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第9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地方,并不在这次并帐为村的范围内,跟自己无关的事情,他们也懒得理会。
朝廷发钱总是好事,虽然不知道到底为了什么,几位还是欢天喜地谢了前来报信的公吏,答应回去通知附近的蕃落。这几位都是大部族,每月白得五贯钱,一个个笑逐颜开。
不要小看了每月五贯钱,以前最强盛的宗哥族首领李立遵,未反叛前定给他的俸禄也不过是每月十贯钱,再加上一些米面茶绢。蕃部能够用来换钱的无非是马匹牛羊,他们对茶业和绢的需求又大,手里并没有什么余钱,五贯能买很多东西了。
公吏又道:“记得前来领俸钱时,要带着朝廷发的官印,发钱是认印不认人,没有官印的不许发放。你们回去跟其余蕃落宣讲,这一点务必要给他们讲清楚。”
众人高高兴兴地答应,一起恭敬地送公吏离开。
看着公吏走远,瞎厮铎心黑着脸沉声道:“突然给我们发钱,世上哪里有这种好事?”
阿厮铎道:“贤侄年纪轻轻,想事情未免过于复杂了一些。怎么没有好事?你看连你们族里盐池里的盐卖不出去了,都有官府收买,发些俸钱算什么!”
上下族老首领道:“说得对,朝廷对我们这些蕃落处处照顾,新来的大帅着实是个难得的善人。我儿不要瞎猜,钱实实在在地发到手里,怎么会害人了!”
瞎厮铎心冷哼一声:“怎么不是害人?今天我们到三司铺子里都看到他们卖的那些货物了,哪样不是稀世奇珍?他们卖货只收钱,本来我们没有钱去买也就算了,现在手里有了一点钱,必然会去买他们的货物。等到知道了那些货物的好处,只有想办法去赚钱了。朝廷就是用这个法子,让我们沉迷于那些奇怪物事,从此不好好放牧牛羊了!”
听了瞎厮铎心的话,几个首领不由哈哈大笑,对他道:“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比那些心思灵巧的汉人想的都多!朝廷发俸钱而已,现在党项叛乱,朝廷正要借我们这些部族的力,才会给我们好处!有钱到手我们自然就接着,想买点什么又有什么妥!”
瞎厮铎心认准了朝廷是心存恶意,想的跟这些老人完全不同,对他道:“你们想的忒简单了些!有没有想过,现在我们东边的蕃落都在并帐为村,再也不许我们蕃人像以前那样生活,这又是什么道理?等到宁远寨以西的蕃落都并完了,早晚并到我们的头上来!”
张香儿听了大笑:“你心里都想的是些什么!并帐的那些都是熟户蕃落,他们本来就是种地为生,跟我们放牧牛羊不同。我们逐水草而居的,怎么并帐为村?想想就知道你这是瞎想的太多了!再者说了,并帐为村的人那些人,未必过得比我们差呢!”
“哼,族里的人都成了朝廷管下的编户齐民,那些穷苦人是得到好处了,我们这些首领怎么办?本来族人牛羊都是我们首领的,现在成了朝廷的,这不是明抢吗?!”
张香儿连连摇头:“今天你这孩子是怎么回事?都说了并帐的蕃落本就种地为生,他们哪里来的牛羊?首领以前的地多,现在一样可以多收租子,跟对以前有什么区别?只是把人聚到一起,建堡寨起来,防止北边的党项人打过来抢掠而已!”
瞎厮铎心气鼓鼓地道:“总有一天并帐并我们这些部族的头上来,你们才知道厉害,才知道今天我为什么这样说!秦州附近的蕃落,以前跟我们有什么区别?他们不就是贪图小利,献土纳质,才跟汉人一样只能耕种田土!我们蕃人天生就不是种地的,怎么能够跟那些汉人一样?放牧牛羊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哪是种地守着土地不能走能比的!”
………………………………
第48章 私盐贩子
从与众人分别,瞎厮铎心一路上便就阴沉着脸,一句话都不说。老首领知道自己想让甲寒回来让他感到不快,只能叹气。甲寒在秦州造出了这么大的声势,为本部族的未来着想,最好是把他迎回来。朝廷真地要吞并周围的部族,谁又能够挡得住?
秦州能够一直维持现在这种蕃落众多的格局,是因为从大宋立国开始,便就不对外开拓,这是从太祖的时候便就定下的政策。朝廷只对汉人的传统土地有兴趣,其他的蕃部地区懒得搭理,没有收回燕云之前,不会对其他地方动手。太宗曾经想把交趾郡县其地,对党项的反叛全力镇压,最终都没有成功,这种守本土不开拓的政策便就沿续了下来。
有北边的契丹压着,宋朝的财政压力一直很大,开拓土地是要花钱的,花钱的事情很难获得朝野赞同,这是河湟众蕃部存在的基础。
现在因为党项反叛,朝廷要向河湟地区开拓,决心下了蕃部不愿意又如何?老首领活了几十年,对这些事情还是看得清楚,秦州周围并帐为村完成之后,周围的蕃落也很难幸免。反对又怎么样?难道还想起兵反抗?从宋立国,在秦州这个地方,还没有哪次蕃部闹事对朝廷造成过威胁。田仁朗任秦州都巡检,动辄夷灭成千上百的蕃落族帐,谁又能把他怎么样?还不是当煞星好好供着。闹得最大的一次,宗哥李立遵以唃厮啰的名义号召,聚众近十万作乱,结果三都谷一战被曹玮追杀数十里,从此河湟没人敢再跟朝廷作对了。
大势来了,浩浩汤汤,任何人的反抗都是螳臂当车。现在的大帅到了秦州之后的政策很清楚,改变了以夷制夷的政策,要整理周围蕃落,全力对付党项。好在大帅在经略蕃部的时候不以武力扫荡,而是示之以恩,最少到现在为止,都是对蕃落让利。部族最好的应对就是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妄想反抗是自寻死路。在这个时候甲寒为部族争气,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哪怕将来本族并帐为村,也不会受到多大损失。
可惜这中间的利害关系不好跟儿子讲,不然传扬出去,可能会受到帅府的忌恨,由此引来报复那就得不偿失了。反正自己把握着族里的大方向,儿子纵然现在受到些委屈,总有一天会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至于什么蕃部只会放牧牛羊那就是废话,秦州周围很多蕃部本来就是汉人,晚唐被吐蕃占住之后才蕃化的。只要耕种田地比原来过得好,不知多少蕃民愿意并帐为村呢,几个首领为了自己的利益怎么可能拦得住。
回到族里,瞎厮铎心一句话也不说,直接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把门一关,任谁都不见。
老首领的帐里,几个汉人服饰的人早就等在那里,见到老首领进来,忙起身行礼。
双方见礼毕,老首领道:“今天到秦州城里事情太多,劳几位久等了。”
众人中一位看起来是头领的人道:“族主客气,我们等上一等打什么紧。对了,族主这次到秦州有没有重要的消息?听说你家里在纳质院的儿子甚是争气,恭喜族主!”
老首领连连拱手:“那儿子小时候就送去了秦州,没想到大了还有这个运气。他现在经朝廷赐了姓名,姓是国姓,名为甲寒。”
几个人纷纷道贺,那个头领又道:“听说现在秦州城里开了一家什么三司铺子,里面卖的有上好细盐,价钱极是便宜。若是如此,我们这些贩盐的没了生计,族主部族里的盐池一样难办。有那便宜的细盐,你们煎了盐卖给谁去?”
老首领笑喝喝地道:“我到那里见到细盐,听说他们只卖十文钱一斤,也一样心慌。后来找了帅府里的蕃落使,他到本路大帅那里说项,大帅让三司铺子收买我们的盐,再制成细盐发售,不用朝廷自己的细盐了。这位大帅甚是心善,不为难我们这些蕃人。”
听见是这个结果,几位私盐贩子心里冰凉,不过那头领脸上没有表现出来,还是满脸堆笑道:“那恭喜族主了!官府收盐,是长久买***以前还要好上不少。不知道他们收多少钱一斤?细盐只卖十文,给你们的价钱也不高吧?”
“还好,大帅吩咐三司铺子,不赚我们的钱,给的一斤六文,过得去。”
几个私盐贩子互相对视一眼,那头领试着问道:“有那个三司铺子向外发售细盐,能卖六文钱一斤也算不错了。族主,我们多年交情,能不能带挚我们一番?”
老族主的心里生出警惕之心,笑呵呵地问道:“以我们的交情,能帮你们忙我自然会帮了。只是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我能不能帮上忙。”
“六文钱一斤的盐,我们这生意便就没法做了。但多年结下的人脉,一些其他有盐池的部族,他们没有族主这种运气,守着盐池却卖不出盐去。我们却不过情面,不知道能不能用族主的名义,把盐卖给三司铺子,他们让一文两文钱的利也是可以的。”
老首领忙道:“这个可是使不得!今天说定了,我们每个月卖给三司铺子的盐是有定额的,比先前族里煎的盐还少。本族的盐都卖不完,怎么还能卖其他的盐!”
附近有盐池的蕃部,除了上丁族外,再就是叠州和宕州。不过那两州的盐一向都是只销往蕃羌腹地和利州路一带,并不卖到秦州来。这几位客人说要卖其他地方的盐,老首领首先想到的就是党项过来的青白盐,他们因为叛宋,被断了销盐的门路,一向都靠这些贩私盐的卖盐。如果真是如此,自己代卖党项的青白盐,被朝廷知道了可是灭族之祸。
秦州推行低价细盐的政策,脑子正常的都知道是为了封堵党项的青白盐,断他们的财源。在这上面钻空子,通敌叛国的罪名只怕跑不掉,老首领几个胆子敢做?
几个私盐贩子听了老首领的回答,非常失望,礼数倒还不缺,对老首领道:“没想到朝廷还有这诸多限制,看来收你们的盐是格外恩典,可怜其他部族了。”
老首领道:“我们能这个好处,是靠着我去找帅府得来的。你们不妨告诉那些有盐池的部族,也可以一样去找帅府,不定三司铺子也会收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