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李家庶子-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杨广仍然征召高丽王高元入朝觐见,但是,高元意然又再一次的拒绝来朝,这让杨广的脸面往哪搁?
杨广顿时大怒,暴跳如雷的下令让将帅们准备行装,打算立即再次大举进攻高丽,在百官的拼死苦劝之下才稍微的稳住情绪。
他将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在了叛臣斛斯的身上,十一月初二,杨广下令将斛斯政在金光门外处死,并且把他的肉煮了。
这一天,许多官员都吐得苦胆都要出来了……
之后,杨广又将斛斯政的骨骸收在一起,焚化后随风撒掉。
原本打算在西京南郊举行盛大祭祀活动杨广也没了心情,准备草草了事,没想到这一天刮起了大风,许多祭品都被吹走了,杨广车驾的顶棚也同样被吹得不知所踪,杨广也是只好意思的摆了几下三皇五帝,便迅速的驰返皇宫。
杨广车驾的顶棚被几十里外的一个农夫捡到了,并卖给了刚好路过那里的河东离石郡胡人刘苗王。
刘苗王认为这是上天让他当皇帝,于是率众造反,他自称天子,拥有部众三万人,并迅速的攻占了离石全郡,河东之地,也就此开始陷入战乱之中。
同月,东海的贼帅彭孝才辗转抢掠沂水;孟让从长白山抢掠各郡,他到了盱眙,拥有部众十余万人,占据了都梁宫,以淮水为坚固的屏;齐郡贼帅左孝友率部众十万人屯守在蹲狗山与张须陀对峙,声势都颇为浩大。
左孝友有张须陀对付,朝廷没有人会担心,孟让则被杨广交给了风头正紧的王世充,而彭孝才杨广便让彭城留守董纯率兵讨伐。
至于离石郡的刘苗王,杨广略加思索后,便让太原的虎贲将军潘长文前去讨伐。
潘长文这时正大施手段争夺太原太守的位置,刚好缺一份大功来作为助力,以在杨广面前露一番脸,于是欣然点齐人马杀向离石郡。
离石郡就在太原郡的西边,两郡是互相接壤的,所以潘长文很快便率领大军到了离石郡。
不过他来得快,败得也快。当晚,刘苗王亲自率领大军偷袭潘长文军的军营,潘长文军在毫无防备之下惨败,潘长文带着残兵连夜逃回了晋阳,再不敢出击。
而王世充方面,则取得了不一样的成果。
江都郡丞王世充率兵抗击孟让后,用五道栅栏阻塞险要之处,装出羸弱的样子。
孟让笑道:“王世充本就是一个文法小吏,怎么能带兵呢?今天我要生擒王世充,大张旗鼓地进入江都城!”
不过王世充的五道栅栏不易攻打,孟让军猛攻数日依旧没有丝毫成果。
当时百姓都筑堡垒以自卫,野外没有什么可供抢掠的东西了,孟让的部众渐渐挨饿,再对峙下去显然对孟让不利。
于是孟让就留下少量兵力,围住五道栅栏,分兵到南面进行抢掠。
王世充趁对方松懈,挥军出击,大破孟让,孟让仅带着几个骑逃走,王世充是役斩获首级一万有余,声威大震。
彭城留守董纯也十分勇猛,很快击败了彭孝才的大军并将彭孝才活捉。不过董纯虽然屡战屡胜,但是彭城的盗贼却日益增多。有人于是趁机诬陷董纯怯懦,杨广发怒,命人将董纯上了枷锁押到东都处死了。
齐郡郡丞张须陀扎下军营进逼蹲狗山,数次大败左孝友,将左孝友逼得走投无路,只得投降。
张须陀由是威振东夏,因为有功升迁为齐郡通守,兼任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
………………………………
第109章 尉迟恭
大业十年十二月,杨广命令虎贲郎将梁德率军再征离石郡刘苗王,并让雁门郡鹰扬郎将李隐、马邑太守王仁恭、西河郡太守等共同协助围剿。
自从采莲怀孕以来,李隐恨不得每天都陪在她的身边,实在不愿在这时出征,无奈皇命难违,唯有依依不舍的披挂上马,再次率兵离开了雁门郡。
离石郡向来的是胡人的重要居住之地。
东汉末年,匈奴、鲜卑等胡人不断内迁,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其中南单于的王帐便是安置在离石郡。
永安元年(公元304年),南匈奴单于刘渊趁晋朝“八王之乱”之时,在离石郡聚兵五万反晋,自称汉王,定都离石,揭开了那个“五胡十六国”的乱世序幕,现在虽然过去了三百多年来,但离石郡仍是胡人众多之地。
与离石郡的北部接壤的是娄烦郡,李隐便是带兵穿过娄烦郡,来到了离石郡的北部地界。
离石郡统五县,分别是:离石县、修化县、定胡县、平夷县以及太和县,除了太和县稍微靠北外,其余四县都集中在南部地区,所以而刘苗王的主力,自然也是集中在南部了。
李隐率军到达离石与娄烦的交界位置后,便不再继续前进了,他这次带了五千骑兵来,但并不想与刘苗王的大军硬碰,硬扛刘苗王主力的任务,还是叫给此次围剿的主帅梁德吧。
李隐让大军扎下营寨后不久,便有探马来报,说是北面三十里外,发现了六千余来自马邑郡的士兵,李隐稍一思索后,便带人走出了营寨之外。
不久后,远处尘土飞扬,步声如雷,一大队人马出现在了李隐等人眼前。
“哈哈,前面的可是李郎将?我是老王啊!”一个身体有些发福、五十多岁的男人骑马走了上前。
李隐看了看那人,有些不太敢确认的道:“你……你是王太守?”
这人可不就是现在的马邑郡太守王仁恭吗?不过他怎么变成现在这副模样了?
真是难以想象啊,当年在辽东战场上铁一般的男人,现在却是一身发福、脸色苍白,一副酒色过度的样子。
一征辽东之时,三十多万大军在萨水惨败,众军争相溃逃,逃至鸭绿水之时,因李隐送信之故,实力尚存的王仁恭毅然选择殿后,掩护众军渡江,直杀到精疲力尽,才在亲卫守护下渡江离去。
二次征辽时,王仁恭为前将军直驱平壤,一路势如破竹,连破多处要塞城关,不过他正想建立不世之功的时候,杨玄感叛乱,杨广下令,让全军撤退。
而且由于王仁恭兄长的儿子王仲伯,也随一干高官子弟投奔过杨玄感,所以王仁恭也受到牵连,被罢了官,但不久后由于马邑郡屡遭突厥人劫掠,因此杨广便让王仁恭复起为马邑太守,并兼领郡内兵事。
不过这时的王仁恭,已是心灰意冷了,他到了马邑郡后,基本不理事情,整日饮酒寻乐,所以只一年多的时间,身体便完全变了样,使得在洛阳与他见过数面的李隐,差点都没能认出他来。
王仁恭在与李隐互相见过后,在李隐的邀请下,下令让军队就地安营,然后带了三员将校便到了李隐的大帐中坐下。
当见到李隐的目光看向自己带来的三员将校后,王仁恭便主动的向他介绍起来,他指着身边的一个孔武有力的大汉道:“这位是刘武周,是我郡的鹰扬府校尉,也曾去过辽东杀敌,是条响当当的汉子。”
“刘武周见过郎将大人!”刘武周站起来拱手道,李隐脸带微笑的点了点头,心中却对这人起了杀意。
王仁恭又指着另外一人道:“这位是张万岁,是马邑大族的子弟,现在也是在我麾下任鹰扬校尉。”
李隐点了点头,看向随王仁恭而来的最后一人。
只见这人面如黑炭、身材魁梧,端坐在那里,就如一尊杀神一般,让普通人看之生畏。
王仁恭道:“这位是尉迟恭,字敬德,曾在高阳参军讨伐叛军,颇有勇猛之名,还是刘校尉亲自去将他招来我马邑郡为将的。”
尉迟恭也起身向李隐拱手行礼,但却没说什么话。
李隐向尉迟恭道:“敬德可是朔州人士?”
尉迟恭脸露迟疑之色:“郎将大人怎会知道?”
李隐微微笑了一下,并没有回答尉迟恭,显得异常的神秘。一旁的张亮适时吹捧道:“我们郎将大人足不出户,便能细数天下英雄人物,知道你的籍贯并不出奇。”
尉迟恭等人听后,都是将信将疑。
众人又是一番交谈后,李隐向王仁恭问道:“王太守,不知你对此次的离石刘苗王之乱怎么看?”
王仁恭喝了一口清茶,咂了咂嘴,哼了一声,“此次的主帅是梁德那家伙,我们只是协助平叛,即便将刘苗王杀了,大功不还是梁德的?我们犯不着去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让兵多将广的梁大将军先去跟刘苗王打一阵子再说吧。”
这话其实也跟李隐想的差不多,但从王仁恭口中说出,还是让李隐听后感到一阵愕然……
随后,李隐又问:“王太守,我与你马邑郡的郡丞李靖有过一面之缘,他现在过得怎样?”
王仁恭脸上不太高兴的道:“提他做什么,这人刻板无趣之极,经常与我闹不愉快,我对他厌恶的很,不提他也罢!”
李隐虽有心问问有关李靖的事,但也只好闭口不提。
倾谈许久后,王仁恭这才起身告辞,李隐相送到营寨大门的时候,看了看尉迟恭那普通的坐骑,“猛将岂能没有好马?来人啊,将我的乌骓马迁来!”
不一会,一个士兵牵着一匹黑色骏马走了过来,这黑马通体跟黑缎子一样,油光发亮的,唯有四个马蹄子的部位白得赛雪,是难得一遇的“踏云乌骓”,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的坐骑便是这种马。
这匹乌骓马是不久前乌拉特部落的酋长阿古拉,为了感谢李隐将他们部族收留,而敬献给他的。
………………………………
第110章 战火
这是匹千金难得的好马,李隐得到之后自是十分喜欢,不过人与人会有性格不合,人与马也讲究“相性”的。
这乌骓马李隐自从得到之后,刘宏等爱马人士纷纷前来求马,但却没有一个人在骑得了它,李隐虽然勉强骑得,但总是不如他那匹黄骠马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