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圣医-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功夫后,季大师头顶就冒出蒸蒸雾气。随后又消散在了空气中。
而此时,从西湾水库离开后,在崔云升强烈挽留不成下,刘连还是让崔云升帮他订了张回去的火车票,他准备回去了。
离开信义也有一段时间了,来昌南无非就是崔家和方家的事情,崔家的事情已经解决,崔老寿元增加二十年,至于方家……还是算了吧。
本来崔云升提议亲自开车送刘连回去,但刘连觉得来到后世这么长时间了,他却还没有坐过火车,想尝试一下。
既然这样,崔云升就找了个人,帮刘连预定了下午四点的火车票。
至于这中间的时间,刘连让崔云升把他送到西江省博物馆,他想去那里看看。
省立博物馆的文物自然多不胜数,但刘连对于明朝以前的东西并没有太过在意,而驻足停留的,大多都是明朝的物件,尤其是洪武朝的东西。
就在刘连在明朝展厅快看完的时候,忽然注意到玻璃柜里面的一份乡试试卷。
乡试,在明朝是三年一次的,高中者即为举人,而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中试的举人原则上算是获得了选官的资格,所有中试的举子都可以参加第二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而这份乡试试卷,就是洪武十一年第一名解元练子宁的试卷,而侧边骑缝处的阅卷人,签的正是刘琏的名字。
望着这份试卷,刘连久久不语。
这一年是洪武十一年,按照现在的纪元,则是1378年,那时刘连刚从吏部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调到西江行省没多久,而他曾经的工作就相当于现今的中’组部,所以那一年的西江行省秋闱乡试,以刘连为主考官。
而这个练子宁的试卷,就是刘连亲批上呈的。
但刘连却没有想到,第二年并没有进行会试,而到了六月,他就被西江行省布政使沈立本找来的高手暗算身死。
望着这张试卷,刘连恍如昨天。
就在刘连发呆的时候,一旁的崔云升不经意间看了骑缝章的位置,当看到上面写着‘刘琏’两字时,瞬间瞪大了双眼,情不自禁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虽然感觉太不可思议,但崔云升想到刘连的种种神奇,又觉得这种不可思议也不是无法解释。
神仙人物,寿命还是问题吗?连他爷爷’的寿元都能给增加二十年,刘连自己的呢?
但看旁边的说明,这份试卷可是1378年的,也就是说距离今天600多年了,崔云升又觉得太难以置信。
难道说,自己身边站着的这位年轻人。真的活了六百多年?
甚至……那个时候他是不是也是现在的相貌,长生不死、容颜不老?
越想,崔云升越觉得有可能,但脑海里又有些翻江倒海的颠覆,让他渐渐有些发晕起来,直到刘连拍了拍他的肩膀。崔云升才回过神来。
“怎么了?”刘连问道。
其实在一开始注意到崔云升的异样后,刘连就猜到了原因,但既然刘连能在崔家人面前展露那些,也自然不会在意崔云升对自己身份的猜测了。
听到刘连的问话,崔云升有些慌乱道:“没,没什么,呵呵,刘大师,没什么。”
刘连点了点头。没有再管崔云升,随后看向一侧练子宁的介绍。
实际上,练子宁只比刘连小两岁,刘连是1348年生,而练子宁是1350年生。
写这份试卷的时候,练子宁虚岁29,而刘连则虚岁31,练子宁在刘连定下解元后。才不过是个举人,而刘连那时已经是西江行省布政司右参政。
这个官。跟今天的方红庆一样,排名第一的副省长!
刘连当年同练子宁接触的并不多,但却留下深刻的印象,自信而有坚持,沉稳而不拘束,针砭时弊很有思想。
看到后面的介绍。刘连才知道,自己死后,直到1385年朱元璋才重新开科举,那一年是洪武十八年,整整过去了七年。练子宁也从29岁等到了36岁。
但那一年的殿试,练子宁依然高中,位列第一甲第二名。
当然,民间对这个名次还有一个称呼,那就是仅次于状元的榜眼!
但练子宁的结局却很惨。
朱元璋死后四年,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向当时的皇帝、朱棣的侄子朱允炆下手,攻进当时的都城南’京!
作为朱允炆的臣子,练子宁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投降,反而在朱棣把他押上殿时破口大骂,朱棣恼火之下让人割了练子宁舌头,并以自己比喻周公辅佐成王。
但练子宁听到这番话后,立刻伸手进嘴里,蘸上割掉舌头的血,在大殿柱子上写下“成王安在”,意思是成王如果在的话,也会看不下去朱棣的无耻。
看到这四个字,朱棣立刻明白了练子宁的意思,顿时大怒!
为了报复,朱棣对练子宁处以‘磔尸’的极刑——按现代的意思,就是五马分尸!
不仅如此,上面记载:“并诛杀练氏族人151人,被放戍边的亲属371人,练子宁的家乡金川镇东坊四图练家村四百八十户人家惨遭横祸,无一幸免,仅幼孙练珍被侍婢救出,藏匿于民间,练氏才幸免被杀绝。”
朱棣的杀戮,已经不能用残暴来形容了,简直就是丧尽天良!
看到这里,刘连强忍着满腔怒火,眼眶瞬间都红了!
“朱棣,老匹夫!”刘连心里恨声默念,怒到极点!
不单单是练子宁这桩仇恨,还有自己的弟弟刘璟!
如果不是上次在龙潭山看到弟弟刘璟留下的东西,刘连之前查史料,记载着弟弟也被朱棣处死。
因为那明史上面就这么记载着:成祖即位,召璟,称疾不至。逮入京,犹称殿下。且云:“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下狱,自经死。法官希旨,缘坐其家。成祖以基故,不许。
意思是朱棣登基后,召唤刘璟到朝廷,刘璟推说自己病了不去,于是朱棣就下令把刘璟抓了过来,但刘璟并不称呼皇上,依然以当年朱棣的燕王身份,称呼他为殿下,并且说“就算以后经历再长时间,你也逃不过一个篡(位)的恶名”,朱棣自然大怒,把刘璟抓进大牢处死。
本来按照明朝的法律,这样忤逆皇帝的大罪是要株连的,朱棣考虑到刘基(伯温)功劳的缘故,没有同意。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刘伯温曾经的功劳,按照诛九族的大罪,刘家就要彻底绝后了!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ps:抱歉,这两天在做装修后最后的打扫,从早上七点多起来,到晚上十一点多。现在已经基本装修完了,再就是一些细碎的事情,码字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第470章诡异的方林鹏!
勉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刘连再次看了看这张试卷,心中感叹一声。
练子宁既然是被极刑处死,恐怕尸体也是随意捡走掩埋的,现在自然找不到踪迹,也就无法祭拜了。
想到弟弟、练子宁他们宁死不屈的气节,刘连心中不禁澎湃万千,心绪久久不能平复。
哪怕弟弟后来没死,但在当时敢那么做,也足以强过绝大多数人。
人如果没有了坚持,没有了信仰,那又与行尸走肉何异呢?
想到这里,刘连心中下意识的浮现出文天祥那句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就是古代记载大事的竹简,因为要防虫防蛀,使用前要在火上烤,蒸干水分,所以叫做汗青。
是啊,你们的死,历史自有公断,不会白死!
每个人都要死,这是天道轮回,顺应天道则生,逆天道者则亡。
古代天子就是天的授意人,天子,天子,天之子,天子的话就是天的话,但现在看来,那不过都是个笑话。
如果真的是天之子,那些代表上天意志尊贵至极的皇帝为什么会死,甚至像元朝的皇帝,被最低贱的乞丐出身的朱元璋赶到了大漠苦寒之地,而朱元璋则取而代之?
既然如此,天道为什么就不能逆?
这一瞬间,刘连心胸中被一股激荡的情绪笼罩,他已经忘记了自我,陷入这种正、逆。阴、阳……的交替循环中。
不知不觉间。刘连浑身灵力鼓荡。站在他身边的崔云升瞬间被强大的劲力远远推开!
这一刹那的变故吓了崔云升一跳,就在他有些茫然的时候,忽然震惊的发现,刘连竟然缓缓漂浮起来!
虽然上一次见到刘连的种种令人震惊的手段,但这次刘连的漂浮飞起,依然给崔云升带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人,看到超自然的能力总会不由自主的膜拜,无论什么身份。无论什么国籍。
就算是古代的天子,也会信奉宗教,崇拜虚无缥缈的神仙。
对于他们来说,神仙是虚无缥缈的,但对于崔云升来说,神仙却是真实出现在眼前的。
愣神过后,崔云升立刻反应过来,立刻拨出一个电话,让博物馆现在闭馆,同时所有人离开。
省立博物馆并不收门票。除了周末节假日,平时来博物馆的人并就不多。毕竟免费,什么时候都可以来。
再加上今天天气酷暑闷热,有暴风雨的前兆,又是工作日,来逛博物馆的人就更稀少了。
要不然的话,有人进来看到这一幕恐怕就得吓傻,即使不吓傻,出去也会到处宣扬。
得到崔云升找的一位省里文化厅领导的电话交代,博物馆行动很快,没多一会儿,博物馆就以文物修复的缘由,把馆里仅有的几名游客请出去了。
随后,博物馆闭馆关门,谢绝入内,连工作人员都提前下班。
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是上面领导下的命令。
…………
此时此刻,在医院的病房中,方林鹏已经陷入了暴怒之中。
“什么,你说最关键的王家后人不知所踪?”
“你干什么吃的!”
“我要你有什么用?”
“现在!立刻!马上!给我用最快的速度找!”
“给你三个小时的时间,找不到给老子卷铺盖卷滚蛋!”
……
“交代你的事情怎么做的!一碗血!一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