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工程师 >

第279章

明末工程师-第279章

小说: 明末工程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荷兰人的士气已经被高地上的火炮打残了,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也就是李植刚才在赤坎堡拒绝接受荷兰人投降的凶狠劲头吓到了荷兰士兵,否则他们早就崩溃,举白旗投降了。

  高地上,李植的三千名步枪手以逸待劳,装好了子弹站成了几排,等待着孤注一掷杀出来的荷兰士兵。

  距离三百米,二百米,一百五十米,距离荷兰人火绳枪的有效射程还有五十米时候,山上的步枪手开始射击了。

  在一声悠长的号角声中,李植的第一排一千士兵朝一百四十步外的红毛射击。噼哩啪啦的清脆枪声中,火焰和烟雾一下子就笼罩了整个高地。一千发子弹像是一阵暴风雨,唿啸着朝冲阵的荷兰士兵身上射去。

  子弹射穿了荷兰人的夹克和军装,射进了白人同样脆弱的血肉中,刹那间就夺去了这些欧洲士兵的生命,把他们了结在远东的小岛上。

  被子弹射中的士兵身上冒出了一道道血箭,把红色的血液喷得到处都是。

  一个冲在前面的红毛身中三弹,一声不吭地往后一倒,就失去了生命。一个大声叫嚷的荷兰军官还挥舞着军刀,却被子弹打中了鼻子,惨叫着倒在了地上。他捂着伤口满地打滚,鼻子上喷出来的血柱洒了一地,力气越来越小。。。

  这是一场大屠杀,只一次齐射,荷兰人就在阵前倒下了一半的士兵。惨叫声到处响起,配合着倒地者的呻吟声,像是这场战斗的背景音乐。

  荷兰人一刹那就被打崩了,转身就往四面八方逃去,慌不择路。

  不过山上的齐射还没有停止,荷兰人才跑了几十米,第二排步枪手又开始射击了。又是一阵弹雨朝荷兰人袭来,还活着的一半荷兰人又倒下了七成。剩下的三成人丢弃了武器,拼尽全力撒腿狂奔,终于在第三排齐射之前逃出了高地上步枪手的射程。

  不过这些水兵们其实也是跑不掉的,小岛就这么大,除非荷兰人冲进海里,否则在接下来的追剿中根本无路可逃。

  荷兰人的主力被击溃,热兰遮城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李植笑了笑,挥手说道:“进热兰遮城!”u



第四百一十七章 绿矾油

  热兰遮堡中此时已经没有了防御力量,李植的大军一到,热兰遮堡的大门就打开了。堡内剩余的一百多荷兰炮兵和妇孺跪在地上,恳求李植能放他们一条生路。

  李植挥手说道:“这些红毛都是海盗惯犯,不知道抢劫了多少地方,杀死了多少汉人。妇孺留下,士兵全部枪毙。”

  两百名陷阵团士兵们冲上去把炮兵绑了,押到堡外枪决。其余的士兵则在堡内大搜索,看荷兰人在堡内留下些什么东西。

  最后李植在堡内找出了十一万两白银。这些银子大概是从日本贸易中赚取的,都是日式的丁银。李植一挥手,给参战的三千士兵和两千舰队炮兵每人了五两银子,把士兵们高兴地振臂高呼。

  这一战只伤了一个士兵,其他人完全没有伤亡,有奖金拿真是开心。

  打下了热兰遮堡,李植并不准备占领他。占领这样一个堡垒,防守至少需要几百人,是一笔沉重的开支。李植在新竹有据点,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都有新竹这个中转站,并不需要再增加热兰遮这样一个落脚点。

  赤坎堡旁边的城镇中有一些居民,经过清算,现里面有两千四百沦为红毛奴隶的汉人、三百华人商贩和一千一百东南亚人。

  汉人奴隶当然立即被恢复自由身,愿意去新竹的可以跟李植去新竹,不愿意去新竹的也先去新竹等待,以后乘船回福建。但料想这些人看到新竹的富饶后,绝大多数都会留在新竹。

  华人商贩也是一样的待遇。

  一千一百东南亚人则留在热兰遮,负责把热兰遮堡和赤坎堡拆了。虽然李植不准备占领这个据点,但他也不希望荷兰人卷土重来再次占领这里。东南亚人被李植暂时充为苦工,干拆城的体力活。拆完城堡后,李植会把这些东南亚人装到平户去。平户那里有荷兰人的商馆,东南亚人可以从那里回到荷兰的殖民地。

  李植处理了热兰遮堡的荷兰人,在台湾便没有了事情,随船队回到了天津。

  回到天津,李植每日无事,便琢磨着能不能明些新武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要做出新武器,最关键的便是新式的火药。使用黑火药的话,目前的米尼步枪基本上已经是黑火药武器的极限了。历史上的黑火药枪械,没有强于米尼步枪的。只有弄出新式火药来,弄出新式击药出来,枪炮的威力才能有大的提升。

  不过李植虽然知道一些化学知识,但是这个时代并没有矿物分类。李植如果想生产新式火药,面对的全是各种中式名称的矿物。光是搞明白这些矿物实际上是什么化合物,恐怕就要花费李植一辈子的时间。

  靠李植一个人搞出成体系的化学出来,是不可能的。

  李植想了想,决定去道士曹守道那里看看。曹守道精于炼丹,知道许多化学知识。

  曹守道还是住在城西的小院子里,李植一敲门,便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打开了门。那个头挽总角的孩子,已经长大了。

  李植笑道:“小道人,我找你家师父曹道长。”

  那个少年答应了一声,快步跑了进去,喊道:“师父,师父!有个大官来找你!”

  没一会,身穿法袍的曹守道走了出来。几年未见,他脸上多了几道皱纹,不过精神还是很好。见到李植,他赶紧跪下去喊道:“曹守道见过兴国伯!”

  李植扶起曹守道,笑道:“曹道长,我又来打扰你清修了!”

  “求之不得!”

  李植哈哈大笑,走进了曹守道的院子,开门见山地说道:“道长,你可知道硫酸、硝酸?”

  曹守道愣了愣,问道:“那是何物?贫道不知!”

  李植解释道:“可能曹道长知道,只不过叫法不同。所谓硫酸,是一种油一样的东西,但是具有腐蚀性。若是碰到了纸张、生肉,一触就能把东西腐蚀得焦黑。所谓硝酸,是用硝石制成的一种水,若是碰到羊毛等物,就能把这些纤维变成黄色。”

  曹守道沉吟片刻,说道:“伯爷说得硝酸,贫道不知。但伯爷说的硫酸,倒是和贫道炼的绿矾油有些类似。此物至为霸道,即便是遇到铁,也能腐蚀侵夺。此物有些粘稠,正是有些像油。”

  李植眼睛一亮,说道:“道长说的,恐怕就是稀硫酸。道长拿一些来给我看看?”

  曹守道说道:“此物霸道,不好储存,我需要时候都是现做的。伯爷既然想要,我现烧一些出来给伯爷看看。”

  李植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曹守道点了点头,便去捣鼓了。他请李植去里面的院子里观看他如何制作绿矾油。他拿出许多瓶瓶罐罐出来:包括一个大坩埚、一个弯曲的瓷管、一个笔直的瓷管、两个侧开口大瓷缸,一个底做满筛眼的小瓷缸。

  他又从几个坛子里挖出一些原材料出来,便是绿矾。

  曹守道家里面的院子里建有许多土灶,此时曹守道选用了一个顶部开口的灶窑,其出风口与顶部开口分开。曹守道将坩埚置其内,放入矾材,盖上锅盖,用粘土封边,将弯曲的瓷管插入灶顶部开口,套在坩锅盖的管状孔上,粘土密封。

  弯曲瓷管的另一头插入大瓷缸,瓷缸盖盖好用粘土密封,将两瓷缸侧孔用直瓷管相连,最后之往瓷缸上套小瓷缸,缸间用粘土密封。

  摆弄好这一大堆物事后,曹守道终于开始点火烧坩埚。

  烧了一会儿,等小缸底筛眼有酸气冒出时,曹守道在小缸内倒入井水。没一会,井水中就冒出气泡。那些气泡在底下时候颇大,但往上运动过程中越来越小,逐渐消失,显然是溶入了水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气体溶于井水中,那井水变得越来越粘稠。

  烧了一会儿,曹守道看了看火候,点头说道:“差不多了。”

  他盖灭了坩埚下面的火,将那个水缸小心地抬了出来,说道:“伯爷,这便是绿矾油。”

    

第四百一十八章 浓硫酸


  李植看了看那一缸绿矾油,点了点头。曹守道从屋子里找出一根废铁棍子来,将废铁棍子伸进了那绿矾油里。没一会,就有细小的气泡从铁棍上一点点冒出,无色的绿矾油则便变成了浅绿色。

  李植知道,这是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当然,这种绿矾油中还有大量的亚硫酸。但是亚硫酸并不稳定,只要静置一段时间,亚硫酸就会被氧化为硫酸。

  有了硫酸,李植就能制造硝酸了,李植心里高兴,说道:“曹道长,你这一套技术,多少银子卖给我?”

  曹守道说道:“伯爷,我这一套东西看上去简单,其实作用不小,一寸绿矾都不浪费,一丝绿矾油都不跑漏。这是先师传下来的技艺,若伯爷想买,我作价一百两卖给伯爷。”

  李植眨了眨眼睛,暗道这道士还真会做买卖。以前提炼汞的设备一百两卖给自己,这会绿矾油的技术又要一百两。李植舔了舔嘴唇,还价说道:“道长,这设备看上去远没有水银那一套东西复杂,怎么能卖一百两?”

  曹守道抚须沉吟,许久才说道:“八十两!八十两卖给伯爷。不能再少了,再少就对不起先师了。”

  李植笑了笑,又和曹守道杀了几句价,曹守道却咬着八十两不放。说起来,曹守道帮李植解决了硫酸的来路,功劳不算小。李植没有办法,只能付了八十两给这个道人,买下了他的技术。

  曹守道得了银子,就把那一套坛坛罐罐交给了李植的亲卫们。众人带着曹守道回到总兵府,曹守道在总兵府的后院里指导李植的亲卫们,修起了一个小土灶,又手把手教会了亲卫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李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