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唐小郎中 >

第435章

唐小郎中-第435章

小说: 唐小郎中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决定去核实清楚,便让儿子杜寅找了于老太医等当初悔婚的三家人,他的身份加上软硬兼施,对方不敢不说实话,交出了永嘉公主的纸条,加盖的印章杜淹仔细辨认,果然是真的。便相信了左少阳的话。更是郁闷,又是后悔,病情进一步加重。

    杜淹的儿子杜寅见父亲病情加重,赶紧亲自捧了一盒金银去左家,想请左少阳来给父亲杜淹看病,可是,左家已经人去楼空。一打听,得知左家已经连夜搬进了孙思邈家。

    孙思邈是皇上的大红人,杜淹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敢跟孙思邈硬碰硬的,加上左少阳后面有永嘉长公主,杜淹只能望洋兴叹。

    冷队正将左少阳的辞职信递到他面前时,杜淹更是气得七窍生烟,这姓左的果然说到做到,官也不要了,连自己给他的宅院都不要了。看来,当真是跟自己一刀两断,彻底决裂了。

    别的都好说,这病怎么办?

    杜淹得过一次水肿,那一次病得很重差点死掉,他想想都感到后怕,现在,风毒水肿再次发作,而上次救了性命的左少阳却又跟自己分道扬镳了,该如何是好,杜淹很有些后悔,若是如此,应该先稳住左少阳,不要逼得太紧了。他想不到这小子如此倔强,压根不在乎官位,甚至不怕自己的威胁,总之,造成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左少阳真正后台。

    想不到这小子竟然攀上了永嘉长公主这棵大树

    杜淹万般无奈,为了性命,只能软语哀求了。将儿子杜寅叫来,让他拿着那封辞职信,还有五百两银子,亲自到孙家登门拜访,请左少阳来给自己治病。

    左等右等,等了好半天,杜寅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一见儿子这脸色,杜淹就知道事情不好。果然,杜寅哭丧着脸道:“父亲,这小子不识好歹,不肯来。”

    杜淹连发火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一次的风邪水肿来势凶猛,刚开始还是眼睑浮肿,接着迅速发展到四肢和全身,只一天工夫,他便已经浮肿得跟吹涨了的猪尿泡似的。而且,全身开始长出大大小小的疮痍,并开始溃烂。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也解不出来了,喉咙肿痛,心慌心悸,苦不堪言。

    皇上派来的太医署太医换了好几拨,药方下了一大叠,药也吃了几大罐,不仅没好,反而越发重了

    杜淹知道,如果左少阳不来,自己这一次只怕死定了。喘息着道:“你没跟他说吗?我不让他做任何事了,只需过来帮我治病,以后他爱做什么做什么,我不再管他,也不再强迫他做任何事情”

    “说了,我还说了,只要治好了父亲的病,五品以下的高官任他挑”

    “对对他怎么说?”

    “他说了,不要官不要钱,只要我们能让牛把式能起死回生,他就来帮您治病。”

    “这……,这兔崽子,当真想眼睁睁看着我死?他不是标榜他是什么宅心仁厚的仁医吗?”

    “是啊,可他就是不来这一次看样子他连这仁医的名声都不要了”

    “……”

    杜淹无语地躺在床上,眼望着天花板,仿佛看见了死神的狞笑。

    杜寅低声道:“父亲,这小郎中上次不是留有药方吗?要不,再按照这药方吃一下试试?”

    “没有临诊,乱用医方,只能不妥吧?”杜淹虽然不懂医,但是吃药必须要大夫看过之后,随证下方,才能拣药吃,不能随便找一张方子就按照吃的。最关键的是,他感觉这一次的风毒水肿,似乎跟前一次不太一样如果按照前次的方子服药,说不定会生变故,所以他虽然早想到这一点,却一直没说出来。

    杜寅自然也知道,只能苦笑道:“父亲,没办法,只能这么着了。试试看吧。”

    杜淹无奈,只能缓缓点头。

正文 第478章 求情

    第478章 求情

    杜寅急忙派人按照左少阳上次留下来的药方抓药给父亲煎服。

    这方子吃了两三天,不仅没好,病情反而急剧加重

    杜淹觉得不对,赶紧停药。找来太医一问,才知道这一次的风毒水肿跟上一次不太相同,风水泛滥之上又增加了湿毒侵yin证,是一种混合型的水肿,所以再用前次的药方便不灵了,而且还出现了坏证。

    这太医虽然知道病因原委,可是,开出来的方药治疗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这一方面是太医对水肿研究不够透彻,另一方面,主要是太医给皇上和朝廷重臣治病,一般都以稳妥为重,不敢稍越雷池半步,生怕有个好歹自己担当不起,而这一次杜淹的风毒水肿来势凶猛,又非重剂不能治,太医不敢下重剂,自然好不了。

    眼看病情一日重似一日,杜寅几兄弟很是焦急,围着杜淹商量对策,有的说再派人去请左少阳,进一步用高官厚禄诱惑之,有的提出来硬的,都到了这地步,不要怕永嘉公主了,直接派人去孙家强行把左少阳请来。

    当然,这些主意都被杜淹否定了,最终,还是杜寅想了个办法,道:“父亲,如若不行,还是去求皇上吧,让皇上下旨让他给父亲您治病?”

    杜淹对这个主意很满意,点头道:“如此甚好你快替为父写奏折,报皇上开恩”

    奏折报上去了,皇上却只是把孙思邈叫去了,问了让小郎中治病的可行性。孙思邈只说了一句话:“左少阳学医才数年,让他给朝廷重臣治病,若有好歹,担待不起。”于是,皇上便下旨让太医署派有名的太医尽力施救。并没有答应杜淹的请求。

    经过太医的治疗,杜淹的风毒水肿病并没有什么好转,而且越来越厉害了,到后来,已经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这一天,杜淹的几个子女正围在病榻前守着杜淹。前来探望的官员都只能在外面,因为杜淹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生怕劳神说话,影响他的病情。

    这时,仆从轻轻跑了进来,在杜淹的大儿子杜寅耳边低声道:“大老爷,宰相杜大老爷来了”

    仆从嘴上说的这位宰相杜老大爷,便是杜淹的亲侄儿,当朝宰相杜如晦

    杜如晦是坐着软榻来的,他也是身染重病,久治不愈,但听的叔叔病得不行了,强忍病痛,赶来探视。

    他坐在床边,用一方厚厚的手帕捂着嘴,因为他总是不停地咳嗽,生怕惊醒了杜淹。

    望着杜淹浮肿的明晃晃的猪头一样的脸,还有紧闭的双眼,杜如晦不敢说话,生怕影响他休息,坐了片刻,才对杜寅招招手,一起来到隔壁厢房说话。

    杜寅一把鼻涕一把泪说了,他父亲这病,必须孙思邈的小师弟左少阳医治才行。可是不知道怎么搞的,跟左少阳有一点小小误会,左少阳不肯来,而孙思邈又对皇上说左少阳年轻经验不足,不能给杜淹治病,皇上也没办法。看杜如晦能否说动孙思邈,请左少阳过来帮忙治病。

    这些天左少阳替甄权开胸疗伤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都轰动了,很多朝廷高官都知道了,杜如晦也不例外。

    他听完杜寅的话,问道:“这左少阳果真能治叔叔的病?”

    “是。上次父亲病得比现在还重,也是这小郎中治好的。只是,这一次父亲的病好象有些变故,吃了上次左少阳留下的药方,竟然不能凑效了。所以,请堂兄务必说动这小郎中过来给父亲治病。”

    杜如晦轻轻咳嗽着,道:“太医都来看过了吗?”

    “看过,太医署有点名气的差不多都来看过的,吃了药就是不见好。”

    “许老神医、孙老神医他们呢?”甄氏兄弟已经下狱了,而且甄权自杀未遂,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自然不能再来给杜淹看病。

    杜寅迟疑片刻,低声道:“许老神医来看过,说没有办法,以前父亲水肿,他用了方子没效果,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没有下方就走了。而孙老神医没有来。”

    “没派人去请吗?”

    “去了,孙老神医说他对这种水肿也没办法。所以就不用来了。”

    “这么说,能想的办法都想遍了?”

    “是的。父亲说了,能治他这病的,能救他的命的,便只有这小郎中左少阳一人了。可惜,上次跟他有误会,闹翻了,我们去请,他不肯来,只能辛苦堂兄了。”

    杜如晦瞧了他一眼,轻轻咳嗽着,道:“他一个小郎中,真能治得了孙老神医他们都治不好的病么?”

    “上次父亲风毒水肿,便是他治好的。”

    正说着话,一个仆从小跑进来,躬身道:“宰相老大爷,我们老太爷醒了,知道您来了,请您过去说话。”

    杜如晦和杜寅来到屋里,在床边坐下。杜淹漫开浮肿只剩一条缝的眼睛,艰难地望着他,孱弱的声音道:“如晦,多谢你来看我……,可我这病是不行了……,除非,左少阳肯帮我治……”

    杜如晦宽慰道:“叔叔,你不要着急,堂弟已经跟我说了,我这就去找左少阳,咳咳咳……,我争取说服他来给你看病。”

    杜淹眼中冒出希望的光芒,竟然能把手抬了起来,握住杜如晦的手,道:“如晦啊,你要是能救叔叔我这条命,你叔母的事,就此一笔勾销”

    杜淹点点头:“叔叔,就算没有这件事,我们三兄弟就算没有欠你的,我也该帮你这个忙,总不能见死不救的。”

    “好”杜淹喘息着,握紧了他的手:“你去求他,不管他提任何要求,都答应他只让他来救我性命就行”

    “我记住了。”

    说罢,杜如晦起身告辞,离开了杜淹府邸,乘马车来到了孙思邈家。

    这几天来,甄权的病已经大好,没有出现左少阳担心的并发症。

    孙思邈对左少阳敬佩不已,想尽办法要跟左少阳学这开胸手术。但是都被左少阳拒绝了。理由很简单,这种开胸手术不只是手术这么简单,涉及到现代医学的各科的基础知识,没有经过相关的系统医学理论的学习,没有现代医学知识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