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工程师 >

第178章

明末工程师-第178章

小说: 明末工程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洪水猛兽,恨不得把锦衣卫和东厂解散。崇祯根本不敢加强厂卫。

  至于收商税,那就是和士绅抢利益了。大明朝是谁的大明朝?是士绅的!不是穷苦农民的。士绅行商赚一点银子,朝廷能去收税么?朝廷收商税,岂不是从士绅手里抢夺银子给农民们使用?那岂不是倒过来了?

  万历朝派宦官收商税,被士绅骂成了什么样子?对于那些收税的太监,士绅们恨不得挫其骨食其肉。万历皇帝一死,这项政策也就不了了之。

  至于免除士绅和宗室的免赋特权,就更加惊世骇俗了。士绅和宗室是大明朝的统治阶级,这李植却一门子心思从士绅宗室身上抠银子出来,这不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么?这些人稍微一报复,你李植就是身死家灭的下场。

  崇祯身边的老太监摇了摇头,暗道此子竟如此不知深浅。

  朱由检听了李植的话,沉吟许久。

  最后,朱由检叹了一口气,摇头说道:“李卿是个忠臣!”

  李植知道天子觉得自己的建策无法实施,所以才叹这一口气。

  似乎被李植的忠诚敢言感动,朱由检说道:“李卿这次立下大功,朕许你部兵马京城游行,炫耀武功!”

  李植愣了愣,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待遇,赶紧拱手说道:“谢主隆恩。”

  朱由检点了点头,不再说话,转身回乾清宫去了。

  李植拱手作揖,送别天子。

  ####

  十二月二十六日,李植率领九千兵马入京游行,夸耀武功。

  九千人扛着步枪,从广渠门进入京城外城,接受百姓们的欢呼和崇拜。

  之前,天子已经命人将李植这次擒斩的一万多鞑子级筑为京观,摆在大明门前。于是京城又一次万人空巷,百姓们都挤去看李植的缴获。尤其是鞑子级中还有镶红旗旗主岳托的尸体,想看的人十分多。那大明门前面挤得水泄不通,能把活人挤出病来。

  京城的百姓看完京观后都知道这是天津总兵的缴获,都记住了李植的名字。

  这年头京畿的大明百姓被清军折磨得够惨。京城里的百姓,谁家没有几个京畿的亲戚?鞑子入畿辅劫掠三次,不知道杀死,劫掠了多少百姓,京城百姓的亲戚们都倒了霉。更别提鞑子一来,京城百姓就战战兢兢害怕京师被鞑子攻破。

  京城的百姓对鞑子那是恨之入骨,对打鞑子的李植十分崇拜。百姓们看到那堆成小山一样的鞑子级,都看呆了。他们口口相传,知道李植是总兵官,就都把李植叫成大将军。

  所以得知李植要带着兵马进京夸耀武功的时候,京城的百姓都涌到广渠门看李植的样子。李植的兵马还没开到广渠门,城门外就挤了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百姓们在寒冬中顶着冷风站立着,只为看一眼李植的样子。

  李植的兵马一亮相,城门口的百姓们就沸腾了。

  “李植来了!”

  “快看,李植大将军来了!”

  “大将军好年轻,还是个少年郎!”

  李植骑在大马上,朝围观的百姓拱手一礼。

  那些围观的百姓们顿时就炸开了。

  “好!”

  “大将军朝我们行礼了!”

  “大将军威武!”

  一些富裕的百姓端着米酒坛子涌上来,争先把手中的米酒酒碗递给李植。

  “大将军,喝咱一杯米酒,暖暖身子!”

  “大将军杀敌劳苦,喝我一杯米酒驱寒!”

  “大将军,这是我自家酿的浊酒!”

  李植接过一个百姓的浊酒,一饮而尽。

  广渠门门口上千百姓们看到这一幕,轰然叫好。“大将军”“大将军”的叫喊声雷鸣一般。

  李植骑马行到广渠门门口,一个年轻的太监率领几十个宦官已经等在那里。

  “咱家是勇卫营监军太监卢九德,今天来为总兵官做游行的前导!”

  李植拱手说道:“有劳公公了!”

  卢九德笑道:“大将军广受崇拜,咱家也来沾点光,欢喜都来不及哩!”

  卢九德说完这话,就带着宦官往前面走去,在前头开路。

  进了城,那道路两侧的百姓就更多了。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的百姓,全挤到了广渠门正对着的外城南大街上看热闹。不仅主街两侧站满了人,两边的屋舍二楼窗户中也全是人,和主街交叉的小路上也全是人。

  要不是开路的宦官们拿着响鞭一路敲打吓唬那些百姓,那道路根本没法行走。

  虎贲师九千人挺直胸脯,齐步走在外城南大街上。

  热情的百姓看到虎贲师前进时候徐徐如林的精锐样子,更加崇拜。百姓们拿出了平日里自己不舍得吃的肉包子,酥糖、雪花糕等塞给虎贲师的士兵们。

  “好汉们吃一口我家的肉包子!”

  “大将军的大兵威武!吃我家的雪花糕!”

  士兵们一路走一路吃,一手扛枪一手抓吃的,几乎不得闲。

  李植让一些伤势稳定的伤员坐在马车上,把马车布置在游行队伍的中间。

  等这些伤兵马车进入广渠门时候,不少百姓看到那些伤残士兵的样子,都红了眼睛——这些士兵,可都是为了保护京畿的百姓伤残的。

  百姓们争先给伤员们递上米酒甜点,感谢他们为保护百姓做出的牺牲。

  从外城南大街走到崇文门,一路上满满的全是看热闹的百姓。从崇文门进入内城,前面的东长安街依旧是挤满了人。

  “快看,李植来了!”

  “这兵马号整齐,好威武!”

  “打鞑子的大将军来了!”8



第二百六十一章 罪己诏


  在百姓的欢呼声中,李植带兵一路走到了东长安街的尽头,皇城的承天门前,把队伍停了下来。九千虎贲师士兵听到命令后安静肃立,一动不动,又引起围观百姓雷鸣般的叫好声。

  天子率领六个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已经立在承天门上,正在观看李植的游行兵马。李植走入承天门,叩见天子。

  李植在天子面前跪下,唱道:“天津总兵李植见过天子!”

  “爱卿平身!”

  朱由检说道:“朕亲眼看到你部兵马,才知道何谓强兵。徐徐如林,不动如山,当真是强兵!难怪能击败东奴三万人!李植,你做的很好!”

  听到天子的赞扬,旁边的十几名大明朝高官都露出羡慕的表情。天子如此看好李植,当真是人臣的荣幸。这些官员中的不少人在官场上辛苦了一辈子,也不曾受到天子这样热情的称赞。不过这李植确实是一员虎将,打掉了那么多鞑子,确实当得起天子的眷宠。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李植,朕赐你宝马一匹,以壮你声威!”

  李植转头看了看城楼下面,这才发现两个宦官已经牵着一匹高头骏马等在那里。那马是血红色的,高大健壮毛发发亮,在寒风中打着响鼻,一看就是千里挑一的神骏。

  “此马名踏风,以后就随你建功立业了!”

  李植跪地唱道:“臣感激不尽!”

  朱由检抚须点头,笑而不语。

  李植爬起来,抬头看了看朱由检,大声说道:“臣有一事奏请天子!”

  朱由检笑了笑,好言问道:“爱卿有何事上奏?”

  李植拱手大声说道:“圣上给臣的荣耀已到极致,但督臣卢象升的抚恤至今未下。督臣卢象升一心为国,奋勇杀敌陨于巨鹿贾庄。臣请朝廷为他建祠奉祀!”

  听到李植的话,朱由检愣住了。

  卢象升之死,死于杨嗣昌的分兵催战,可以说是杨嗣昌处心积虑逼死了卢象升。但那一道道圣旨,都是在杨嗣昌的建议下,朱由检亲自发出去的。如果说杨嗣昌是逼死卢象升的策划人的话,那朱由检就是实际操作者。对于卢象升的死,朱由检是有责任的。

  正因为如此,这些天朝廷上下对卢象升的身后事处理得十分艰难。卢象升贵为总督,兵部尚书,死得壮烈一心为国,大家都知道。但如果身后事太过风光,似乎又是在斥责皇帝的责任。因为这个原因,朝廷的抚恤一直没有下来。

  李植所说的建祠奉祀,那是非常高的规格了。一般只有为国立功的名臣名将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卢象升如果建祠奉祀,那下圣旨逼死卢象升的天子朱由检算什么?

  李植说出这句话,承天门上的大明朝高级官员都是脸色一变。气氛刹那间变得紧张起来。

  杨嗣昌看着说话的李植,脸色有些难看。李植在这个时候提出卢象升的事情,是在打自己的脸啊。本来卢象升的事情含含糊糊就糊弄过去了,也没有追谥,也没有祭葬,草草把丧事一办就算过去了。但李植提出建祠奉祀的要求,规格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天子答应李植的要求,把卢象升当作一代名臣处理,那百官都会追究谁逼死了卢象升,最后责任会落在下圣旨的天子身上。如果天子承担了这份责任,受到百官责难,那最后天子肯定会找上怂恿自己下圣旨的杨嗣昌。

  天子是因为杨嗣昌有才,做事有方才信任他的。但如今因为李植一个接一个的胜仗,天子甚至已经怀疑一力主和的杨嗣昌的能力了。如果再因为卢象升的死让天子承担责任,天子就要重新审视对杨嗣昌的信任了。

  杨嗣昌看了看为卢象升请命的李植,脸上有些苍白。

  此时的李植率兵游行,是朝廷承认的大英雄。李植此时提出为卢象升高规格治丧的要求,时机恰到好处。

  朱由检站在李植的面前,脸上有些发红。但很快那阵泛红又退去,脸上十分尴尬。朱由检站在那里沉默了好久,才咬牙说道:

  “督臣一心为国,戴孝杀奴,追敌于大山峻岭之中,战死于战阵沙场之上,确有一代名臣的风范!”

  “督臣的死,朕有责任!明日,朕就会下罪己诏,布告天下!”

  天子要为卢象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