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工程师 >

第403章

明末工程师-第403章

小说: 明末工程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登莱巡抚史含章看着坚如磐石的登州城,叹了一口气。

  想不到李植临时征召的一万多民兵居然这么骁勇,把登州城守得铜墙铁壁一般。

  史含章前段时间偷偷把家人送出城,然后等李植的虎贲军一撤离就调集兵马攻打登州城。没想到打了半个月,半尺城墙也没有打下来。

  城墙上的民兵们极为团结,在一百名虎贲军军官的指挥下俨然是一支劲旅。李植这些年缴获了无数军资,城墙上的民兵们一个个都穿着锁子甲。史含章甚至怀疑就算出城野战,登莱镇卫所兵都不是这些民兵的对手。

  今天攻打了一天的登州城,结果攻城的一万五千人还是溃了下来。这些溃兵好不容易集结在史含章的中军前面,士气摇摇欲坠。

  史含章怒视着登莱总兵,大声骂道:“刘成行!你这兵是怎么带的?”

  登莱总兵哭丧着脸,有些说不出话来。登莱镇不是边镇,平日里哪里有什么训练?平日里军官吃空饷喝兵血下手极狠,军中全是老弱。实际上,对于登莱镇这种军镇,军官的任命标准也基本上是看送银子到位不到位,关系铁不铁。

  这样的军镇,士兵焉有战斗力?

  巡抚怪自己治军不严,实在是太为难自己了。

  史含章正在那里发火,突然看到前面有一骑快马狼狈不堪的冲进了中军大营。

  “抚台大人!抚台大人!糟糕了!李植把关宁军打得大败!关宁军狼狈逃往山海关!”

  见这个信使如此大声喊叫,史含章暗道不好。

  果然,听到这个信使的话,史含章附近的登莱军行伍里突然发出轰一声巨响。士兵们叫嚷着推搡着,拼命往远处逃跑。本来就没什么斗志的地方军像是没有脑袋的苍蝇,往四面八方逃去。

  两万登莱本地军,竟因为信使的一句话,大崩溃。

第六百一十一章 包抄

  登莱地方军大溃败,任军官们如何吆喝追逐,那些地方军头也不肯回。

  士卒们都不是傻子:津国公的兵马已经打败关宁军,转头回来击溃登莱本地地方军还不是和玩一样?到时候秋后算帐,士卒们为登莱巡抚史含章卖命就是一辈子的污点。早一刻逃离这支毫无希望的军队,就少一分被津国公清算的风险。

  难道还留在登莱军军中,等着虎贲军回来大屠杀?

  两万地方军撒着腿狂奔,把那些做工低劣的武器和盔甲全扔了——那些地方匠户打造的刀剑,都是偷工减料的作品,拿去切菜都嫌不够结实锋利。更别提那些薄得不像话的绵甲了。既然此时大溃败了,这些劣质装备就没有必要继续留着了。

  那些地方军的武将也一个个都是人精。他们听到李植大败关宁军的消息,也一个个暗道不妙,脚底抹油要溜了。他们表面上策马出去追逐溃兵,叫喊着砍杀着,其实一跑远就直接逃了,没有一个人还回来接受史含章的指挥。

  本来前呼后拥的史含章站在那里看军官们“收拢溃兵”,结果身边的武将一个接一个跑了。最后除了几个文官和家丁还和史含章站在一起,史含章身边竟没有了一兵一将。

  致仕的贵州巡抚陈万信先反应过来,一拍大腿喊道:“竖子!这些竖子全溜了!”

  好久,史含章才反应过来,明白那些武将和溃兵们是不会回来了。自己率领两万登莱军攻打登州,最后竟是这样可笑的结局?

  史含章尴尬地叹了一口气,只能跨上军马,带着家丁和几个文官、士绅往南面的栖霞县行去。

  史含章的登莱军以栖霞为粮草集散地,栖霞可以算是史含章的大本营。这里不但有登莱军的粮饷,更有一百多名山东士绅。

  栖霞县的县衙二堂中,山东的名士汇聚一堂,都在等着史含章打下登州的消息!这些人中不乏致仕的官员进士和富得流油的举人,都是这次山东募资“倒李”运动中出钱最多的。

  每隔一个时辰,就有从登州战场跑回来的信使到县衙里汇报前线的情况。

  开始时候,士绅们还在为登州久攻不下摇头叹息。不过他们也不是太焦心,毕竟山东只是这次“倒李”运动的分战场。只要入关的关宁军击溃李植的虎贲军,山东迟早都要从李植的魔掌中光复。

  然而等史含章和几个文官灰溜溜回到栖霞时候,栖霞的名士们就傻眼了。

  登莱军就这么一下子全溃败了?一个兵丁都不剩?就连登莱各营的将领都跑了?

  当然更令人感到惊骇的是滦州那边传来的消息。李植居然打败了关宁军?号称天下强军的七万多关宁军兵马,一入关就被李植打溃?

  李植的兵马只有三万人,怎么会强悍到这种程度?

  此时此刻,本以为稳操胜券的山东士人们只剩下满肚的惊疑。然后这种惊疑渐渐沉淀下去,变成了恐惧,害怕。

  士绅们明白,要不了多久,李植就会率兵杀回山东。这些凑钱“倒李”的士绅们会被李植怎么对待?以李贼杀人魔王一般的名声和作风,结果已经不言自明。

  士绅们越来越害怕,突然有人大声喊道:“抚台大人!此地不宜久留!李植如今恐怕已经知道我们集资倒李的事情,他的骑兵从滦州赶过来要不了几天!”

  有人颤着嗓子喊了一声:“若是让李植抓到我们,这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举人周学目猛地站起来,在二堂中大声说道:“诸位,此时田产房屋都顾不上了,我们不如速速回家整理黄白细软,速速到南直隶躲一躲。从沂州入南直隶不过九百里,我们最快速度过去,比远在滦州的李植还要快一些。”

  登莱巡抚史含章听着周学目的话,脸色惨白。士绅们可以躲到南直隶去,他堂堂巡抚躲哪里去?此时坐下来细细一想,史含章知道大胜归来的李植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甚至天子都不会放过自己,就算自己躲到天涯海角,都会被抓出来。

  他愈发后悔自己组织什么“倒李”行动了。本来好好的巡抚当着,怎么要搞出这么大的事情出来?

  史含章正在那里懊悔,陈万信大声说道:“抚台,如今之际,只有走为上策了!抚台意下如何?”

  史含章想着想着,已经面无血色。他一挥手,悲怆地说道:“走!速速走到南直隶去避风头!”

  听到史含章的话,二堂中的士绅们都站了起来,便要快马回各州县的家中去取银子细软。

  但众人还没有走到二堂,就看到一个史家家丁慌不择路地跑了进来。那个家丁在二堂门口的门槛上绊了一下,噗通一声摔倒在地上。然而他是个极为忠心的,顾不上疼痛,趴在地上就朝史含章喊道:“老爷,快跑,李贼的密卫来抓人了!”

  仿佛是为了验证这个家丁的话,县衙正门突然传来“啪啪”几声枪响。显然是李植的密卫懒得再和家丁、衙役们口舌,动枪冲进来了。

  史含章只觉得脊背一凉。他猛地从椅子上窜了起来,头也不回就往县衙后门走去。

  众士绅们一个个面无人色,跟着史含章就往后门跑。

  然而他们只走了十几步,就一个个接一个地退了回来。

  “密卫大使”韩金信身穿御赐飞鱼服,头戴乌纱帽,腰挎绣春刀,脚踩黑面白底皂靴,带着三十几个密卫从后门进了县衙。密卫们手持短铳,将试图逃跑的士绅们全部逼回了县衙二堂。

  史含章一步一步倒退,倒着走回了二堂。他进入二堂后转头往前面一看,果然正门方向也冲进来五十多个手持短铳的天津密卫,自己已经是插翅难逃。

  韩金信走进二堂,摸了摸腰上的绣春刀刀鞘,哈哈一笑,说道:“当真是群贤聚集啊,想不到被本官一锅端了,可惜,实在可惜!”

  史含章再也顾不上体面,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说道:“韩大人放过我们这一百士绅,我们每人出一万银子求韩大人高抬贵手,放我们去南直隶。一百多人就是一百多万两银子,韩大人这辈子都花不完!”

  韩金信仿佛听到天底下最可笑的笑话,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第六白一十二章 正本清源


  韩金信抓捕密谋“倒李”的山东士绅后,山东的控制权重新回到李植手中。??

  此前因为李植把有关人员全部撤到六座府城中,所以在山东士绅作乱的时候,士绅们也没有找到有价值的对象反攻倒算。士绅们除了在栖霞县等几个县城烧了李植的税务所外,没做大的破坏。

  那些税务所也是李植临时买来的空院子,烧了便烧了,不值什么钱。士绅们将其付之一炬,也只有泄愤的作用。

  重新控制了山东后,李植的记者、法官、警察和税务员重新入驻山东,恢复了地方上的秩序。法庭开始细细审理士绅们在这段时间的造反行为,对参与“倒李”运动的士绅重罚。

  山东的百姓们对李植十分拥护,踊跃举报作乱的士绅,山东的士绅们一时间人人自危。

  九月十八日,李植把六十多万辽西难民带到了山东济南。

  难民们沿着济南城墙搭起地窝子,让济南的城墙外面看上去十分混乱。

  这六十多万人着实要花李植不少银子,每天光是吃喝就要消耗五千石粮食。如今已经是九月中旬,接下来入冬,难民们使用简陋的地窝子会冻死,必须让难民们分散到各府、州、县去租房子住,但这些辽西难民穷得叮当响,没几个有银子租房子。这笔银子似乎也要李植出。冬天来了,还要为这些难民做冬衣,做被褥。

  每一项,在六十多万人口的基数下,都是巨额的开支。比如说这口粮,一年下来就要消耗李植四百万两银子。再加上其他的开支,恐怕李植攻打日本得来的一千万两银子要全部折进去。

  李植骑在马上巡逻济南城外的难民营。国公仪仗所到之处,辽西的百姓呼啦啦跪了一片又一片,百姓们都知道这是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