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195章

一世富贵-第195章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徐平近两千大军,原来的计划肯定行不通了。但问题是即使不做,自己已经沾在身上的污是怎么也洗不清了。等到徐平把迁隆峒占住,韦知州都不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面对。

    黄知县更害怕,路一修通,大军到这里一日来去,罗白县他已经说了不算了,现在只要稍微有势力的人他见了都害怕。

    见韦知州说得坚决,黄知县道:“那下去安排人手,今天就结果了黄从贵的性命,免得夜长梦多。”

    “慢着!”韦知州把黄知县叫住,“再等一等。看看明天大军怎么行动,说不定还有翻盘的机会。再者,现在动手一闹出动静来,可是自己找死!”

    黄知县不知道韦知州说的机会是什么,不过他已经没了主意,别人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刚过三更,军营里就号角长鸣,把整个罗白县从睡梦中惊醒。

    半个时辰之后,张荣带着先头部队就已经出发,在黑暗中径直奔向南边的莽莽群山。而↖↖↖小↖说,。@。♀o其他的部队整理行装,收拾用具,打扫军营。

    山间小路只能一人通过,连并排两人都不可能,一个人在路上占三尺长度,再加上驮运补给的马匹,平均下来就到了五尺。两千人的部队听起来不多,在前方的山路却要绵延成近十里的一条长线。这样细长队形的队伍,连主帅的命令都无法有效传达,非常考验基层军官应府突发事件的能力。

    张荣带队先行,次之是新招的安远军,徐平带着高大全押在最后面。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军队,徐平终究还是不放心,把他们放在了中间。

    等到徐平动身,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月亮消失,太阳还没升起,就连天上的星星好像也变得稀疏了。

    由谭虎帮着穿好盔甲,徐平吸一口气,提着腰刀出了房门。

    外面人喊马嘶,正在忙碌,一盏盏煤油灯了起来,持在马脖子上,所有一切看起来都朦胧不清。

    迎着清晨的凉风,踏着草地上露水,徐平带人踏上了征程。

    当太阳升起,霞光洒满大地,徐平的队伍终于到了山口。前面安远的队伍已经拉成了一条长线,在青山之间如蛇一样蜿蜒前行。

    高大全一抖马缰,策马顺着行军队列向后奔去,口中大喊:“原地停住,卸甲,换轻装!”

    这是早就定好了的,除了必要的警戒人员,过山的时候全部都换成轻装前进,不然那一身盔甲就能把人累死。脱下的盔甲由跟随的马匹驮运,等到出山的时候再武装起来,这也是徐平定下的昼夜行军的措施。

    至于在路上被蛮人袭击倒不用考虑了,一是时间紧凑蛮人也集中不起来,再一个他们来的同样是轻装,没什么人能够盔戴甲在山林里飞奔。

    徐平下了甲,由谭虎绑在了马上,迎着朝阳吸了口气,对谭虎道:“但愿这几天都是好天气!”

    “只要不起风,就没有雨下来。通判安心,这个季节邕州的雨水很少。”

    听了谭虎的话,徐平头。雨水是来自海上的季风,季风住了,雨也该停了。要不然不管交趾还是广源州,都选在这个时候开战呢,就眼前的这条山路,如果雨季行军赶上一场山洪,不用打仗就全完了。

    高大全巡视过队伍,才赶了回来,向徐平高声禀报。

    徐平头:“高大全,你要保证队伍任何时候不要断了联系。出发!”

    身边兵士手中的帅旗轻轻前指,徐平随身的一百多卫兵当先动身,高大全带着的亲兵紧随其后,路上了去迁隆峒的小路。

    大山深处,半山腰一座茅屋前,大贵牵着岑大郎的手,看着山谷里如一条长蛇般缓缓前行的队伍,抬头问道:“阿爹,那些是什么人?”

    “是朝廷的兵马,我们蛮人,主家的田子甲可没有这个样子。”

    “哦,什么是朝廷的兵马?他们到山里来干什么?”

    岑大郎摸摸大贵的头,低声道:“朝廷的兵马就是京城里皇帝的兵马,他们不到山里来,那个‘括丁法’那个主家会理睬?”

    岑大郎的手微微有些颤抖,难道自己真有活着走出大的那一天?他以前在韦家因为一手医术备住重视,见识也非一般山民可比,知道凭着一纸榜文政令是到不了大山里面的,对于到处传得沸沸扬扬的“括丁法”,他反而并没往心里去。没有刀架在主家的脖子上,他们怎么可能给奴仆发钱呢?更不要说打了奴仆主家还要受罚,天地间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

    想起自己被活活打死的妻子,岑大郎的眼睛有些湿润。妻子被主家打死了,他还要逃亡,如果早有这“括丁法”,官府真地会抓主家去偿命?

    岑大郎想不明白,只是心里充满了一种渴望。

    他当然并不知道即使括丁之后,主仆还是有别的,即使在内地,报到官府里主人也是在活与不活之间,全看地方官的心思。主杀仆比平常人的犯罪要减一等,不是必死,地方官可以杀,也可以按“折杖法”判流刑。这既取决于地方官的性情,也看主人家的财势,势力到了一事没有也可能。毕竟不管什么时代,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

    夜幕悄悄降临,黑暗中周围的群山就像一头头猛兽,随时要择人而噬。

    徐平在路边的大石上坐下,喘了口气。谭虎三热水来,让徐平喝了。

    收了水壶,谭虎道:“官人,明天你还是骑马吧,在这样的路上走上整整一天,我们都觉得辛苦,更何况是你呢!”

    “没必要,再怎么着也不过是两天而己,忍一忍就过去了。对了,你招呼大家感紧吃饭,一个时辰后我们接着走。”

    谭虎答应,去吩咐正在休息的徐平随身军士。

    徐平揉着又酸又痛的小腿,叹了口气。真心说,徐平下马步行不仅仅是为了给手下做个榜样,他还怕自己骑在马上格外显眼,路边要是真有那么个把蛮人躲着就成了靶子,这后一个理由不好说出口就罢了。

    自天不亮起程,太阳高升的时候吃过了一餐饭,下午花半个时辰吃过第二餐,现在快到半夜里吃第三餐,稍作消息还要接着行军,这个强度还是挺折磨人的。原来想着自己前世也曾经连续几天加班,到了这个世界熬上两夜也没什么问题,可不但不睡觉,还要连续走路这个就折磨人了。

    没办法,自己做的决定,苦也得把眼泪吞到肚子里。

    吩咐过了众人,谭虎取了饭过来,让徐平填肚子。

    连续行军就不要想热饭热汤了,就一个面饼,两个凉了的煮鸡蛋,一块咸肉,两根腌黄瓜,就着热水咽下肚去。

    也就是蔗糖务财大气粗,行军也弄得伙食有肉有蛋,虽然凉了味道不好,总是能够填饱肚子。尤其是那两指挥新招的厢军,以前在福建多是穷人家出身,一年到头没多少油腥到嘴里,凉的也吃得心满意足。

    一盏盏煤油灯缀着这条蜿蜒的长龙,在黑夜里格外显眼,路边山林里的各种小动物探头探脑,小心地看着这从来没见过的景象。

    吃过了晚饭,稍事休息,再次出发的时候天上明月已经西斜,把连绵在大山罩上了一层银灰色。

    山路一直上升,虽然并不陡,却崎岖不平,脚下深深浅浅,高高低低,走起来格外费力。徐平感觉到自己脚上起了水泡,踩到石头上钻心地痛,不过看看一直前行的队伍,只好咬着牙强行忍住。

    脚上的水泡旧的破了,新的又起,折磨得徐平痛苦不堪。前行的脚步慢慢机械起来,仿佛那两条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只是一一向前挪。而麻木了的又腿,终于再感觉不到水泡带来的痛感了。

    当红日升起,整片大山都抹上了红晕,徐平一行终于到了这连绵大山的最高处,罗白县与迁隆峒最重要的隘口。

    从这里往前,就一路下山,直踏入明江边的迁隆峒。05208……》
………………………………

第95章 迁隆峒

前面一轮朝阳正缓缓升起,万道霞光装点着碧蓝的天空,那种暖洋洋的感觉让人每一个毛孔都舒适地张开来,直想溶进那火红的太阳里。

    韩道成走出山谷,抬起头来,向着朝阳贪婪地呼吸着。

    两天两夜,终于走完了这暗无天日的一百里山路,看见火红的太阳,觉得自己就像获得了新的生命一样。

    军使曹洋牵马走到韩道成身边,小声道:“指挥,谷口一个人都没有,蛮人还没觉察到我们呢!”

    韩道成看看四周,朗声道:“我们日夜兼程,比报信的蛮人走得都快,他们知道个屁!吩咐上马,列阵,守住谷口等军使!”

    一声号角声响起,出了谷口的兵士纷纷上马,在离谷口一里远的地方排开阵势。韩道成一马当先在前面,旁边站着执忠锐军旗的亲兵。

    只用了一顿饭多一点的功夫,忠锐军就已经全部出了山谷,纷纷上马摆开战阵,正对着前方不到十里远明江边上的迁隆峒寨。

    曹洋打马到韩道成身边,叉手行礼:“禀指挥使,列阵完毕!”

    韩道成点点头:“令众军士不得喧哗,等候号令!”

    曹洋高声应诺,回去传了军令又跑了过来,小声道:“指挥,后边的队伍离我们还远,要不要我们休息一下吃个饭?”

    “住口!军使和其他指挥兵马还在行军,我们作为前锋,自当为他们警戒,怎么可以懈怠?回去守住你的手下!”

    韩道成说完,向曹洋使了个眼色。

    曹洋会意,悻悻回归本队。

    韩道成心里暗骂,曹洋这厮平时看着挺机灵的,怎么这种关键时候犯糊涂?晚吃一会饭能饿死你?两天两夜都忍下来了。

    平平安安出了山路,正是表现领功的时候,你却要吃饭,没事找事吗!徐平还带着人辛苦在路上爬,你这里却开饭了,让他出来一头撞上,那还有个好?十分功劳连三分都剩不下!

    太阳出来了,勤劳的农人纷纷出来上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