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他从末世来 >

第854章

他从末世来-第854章

小说: 他从末世来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挂毯里共出现623个人物,55只狗,202只战马,49棵树。41艘船,超过500只鸟和龙等生物。约2000个拉丁文字,非常好看。
  故事说:英王爱德华没子嗣,他的远房表弟诺曼底公爵威廉访英的时候,正赶上爱德华和岳父不和睦。为争取诺曼人的支持,爱德华就允诺他死后把王位传给威廉。为这事,爱德华特意让自己女婿哈罗德亲王跑了一趟诺曼底宣布威廉的继位身份。
  爱德华死了。没想到哈罗德亲王和群臣一商议,自立为英王。威廉当然不干啦,拉上弟弟巴约大主教厄德还有其他异母兄弟招兵买马,越过英吉利海峡和哈罗德亲王的央格鲁—撒克逊军队在英国的黑斯廷斯地区来了一场恶战。
  赢了,干掉了哈罗德亲王。最终成为英国国王。这就是著名的黑斯廷斯战役。
  这场历史上的号称很有军事参考价值的著名战役,后来就被厄德大主教找人绣在了一匹超长亚麻布上来歌颂自己老哥的丰功伟绩。
  幸运的是,在这个博物馆里有中文语音导游,在语音的指导下,安青桔和安初遇把这幅亚麻长卷反复看了两遍,实在惊叹于绣制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挂毯上的人物轮廓都是中世纪风格,艺术表现其实挺质朴的。但是它绣得充满动感,用艺术性的概括和各种细节的描绘,刻画出每个人物强烈的个性特征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挂毯的画面布局是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有些鸟,彗星或者文字等等表示天气、天象信息,中间是故事的主线,下部一般是故事现场的背景,比如战场的话就有尸体,出征的话就有老百姓、士兵等等表示故事的气氛。在中文语音指点下,还能看出不少充满喜感的镜头。
  比如威廉为感谢哈罗德亲王来诺曼底宣布继位消息,让其迎娶自己妹妹,画轴下面居然出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裸男,算是史上最早的fullmonty啦。
  再比如威廉的那些littlebirds(密探)躲在草丛、柱子后面偷听哈罗德的阴谋的画面,总让人联想到蓝精灵撞破格格巫的阴谋诡计的场面。真是不白来!
  喜欢这幅长卷的游客,可以参观完这博物馆唯一展品后,在出口的纪念品商店买到各个语言版的巴约挂毯影印本,可惜没中文版。对了,安青桔回来查了上可以下载这个巴约挂毯,超长。
  那么一个挂毯,看了快两个小时,流连忘返,不虚此行。接下来安青桔和安初遇就赶着去诺曼底登陆纪念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还是挺大的,可惜只有英文和法文介绍。
  里面展示了诺曼底登陆时盟军的各种部队服饰、武器原件、各种记录等等,挺好看。里面还循环放映一个30分钟长的电影介绍诺曼底登陆。
  出来的时候到中午了,去看d…day…beaches。在前面的诺曼底登陆纪念馆的一通乱看(乱看的是安青桔),大概其对这个d…day海滩有了大致概念。咱们华国历史教材对这段事情基本没有乱写(没有乱写的必要),这张图就能一目了然:
  这条海滩非常长。最西边到东边分别是犹他(utah)、奥马哈(omaha)、黄金(gold)、朱诺(juno)、宝剑(sword),总计跨度达到100公里。每个海滩都有个类似游客中心的地方,都可以找到盟军登陆的一些遗迹(安青桔和安初遇一路开车遇到好几处)。
  安青桔和安初遇则去了奥马哈海滩。那片海滩是美军负责登陆的。这片海滩的沙滩过于平坦和宽阔,而离着不远又一下子直上直下是一条三十米高的峭壁,让上来的美军直接成了活靶子,登陆行动肯定死伤极大。
  现场看了这里。回家后又翻出《拯救大兵瑞恩》来看,就一下子对登陆时的惨烈景象产生了更加直观和惊悚的认识。
  如今这片海滩除了残留的一些防御工事,在不知道这里是何地的人眼里,就是一片宁静舒适的海滩。安青桔和安初遇发现,原以为法国南部才是“阳光海滩”,其实北部的海边一样漂亮。在安青桔和安初遇去的时候,这里显然已是北方的法国人夏季度假的地方,很惬意。
  安青桔和安初遇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片干净的沙滩,两个人抛开那些沉重的战争故事。十分恶俗无耻地在沙滩上用自拍神器——“快门遥控器”摆拍了一顿。
  在《走遍》上,圣米歇尔山被划入诺曼底的旅游章节,其实圣米歇尔山位于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的交界处。照着雨果的《九三年》来游览圣米歇尔山的话,还是把它划入布列塔尼的范围吧。
  离开巴约接下来的两天,是安青桔和安初遇在布列塔尼的行程:
  巴约bayeux》》蓬托尔松pontorson(住下)》》圣米歇尔山mont…saint…michel(看圣米歇尔山和教堂)》》圣马洛saint…malo(海盗城)》》康卡勒cancale(吃牡蛎)》》富热尔fougeres(看中世纪的防御城堡)
  在来到布列塔尼bretagne之前,安青桔和安初遇对这个地方简直是一点概念也没有,不都是法国嘛!真的到了那里,再就着《九三年》里描述的法国大革命期间布列塔尼地区的旺代叛乱的描述。安青桔和安初遇一点一点对这个地区有了一些感受。
  布列塔尼位于法国的西部,海岸线很长。几乎像是一个半岛。这个地区在法国的历史上其实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公国,直到15世纪布列塔尼的女公爵(就是“布列塔尼的安娜”)嫁给了路易十二,才算并入了法国版图。
  看看下面图片的旗帜就明白了。安青桔和安初遇后面去的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勃艮第的建筑,巴黎的古迹,史上所有和法国皇室沾边的地区的旗帜都带有那个著名的“金百合花”标志。而布列塔尼地区的旗帜却完全不一样:
  布列塔尼地区山脉蜿蜒。峡谷、山涧众多,海岸线还长。地区居民一部分是高卢人,更多的是跨过海峡定居的英格兰人,大部分人口散居在各个相互隔绝的小农场和村舍里。这里土地肥沃,通过农业、牧业来糊口并非难事。
  农民同外部的交往并不多。观念更新比较慢(日子一直不错有什么好变的),领主对他们也不错,所以人们把服从领主(而不是法国国王)看做自己的天职,没有自身利益和贵族利益的矛盾问题。


第八六六节 进口萝莉也很萌

  
  自己到了这个地方,才逐渐体会到,为什么在法国期间,布列塔尼旺代地区的农民对处死和自己其实没啥关系的波旁王朝路易十六没有什么反应;而对他们的强制征兵,却导致旺代农民叛乱,拼死反抗。
  《九三年》的故事里,想复辟的法国贵族们其实是“搭便车”,趁着旺代农民奋不顾身的反抗(越挫越勇型),带着不要命的旺代农民和共和**队打仗的。
  书中的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带着英国皇室的赞助横跨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时,趁黑登上制高点观看敌情。那个制高点,就是著名的圣米歇尔山。
  哦,对了,还有一样事情也是布列塔尼的特别之处。全法国都可以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独独布列塔尼例外。所以布列塔尼的特产酒是苹果酒(cidre)。
  来到蓬托尔松,圣米歇尔山真是如雷贯耳,旅游书上往往有“没去过圣米歇尔山就没算去过法国”的评语。此处先不介绍这个地方怎么好,先说说怎么去和怎么住吧。
  对于自驾的游客而言,在圣米歇尔山周边住宿一下(而不是一日游),就有机会好好看看日出和日落的美景了。
  大部分旅游书都会推荐住在圣米歇尔山脚下的酒店村,奇贵。安青桔和安初遇扩大了地理范围,选择住在距离圣米歇尔山南边8公里的一个叫做蓬托尔松(pontorson)的小镇上。
  实际上,这个小镇有一条笔直的马路,可以一脚油门直接开到圣米歇尔山,价廉物美。实在是方便极了。
  在诺曼底海滩闲逛完,安青桔和安初遇驱车赶往蓬托尔松。这次换安青桔开车了。刚开始真有点紧张,道路那样窄,还不能减速。安青桔和安初遇没有选择高速,就为了看一看路边的风景,代价就是十分考验车技。
  还好安青桔初次登场。顺利完成驾驶任务……一路上的美景也值得紧张驾驶,到处郁郁葱葱,随处可见风吹麦浪。乡村的路面实在简陋,有的地方参天大树交错在一起居然完全遮挡道路。
  但是法国有一种神奇修剪车,安青桔和安初遇亲眼见过它从安青桔和安初遇前面开过,可以把道路修剪成漂亮的树荫“隧道”,特别惊艳。
  尽管一路看景,安青桔和安初遇还是三点多钟就到了蓬托尔松,比预订的入住时间早。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敲门。迎接安青桔和安初遇的是一位温柔的日本女子。
  她完全理解安青桔和安初遇早到,建议安青桔和安初遇先四处逛逛,过半个小时等她收拾好房间就能入住,真让安青桔和安初遇感激。于是安青桔和安初遇停好车,大致把蓬托尔松这个小镇看了看。
  安青桔和安初遇的住处就在小镇的中心,斜对着旅游咨询中心,小镇其实只有两横两纵四条主要马路,一目了然。小镇周边有家乐福等大型超市。镇中心是住家还有餐馆、商店。和其它小镇一样,这里也是非常安静、整齐。
  半小时后安青桔和安初遇准时回来。女主人已经在热烈欢迎安青桔和安初遇。这是怎样干净的民宿啊。女主人是日本人,所以安青桔和安初遇一进门就换上了她为安青桔和安初遇准备的拖鞋。
  换鞋时,发现女主人的法国斗牛梗十分乖巧地站在院子里好奇地看安青桔和安初遇进进出出,一下子想念起安青桔同事alley家那只叫“猪”的小斗牛了:
  折磨人的晚餐,中午就顾着乱逛诺曼底海滩了,只随便吃了点东西。安顿好后。安青桔和安初遇已经是饿的肚子咕咕叫了。此时已经五点半,出门吃完饭去!
  这一出门打听不要紧,发现法国餐馆另外一个麻烦:不到时间不开张。而且晚饭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