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工程师 >

第170章

明末工程师-第170章

小说: 明末工程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红夷大炮二十多门。但李植一万兵马就配备一百多门红夷大炮,这装备也太精良,这火力也太猛了点。

  一百多门大炮在阵前齐射散子炮的景象是怎样的?会造成怎样的杀伤?一众满清蒙古贵族想了想,都有些不寒而栗。

  难怪阿巴泰溃了下来。

  坐在岳托下的贝勒杜度大声说道:“这个李植确实骁勇。我右翼军在固安县的屯粮屯堡韩家庄,两日就被一支打着李字大旗的明军攻陷,损失三百步甲,二千六百辅兵跟役。如今看来,攻下韩家庄的肯定也是李植的兵马。”

  八旗蒙古诸位统帅议论了一阵,最后由蒙古正白旗旗主伊拜站出来说道:“两位大将军,我们来明军腹部是来劫掠人口物资的,不是来和明军纠缠的。这李植军马实在太强盛,我建议以后遇上他就回避,避免不必要的兵马损失。”

  蒙古贵族依附满洲人,却不愿意拿自己战士的生命做满洲人霸业的垫脚石。其他几个蒙古贵族对伊拜的建议纷纷附议,大声说道:

  “与其硬碰李植,不如多打几座县城,多抢几座城池!”

  “我们抢到人员物资,可以强盛起来。兵马强盛是自己得益,硬碰李植是自己吃亏,切不要为了一时意气和强敌死战,损兵折将。”

  “一百多门大炮太吓人,要折损多少战士才能冲上去?”

  看见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的软弱逃避,岳托和豪格对视了一眼,十分的鄙夷。这些蒙古人一身的匪性,能抢一斗粟就先抢一斗粟,毫无长远考虑,难怪会被我大清一一击破,受我大清驱策。

  当初蒙古人骑射横扫天下的盛况,早已经逝去不可追了。

  不过觉得不能和李植战的人不止有蒙古人,阿巴泰也被打怕了。

  阿巴泰看了看两位主将,说道:“两位大将军,我也觉得不能和李植硬碰,以后看见他的兵马,我们就走!我们马匹多,他追不上我们!”

  岳托十分不满阿巴泰的软弱,冷哼了一声,说道:“畏敌如虎!那以后就被李植追着跑么?我大清的威风去哪里了?”

  阿巴泰说道:“要拿下这个李植,不知道要流多少血!我想即便是皇上在这里,他也不会去强攻李植!”

  岳托反唇相讥:“阿巴泰,你是被李植打怕了。若是我遇上李植,一定不会被他击败!”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也笑道:“阿巴泰,你把我满洲八旗的威风都丢尽了!”

  岳托摇头说道:“这个李植一日不除,他便要做大一日。晚不如早,别给他各个击破我们的机会。我看我们这次就别攻济南了,我们集兵西进,先把李植击灭了,再到各州县慢慢劫掠。”

  八旗蒙古正白旗旗主伊拜说道:“扬武大将军,这样和李植死战,不知道要折损多少勇士才能拿下他。到时候死伤过万人,恐怕皇上也会震怒啊!”

  八旗蒙古正红旗旗主恩格图也站起来说道:“扬武大将军,请三思,万不能拿战士们的性命做豪赌!”

  岳托大声说道:“你们不要多说了,此子不除,我大清便无宁日,我誓为皇上除去此子!”

  虽然蒙古贵族们也有话语权,但这次入塞的最终决策权还是在两位大将军身上。如今扬武大将军岳托一心要硬撼李植,蒙古贵族们十分不甘。他们面面相觑,最后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奉命大将军多尔衮。

  多尔衮摸了摸自己的小辫子,沉吟不语。

  直到最后所有人都看向了他,多尔衮才说道:“我听细作说过,李植以私产养兵,其名下产业有肥皂、玻璃、镜子、布匹和精钢,这些产业全部集中在天津范家庄。”

  “如果摧毁李植的这些产业,李植的兵马就根本没钱养,全部要解散!”

  “李植如今远在高阳,我们派四万人去高阳拖住他,骚扰他缠住他。再派三万人去取范家庄,把他的根本毁掉!没有了产业,他就不足为虑了!”

  听到多尔衮的话,一众满蒙贵族都愣住了,没有一个人说话。

  好久,这些贵族们才反应过来,一个个大声说道:

  “睿亲王妙计!”

  “高!睿亲王果然是睿智!”

  “奉命大将军英明!此计大妙!”8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祥之身

  十二月二日,宣大总督陈新甲从他的军营出,快马冲进了北京城,直往城西的杨嗣昌宅邸骑去。 =≠≠=

  进了杨宅,他直接找到了正在二堂责骂奴仆的杨嗣昌。

  这次清军入塞,杨嗣昌承担很大的压力,满朝文武都说是他这个主张议和的阁老筹措失度,才让清军进了京畿。而且清军进入京畿后如入无人之境,除了卢象升部外,其他大明兵马无人敢战。

  杨嗣昌力主议和,但如今和议毫无头绪,清军肆虐京郊。而高举主战大旗的卢象升却节节胜利。

  卢象升的胜利让朝中主战的大臣十分振奋。杨嗣昌主和避战的态度,受到百官的攻击。

  前不久,编修杨廷麟就上疏言:“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恨。国有若人,非封疆福。”他不惧杨嗣昌受天子眷宠,矛头直指杨嗣昌,说因为杨嗣昌的主和态度,才导致疆臣不敢战,不能战。如果不革除杨嗣昌,武将们都不敢战。

  杨嗣昌大怒之下上奏天子,将杨廷麟改为兵部主事,送入卢象升大营中做赞画行营,让他尝尝疆场征战之苦。

  杨廷麟本是翰林院编修,是清贵的职位。不仅如此,杨廷麟还充讲官兼直经筵,更是前途无量。比起来,卢象升军中的赞画行营的前途就差得远了。杨廷麟因为对杨嗣昌的攻击,丢掉了前途。

  杨嗣昌的报复一时震慑住了群臣,无人敢再骂杨嗣昌。但平静之下,暗流汹涌。杨嗣昌明显感到自己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主战的卢象升再胜几场,估计群臣要把自己这个主和的阁老掀翻在地了,狠狠踩上几脚了。

  杨嗣昌心情郁闷,在家里拿奴仆出气。早上一个奴仆泡茶时候多放了些茶叶,被杨嗣昌骂了一刻钟还没停。

  陈新甲走进二堂里,看了看情况,走上去拱手说道:

  “阁老息怒,前线斥候加急来报,清军有动静了!”

  杨嗣昌吐了一口气,冷声问道:“什么动静?”

  陈新甲解释道:“清军各路弃了山东诸州县,集兵济南城下,然后又弃了济南,兵分两路。一路四万人向西,显然是寻卢象升和李植决战去了。一路近三万人向北,不知道是去哪里。”

  杨嗣昌吸了一口凉气,抓着精雕花梨木的椅子扶手坐了下去。

  杨嗣昌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好事。清军这是找李植决战!若是此战李植再胜,主战的文武百官定要群起攻击我,你我的官运就到头了,说不得身家性命都有危险。”

  “反过来,若是李植战败,我明军就再无可以抗衡清军的兵马,和清军的和议也就更加艰难。清军四万人齐攻,胜面很大,我们的议和之局恐怕真的要成为城下之盟。”

  “城下之盟难堪,到时候百官恐怕不会答应,我们的和议也会失败。到时候天子也再不会信任你我。”

  陈新甲听到杨嗣昌的分析,也明白过来,一时皱眉不语。

  杨嗣昌一拍椅子扶手,骂到:“这个卢象升当真是个丘八,我让他不要浪战,他如何也不听!如今清军寻他决战,让这局势如何收手?”

  杨嗣昌恼怒之下,抓着茶几上的茶杯,狠狠地扔在了地上。那青花瓷的茶杯摔在地上,哐当一声摔成碎片,地上便洒了一地的茶水茶叶。

  这些天杨嗣昌手段用尽都扭转不了局势,已经是气急败坏,大失风度了。

  陈新甲看着泼到地上的茶水,转了转眼睛。

  他突然拱手朝杨嗣昌施了一礼,说道:“阁老,我们不如把李植调开,让卢象升去送死。主战的卢象升战死,主战派声势就要大减。李植的兵马保存下来,我们也有议和的资本。”

  杨嗣昌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这个月费了这么大力气也没把李植调开,如今情急之下,怎么调开李植?”

  陈新甲拍手说道:“阁老,李植这些年不管升什么官都赖在范家庄,说明他最在乎的,还是他在范家庄的产业啊!”

  杨嗣昌眼睛一亮,说道:“你是说,骗李植说范家庄有警?”

  陈新甲说道:“正是,阁老,我们就说得到情报,清军近三万人北上是寻范家庄去了。听到这个消息,那李植还不弃了卢象升,全力回范家庄保护自己的产业去?只要李植走开一个月,清军定能把卢象升杀灭。”

  陈新甲正色说道:“阁老,李植杀伤清军这么多,清军恨他入骨,说不定清军这次北上真的是去抄李植的老巢也说不定。”

  杨嗣昌想了想,说道:“卢象升要是和李植一起去范家庄怎么办?”

  陈新甲说道:“让天子给卢象升一道圣旨,叫他守在巨鹿一带。卢象升整日自诩忠义,一定不会抗旨北上。”

  杨嗣昌听了陈新甲的话,琢磨了一会。很快,他就笑了起来。他越笑越开心,最后哈哈大笑起来。

  “此次,卢象升必死无疑!”

  ####

  十二月四日,巨鹿城外,卢象升大军的中军营帐内,宣旨太监宣读了天子的圣旨。天子曰:天津有警,清军三万人直趋范家庄而去,急调李植回援范家庄。另有四万清军直扑巨鹿,命卢象升在巨鹿迎敌,守住疆土。

  听到圣旨,李植心急如焚。这些鞑子好狡猾,正面被自己打败就分兵抄自己的老家。如今范家庄只有两千多兵丁防守,遇到三万清军哪里守得住?

  如果范家庄被清军攻下,自己的产业就全完了。没有产业支撑,虎贲师也是无土之木,要不了几个月就要土崩瓦解。

  李植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范家庄,立即向卢象升请辞。

  手捧圣旨,卢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