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未来聊天群 >

第224章

未来聊天群-第224章

小说: 未来聊天群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以,雷昊在大领域上面可以放开手脚,说得再准确,影响力几乎为零,市场该怎么发展还是怎么发展。

  11号,晚上。

  雷昊和余荣以及投资分析咨询部门的团队在加班。

  下属们在尝试着书写分析报告文件,雷昊初步的工作就是给他们划定范围,哪一些信息可以透露,哪一些不要写进去,哪一些对公司投资可能存在影响,都需要他来把关。

  “先跌后涨,用更加肯定的语气,我们这份是试稿。”

  “我给的意见是下周一会破3000点……或许?不,用很大可能这个词语。”

  “我不看好银行板块,你把利空消息的变量放大一些。”

  划定了范围,雷昊又开始给出自己的意见,他知道余荣的需求。

  自己给出意见,余荣就会按照这个意见来调整对各种信息、数据的变量分析,然后套入运算,最终得出契合的结果。

  也就是说,雷昊的意见就是一个相关系数,分析报告里面的结论,几乎全掺杂了他的主观看法。

  一整个晚上,审核着余荣做的七八份报告,雷昊一次次打回重做,最终才得到一份勉勉强强达标的文件。

  把文件发放出去,雷昊才算是松了口气,按照规矩,前面几份都是对公领域的免费货色,就跟开店前搞试吃一样。

  周二过去,周三之际,雷昊又给出了一份报告,周四、周五亦如此。

  和想象的一样,看着几无变化的标的指数,雷昊就很清楚,公司给出去的分析报告,别人并不采纳,或者说不会因此而改变原有投资计划。

  例会上,投资部门的人都不觉得有异常的抢筹事件在发生,这就让雷昊松了口气。

  只要前面几天没造成多少影响,雷昊的目的就算是达成了一半。

  现在公司的建仓工作有条不紊,资金迅速流入证券市场,但由于雷昊接收到的未来信息变多,他可以尝试着让资金的运转速度变快。

  比如说,我持仓足够,后市涨跌方向正确,然后我想在2%的止盈点清仓,那么我可以给标的股一个“推荐买入”的评价。

  如果影响力足够,那就会让原本想减仓的人先观望,原本不想入场的人稍微倾斜一部分资金过来,雷昊就可以加快清仓速度。

  这和证券公司给客户发信息是一个道理,区别只是心黑不黑,把握好这个度就算有良心,黑心赚钱的话,影响力会极速下降,是以,想要完全掌握也是有不小的难度。

  16号,周日,秋天的羊城气温降了下来,大自然难免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几天下来,雷昊对金融市场的把握越来越精准,公司所有人都只有拜服的份,但对于他把精力分配到研究部门的事情,里欧等人是很不理解的。

  “研究部门就那么小猫两三只,连个下属机构都没有,雷这是在搞什么?”里欧等人很纳闷这件事。

  一周时间,债务危机的盈利都已经入账,公司所有资金全部到位,对标的证券的建仓工作也已经完成一大部分,剩下的就是调整、运转,以期达到利益最大化。

  在里欧他们看来,现在雷昊应该把心思放在投资部门这里,余荣那边保持原样就可以了。

  甚至连余荣都是心里不安,几天下来,研究部门还没展现出更大的作用,却占用了雷昊不少的时间,无形间,成本可就难以计算。

  “雷总,这是新的分析报告。”下午,带领着整个部门在加班的余荣拿来了新报告,表情中带着一丝忐忑。

  “你先坐。”接过文件,雷昊顺口说完,就开始翻阅文件。

  良久,雷昊合上了文件,看着余荣惴惴不安的样子,不由得开口安慰道:“不用去管里欧那群人的话,研究部门不是一天就能打出招牌的。”

  “我知道,我没什么想法的。”余荣连续说道,自觉表现得有些过了,脸上顿时浮现出尴尬的表情,最后,他叹了口气,问道:“雷总,你会不会也觉得我太过分了?”

  “为什么这么说?”雷昊感觉到奇怪。

  “我知道的,本来公司是没想要发展研究部门,只是……可能是我天天来烦你……”

  “不是,我一直想发展研究部门。”打断了余荣的话,雷昊有些哭笑不得,他还真没想到,才不到一周,余荣居然就有些退缩了。

  事实上,雷昊把文件发出去之后,已经感觉到了有些作用,比如说某些标的证券,原来准备了两天的平仓时间,现在相对于以前却会快一点,一些持仓观望的证券,标的价格涨到预期位置的速度也比未来信息中显示的要快出一点点。

  这可能是因为己方的资金进入后造成影响,但也可能是研究部门给出的报告在起作用。

  之所以还不敢确定,是雷昊无法确定上述二者的影响因子,他还需要一次直接证明,一次比较明显的市场变动来证明这件事。

  而且,雷昊心里面还有个更为疯狂的想法。

第三百四十章 影响力

  未来信息总是一周的提前量,但那是因为排除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假如!假如“未来的自己”连成了一条线呢?是否会出现中长线的操作标的呢?

  用最简单的例子来打比方,本时空中现在的自己能收到一周后“自己”发来的信息,那么一周后的“自己”是否会收到两周后的“自己”发来的信息呢?

  再延伸下去,三周、四周……时间的线是否无限长。

  当收到更长远的信息之后,本时空就开始变动,于是原来a1的时空会变成a1和a2、a3……的无数时空,也就是说,本来确定的未来,因为自己知道了未来且参与进去,所以未来变得不确定。

  也就是说,雷昊知道未来的那一刻就是未来产生改变的时刻,那么原来的时空最少可以变成两个:一个是他知道未来的时空,未来重新变得不确定;一个是他不知道未来的时空,未来还是那个未来。

  即便这个问题得到验证,雷昊还有个问题需要探究和分析,那就是信息的传播会否出现断层。

  四周后的“他”给三周后的“他”发信息,本来是能传到现在的时间点,但因为没收到信息,所以断层了,信息没传送过来。

  用概率来计算,假如每个信息出现在一周前的概率是1%,那么不出现的概率就是99%,一百个信息都不出现的概率就是99%的一百次方,差不多就是36。6%。

  也就是说,即便雷昊现在一百条信息,七天前的“他”还是有三成多的概率没收到信息。

  一个环节是36。6%,两个、三个、四个……甚至十个呢?

  越是久远的未来,收到信息的概率就越低,但,总是有可能收到的。

  雷昊最为疯狂的想法就是,他的分析如果成真,那么中长线投资也许将成为事实。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他的资金庞大到一定等级的时候,其实他本身就是市场的一个大的影响因子,你一动,别人就跟着动,整个市场都会起连锁反应。

  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雷昊现在迫不及待想确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信息的时间跨度是否会有变化。

  “现在的我想明白了,同时空也就是五维?这时空中,‘未来的我’是在这个节点发现吗?以后的信息是否要分成短中长三线来看?”雷昊觉得脑子快爆炸了,这段时间恶补的知识根本不足以解释这个问题。

  “雷总?”余荣却是郁闷得很,他还在做工作报告呢,雷昊居然走神了。

  “嗯?呐,再说一遍。”雷昊也有点不好意思,给余荣倒了杯茶,表示歉意。

  雷昊不知道的是,他发出去的分析报告的确是在起作用 。

  包括秦钰在内,各个机构跟雷霆投资要分析报告,但也没就是看着雷霆投资的盈利数字眼馋,想拿份报告纳入变量计算。

  但凡事都要有个过程,像是秦钰,他即便再看好雷昊,需要考虑的事情却不少,资金的倾斜、仓位和时机的选择,这些都需要考虑。

  偏偏雷昊给出的不是月度分析报告,季度、年度甚至3年期、5年期这些东西统统没有,他很任性的给了短期分析报告。

  每周一份,这几天甚至每天给一份,这……收费的时候会很贵啊。

  金融业里面,分析报告有多贵呢?几百一份?普遍有,但也是很普通的报告,几千一份属于正常,某些不对外的文件资料,十万八万的也不是没人买。

  跟某些行业一样,金融圈的研究所等类似部门,他们卖分析报告的花样很多,单独一份多少多少钱,包年包月什么的也有得谈,打折促销、派个美女给投资机构送早餐、送温暖,这些事情统统都有人做过。

  用雷霆投资举例,雷昊只要愿意,一串的研究机构要请他去吃饭桑拿一条龙,有利润,就什么都有得谈。

  中长期的分析报告比较贵,但干货多,而且频率不高,相对而言不算离谱,越是短期、越是昂贵,别人就必须考虑到一个物有所值的问题。

  青钰、万贝等拿了报告的机构,都是先仔细看完,满足了好奇心之后,他们就……半信半疑的放在一边。

  几天过去,这些人却是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雷霆投资出的报告,没有出错。

  说推荐买入,标的必涨;说暂时观望,标的必定中位线震荡;说看空,立马就跌。

  余荣等人做的报告和业内其他机构没什么区别,但加上了雷昊的意见,却往往直切要害,加上偶尔几个特殊标的全部被分析出行情变化,再不重视就是傻瓜了。

  雷昊所看到的异常变动,就是这群人的资金被切实影响到,虽说他在时间上给的跨度很短,但抵不住准确性够高,别人自然会纳入变量计算。

  其他人不理解和不看好,雷昊能扛着这份压力,他就是想知道,他的目标能否实现,如果可以,那么1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