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悬疑推理电子书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

第26章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第26章

小说: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辩证法这东西的老祖宗是中国,远在《周易》的时代,中国人就用六十四卦推测天地的变化,“易”的本义就是变化。翻开西方哲学,他们祖宗——古希腊哲学里,根本就没有辩证法,他们的辩证法都是从中国学过去的,再传入中国。世界上最高境界的哲学只有一种,那就是中国的阴阳哲学,严格地讲,西方从来没有发明过成熟的哲学。我们这些不肖的子孙,真是愧对先人。
  中医就是按这最高哲学创造出的一门医学,它的核心就是阴阳。《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句名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使,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说的“本”就是阴阳,换句话说,阴阳就是中医之本,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乃至于养生等方面。
  那么,什么是中医的阴阳呢?
  这可真是不知道,这个问题可以难倒全世界。因为《内经》中并没有关于阴阳的准确定义,只有无数的外延,例如在《阴阳离合论》中就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带着人绕着地球转了无数个圈,最后说:“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但没有等你听明白,他已经走了。
  后来的许多名医,也基本上持一种模模糊糊的观点,例如杨上善就说:“言阴阳之理,大而无外,细入无间,亳末之形,并阴阳雕刻,故其数者,不可胜数也。”说了半天,其实废话一句。因为按照逻辑学的规律,当一个概念外延无限大时,内涵其实就为零,阴阳就是这样一个外延无限大的概念。按照现代的话说,阴阳是个大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
  为什么《内经》中没有说清楚“阴阳”呢?
  从客观上来看,“阴阳”不明确给中医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无论对今天的人还是古代的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应该相信,编写《内经》的人绝不是有意为难后人,他们没有说明白,确实有他们的难处。所以我们有一个大胆的推论:编写《黄帝内经》的人也不懂。创造中医“阴阳”的人是圣人,他们当然懂得什么是阴阳。但继承中医学的人却并不十分清楚,到了《黄帝内经》成书的时候,已经距离中医的发明期至少1000多年,当时的人很可能与我们目前一样,根本就不知道“阴阳”究竟指什么,他怎么能说得清楚?
  《内经》中没有说清楚,那么后人研究清楚了吗?说来不可思议,如此重要的概念,现代中医竟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在中医院校通行的教材《中医学基础》(第四版)里,是这样给阴阳定义的:“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是古代的两点论。”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哲学,而不是中医学。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中说:“中医学的阴阳,是中医学方法的一对范畴,它是对中医理论体系有关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概念。它既可以代表与生命有关的相互对立事物和现象,也可以代表生命过程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在这里,我们依然看到的是从哲学概念脱胎出来的中医阴阳定义,它的哲学味道太重,以至于很难将它看成是医学概念的定义。医哲不分,以哲代医,始终是中医学的一大痼疾。大约人们认为,不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不能标明祖先的伟大,但一味强调其哲学性,恰恰脱离了当时思维发展的水平。这也是中医学被认为“不科学”的一个原因,外国人实在搞不明白:一个极其抽象的哲学概念,怎么能作为医学概念呢?
  也就是说,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超越《内经》中关于阴阳的论述,千百年来只是在反复重复着同样的语言。由于中医概念的如此不确定性,当代中医在解释病机时,都是含含糊糊,概念先后不一致。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中医阴阳概念不能再是天上的云彩,它必须变成雨滴,最后落回大地。何梦瑶就呼吁:“医书动言阴阳,而不切指其为何项,甚属朦混,当细分之。”阴阳必须有固定的指向,固定的内涵。
  也有人试图明确阴阳的指向,例如石寿棠就提出:“阴,人之形;阳,人之气。”但这个分法还是说明不了许多医学问题。
  那么,中医阴阳能不能有具体的内涵?
  从两套生命系统来看“阴阳”
  我们认为,无论阴阳是如何进入中医的,但创造它的人,当时脑海中肯定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阴阳不是哲学概念,而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医学概念,有具体的内容,它对应人体真实的生理原型。
  根据我们对中医的理解,我们认为,中医阴阳是用来描述共生体的一个基本概念。为什么这么说呢?藏象生命与人类肉体组成了一个共生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解剖生理系统的运作必然会涉及藏象系统,同样,藏象系统的运作也必然会涉及解剖生理系统。所以中医才使用了“阴阳”这个词来描述这种共生关系。大概来说,阴指的是人体的解剖生理系统,阳指的是人体中的藏象生命系统。
  如果我们站在“共生体”的角度,再来看中医的阴阳,那就一目了然了,而且再没有一个词比“阴阳”更准确。
  中医阴阳是一个大概念,而且是个系统性的概念,可分为阴系统概念,阳系统概念。中医在划分这两个系统概念的时候,隐隐约约有一条主线。凡是与人体解剖生理系统对应的、相关的都可以阴名之,凡是与人体藏象生理系统对应的、相关的都可以阳名之。
  按照这条线索,我们再回头看中医纷乱的“阴阳”,它们似乎也变得好理解了。
  第一、从生命的结构上来划分。每个人都是由解剖生理系统和藏象生命系统组合成的“共生体”,故“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解剖生理系统是有形的,即为可证的,而藏象系统则是无形的、不可证的。《内经》将有形的解剖生理称之为阴,而将无形的藏象称之为阳,例如,《阴阳应象大论》中就十分明确地将阴释义为解剖形体,“阳化气,阴成形”,这里的“形”指的就是形体,即是解剖生理系统。“阳化气”则是无形的,因为藏象食气。
  第二、从能量来源划分。人体的两个生理系统,各自需要不同的能量来维护。解剖形体需要“味”,而藏象则需要“气”,《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指明两个系统的能量来源不同。《素问·生气通天论》更明确记载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意思是说:解剖生理系统通过摄取食物中的营养存活。《阴阳应象大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述阴与味的关系,它说:“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其中“味归形”一句说得很直白,可以理解为:食物为解剖生理系统所必须,或者说形体从食物中提取能量。
  同样的道理,中医将藏象系统通过经络直接从宇宙空间得来的能量名为“阳”,也称为先天之精,它化生阳气。而将从人体解剖系统(脾胃)转化而来的能量统称为“阴”,也称为后天之精,它化生阴气、阴血,《五常政大论》曰:“阴气内化,阳气外荣。”
  第三、从人体与宇宙来划分。人的两个生理系统与宇宙空间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性质很不相同。解剖系统与大气以下的地球环境关系密切,这个环境提供了它所需要的一切,如水、空气及各种营养成分。因此中医里,地球环境为阴,“天为阳,地为阴”。
  人体的藏象系统与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关系密切,它所需要的一切能量都最终来自遥远的星空,故而地球以外的空间环境为阳。因此藏象系统随地球的运行而运行,《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第四、从疾病的来源划分。请注意,中国的疾病理论不是站在解剖生理系统的角度,而是站在藏象生命系统的角度来论述。因此,有了阴病和阳病的区分。但不论是阴病还是阳病,指的都是藏象系统的疾病,而不是解剖系统疾病。如此划分,是为了标明疾病的两个来源。
  源于解剖系统而最终影响到藏象系统的疾病称为阴病,例如,《太阴阳明论》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意思是:饮食没有节制,起居黑白颠倒、房事过度,都会损害解剖生理系统的健康,最后影响到藏象生命体。《调经论》在讲到疾病时也说:“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
  而由于藏象系统本身原因而引发的疾病称为阳病,因为藏象系统与宇宙空间风寒暑湿燥火热六气关系密切,它通过经络可以直接侵入藏象系统,故而阳病都来自身体以外,即是指我们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故言“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
  《调经论》曰:“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
  《脉要精微论》曰:“故中恶风者,阳受之。”
  《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
  第五、从藏象组织结构划分。《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言人身之腑脏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这里谈到的是藏象本身的组织划分,换言之,五藏之经络为阴,六腑之经络为阳。五藏受精于脾,脾化精于解剖系统的胃,胃得味于地球环境,故五藏为阴。六腑之经络对应天之六气,直接采气于宇宙空间,故六腑为阳。《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
  第六、从对人体生命的影响来划分。人体的两个生理系统对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