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英国和法国采取了组成一个和平阵线的步骤,它不仅是面向华沙,而且也面向着布加勒斯特、雅典、安卡拉和贝尔格莱德,因此德国人现在以怀疑的态度注视着这一切。甚至在英法两国于4月13日公开宣布向希腊和罗马尼亚提供保证之前,里宾特洛甫就已在12日以通函指示驻外国各外交代表,对于英法两国“企图包围德国和意大利的努力”应如何对付。他说,他们不应采取任何新的行动,但是如果引起了谈论,那么他们应按照如下的大意作答:“我们不希望再有别的国家受到英国人的蒙蔽。但如果还有别的政府竟然成为英国人引诱下的牺牲品,我们将为这些国家本身的利益而表示惋惜。我们将把任何参与这样一个联合体或同它发生联系的行动看作是针对我们的,并将作出相应的反应。”在谈话中,他们应该“以极大的沉着来对待这整个事情,并嘲笑英国人的痴心妄想,竟想利用别的国家来为他们自己的目的服务”。
在4月的第三星期,罗马尼亚外长加芬库发现他自己逗留柏林期间处境十分为难,必须亲自为罗马尼亚的接受英法两国保证辩护,不管接受是多么被动。里宾特洛甫在4月18日和希特勒在19日都曾告诉他说,英法保证对罗马尼亚丝毫没有好处;并向他暗示,如果罗马尼亚参与包围的政策,希特勒将纵容它的贪婪的邻国匈牙利来反对它。希特勒说,否则他是“不会对有利于匈牙利的边境改动感兴趣的”。至于英国的“保证狂”,希特勒说,“不存在德国是罗马尼亚的敌人的问题。罗马尼亚唯一可能的敌人是匈牙利、俄国和保加利亚。他并不认为,如果罗马尼亚遭到这些国家中的一个的进攻,英国真的会履行其保证。”不过,到5月13日的时候,驻布加勒斯特的德国公使法布里齐乌斯极力要求德国政府从捷克军需库存中提出一些反坦克火炮和军服给罗马尼亚,以便德国可以从罗马尼亚取得额外的石油供应。他指出,声明德国不能供应军服的那件电报已经使罗马尼亚政府决定不中断同英国的经济谈判。
虽然希腊早先已经被警告,如接受英国的保证将使德国不高兴,但是张伯伦4月13日在下院宣布英法两国给予希腊以保证之后,德方并没有不赞同的表示。《希腊白皮书》记载了驻伦敦的希腊公使和德国代办4月13日的一次谈话:当西莫普洛斯竭力要对方相信他的政府“既未向英国也未向法国要求过保证”时,科尔特只好以下面的一句话来使自己满足:“他很高兴希腊从双方都得到了保证。”事实上,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看来都没有把希腊的包围潜力看得很严重。里宾特洛甫5月6…7日在米兰同齐亚诺会谈时曾表示,现在阿尔巴尼亚被占领了,希腊的重要性已大为缩小;无论如何,轴心国要控制它是容易的,虽然这可能意味着要废黜目前的国王。
加芬库出席希特勒的生日检阅式之后于4月20日刚离开柏林,南斯拉夫部长辛卡…马科维奇就在25日来到那里进行两天的访问,他是在威尼斯同另一个轴心伙伴举行了延长时间的会谈后来柏林的。里宾特洛甫、戈林和希特勒本人也都接见了他。对于德国所征询的问题(调查对罗斯福总统4月14日的和平呼吁的意见),南斯拉夫给予的回答是,它并没有觉得受到德国的威胁。意大利人在阿尔巴尼亚登陆后它也没有采取任何特殊的军事措施,虽然公众舆论已经大受其打扰。里宾特洛甫告诉辛卡…马科维奇说,似乎有必要,“也许甚至只是为了南斯拉夫的国内形势,它应该加入‘反共公约’”。他得到的回答是,南斯拉夫“在任何情况下都将保持中立”。辛卡…马科维奇还补充说,“他的同僚们认为,南斯拉夫的舆论还不能够理解一项参加这个公约的决定,虽然在反布尔什维主义的态度方面它并不落后于任何其他国家的舆论。”里宾特洛甫还询问,南斯拉夫是否“愿意脱离国际联盟”。他被告知说,南斯拉夫政府“已经解散了驻日内瓦的常设代表团,并在伯尔尼派驻了一位公使”。
里宾特洛甫此外还告诉辛卡…马科维奇说,他认为“匈牙利也准备不再向南斯拉夫提出修改边界的要求”,因此希特勒希望南斯拉夫同匈牙利达成协议。希特勒提到,在南斯拉夫的德国人所受到的待遇,比在匈牙利的要好得多,这些人“是在德国的南斯拉夫的最好鼓吹者”。对希特勒来说,“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是非常重要的。他坚信意大利也抱有同样的看法,因为它宁愿看见南斯拉夫守在亚得里亚海边而不愿看到匈牙利”。
会谈过后,辛卡…马科维奇和里宾特洛甫两人都对这次交换意见表示满意。回到贝尔格莱德后,据报告,辛卡…马科维奇“以极愉快的心情谈起他的柏林之行,并且显然已因此而增添了力量”。至于里宾特洛甫,5月6…7日他在米兰以同样的热情向齐亚诺谈起南斯拉夫的态度,并且确信南斯拉夫不论怎样都将“保持中立,同时在经济上支持轴心国家”。当齐亚诺两星期后去柏林签订钢铁公约时他又讨论了南斯拉夫问题。他的《日记》还无意中透露,里宾特洛甫这时对于鼓励意大利对它的巴尔干邻国有所企图和在克罗地亚煽动骚乱是感到踌躇不决的:“里宾特洛甫表示同意,但我看得出来他实际上是赞成在南斯拉夫维持现状。”
在4月底,是轮到匈牙利人来接受教训了,虽然在这里德国的问题是另一个样子的。匈牙利参与包围集团的可能性很小,虽然里宾特洛甫在4月29日接见它的首相和外长时曾顺便表示,他对消除他们方面过分地被这个集团所吓倒的倾向感到关切。他告诉捷列基伯爵和恰基伯爵,德国人并不“把英国所放出的宣传洪水看得太严重。可是,别的国家参与这一运动那是危险的。”他主要担心的倒还是匈牙利对波兰的态度这一微妙问题,和必须把以下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论点统一起来:第一个是德国没有进攻西方国家或波兰的意图;第二个是如果它进攻波兰人,它的胜利将是早在意料之中的事,匈牙利的干预也就毫无用处。由于匈牙利部长们后来在5月1日的一次会谈中提出了下面这样一项建议,使得他的任务有点难以下手而显得很尴尬:匈牙利政府可以在华沙采取一些新的行动来促进德波和解。这位德国外长于是要求匈牙利部长们不要采取这样的一个步骤,因为元首只提一次而决不再重复的慷慨建议已经被波兰拒绝了。这样,里宾特洛甫就开始向客人们保证,“并没有要同英国较量一番的意图”,“无论在欧洲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会有法国或英国的兵士进攻德国的”,另外他又表示,他相信万一发生了这种攻击,“匈牙利将站在轴心国家一边”。
匈牙利人提出的修改边界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因为在这个时候德国要把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拉在身边的专心致志是压倒一切的。目前他们必须暂时满足于官方所记录的声明:“德国和匈牙利对于去年发生的那些事件都感到满意”。希特勒告诉捷列基说(也是在29日),他将“感到高兴,如果匈牙利能同南斯拉夫达成协议”。恰基就在这之前曾向里宾特洛甫解释说,匈牙利政府准备走出一大段路来向南斯拉夫作出让步,但是还没有找到可能克服下列困难的办法:南斯拉夫政府认为只有在匈牙利至少也向罗马尼亚作出同样的让步的条件下才能同匈牙利政府签订一项协定,但是鉴于目前的形势,匈牙利政府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在他们5月1日的第二次会谈中,恰基还要求里宾特洛甫“务必使维也纳的德国政府当局不要这么多地干预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政治。由维也纳操纵的煽动正在布拉迪斯拉发进行,以反对匈牙利”。里宾特洛甫反驳说,驻柏林的斯洛伐克公使“抱怨边境不断发生事件,匈牙利压迫斯洛伐克少数民族和布达佩斯拒绝同意斯洛伐克派遣的一位公使”。他还说,“在这问题上他不想作任何评论,但如果事情不久就得到解决,他将感到高兴”。对此,捷列基回答说,赫林卡卫队的年轻队员们“要对边境事件负主要责任”。里宾特洛甫也提到了“对于德国人被匈牙利驱逐出境”的抱怨,并要求对这些抱怨加以补救。恰基后来还要求里宾特洛甫“对斯洛伐克人暗地里施加影响,因为他们知道德国答应给他们的国家以保护,他们就以为他们可以任意地对待匈牙利了”。里宾特洛甫然后谈到对于“残酷对待乌克兰人”的抱怨,并建议“给予自治权以稳定局势”。最后,恰基说,“匈牙利部长们对给予他们的友好接待表示十分感谢”;而里宾特洛甫则再次强调两国的共同命运。
与此同时,为了抵抗英法两国在安卡拉的外交压力和减轻意大利入侵巴尔干对土耳其人所造成的不良印象,冯·巴本于4月18日被任命为驻安卡拉的德国大使,并于月底到任。5月1日驻罗马的德国大使说服了意大利人,应该用某种正式的保证来减少土耳其人对他们的意图的恐惧。5月6…7日里宾特洛甫在米兰同齐亚诺会谈时仍极力主张,在制订它们对土耳其的政策之前,两国政府应“再等待一下看看它对英国的承诺的规模”。但5月12日的英土声明是对这两个大国的一个猛烈打击。在他5月20日写给里宾特洛甫的备忘录中,冯·巴本表示了他对英土条约感到严重不安的看法。这个备忘录是供里宾特洛甫在齐亚诺到柏林签署钢铁公约时两人举行会谈用的。冯·巴本指出,轴心国必须设法重行取得土耳其的信任,因为要击败英国,它们就必须拥有“到印度去的陆上桥梁(叙利亚…巴勒斯坦…到达摩苏尔的通路)”。不仅如此,他还极力主张,意大利应该“掩饰一下阿尔巴尼亚局势的发展”。
当齐亚诺5月21日访问柏林时,里宾特洛甫提出了冯·巴本的看法;但是齐亚诺自以为他已经使德国人相信土耳其对德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