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980章

重铸清华-第980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了一样债券,这个债券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大家伙的银子都集中起来,以后许多的差事不可能由朝廷直接拨款了,朝廷再有钱,也不可能尽数包干,”想要由政府全面买单各项建设,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慈禧太后以前还是图样图森破,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或者是说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但是私人的票号一来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可以放贷,二来也不可能为国家大政方针的规划投入来买单,所以胡雪岩这个设立国有银行的提议,正当时,且正中慈禧太后的下怀。
    她从来不信仰什么“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素来奉行的都是大国家大政府的主义,也不会去搞什么国退民进的一套,这个时代生产资料私有制没办法,但是能够去做的,她都十分满意并且乐见。
    有学者认为,清末民初的乱象就是因为几年前下来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管理十分规范有序严格,到了民初,政府的威严扫地,但是之前封建国家对整个社会和国家掌控,到了现在的新兴政府,那么就失去了掌控能力,所以才会如此的乱糟糟的。
    “你的事儿,等会再说,我倒是要问一问”,不出胡雪岩所料,皇太后对于这个统一票号的事情十分感兴趣,“这里头大票号和小票号要如何解决?都由朝廷参股吗?”
    “启禀皇太后,咱们国有的银行建起来,小票号是留存不下去的,”胡雪岩说道,“群雄争霸,原本是留不下小人物的,小票号要不退出,要不就要自己个抱团取暖,如果能够参股,自然就是朝廷的产业,这不用担心,若是不愿意参股的,自然也要有法子规范着他们,第一,不许称银行,银行只能是大清银行审核符合规矩的票号才能改名,除了场地存款资本这些之外,最要紧的,按照皇太后的圣意,微臣定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抽取存款额的一定数量金额上缴给大清银行,这个存款准备金就是作为作为办理储蓄业务的票号钱庄等,防止过度贷款出去,万一造成挤兑而引发不可预估的风险。”胡雪岩想出的法子,别人或许懵懂,但是阎敬铭是十分清楚的,有了这个存款准备金,谁都不可能尽数放出去贷款,而必然要被大清银行占据一部分的款项,这是防止风险,更是监视和管控银行。
    “任何票号都要如此,这个存款准备金,用银元或者银锭支付,这样的话,银行这里的现银能够充裕一些,防止老百姓来挤兑。另外臣定于三年内,所有的票号都要进行审核,没有经过大清银行审核,户部批准的票号和钱庄,一概列为非法,接下去新办的都必须审核,不是谁自己想办就可以办的。”
    “朝廷参股的,一概用新币参股,”胡雪岩继续说道,“以阜康钱庄为例子,只要是朝廷入股,所有的分号的现银无需动用,大清银行只要把新币发下去,这里头所有的分号,那就可以顺顺利利的发行新币了,别的地方不敢说,江浙沪一带,臣敢打包票,有了朝廷的名号,没人敢来惹事生非。”他也十分清楚,也只有在朝廷的庇佑之下,才会没人敢来闹事。
    “你想清楚了?”太后问道,“阜康钱庄可是一座金山,就这样和朝廷合股了?”
    “自然是想清楚了。”

  ☆、二十八、新币银行(六)

胡雪岩微微鞠躬,“已经想的很清楚了,微臣的为人,从来都不是只为了赚钱,阜康钱庄是一座金山,但也只是一座金山,但是朝廷参股,微臣也不说假话,阜康钱庄那就是朝廷的产业,更是户部照看着,”他看了一样阎敬铭,“是天下第一等的背景,表面上看,虽然是朝廷占了阜康钱庄的便宜,真佛面前不说假话,实则是阜康钱庄占了朝廷的便宜,借助朝廷的力量,阜康钱庄必然在这一次的票号管理之中一跃冲天,现在是金山,但是有军机处的领导,皇太后的看顾,将来绝不会只是金山!”
    所以说商人的眼光是最可怕的精准,这是三千年从未有之大变局,商人们面对的挑战较之以往大了百倍,但是遇到的机会比以往多了万倍!太后是一定要理顺这些放贷款的票号钱庄的,这一点,她老早就说起过了,胡雪岩也很清楚,这个不是灾难,而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运用好了,将来必然是一跃千里,进展如同神速,到底是小场面唯我独尊好,还是天下任我驰骋的配角更好?胡雪岩不认为家财可以百世存留,与其将来败在不知名的后代手里,还不如趁着自己还有权力的时候,将自己家族的利益牢牢的和国家绑在一块,这才是真正的世1袭1罔1替!
    “好!”慈禧太后眼中露出了赞许的光芒,“你胡雪岩到底是胡雪岩,人才就是人才!你既然如此大气,我也不好再扭捏什么了,阎敬铭你和胡雪岩去商议,如何合股,如何经营,这些事儿一一都敲定了,这是胡雪岩的大礼,咱们要好好用起来,之前担心着票号要造反,咱们怕是没法子治住他们,但是如今有了这个,”她拍了拍炕桌上的折子,“就不怕他们闹事了,我的性子大家伙是清楚的,从不怕麻烦,也不会怕事儿多,忙不过来,我瞧着这两件事儿一起办,极好,军机大臣们都去瞧一瞧,自己下头管的能不能拿出银子也预备着成立银行,既然要设,就如阎敬铭之前说的,朝廷所有的,多办一些,甚好!”
    胡雪岩鞠躬谢恩,“皇太后睿智无比,昔日南巡时候就提起过许多银行的规矩,偶尔提点,往往令微臣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若不是太后点拨,微臣绝不能想出如此多的法子。”
    太后笑道,“你又何必谦虚?若非你行动得力,我纵然有千思万想,也是成不了实际的东西,阎敬铭,你预备着设立那些银行?这个事儿,你想过了吗?”阎敬铭神色复杂的应了下来,“户部和内务府,这两头是必然要先设立的,交通部可以设一个,之前原本微臣担心有人觉得咱们敛财,但是如今有都察院监督着,倒也不会让人中饱私囊去,其余的如何设立,还是要请皇太后的旨意。”
    “我是一切不管的,”皇太后笑道,“只是既然如今这么多洋务,一样样的分行业的来试试看,倒也算是不错的主意。”
    于是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军机处没意见,太后拍了板,这事儿就是铁板钉钉的事儿了,“那么,先发行新币,还是先出这个管理的条例,还是先参股阜康钱庄,到底哪个先?”
    阎敬铭微微思索,“臣以为,先谈好参股的事儿,然后再发条例,然后自己个的新银行筹办起来,最后发行新币。”
    大家伙都没有意见,只是孙毓文觉得发行新币放到最后慢了些,又讨论了一番,于是就准备着发行新币和条例放在一块公布出去,参股是一个晚上就商议的妥当的,条例的事儿,明后天定下来就可以发出去,所以这不会耽误事儿,但是今个大家伙大约都要呆在宫里头当差了,一群人打着哈欠又一次的离开了养心殿,这是常见的事情,之前要商议什么事情,也都是这样通宵达旦的决定好的,因为外头的干涉实在太多,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什么关说请托都是不由自主的过来,而且军机处从来都不是一个保密的单位,只要多几天,什么消息全中国都知道了,所以凡是要研究什么大事,都是这样的留守宫中过夜加班,事儿办好了再回家,军机大臣们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只是这一次多了一个胡雪岩而已,大家回到了军机处,宵夜的点儿还没到,大家伙只好喝着浓茶提神,几个人说了几句,胡雪岩也不会在这个要紧的当口再有关股份的事儿纠缠什么,“阎中堂,您是我的上官,正经管着我的,您说什么咱们就怎么做,下官绝没有什么二话,何况今个的时间宝贵,咱们要一条条的把这个监管的条例审议过去,阜康钱庄的事儿,没必要在这里浪费中堂们的时间。”
    阎敬铭摇摇头说道,“这不是小事儿,发行新币,朝中除了发放俸禄之外,其余的发行压力,刚开始的时候可都在阜康钱庄这里头,这里不理顺,我可实在不放心。”
    于是开始在这里交涉起来,胡雪岩已经准备好要和朝廷合股,绝不会在什么细节上头纠缠什么,除却户部的郎中出任第一任阜康钱庄行长,都察院派一位御史监察之外,其余的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自然胡雪岩也有说法的,“既然是朝廷的钱庄,那么这些上上下下的员工,是一定要按照八旗工人的例子来办的。”
    这算是一个大的福利,现在大家伙最羡慕的就是吃朝廷财政饭的这些人都有退休的俸禄,如果公私合营,阜康钱庄上下的人都有了这个退休金的银子,对于稳定人心是极为有用处的。
    这当然没什么可说的,最要紧的还是股份的问题,阎敬铭要求的朝廷官股应该占据七成,到了谈判的时候胡雪岩可是没有那么好说话了,他最多只是让朝廷成为占五成一的大股东,不可能让到七成。

  ☆、二十八、新币银行(七)

阎敬铭逼迫甚深,“这里头的股份原本是你自己个说了算就是,大清银行拿新币出来投到阜康钱庄里头去,就是合股了,倒也不麻烦,可这里头,谁做主,谁当差,谁主谁从,这是紧要的,若只是占了一点点的优势,将来只怕是事儿难办!”
    阎敬铭没有明说,但是显然也知道胡雪岩必然是会借助大清银行的优势,助阜康钱庄鲤鱼跳龙门,所以你既然占了大便宜,那么自然,就不可能让你在股权上占据太多的份额,防微杜渐是必须要做的,万一将来胡雪岩不在了,家里头的子弟不成器,什么事儿都的难说,还不如就趁着现在说清楚摆明白,免得日后闹僵。
    胡雪岩摇摇头,“中堂大人明鉴,阜康钱庄这里头也不尽然是我一个人的产业,也有其他人的一点股份,若是份额压缩的太低,我无法做主,也无法说服他们;再者,胡家上下多少也有百多号人,若是股份太少,将来只怕要落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