的资料终于送给了这位不幸的大使,若干月以来,他的上司们一直并不把他作为亲信的代表使用(按职务本当是亲信),而是利用他打掩护,因为他们愚弄他,就不知不觉地为他们扮演了这个角色。
6月初德国进攻苏联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德国最高统帅部能够颁发一份详细的时间表,规定陆军、海军和空军的部署和任务。6月9日,希特勒下令,要求于6月14日提出关于“巴巴罗萨行动”的最后报告。苏联政府方面这时正采取切实的预防措施,同时不放弃力求避免这场即将临头的大祸。早在5月7日,各国驻莫斯科的外交使团就接到通知,告诫它们的成员不要在苏联的边境地区旅行,就是说不要前往芬兰、黑海港口、巴库、克里米亚以及西伯利亚的某些地区。在西部,特别是在基辅、敖德萨和列宁格勒周围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波罗的海舰队正在动员。所有通往罗马尼亚的公路都布了地雷。立陶宛边境的桥梁被破坏,整个整个的村庄被疏散。红军休假全部取消。6月初,莫斯科各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开始疏散。6月7日,克里普斯从莫斯科被召回伦敦商量问题。到达时候,大家都知道在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德国部队共计大约一百三十个师。罗马尼亚军队的总动员令是在6月5日颁发的。到6月中旬,德军和它的盟军大约共有一百六十五个师集结在苏联边境一带。看上去好象德国又将攻其邻人于不备;而且柏林对其进攻的结果一定很有把握。谣传德国向苏联政府提出一些要求:乌克兰在德国的保护下自治,那里的重工业由德国控制;红军复员;苏联向德国供应军火和原料;苏联在波罗的海地区所有的造船厂以及太平洋的苏联舰队归德国控制;比萨拉比亚归还罗马尼亚。可是正式文件中没有证据说明这些所谓德国的要求曾经真的提出过。6月18日,土耳其被德国在希腊本土以及在克里特岛的胜利所惑,和德国缔结了一项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同一天,英国宣布封锁芬兰,因为它是敌方控制的地区。6月20日,芬兰军队动员。
在此期间,6月15日,里宾特洛甫曾告诫匈牙利首相,要采取步骤保全匈牙利的边界,因为“最迟到7月初”希特勒大概不得不对苏联政府提出一些要求,其结果难以预料。这样,在发动进攻以前,纳粹政府已经动员了两个卫星国家的军队,并对另一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稍微透露了一点自己的意图,而同时仍然故意把自己驻莫斯科的大使馆蒙在鼓里。舒伦堡在莫斯科于6月21…22日的午夜收到德国对苏联宣战的文本,柏林指示他立即把文本递交莫洛托夫。在柏林,此项宣战文本于6月22日上午4时由里宾特洛甫交给杰卡诺佐夫。而在6月21…22日的夜间德军已在全线发动进攻了。
里宾特洛甫对杰卡诺佐夫说,“他对于德苏关系中这一发展十分遗憾,因为他特别作了一切努力想使两国之间的关系较好一些。但不幸的是,事态表明两国之间意识形态冲突的势力超过了常识,而他这个德国外交部长却是把希望寄托在常识方面。”他说这番话的时候,也许并不是表里不一。另一方面,希特勒在表示感到宽慰时,也许是同样地心口如一——象他在6月21日写给墨索里尼的一封私信里以及在6月22日上午的广播声明中都表示的那样。在给墨索里尼的信中,他写道:
自从我经过思想斗争作出这个决定以后,我又感到精神舒畅了。和苏联的合伙关系,尽管我完全有诚意要努力实现最后的和解,却还是常常使我非常厌烦,因为我总觉得这样做有些违背我的全部历史,我的思想和我以前的义务。我很愉快,现在解除了这些精神上的痛苦。
后来他在广播中宣称:
直到现在为止,我为环境所迫,不得不一再保持缄默。现在已经到时候了,继续坐视不动,不仅是一种无所作为的罪过,而又是对德国人民甚至对整个欧洲的犯罪行为。今天大约有苏军一百六十个师面对着我们的边境。几个星期以来,侵犯我们边境的事件经常发生。……这使我们到了必须采取行动的时刻,来对付象犹太人似的盎格鲁…撒克逊战争贩子,以及在莫斯科这个布尔什维克中心的同样象犹太人似的那些统治者所策划的这一阴谋。
但是,宣战声明的语调——和写给墨索里尼的信一样,是一种诉状式的自我辩解——显示出希特勒的宽慰感中含有焦虑的成分,在为这一大规模的新侵略行为的道义基础担忧。苏联政府在道义上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据加芬库说,莫洛托夫问舒伦堡,大使在6月22日黎明时对他宣读的柏林文件是不是宣战;舒伦堡回答说,他知道的就是这些,没有什么好多说的,于是莫洛托夫说,这就是战争。德国飞机刚刚轰炸了大约十个不设防的村庄。难道舒伦堡认为俄国人应该挨炸吗?
莫洛托夫的公开声明,和希特勒的一样,在6月22日上午采取了广播的方式。他宣告德国军队已经越过边境,德国空军轰炸了日托米尔、基辅、塞瓦斯托波尔和考纳斯四个城市,炸死和炸伤二百多人。他又宣布有来自罗马尼亚和芬兰境内的空袭和炮击。他谴责这种“无比的背信弃义”,但又小心地指出应该对此负责的人不是“德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而是“德国残暴的法西斯统治集团”。他讲到俄国人有抵抗拿破仑的光荣历史。“苏联政府号召你们,苏联的公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我们光荣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周围,团结在斯大林政府的周围,团结在我们的伟大领袖和同志斯大林的周围。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必败,我们必胜。”
第二章 德国进攻苏联 1941年6月22日至12月31日
意大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于1941年6月22日,芬兰于6月25日,匈牙利于6月27日,先后对苏联宣战,丹麦于6月26日,维希法国政府于6月28日,相继和苏联断绝关系。和苏联对立的这个大联盟不是空架子。它代表两亿四千二百五十万人口,面苏联的人口却不超过两亿。德国和它的卫星国家的战争潜力比苏联大得多。它的军事组织质量较高。在1941年6月战争爆发时,苏联能免于灭亡的机会似乎很小。确实,假如日本推迟它在东南亚的冒险,而发动它的满洲军队进攻西伯利亚,假如英国记住1939年8月的事,坐观纳粹与苏联搏斗而不偏袒一方,那末,毫无疑问苏联会被征服,希特勒会在拿破仑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可是日本在当时或者在以后都没有对苏联动手;英国的态度则由丘吉尔在俄德战争开始的那天晚间的广播讲话中说得非常清楚。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英国首相说'和一个不能改变的目的。我们决心消灭希特勒和纳粹政权的一切痕迹。……任何人或任何国家,只要和纳粹主义战斗,都会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人或任何国家,若和希特勒一路走,都是我们的敌人。……因此,我们将尽我们的能力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因此俄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