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直播间-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色的槐花娇滴滴地躲在层层的绿叶中,就像不经意间从天上落下的云朵。
陈尔扯住一支延伸到他面前的槐树枝。
“我的材料还没准备完呢,你们可以接着猜。”
猪肉炖粉条:“我知道了!槐花饭!!超级好吃的!”
春卷:“我不得不提醒猪肉兄,主播准备的食材里有面没有米,还不如直接猜槐花面呢。”
然后陈尔就在众人惊讶的目光里开始摘叶子了。
没错,只摘槐叶,没有槐花。
于是大家懵逼了,只听说过槐花可以做食物的,可是没听说过槐叶啊。
陈尔将摘下的鲜嫩槐叶带回厨房,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全部放进了捣子里。
西瓜不是东瓜:“捣子?主播接下来要干嘛?捣槐叶?捣烂了?”
骑着蜗牛奔小康:“卧槽!我知道了!主播要做的是槐叶包子!”
晴天:“厉害!槐叶和面粉,做包子倒是可以的,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陈尔就马上摇头,一边专心地捣着手里的槐叶,一边道,“主播要做的不是包子,大家可以继续猜。”
于是众人又盯着陈尔慢慢将槐叶全部捣烂,甚至捣出了许多绿色的汁液。
陈尔才停了下来,然后取过一只白色的瓷碗和过滤的纱布,将槐叶的汁液全部过滤出来,注满了一整只的瓷碗。
粉丝们紧紧盯着陈尔手里的动作。
就见他把那碗槐叶汁慢慢地注入面粉里,然后开始和面……
于是大家就显得更加迷惑了。
槐花做食物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可是这用槐叶做食物就很少见了。
如今用这槐叶汁做食物那更是闻所未闻。
偏偏陈尔还说这是一道传统的美食。
猪肉炖粉条:“我代表我的家乡说一句,我家乡没有用槐叶汁和面做出来的传统美食……”
西瓜不是东瓜:“我家乡也没有……”
骑着蜗牛奔小康:“我们真的猜不出来,求主播说了吧,这到底是什么食物……”
陈尔抬头眨了下眼睛,“等第一步完成了,就告诉你们。”
说完就低头专心揉面。
粉丝们顿时一阵嚎叫,有什么是不能马上说的。
揉面是个技术活,陈尔也只是第一次做,虽然有了a级烹饪技能,却还是觉得有些吃力。
想要将面揉得劲道,本身就不是一件易事。
他在心里将揉面的技巧过了几遍,才慢慢领悟了。
翠绿的槐叶汁慢慢地浸入面粉团,将雪白的面团都染成了绿色,一眼看去,十分的养眼。
等手里的面团慢慢地被搓成长条形的时候,粉丝们才反应了过来。
这做的是面条。
陈尔小心地把做好的面条盘好放在白色的大瓷盘里,然后才看着镜头的方向,在百万粉丝眼巴巴盯着的眼神里开口了。
“今天是食神直播间正式开启之路,我首先要带给大家的是一道来自唐朝的冷面。”
“欢迎大家和我一起开启大唐美食录。”
ps:美食篇章正式开启辣,欢迎大家和作者君一起来品尝大唐美食!顺便求票!
第2章 冷淘
粉丝们顿时都激动了。来自大唐的冷面,时隔现在一千多年,确实够传统。
猪肉炖粉条:“我没听错?唐朝人也吃冷面?”
骑着蜗牛奔小康:“666,一千多年前的冷面,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心有猛虎:“唐朝好像没有面条这个词吧。”
陈尔点头,“确实,在宋朝之前,华夏的古人也吃面条,但是那时候他们都把面条叫做汤饼。”
然后他端起刚刚做好的面条走到灶台前,开始在大铁锅里烧水。
“今天主播做的这道美食就是大唐的冷面,名字叫做‘冷淘’。”
水开后,陈尔就把绿色的面条慢慢放进锅里煮熟。
他拿着青色的竹筷,小心地搅动着锅里的面条,不让他们粘在一起。
槐叶的气味清新中带着微微的涩味,和面粉天然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在沸水中慢慢煮熟,一股淡淡的甜中带涩的气味就飘了出来,伴随着蒸腾的雾气扑向陈尔的鼻腔。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忍不住赞叹道,“植物的清香和面粉的甜味混合在一起,说不出的清爽。”
然后他再将煮好的面条捞出来放在雪白的瓷盘里晾凉。
煮熟后的冷淘颜色更加青翠,就像春日里被雨水冲刷过的鲜嫩绿叶,色泽清新饱满,看着就叫人觉得神清气爽。
晴天:“好漂亮的颜色啊,像嫩嫩的绿叶,好想次……”
西瓜不是东瓜:“确实很清新啊,这样的冷面再配上红艳艳的辣椒油,啧啧,那叫一个爽……”
大吃一斤:“这样的颜色,在夏天里吃,真的是从里凉快到外……”
陈尔见面条放冷了,就走院子里的水井边上,直播镜头跟着他的行动往下拍。
这只水井是许多年的老水井了,按照房东的说法,他们一家人在这里住了许多年,要吃要用的水都是从这口水井里打起来的。
因为抽取的是地下水,所以冬暖夏凉,还带着淡淡的甘甜味。是口好井。
他便将冷面放进小竹筐里,用绳索系好,小心地放进水井里。
等小竹筐完全浸入井水里才将绳索栓在一旁。
陈尔站起身来拍了拍手。
“既然说了要带着大家一起领略大唐的美食,自然就要按照唐人的习惯来做这道美食。”
“古代是没有冰箱的,所以古人要做冷面,就需要把煮好的面条放入井水中,利用井水的低温来把面放冷,等要吃的时候再取出来吃。”
然后又转身回到了厨房,对着镜头道。
“不要以为古人吃冷面很无趣,其实也是有很多佐料的,在等面条放冷的时候,我们就一起来准备佐料。”
他取过一只白瓷碗,然后从装着豆豉的瓦罐里舀了三勺豆豉出来放进去。
再转身去灶台,把铁锅洗干净,擦干水,点火发热。
等锅热了,再倒入一勺的清麻油,转小火,烧到冒烟,等烟散了,再将麻油取出来。
粉丝们顿时不解了。
西瓜不是东瓜:“我以为主播要用麻油来炒豆豉。”
猪肉炖粉条:“我以为是要用热油来火爆辣椒……”
陈尔端起热油倒入装着豆豉的白瓷碗里,开始搅拌。
“这冷淘的主要佐料之一就是豉汁。”
“《本草纲目》里有介绍豉汁的制作方法:用好豉三斗。清麻油熬令烟断,以一升拌豉,蒸过摊冷晒干,拌再蒸,凡二遍。以白盐一斗捣和,以汤淋汁三、四斗,入净釜,下椒、姜、葱、橘丝同煎,三分减一,贮于不津器中,香美绝胜。”
“虽然麻烦了一点,可是,咱们身为华夏人,大吃货帝国,总得有点作为吃货的觉悟。麻烦怕什么,能吃上好吃的就行。”
制作豉汁确实麻烦,用热麻油拌好豆豉之后还需要摊凉,然后再重复一次。接着用盐巴搅拌,再把煮面的汤倒入三勺,以求拌面的时候味道更鲜。
然后把辣椒、姜葱、橘子皮一起切丝,和拌好的豆豉一起下锅用清麻油煎炒。
一直炒到香味浓烈才取出,放进早已准备好的容器里。
再看一眼时间,已经快到下午五点钟了。
陈尔伸了个懒腰,“今天这道美食是比较简单的,在自己家里就能做,材料也好取。算是家常小菜。”
粉丝们却觉得有些无语,刚刚陈尔光是做个佐料就忙活了个把小时,还别说揉面这等技术活了。
这么麻烦居然好意思说是家常小菜。
陈尔拿起大理石案上的白萝卜,洗干净后放在菜板上。
“接下来准备配菜。”
兑换上的a级刀工技能,现在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于是他拿起菜刀,手指一握,就飞快地开始切。
银色的菜刀就像被风吹起的书页,“唰唰”地飞快在白萝卜身上滚动,就见细长如丝的萝卜丝就像堆砌起的雪堆一样,乍然在菜板上涌现。
这样的刀工,不由地让众粉丝想起之前大火的一支纪录片,舌尖上的吃货国。
直播镜头也非常懂行地连给了几个特写镜头。
锋利又轻薄的刀片在雪白的萝卜和陈尔的手指间快速地落下,每每给人一种马上就要切到手指的错觉。
可是刀片却都是刚刚好地切在萝卜上,然后切下一条条整齐晶莹的萝卜丝。
大吃一斤:“厉害了我的主播!这简直就是大师级的刀工!”
猪肉炖粉条:“这刀片快得,我眼睛都快看瞎了,给跪了,陈老湿!”
晴天:“嘤嘤嘤,大大小心,不要切到手手……”
“心有猛虎赠送主播陈尔10只北极熊!”
“大吃一斤赠送主播陈尔5只北极熊!”
“……”
不消一分钟,陈尔就将一只萝卜全部切成了丝,一眼看去就像堆砌在一起的雪花。
几乎每一根的大小薄厚都是一样的,简直极品刀工。
粉丝们纷纷赞叹不已。
陈尔收拾好大理石案上的东西,然后把冷面从水井里打捞起来。
“好,准备工作都完成了,现在该是享受美食的时候了!”
ps:感觉冷淘好像很好次的样子,绿色的食物确实很适合夏天。
稍微修改了一下上一章,突然发现白萝卜丝和冷淘更配,一绿一白更好看。生菜本身就是绿的,配在一起就看不出谁是谁了。
第3章 吃起来很美味的样子
刚从井水中捞起来的冷面还散发着井水特有的沁人冰凉。
根根分明的冷面经过井水的浸泡,此刻显得更加鲜嫩动人,碧绿的颜色就像上好的玉石,散发着晶莹的光泽。
更加奇妙的是,因为陈尔特殊的揉面技巧,每一根冷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