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工程师 >

第715章

明末工程师-第715章

小说: 明末工程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正区大声问道:”崇祯十一年多尔衮破关而入蹂躏京畿几千里,攻陷大小城池百余座,朝廷上下束手无策,就连兵部尚书卢象升都陨落敌手。眼看大明就要成为鞑清的猎场,大明的百姓就要成为鞑清肆意掠夺的奴隶,是谁站出来在青山口杀得多尔衮落荒而逃?“

  岳正区的一个同学猛地举起了手,大声喊道:”是齐王!“

  周围的其他百姓们一个个同仇敌忾,大声喊道:”是齐王!“

  岳正区点了点头,说道:”正是齐王。大明朝被鞑子欺凌了几十年,自萨尔浒之后就再不曾取得关键性的胜利。鞑子自奴酋皇太极即位以后更是跋扈骄横,进入长城如入无人之境。大明朝的百姓如无土的浮萍,在鞑子的铁骑威胁下瑟瑟发抖,随时可能被象畜生一样被杀死,又或者象牛羊一样被绑到辽东去!“

  岳正区一挥手,厉声问道:”试问!大明皇帝朱由检,可曾对这个局面有一丝办法?在崇祯九年齐王崛起之前,高高端坐在皇座上的朱由检可曾保护了一个大明的百姓?“

  岳正区指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范家庄百姓们,大声说道:”你!你!你!还有你!你们都是天津镇的普通百姓,若是没有齐王,你们都只能象猪羊一样在鞑子的屠刀下瑟瑟发抖,剃发为奴,世世代代成为鞑子的包衣奴!“

  岳正区面前的百姓们都沉默了,岳正区说的一点没错。如果天下没有齐王,只有朱由检,那汉人早已经成为了满清鞑子的奴才。

  岳正区扫视了一圈百姓们,指着其中一个中年妇女问道:”齐王掌控范家庄之前,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顿时所有人都看向了那个中年妇女。妇女说道:”来范家庄之前,我本是武清县县城的烧火厨娘,一个月月钱不过一两一钱,天天忍受着灶房中的烟熏火燎!“

  岳正区又问道:”现在呢?“

  妇女答道:”现在我在国营肥皂厂做事情,一个月月钱五两六钱。我在辽东还分了田庄,一年收入一百多两。我生了三个孩子,顿顿荤腥鱼肉,家人都穿丝着锦,但感觉银钱基本用不完。“

  岳正区大声说道:”说的好!如果王爷被天子杀了,如果大明再没有王爷了,如果那些士绅文官卷土重来,你还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吗?“

  中年妇女沉默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又指着另一个瘦弱年轻汉子的胸膛,大声问道:”这个汉子,你来范家庄之前是做什么的?“

  那个汉子看了看众人的目光,一下子就热泪盈眶。

  他大声说道:”我原来是宝坻县的穷光蛋,在士绅老爷家做长工。我二十一岁了还是一个人,一天两顿半饱饭,象牛马一样给士绅老爷干活,从来不敢奢望娶媳妇。“

  ”后来我到了范家庄!在一家炼油作坊里找到了事情做,现在我月钱五两,买了小别墅娶了媳妇,生了两个大胖儿子。“

  那个汉子擦了一把眼泪,大声说道:”没有王爷,我根本就做不了一个人。“

  岳正区大声说道:”王爷让我们吃饱了饭,王爷让我们穿暖了衣,王爷让我们有钱养娃!“

  岳正区猛地一挥袖子,大声说道:”王爷做的只有这些吗?不对!王爷还打灭了席卷黄河上下的流贼,王爷还均平了大明的田赋,王爷给一镇九省的每个乡镇都建立了法庭,让升斗小民再不受豪强的欺辱。“

  ”王爷教给我们科学,王爷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法制。王爷让我们睁开眼睛看世界,让我们汉人变成了开拓者,举着一镇九省的大旗走向全世界,占领那些最肥沃的膏腴之地!“

  下面的百姓们都已经完全被岳正区的义愤填膺打动了,他们一个个睁大眼睛看着岳正区,甚至都不曾举起双臂呼喊。

  岳正区大声说道:”然而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个倒行逆施的皇帝,却站在反动的士绅和文官一边,他要毁灭我们的生活,毁灭一镇九省,毁灭给我们这一切幸福的齐王。“

  ”他居然敢把我们造福华夏的齐王,打成逆贼。“

  ”他依靠齐王均平田赋的政策收到了田赋,现在却用这些田赋建新军,养边军,用这些兵马来攻打齐王,攻打我们的一镇九省。“

  听到岳正区的话,所有的百姓眼中都充满了怒火。

  岳正区大声问道:”我们怎么办?“

  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振臂高呼:”打倒朱由检!“

  围在岳正区前面的人群顿时沸腾了。

  ”打倒朱由检!“

  ”打倒朱由检!“

  ”齐王万岁!“

  岳正区举起了放在一边的一镇九省“国旗“,从人群分开的道路中走向了主街。周围的百姓立即跟上了他的步伐,齐齐在道路上游行,呼喊口号。

  ”打倒朱由检!“

  ”齐王万岁!“

  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岳正区率领的人群遇到了另一群同样高喊口号支持齐王的游行队伍,两支队伍汇合在了一起。越来越多的游行队伍汇合起来。随着越来越接近主街,岳正区身边的队伍越来越,最后竟充满了道路的每一个角落,前前后后看不到尽头。

  无数面一镇九省国旗在街道上迎风飘扬。。。。


第一千八十五章 步兵战车

  崇祯二十八年七月初七,印度北方的格拉克纳邦,连长韦老大惊讶地看着停在城外泥土地上的几百台“步兵战车”。

  印度地域辽阔,援军强大,征服印度的战争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战争开始了几个月,而大规模的决战却还没有开始。

  看到那些钢铁铸就的强悍装甲车,韦老大开始觉得这几个月在军中流传的不安情绪不值一提。

  本来,在印度的战争有些困难。

  印度不是一个小地方,是一个面积巨大的次大陆。虽然李植前后派出了九万虎贲军、六万义字营和五万武士军攻入印度,但对于一个次大陆来说,这些兵力撒开来根本不够看。

  奥斯曼、波斯和印度联军的骑兵很多,拥有远高于李植军步兵的机动力。而且莫卧儿帝国的贵族在印度经营近百年,在地方上根深蒂固。李植的军队在印度次大陆上进行“侵略”战争,当地的百姓非常支持抵抗“入侵者”的联军。所以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李植的后勤补给线几乎是完全裸露在抵抗军的视线中。

  奥斯曼、波斯和印度联军,或者说印度抵抗军随时可以使用骑兵包抄虎贲军的补给线。如果补给线被打断,就是虎贲军能以一当百,也会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

  抵抗虎贲军的联军并不准备上来就和虎贲军决战,他们很充分地利用了印度次大陆的宽度,在零星的接触中逐渐往西北方向撤退,希望将虎贲军拖入难以补给的印度内陆。

  所以即便暂时不考虑占领印度的辽阔疆域,李老四也不得不投入大量兵力在后勤保障上,在补给线的各个战略要地上驻扎兵马保护辎重运输。六万义字营和五万武士军已经全部被派往后方保护后勤线,只有最精锐的九万虎贲军还在朝西北方向挺进。

  也就是说,李老四统帅的远征军一大半都在后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参照后世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情况,侵华日军在中国一百多万部队,但在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调遣的参战兵力却只有十万人,绝大多数兵力都在后方。

  九万虎贲军要面对的是整整六十万奥斯曼、波斯和印度联军,兵力上的对比接近一比七。虽然虎贲军素来以战斗力强悍著称,习惯性以少胜多,但还从不曾打过这样兵力对比悬殊的战争,尤其是在虎贲军是进攻一方的情况下。

  而当虎贲军攻入印度北方,零星和奥斯曼、波斯联军发生接触后,虎贲军的士兵们就很快发现对面的士兵同样有前装线膛枪,有曲射炮。这样的装备加上七倍于虎贲军的数量,让虎贲军上上下下下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忧虑情绪。士兵们开始在晚上的睡眠时间议论纷纷,写给后方的书信数量也大大增加,似乎有不少士兵们都忙着交待后事。

  这种忧虑情绪,显然是对虎贲军的战斗力,甚至对整个印度战役的战局都极为不利的。

  韦老大也忧心忡忡。虽然韦老大是个不错的军官,是个久经考验的老兵,但他也不想死在这天杀的印度。虎贲军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深入印度内陆,迎战装备精良的印度援军,这情况让韦老大很担心。

  直到他看到那三百辆崭新的步兵战车。

  军营外面的泥地上已经是人山人海,没有警戒和训练任务的战士们全部聚到了战车旁边看热闹,围着一圈一圈的人。不少人还爬到不远处的树上,看战车表演。

  此时虎贲军的军装已经整体更换,原先大红色明式红袍被淘汰,士兵们都穿上了杂色的迷彩。迷彩服的主色是军绿色,配以草灰色和雾黑色,趴在草地里就能和背景融为一体。此时上万士兵围着步兵战车,一些士兵还佩戴着钢制头盔,让整个场面看上去像是后世美军大兵挤在一起。

  韦老大毕竟是个连长,有专门一片观摩区是向排长以上军官开放的。所以韦老大一走过去,就找到了观察步兵战车的视野。

  三百辆巨大的战车横在泥地上。

  那些步兵战车看上去有些像和江北军大战时候使用的坦克,整个尺寸都和坦克差不多。高大概有三米,长五米多,宽三米多,里面似乎能装十几个人。战车整个全是用钢铁制成的,不用说也知道用的是范家庄国营钢厂生产的上等好钢。

  步兵战车上没有烟囱,显然步兵战车已经和报纸上的”汽车“一样使用内燃机了。

  战车上也刷着绿色为主的“迷彩”。战车下面没有轮子,使用的是钢制的履带。

  不过这些东西坦克都有,不是重点,最让韦老大惊讶的是步兵战车上左边伸出来的一根炮管和右边伸出来的一簇枪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