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图穷对话录 >

第29章

图穷对话录-第29章

小说: 图穷对话录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同里走到了新时代的高速公路上。
  这是最典型的中国机会场景:通用能源集团,要在中国大规模发展,但发展初期,它在北京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办事处,内部等级制度还不那么严格。通用能源集团重视中国市场,来北京出差,成为公司高层领导一个重要日程项目。沙玫是公司最重视的中国市场最前沿的代表——所有与中国联系的来电和来人,必须首先经过沙玫:因为沙玫在北京办事处的工作,就是接电话和接飞机!她从此就获得了和这个公司全球最高领导交往的机会。她成为公司总部高层人人喜欢的中国丽人、北京形象大使。虽然她的任务是接机,但她总把接机搞得像接见,使得领导们来到北京,好像回到了纽约。沙玫的个性、人缘和魅力,现代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开始大放光彩。
  最重要的,沙玫的新职业,是她申请美国留学的转折点。在世界五百强的大公司工作,使她的工作背景和入学资格获得了一个崭新的阶层和档次。当她申请美国各大学的商学院时,她只要告诉对方自己在享有崇高行业声望的通用能源集团工作,没有一家商学院会对她的入学资格和素质表示怀疑。因为美国大公司录用人员的价值标准得到美国商学院的认可,他们培训职员的价值标准也和美国商学院相同。事实上,美国普通商学院毕业MBA,能够进入通用集团这样的大公司,已经是一种成功。而沙玫,还没有读MBA呢,就已经在这里做上了这家公司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中国办事处的管理人员——尽管她管理的,只是电话号码和飞机航班。进入通用公司,沙玫离美国商学院的距离,就不再是空间上的,她可以说已经入学了——至于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想去,“明天”就可以去。
  最后,沙玫的新工作给沙玫的心理状态,带来了奇妙的变化,给二十岁多十点半的沙玫,带来了女性的尊严。美国人对于女性夸张的赞美,西方文化对于女性习惯性的尊重和恭维,使得沙玫对自己的热爱和自信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峰。从此她不再夜深人静之时,怀疑自己的美丽是否只是一个梦。她获得了巨大的精神上的满足。她像海绵一样吸纳着美国公司文化,像工蜂一样没日每夜地工作。多年来在职业道路上发展极其缓慢和艰难的沙玫,一旦找到了符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就像从陷阱里挣扎脱身的野兽,跃出深坑后,更加感到了丛林的宽广,自由的珍贵。
  在最困难的时候保持着自我的尊严,在最累的时候保持着女人的新鲜,在最绝望的时候,也不放弃对于少女时代人生之梦的渴望,这就是沙玫。她的惟一错误,是当这个社会以各种落后现象,甚至以户口这样的法律制度堵死她发展机会的时候,没有利用自己充分的想象力冲破人为的藩篱;她的惟一失败,是她自己在遇到徐小平之前的多少年里,没有找到人生高手给她洞察未来。或者说,这个社会并没有为大量像沙玫这样在盲目中探索的勇敢而绝望的奋斗者们充分指导和机会。或者说,这个社会对于就业、新的职业方向、新的人才需求等等关系到个人前途和幸福的重大意识和思想,没有相应的服务。社会的落后,导致了沙玫们奋斗的艰难。
  沙玫最终是幸运的。我期待更多的沙玫,能够登上沙玫走过的路。
  第五日:我和沙玫谈户口
  沙玫从万人国营企业下岗,赤手空拳从内蒙古来北京闯江湖。但祖国的首都并不接纳她——她没有北京户口。
  沙玫大专学的是英语文秘,在北京这样一个外企和私企最多的地方做一个称职的秘书肯定没有问题。吴士宏的传奇,不就是这样诞生的吗?但由于没有北京户口,沙玫在北京就肯定不会赢得这样的机会,即使她比吴士宏了不起一百倍,她也没有任何希望。政策规定,所有的外企招聘广告上都必须写上“应聘者必须拥有北京户口”,沙玫在这道人为的路障面前一次次折戟沉沙。
  户口有户口的原因,政府有政府的难处,我这里不去评价它。尽管这个东西总有一天会像布票、粮票一样,成为令人苦笑的历史和珍藏品。我只想告诉沙玫和其他依然在奋斗中跋涉的朋友们,不要让这个历史的苦笑把你自己的人生搞成历史的哭泣。
  我问:“沙玫,你为什么不去像样一点的外企应聘?”
  沙玫叹气:“大公司都要北京户口,小公司则以没有户口来低价剥削你。”她的脸上写着无奈,她的眼睛流着辛酸。
  于是我说:
  “报纸的招聘广告都写着必须要北京户口,这并不是招聘者对于户口的偏爱,而只是一种肯定要过时的地方主义人才壁垒。这在本质上是错误的:全世界如此严厉限制本国人民在自己的首都发挥才干贡献智慧的,恐怕就北京一个地方。这个制度,即将会松动,必然会改革。”
  “但是,户口是户口的通行证,荒谬是荒谬的墓志铭(我们有多少荒谬的规定啊!)。世界上没有一家企业老板会把户口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志。企业需要的是人才,是能够创造利润的人才,而户口本不能创造利润。所以,你要记住的是:没有户口的你,其实是老板最喜欢的人。因为你是人才啊!
  “要化解户口的诅咒,我给你一个秘诀:只要你能够走进任何一家公司招聘负责人的办公室,把你能为公司做点什么说清楚,你就有机会得到你理想的工作。'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不要让有限的人生,听任一个必将废弃的不合理政策来糟蹋,不要让户口制度使你的前途发霉。
  “要解除户口的毒性,给你一个绝招:万一人事经理问你有没有北京户口,你就非常自豪地告诉他'Yes, I do!'——当然有!他如果问你户口在哪里?你就说你的户口在周口店。你不仅是龙的传人,你还是北京人的后代。你的祖先早在五十万年以前,就已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里,用石刀石斧在石头上,镌刻下了你的北京户口。亲爱的,我们都是北京人,我们都有北京户口。
  “美国为什么强大?这个'轮子上的民族'永远在洪流滚滚地移动。假如纽约也有户口、硅谷也有户口的话,世界上就没有美国了。高科技的发展,以年为纪元。假如人才不得不为一个本来并不存在的户口费力奔走几个月,回到机房,你可能已经落后了半个世纪。中关村要成为中国的硅谷,不和这些遏止人民创造力的规定决裂,想和世界竞争,只能是扯蛋。
  “沙玫,我知道你改变不了世界,但是,也不要让这个世界改变你。告诉对方你有北京户口,而且,用最神圣的口吻告诉他们,你拥有世界最古老的户口!”来自美国的通用能源公司,明明知道沙玫没有北京户口,但毫不犹豫地聘请了她。公司得到了沙玫这样一个优秀的员工、沙玫得到了公司这样一个优秀的经历。美国观念和中国人才,在这里瞬间照亮了中国人才群体里一个似乎没有出路的黑洞。
  还有多少人被中国社会这样那样的陈规陋习束缚住手脚的奋斗者?谁拿走了你的北京户口?如果不是你自己主动上缴的话,谁能够拿走你的祖先在周口店的山顶洞给你落户的户口簿!
  沙玫十日谈(下)
  第六日:我和沙玫谈物质
  这是沙玫进入外企之后半年左右的事情,也就是1996年夏天。一次,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朋友应沙玫热情的邀请到她家里坐坐。这洋人初次来中国,对中国的事情少见多怪。到了她家里,她当场压抑得哭了起来。她说:这么美丽的人,怎么就住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她无法想象,“人”怎么能够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可怜的朋友,她哪里知道中国人是在多么恶劣的环境里,追求着自己美丽未来的梦想啊!
  沙玫住的环境,其实按照中国标准,并不算特别恶劣。无非就是简易居民筒子楼,有点脏乱差而已:楼道里除了没有照明电灯,什么都有。进到室内,没有装修。水泥地黑黑的,石灰墙灰灰的,厕所蹲坑深不可测,好像通往地球的那一端。这个房子是两居室,沙玫住一间,另外一间属于房东的女儿。虽然女儿并不经常来,但保留随时来的权利,确保沙玫没有居住隐私权。
  晚上回家,楼道里没有灯。沙玫要在黑暗中摸上五楼。有时候伸手摸到一长串大蒜,或一颗大白菜,沙玫会很高兴,因为邻居曾经在楼道里挂过半头杀过的羊,沙玫黑暗中摸到手上,以为是剥过皮的人。后来好几个星期她不敢和人握手,一握就想起那中只羊不知被剥到哪里去了的皮。
  1997年的夏天,是北京历史上最热的夏天。沙玫在通用公司上班,每天在公司呆到夜里十点多回家。老板以为她在公司勤奋工作,其实她是在公司避暑——她的房子没有空调,热得可以煎鸡蛋。有时候一不小心离开公司早了,沙玫只能到附近一家晚上营业的书店去避暑,那里有空调。沙玫拿一本书坐在那里看半天,书店的经理以为她爱书,其实她爱的只是他提供的冷空气。别人从书中得到知识,沙玫从书中得到清凉。书中没有黄金屋,但沙玫却证明,书中自有冷气室。
  沙玫经济极其拮据。老板们知道她没有北京户口,就故意卑鄙地降低她的报酬,知道她也没法投诉,这包括通用公司的中国老板。沙玫要保持她形势大好的对外形象,必须经常买衣服。在长期的经济萧条中,沙玫像许多好女人一样,练出了一套勤俭持家的美德和才能。她的衣服看上去总是那么好看甚至漂亮。沙玫有一个最感人的习惯:和许多夸耀其衣服昂贵的女孩子相反,每次在我赞美了她的打扮之后,她都得意地告诉我这件衣服多么便宜,那件装饰多么划算。她在说这些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极大的自豪感。豪爽明亮的笑声,灌满了咨询处办公室,飞扬在新东方楼道里。劳动人民贫穷而有尊严的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