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穷对话录-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玫六年来的经历,证明了我的设计的正确。但当时的沙玫,无法想象出国之路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安全可靠。听完我这一番充满激情的人生设计,她先是乐得哈哈大笑,笑得弯了腰。但等她直起身子,她的脸色再次变得凝重严峻。
她说:“徐老师,我可以按照你的计划努力,但是,万一努力到最后而出不去那又怎么办?万一我的学生签证被拒绝,或者移民申请被驳回,那时我已经三十,三十多了。”
沙玫说话时,露出了她最大的恐惧:一个人只活一次,女人的青春只有十几年。沙玫的青春,事实上已经到了暮春!万一再出不去,老冉冉之将至,怎么办?
我深深叹一口气,坚定地说:“至少,你在国内的职业生涯,也会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康庄大道。”
看见沙玫失望的眼神,我知道,对于这样一个奋斗至今依然没有实现人生最基本目标的女性来说,这个时候鼓励她放弃她半生追求的目标,实在是不人道的,虽然我有办法让她放弃,但不到最后时刻,暂时没有必要。于是我说:
“自古华山一条道!你已经爬到了半路,如果退下来,失败是必然的;而如果坚持奋斗,继续追求,成功却非常有可能。以'可能'的成功赌'必然'的失败,当然可以潇洒赌一回。你活到今天,不就是在等待着'可能'发生吗?为什么要向我索取没有保费的最高值保险?我给你的,只是根据你的情况为你设计的一套最适合你的人生规划。成功不成功,我有自信;采用不采用,由你决定。但是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其他选择?难道嫁给那个老王子吗?”
1996年初冬的北京,是充满着机会与困惑的北京。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脚步正在悄悄加快,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潮头也开始涌动。先知先觉者能够看到未来并为这未来做好准备。沙玫其实就是这先知先觉者中的一个,虽然她自己并未觉察。她在向着未来冲刺。人生竞跑不设名次,只要是坚持到达终点的人,得到的都是金牌。沙玫已经万事具备,只欠发令枪响。她的发令枪,就是我那么一点点指导点拨和明确指出的奋斗目标。
听了我的话,大概是最后对于那个老王子的提醒,刺激了沙玫的勇气。她一咬牙一跺脚,说:“徐老师,我他妈的听您的!”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人生冲刺。
第三日:我和沙玫谈婚姻
出国理由已定,怀着与一个时代对话、拯救一代出国女性的激情,我继续和她进行对话。
于是我说:
“目前你最最不能做的事情,是和那个人结婚。人生最宝贵的是自由与独立。不自由毋宁死。对于国家民族是这样,对于男人女人其实更加重要。爱情和婚姻能够给我们孤独的人生带来幸福。但是,如果把爱情和婚姻当作追求物质满足的中介、而不是终极目标,这种人就绝对不会幸福,因为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卖淫啊。卖淫不要紧,目的要明确。但是,你嫁给这个老家伙的原因并非自己无法生存下去,也不是为了治好妈妈的食道癌而舍身饲虎——你想出国,是要通过留学而提高自己这样一种具有崇高价值的追求。因此,别的女人可以用这种方式出去,但你不能。因为这样一来,你的一切理想和追求就会被婚姻所包含的承诺和义务所覆盖,就会陷入这个男人的欲求和控制中。你必须想清楚,如果你一定要通过结婚方式出去的话,那你必须做好放弃留学追求、理想追求的打算。因为那个老人花了一生的金钱和感情,把你弄到美国,他绝不会允许你去MBA的——知道MBA什么意思吗?Married but available,结了婚,还可以再搞——他岂能允许!”
沙玫翻翻青眼,带着侥幸心理问:“你不要这么肯定嘛!别看他那个德行样,万一他的心灵美呢——我的意思是,万一他内心非常爱我、疼我,或者忍受不了我反复要求去读书给他造成的精神折磨,最后同意我去读真的MBA呢?”
我苦笑说:“那就更加倒霉了。你和他同时倒霉。请问现在假如有一个英俊高大、一米八五的美国小伙子跪在你面前,你还会要那个一米五八吗?”
沙玫得意地说:“门儿也没有——除了你例外!”
“问题就在这里。即使那个老丈夫同意你去读书,但到了学校里身前身后全是美国英俊小伙子热辣辣的追求,再加两个孤独而性饥饿对你默默体贴款款奉献的男同胞,两年寒窗下来你除非不是人否则一定会潜入他们爱情的花房,打死你再也不能忍受那个枯萎的婚床。那个时候,对你、对你的爱情老爸可就都是悲剧了。即使你不因为凶杀案而出名,也会成为遭到丈夫毒打的花边新闻主角!”
沙玫旋转白眼,心有不甘。于是略带幽默和自嘲地问:“难道嫁给老华侨都是错误的吗?为什么不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呢?”我哈哈大笑,说:“我并不反对你的跨国婚姻,反正我也不想娶你——想也没有合法的权利——有权利也没有吸引你的卖点。但是你就是不要嫁给这个没有钱的穷老华人,把命运系在一个自己的命运都把握不了的老头身上,这是对优良资产的浪费。中国姑娘,尤其是你这样优秀的女孩子还不至于这么廉价。据说婚姻就像鞋一样,舒服不舒服,只有脚趾头知道;但鞋破不破,却是人人都知道。这个老头,是双破鞋:如果他年轻一点,哪怕再穷,我会建议你仔细考虑;如果他富有一点,年龄越大,越要赶快结婚,婚礼办在葬礼之前才能合法继承遗产!但这个家伙又老又穷却想拥有沙玫你这样的美好的姑娘,真他妈不要脸!这是对祖国母亲的冒犯。我控诉!你可以继续幻想你的白马王子怀揣美国护照来把你掠夺上马,但千万不要上了马才发现他是匹孥马需要反过来骑在你身上才能走路。”说到这里,我深情地说:“沙玫同志,'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虽然婚姻可以有好多,只要不是同时Concurrently就行,但我们依然要像珍重生命那样珍重自己的爱情啊。”沙玫听了也拊掌大笑,我们两个同时笑出了眼泪,笑声中我们都感到人生的无奈。
第四日:我和沙玫谈职业
一、沙玫的铁屋子
沙玫的旧工作,是在一家小型电脑公司做秘书。公司在北京的东南角,她却住在北京海淀的西北方。每天上下班要在路上消耗四个小时。北京的清晨和夜色也许是美丽而浪漫的,但是对于沙玫,它们却意味着困倦、颠簸、灰尘、噪音,无聊致死的下一站、下一站、永远没有终点的终点站。坐在车里,有时候沙玫自己也觉得奇怪:既然已经到了终点了,为什么要让我下车继续往前走?沙玫的生活没有归宿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汽车在售票员刺耳的报站声中喘息着前进:走过二里沟,沙玫想起自己贫穷的故乡;走过左家庄,沙玫想起恐怖的文革;走过公主坟,沙玫想起青春原来就在这里被埋葬;走过八宝山,沙玫想起人生原来最终的归宿是这里;走到五棵松,沙玫想起沙尘暴,想起被砍光的森林,想起遍地绿荫的美国但至今就是去不了!沙玫就这样遐想着、颠簸着、昏沉着、无聊着生活,走过一站比一站更令人担忧和同情的人生站点。
我问沙玫为什么不换一份工作,偏在这个不能发挥她个性特长的小公司混?她说这个公司的好处是上班以后事情不多,所以有“很多时间”学英语。这是她不急于换工作的重要原因。我听了,顿时感到胃酸,立即表示强烈反对。在工作时间学英语,精力不可能集中,效果不可能突出,这种学习状况是最糟糕的。新东方培训之所以有效,秘密之一,在于鼓动学生们在短时间内产生爆发力式的冲刺式学习方式。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是新东方培训的秘诀之一、也是大大小小成功者的成功秘密之一。沙玫显然没有理解这个道理。
而且由于公司“不忙”,自己也就没有什么发展机会,甚至连工作经验也谈不上。从挣钱的角度同样也就没有什么潜力。所以,沙玫舍不得放弃的工作其实恰恰就是她的人生陷阱,也是无数人的人生陷阱。有一种动物,生活在永无阳光的恒暗的深海,一旦把他们打捞上来,见到普照万物并且是生命之源的阳光,这些动物会立即死亡。生物界如此,在人类社会,这种情况其实更加普遍更加可怕。在铁屋子里呆久了的人,往往不愿醒过来,承受打不开黑屋子的恐惧。而这种恐惧,确实可以使一个人死得不仅悲惨,而且恐怖。从人道和安乐的角度,假如这个黑屋子真的不可能打开的话,真的还不如慢慢死去。
沙玫就是这样在黑暗中生活,而当阳光终于照到她的身边的时候,她差点还想愉快地拒绝。问题是,沙玫想拒绝打开的黑屋子,其实属于那种轻轻一捅就破的纸墙,而外面已经是春光明媚。沙玫命运的转折,首先从她变换工作开始,而变换工作,首先从我帮助她战胜打开铁屋子的恐惧开始。
二、沙玫的金钥匙
初见沙玫几周后,我接到一个在一家跨国公关公司供职的朋友的电话,他告诉我美国通用能源集团为开辟中国市场,要在北京搞一个大型公关活动,以吸引人们的注意。人手不够,需要一个能干的人临时帮忙打杂,时间是一个月,工资是三千块。他说我在新东方接触那么多学生,是否可以帮忙介绍一个?
我想起了沙玫,就问她想不想去。沙玫兴奋地说当然!突然能去外企工作,简直是喜讯的晴天霹雳啊。但当她听说这份工作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脸上立即黑云压城,失望地表示不干。她不想失去眼前这个虽然不精彩但是却保证她生存的位置。民以食为天,没有饭吃的生活,才是真正恒暗而冰冷的海底。
但我毫不忧郁地鼓励沙玫大胆放弃目前工作,把握外企这个机会。我说:其实一个月的工作和一辈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