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悬疑推理电子书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

第29章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第29章

小说: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比喻,而不能视为完整、精确的论述。
  中医不但用五行的特性来描述五藏的功能,而且还将五方、五时、五气、五味、五色等分别配入五行,一起来说明五脏功能。当用一个比喻无法说明时,只好再用一个比喻,比喻多了,自然就构成了一个系统。这样一来,五行就成了一个人与自然相结合的完整系统。
  我们以心为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灵枢·五味》曰:“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这几样食物都属苦味,因为“苦生心”。
  中医将人体五藏比喻成五行,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借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进一步说明五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藏的资生关系是:肝生心,即木生火,如肝藏血可以济心;心生脾,即火生土,如心阳可以温脾;脾生肺,即土生金,如脾运化水谷之精可以充肺;肺生肾,即金生水,如肺气清肃下行有利于肾纳气;肾生肝,即水生木,如肾精可以滋养肝血。
  五藏的相互制约关系是:肾制约心,即水克火,如肾水可以制约心火;心制约肺,即火克金,如心火之热可以防止肺气清肃太过;肺制约肝,即金克木,如肺气肃降牵制肝气升发;肝制约脾,即木克土,如肝气条达能疏脾;脾制约肾,即土克水,如脾之健运可控制肾水泛滥。
  中医五行配五藏的学说,非常先进,它将看似毫不相干的五藏统一在一个体系中,并从生克制化关系中体现相互之间的联系。如肝的健康,不但与心有关(肝生心,心反过来也可以影响肝),而且与脾肺都有关系。同时,五脏再配以五方、五色、五气,又将人体五脏与外在自然联系到一起,体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根据五行学,人体五藏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决定了它们在病理上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藏的病变可以传至其他藏,其他藏的病变也可以传到此藏,中医将此称为“传变”,其依据就是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1、相生关系的传变。
  五脏相生的次序为: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
  母病及子。是指疾病顺着相生次序传变,即母藏先病,然后按母子相生关系传到子藏。例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所以肾为母藏,肝为子藏。当肾藏病后,它可以传给肝藏,这就是母及子。按照五行的相生关系,肝病传心,心病传脾,脾病传肺,肺病传肾。临床上常见的“水不涵木”病症,就是由于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阴,引起肝肾阴虚,阴虚则不能制阳,导致肝阳上亢。
  子病及母。是指疾病逆着相生次序的传变,即子藏先病,然后按母子相生关系反过来传给母藏。例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心为子。逆相生的传变有两类:一类“子病犯母”,即子实引起的母实病症;一类是“子盗母气”,即子虚引起的母虚病症。
  2、相克关系的传变。
  五藏相克的次序为: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在五行中,相克中间会有两种情况,一是“相乘”,二是“相侮”,五藏疾病按相克来推算的话,也有这两种情况,即顺着或逆着相克关系在传变。
  相乘就是相克太过引起的疾病,它顺着相克次序传变。以肝和脾的关系为例,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有两种情况可以导致肝脾相乘,一是肝气太旺,比正常的脾气高出许多,于是就出现了相克“太过”现象;一是肝气并不旺(与正常相比),但由于脾太虚,肝气趁机大损脾脏。
  相侮就是所谓的反克,指疾病逆着相克次序传变。以肺和肝为例,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但如果肝气太过,或者肺气太虚,都会引起反克,即肺克肝,临床上称为“木侮金”,或“木火刑金”。
  相乘或相侮,都是相克的异常表现,《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介绍了相乘、相侮形成的原因。但五藏相生相克仅仅是大原则,不能死搬硬套,中医在这个大原则下,更讲究辩证治疗。
  中医不但用五行学来阐释五藏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用五行解释疾病并指导治疗。
  由于五脏病变可以相互传变,故临床上又可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来推断病情的变化,如脾虚病人面上应该显出黄色,一旦显现出青色,或者脉象兼洪,提示此病可能转向肝,木来乘土;心脏病人应该呈现赤色,一旦面色偏黑,那就可能病已经转到了肾上,此为水来乘火之象。
  因此中医的治疗并非机械地头痛医头,而是考虑到整个五藏的变化,肝病患者要考虑到心脾肺,而不是一味地治肝。这种方法还可以防止疾病的传变,故《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
  中医里有许多治疗方法,都是从阴阳五行中演化出来的: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中医在治疗虚症时,常用补其母的方法,例如,肺气如果虚弱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直接治疗肺,而应该先补脾,因为脾为肺之母,脾土可生肺金。在治疗实症的时候,又常常使用泻其子的方法,例如,在治疗肝火旺盛时,常常清泄心火,因为心为肝之子,子病犯母,导致肝火过旺。
  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以制约肝阳上亢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不足,水不生木,以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引起肝阳上亢的症候。
  益火补土法:按五行相生理论,用温心阳以助脾阳的一种方法,或者温肾阳以助脾阳的方法。
  培土生金法:补脾气以助肺气的方法,适用于脾气虚弱,不能资助肺脏,导致肺气虚弱,或者因肺气虚而引起的肺脾两虚症。
  金水相生法:滋养肺肾阴虚的一种方法,即滋养肺肾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者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而导致的肺肾阴虚症。
  抑木扶土法:紧疏肝、平肝,佐以健脾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木旺乘土的病症。
  培土制水法:是用温运脾阳来治疗水湿停聚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胀满之症。此处的水不指肾,而指水湿邪气。
  佐金平木法:是以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疗方法,有时又指通过抑制肝木以助肺气的清肃,适用于肝火犯肺症。
  泻南补北法:南为火,北为水。实际上指泻心火补肾水,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症。
  此外,五行学说还有指导治疗精神情志疾病的作用。
  中医认为,人类的情志生于五脏,五脏间有生克传变的关系,五情志间也有生克传变的关系,所以古代人在治疗精神情志疾病时,常常借用情志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悲能胜怒,犹金能克木也。
  恐为肾志,属水;喜为心志,属火。恐能胜喜,犹水能克火也。
  怒为肝志,属木;思为脾志,属土。怒能胜思,犹木能克土也。
  喜为心志,属火;忧为肺志,属金。喜能胜忧,犹火能克金也。
  思为脾志,属土;恐为肾志,属水。思能胜恐,犹土能克水也。
  中医学认为:五行组成万物,同样组成人类。由于五行多少有偏颇,遂有种种类型之人。主要有五大类: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之人。每种类型都有心理、行为及生理、病理众多方面的特点。例如,木形之人的特点是:有才智、好用心思,多忧劳,体力不强,不耐秋冬……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