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唐小郎中 >

第132章

唐小郎中-第132章

小说: 唐小郎中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要是帮助上皮生长创面愈合的,两种膏药配合使用,可以加速坏死组织的液化分离,阻止正常组织的进行性坏死,帮助创面愈合。而且,这种膏药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很大程度上能减轻疼痛。”

  “嗯,药配好了吗?”

  “还没呢,第一种药要文火继续煨一个时辰,然后还要配伍麝香,再调合少量香油,装进瓶子里就行了,第二种麻烦一些,要浸泡几天之后,再放在铁锅里煎熬,然后放升药去火毒,倒进容器里防冷,再涂在透气吸水性好的膏药纱布上。低温干燥了之后就行了。”

  左少阳说的这一通,夹杂了不少现代医学词汇,左贵自然听不懂,但想着那老铃医是个世外高人,所教的东西自然异于常人,碍着脸面,又不好意思细问,只是捋着胡须微笑点头。

  止血绷带和金创外伤用的中医消毒液和冲洗液,左少阳以前就配得有,治疗金创外伤的常用器械药铺虽然有,但是不全,左少阳整理出来之后,把欠缺的都写了个单子写了下来,准备上街定制。

  医用纱布、防水布这些东西唐初自然没有,他准备上街找找看能否找到替代品。另外,还需要准备一口高压锅,用来高温消毒的。高压锅的密封圈唐初没有橡胶圈,他准备用鹿皮涂上清油试试看。

  另外,他还准备制作石膏绷带。这是用于骨折的外固定用的。唐初用于骨折固定的主要是竹夹板,还没有使用石膏。

  相对竹夹板固定,石膏有它自己的优势。能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形,易于达到…固定的治疗要求,。特别适合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以及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尚未愈合,软组织不宜受压,不适合小夹板固定者,以及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等等。

  石膏固定确实,护理方便,特别适合战乱条件下使用。当然也有缺点,比如较沉重、透气性差,弄不好可能导致关节僵硬。

  制作石膏绷带的石膏他们药铺有,绷带纱布在绸缎店可以定做。

  左少阳把烧伤膏药前期工作完成之后,请老爹左贵一个时辰后把文火煨着的药拿下来就行了,然后准备去恒昌药行教他们炮制药材,左少阳出门的时候,跟老爹左贵要钱去定制器械、高压锅和纱布等物品用。

  上次还债剩余的钱,加上这些天给人治病收的诊金和药资总共有几百文。听左少阳说要钱去定购金创手术器械等医用物品,左贵也不多问,让梁氏拿了两百文给他。

  左少阳见天色还早,决定顺道先去米行和州衙门看看情况。

  他推开药铺门,才发现外面已经稀稀落落飘起了雪花,低头看地上,石阶上竟然还有点点砸碎的水滴,伸手去接,才知道,飘落的雪花里,还有雨滴。

  雨夹雪这样的天气更让人郁闷。看来只能打伞了。

  梁氏拿来一把红漆油纸伞,左少阳接过,撑开,举在头顶,看见伞下的自己变得红灿灿的,拿着竹竿的伞把转了转,整个伞的骨架都是竹条的,比现代的布伞要重得多。

  撑着伞出了门,听着伞上淅淅的雪加小雨滴落的声音,漫步在石板路的小街上,若不是周围匆匆跑过的手里攥着空空的米袋的行人那一张张焦急的脸,还真是十分的诗情画意的。可左少阳此刻的心情,却怎么都诗意不起来。

  曲掌柜的米行在城里有好几家,最大的一家离贵芝堂也就几条街的路。

  还没走近,远远来了一大队捕快,为首的一个缁衣捕头,手里拿着一个纸卷,一路行来,虎视眈眈盯着路上每一个行人。一旦看见大胡子,便抓住了,展开纸卷对比,觉得跟画像差不多的,立刻手一挥,后面冲上来几个捕快,抖铁链便将这人锁住,也不管如何喊冤,拖了就走。

  左少阳急忙避在路边。那捕头走近了,看见左少阳,竟然咧嘴一笑,招呼道:“小郎中,这么早做什么去啊?”

  看样子这捕头认识自己附身的这个小郎中,想必是姐夫他们县衙门的,忙笑道:“去恒昌药行有点事,您忙啥呢?”

  正文 第155章 满城皆是买粮人

  第155章 满城皆是买粮人

  那捕头笑道:“还能忙啥,抓人呗——昨夜隋掌柜家被盗,值钱的金银细软都被偷了把个隋掌柜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的。真是可怜,老母亲刚刚被人毒死,家里又被盗贼洗劫一空,能不伤心吗?”

  左少阳心里暗自好笑,表面上却十分惊讶与不忍:“天老爷这盗贼也太那个什么了吧……?”

  “可不是嘛,肯定是那号称‘飞鼠’的大胡子飞贼干的,州府衙门欧阳刺史已经下令,四门张贴海捕文告,搜捕飞鼠”

  左少阳见他们刚才拿着大胡子画像搜捕萧芸飞,不禁好笑,纵然萧芸飞站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知道这人便是偷走了隋家一大包值钱金银细软的江洋大盗。

  打过招呼,捕头带着人继续往前巡查。

  左少阳打着油纸伞,往曲家米行走去。没到近前,就听见人声鼎沸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转过街口,便看见曲家米行所在的那条街上人头攒动,嚷嚷声响成一片,到处都是提着米袋攥着钱袋一脸焦急的人。

  左少阳打着伞站在街边铺面的石阶上,踮脚往里一看,曲家米行已经关门了,大门上面,高高挂着一块大牌子,写着:“米已售完”几个大字。门口站着几个捕快,手按腰刀,无奈地望着这些百姓。

  雨夹雪虽然不大,但是淋久了,还是全身会浇湿的。场中的人很多人的肩膀、头发都已经湿漉漉的,在寒风中簌簌发抖,却没人在意这个,只是用绝望的眼睛眼巴巴望着米行的门,不是嚷嚷着要买米,虽然知道这是空话,却还是忍不住要嚷嚷,宣泄心中的绝望。

  左少阳心中沉甸甸的,问旁边一个中年男子:“大哥,没米卖了吗?”

  “没了……”这中年男子悲声道,“天没亮我就起来了,巴巴地往这边来,那时候还有米卖,只是人太多了,根本挤不进去,当时牌子上写的,糙米、黑面都是每斗七百文”

  “啥?七百文?怎么这么高啊?”

  “高?没一个时辰就换了五次,米价翻了倍的往上涨可是现在,不少人出价一万,还有一万一二的,都买不到米了”

  “啊?是被买光了吗?”

  “被抢光了”那中年男子悲声道,“大伙正挤着买米,粮价太高,大家都没多少钱买,但也多少能买一些吧。没成想来了一队骑兵官兵,还有衙门捕快,当场封了米行,称所有的米朝廷官兵全部收购了,一粒米也不许再往外卖接着就来了很多官兵,手持刀枪,赶着马车把粮食都拉走了。”

  左少阳心想,果然不是所料,官兵的粮草被叛军全部烧毁,数万大军没得吃的,只能向地方征收粮食,而合州本来就严重缺粮,米价高居不下,这样一来,进驻的数万军队等于是与合州地方数万百姓争夺口粮,现在把米行所有粮食全部征收,那没有买到米以及家中存粮不多的百姓,往后的日子吃什么?

  左少阳急道:“不是还有别的米行吗?”

  “去了,我几个兄弟一起来的,见挤不进去,就几个分头跑,全城都去了,去的时候米行前面还人挤人的抢着买米,很快也来了大队的骑兵官兵,还有衙门捕快,把全城的米行都封了,声称官兵已经买下米行出售的全部粮食。然后,来了很多官兵,手持刀剑,赶着马车,一车车把粮食都拉走了米行掌柜的坐在地上哭,说亏大发了。”

  “怎么亏大发了?官兵不给钱吗?”

  “听说给了,一斗米只给两百文”

  “老天爷涨价之前都是三百六十文一斗米了,他们只给两百文,这不等于是抢吗?”

  “可不是嘛,全城所有的米行剩下的米除了早上一两个时辰内买到米的人之外,剩下的全部被官兵买走了。”

  “估计官兵买走的米面有多少?”

  “这可说不准,不过也不算多,本来米行的米就不多。最多米的曲掌柜的米行,听说打开了仓库差不多都是空的。没多少米。”

  “瓦市呢?瓦市也有卖米的呀”

  那中年男子哽咽道:“瓦市就根本没人来卖米了不仅是米,包括猪肉、牛肉,白菜,凡是能吃的,通通都卖光了。老天爷,没吃的,这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哟……”

  左少阳黯然走开,心想幸亏官兵动作比较慢,拖延了一晚,自己从苗佩兰和萧芸飞的提供的情况准确判断了当前形势,作出了紧急购粮的英明抉择,又有萧芸飞帮忙。这才买到了足够的粮食。常言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确如此,要不是这样,只怕现在自己跟这些人一样,心急如焚了。

  左少阳撑着伞接着往前走,沿途看见的都是神色慌张,跑来奔去的提着空空的米袋的人,有的打着伞,有的却木然地在雨夹雪中走着,似乎知道往前走,依旧没有希望。

  经过两家米行,也都是高挂“无米”的牌子,门口挤满了焦急等待的人。

  左少阳来到州府衙门,衙门口是个广场,还没进广场,便被手持长矛身穿铠甲的兵卒挡住了,不准进入,站在高处踮脚一看,州府衙门大门紧闭,四周一队队都是全副武装的甲兵,重甲铁骑来往奔驰巡逻。

  衙门广场的告示照壁上,赫然贴着缉拿江洋大盗“飞鼠”的海捕文告。左少阳凑近了看,还是上次在衙门口看见的那张络腮大胡子画像,不禁好笑。

  想想现在面临的局势,左少阳又笑不出来了。

  他来到恒昌药行,这里倒是很平静,伙计个各自忙各自的,见他来了,忙替他接过手中红漆油纸伞,招呼他在客厅就座,奉上香茶。同时通报进去。很快,祝药柜的儿子祝掌柜迎了出来:“小郎中来了?”

  “是啊,令尊大人呢?去茶肆了吗?”

  “嗯,家父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