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阳-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无悔星期二
【,】
作品相关
《炼阳》的等级设定:
凡人境,炼气境,炼神境,还虚境,合道境。
凡人五境练皮境,练骨境,易筋境,洗髓境,先天宗师。
炼气五重凝心神、凝肝魂、凝脾意、凝肺魄、凝肾精。
炼神四阶聚丹境,元婴境,神变境,化神境。
还虚三态窥虚境,问虚境,洞虚境。
合道三圣准圣,元圣,至圣。
合道之上,仍有境,会在《炼阳》的后面逐步展开。
【境界等级的大概描述】
【炼精化气阶段】
【练皮】、【炼骨】是世俗世界中比较低级得武者修为,是一般朝廷军队士兵的水平。
【易筋境】已经是比较高级的武者修为,在军队中是一般将军的水平,在江湖上,是大家族护卫队长的水平,一些中等门派都可以做长老了。
【洗髓境】现实中真正的强者,高手,在军队中是大将军,总督的水平。在江湖中一些小门派的掌门也不过是刚入洗髓境。
【先天境】凡人界的最强者,威能巨大,一般军队中没有先天强者。有先天强者坐镇的门派都是大派。
【炼气化神阶段】
【炼气五境】修真界基础的境界,有一些神通法术,但是却都是垫底的角色。
【炼神还虚阶段】
【聚丹境】刚算是进入修真界的正式行列,可以自行外出游历,但是还是很弱。
【元婴境】算修真界的中等高手,一般来说,元婴境的修士都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很难被彻底灭杀。
【神变境】是元婴境到化神境的一个过渡阶段,比元婴境强大,但是不像化神境那样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化神境】在修真界中能神化亿万,元神出窍能笼罩四方,整个修真界的情况都在思感掌握之中。一旦渡过混沌天劫,体内修真灵气转化为虚无元气,成就虚境尊者。
【炼虚合道阶段】
【窥虚境】窥虚境体内有了虚无元气,窥探虚空,神游太虚,可元神遨游太空。
【问虚境】体内的虚无元气身体可撕裂空间,穿越混沌界的无数空间,拥有毁灭星辰之能。问虚境以上强者能够开辟自己的空间,创造自己的世界。但是必须遵守混沌宇宙的法则。
【洞虚境】洞虚境体内充满虚无元气,只要能衍生出一丝本源之气,就可冲击【合道至境】。
【合道至境】
合道圣者都生活在【本源空间】,那里是最接近本源的地方,但并不是混沌空间。除了代表着不同本源的至圣能够进入混沌空间外,准圣和元圣都不能进入混沌空间。
【准圣】本源之气渐渐充盈,一部分能产生本源之力。
【元圣】已经拥有了少量本源之力。但是大部分没有混沌之气。
【至圣】至圣体内乃是混沌之气,身上充满本源之力,能运用部分混沌之力。至圣已是不生不灭的境界。
《炼阳》中的四象来源
1、四象(或作四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中国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现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会说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并与五行学在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应。
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来受到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而开始习惯这种说法,但事实上中国历来对此四象并没有四圣的说法,一般所指的四圣乃伏羲、文王、周公和孔子等四个圣人。
四象也指风、雨、雷、电,四种自然天候气象。
2、四象的分类
古人把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初夏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宫苍龙”;
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宫玄武”
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宫白虎”
南方七宿:像一只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宫朱雀”。
在我国古代星相学,指的是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3、道教中的四象
在道教护卫神中,有一种专门用于镇守道观山门的天神,他们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称为“四象”,亦称“四灵”。
如道教胜地青城山天师洞(古常道观),在巍峨的山门前面,左右各建有一座神殿,左殿塑威武的青龙神像,名孟章神君,右殿塑勇猛的白虎神像,名监兵神君。
东吴时代的《七帝紫庭延生经》里有过记载,人们为四象配了名字,朱雀为凌光,玄武为执名,青龙为孟章,白虎为监兵。
【四象与阴阳】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两仪”就是“阴”和“阳”。太极生两仪,是宇宙根本力量的第一变。在这一变完成以后,就产生了一个一级的“阴”和一级的“阳”。然而这两个一级的“阴”和“阳”内部仍然存在阴阳的力量的作用,还是会继续演变。
这样的结果,一级的“阴”就产生了“阴中之阴”太阴和“阴中之阳”少阳;一级的“阳”就产生了“阳中之阴”少阴和“阳中之阳”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太阳是第二级的阴阳组合,统称为“四象”。这个过程就叫做“两仪生四象”。
四象是第二级的基本元素,与印度把世界本原力量分为“地、火、风、水”不同,我国古代的四象则是太阴水;少阳木;少阴金和太阳火。而且还多了一个介于这四象之间的中间状态土。
水、火、木、金、土就是我国传统上常说的“五行”。五行其实从本质上说,还是阴阳二气的演变和作用。前面已经说过了参见博文五行的理论基础与真实本质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
在产生了四象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力量的继续作用,又生成了新的阴阳组合。太阳分解为太阳之阳“乾”和太阳之阴“兑”;少阴分解为少阴之阳“离”和少阴之阴“震”;少阳分解为少阳之阳“巽”和少阳之阴“坎”;太阴分解为太阴之阳“艮”和太阴之阴“坤”。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是第三级的阴阳组合,统称为“八卦”。这个过程则称为“四象生八卦”。八象不过阴阳,四象不过是二物,太极动生阴阳,天地不过一阴一阳而已!
【四象学说】
《周易》,主要是讲阴阳、八卦、64卦变化的古书。
《黄帝内经》(或说《素问》和《灵枢》)中的藏象学说,是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方面的应用。
《周易》里面讲八卦、64卦的变化,没有涉及五行,这是因为,八卦系统与五行系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
八卦系统与五行系统,根源都是太极、阴阳、四象学说。
四象学说之后,出现五行学说与八卦学说两个发展方向。
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拨开迷障,深入探究这些古老学说的本质问题。
四象学说的出现,有助于古人认识客观世界。
“象”,就是以“象”类物,是古人的一种分类和分析事物的方法,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手段和方法。
四象是指:少阴、太阳、少阳、太阴分别可以代表春、夏、秋、冬;生、长、老、死等等四类事物和现象,将事物和现象分成四个阶段、四种相联系的情况。
为了更便于理解,古人又用了四种常见的事物代替上述四象。
这四种常见的事物就是“金木水火”。
具体代替方法就是:金少阴;火太阳;木少阳;水太阴。
“木火金水”,就是后来五行学说中的“四行”(缺少“土”行)。
“木火金水”代替“少阴、太阳、少阳、太阴”以后,就不再是具体的生活中的这四种常见事物,它们变成了“四象”,被人为地赋予了概念,变成了哲学理论上的东西。
以后,当古人认为其它事物和现象分别与“木、火、金、水”类似时,就可以分别被归类于“木火金水”四象了。
四象学说确立和应用后,古人就会思考下列问题:
1,四分法太粗糙,四分法之后,如何更细致地分类事物,事物类别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是什么?
2,“四象”分类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导致了八卦学说的产生;第二个问题,导致了五行学说的产生。太极一分为二,得到阴、阳(两仪)。
阴、阳再一分为二,得到四象“少阴、太阳、少阳、太阴”,后来分别称为“木、火、金、水”。
如果用阿拉伯数字“1、2、3、4”表示四象,那么,根据“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分类法,其中,最大的奇数是3,可以表示阳气最多的太阳;最大的偶数是4,可以表示阴气最多的太阴。
1.2、3、4之和为10,10可分出“1、2、3、4”,所以,“10”可以看作太极。
太极分阴阳,10可分为5、5,一个为阴数5,一个为阳数5。
阳数5可分解为3和2。对应四象,3为太阳,为火;2为少阴,为木。
阴数5可分解为4和1。对应四象,4为太阴,为水;1为少阳,为金。
所以,“木、火、金、水”与“1、2、3、4”相配的结果是:
木2,是少阴。
火3,是太阳。
金1,是少阳。
水4,是太阴。
由水变化到木,是由“阴4”变化到“阴2”,是阴气渐少,阳气渐多的过程。
由火变化到金,是由“阳3”变化到“阳1”,是阳气渐少,阴气渐多的过程。
这里,“4,2,3,1”表示的是概念,不是具体比例,所以四象学说里,“水”与“火”的阴气与阳气比例不是“4:3”;“木”与“金”的阴气与阳气比例也不是“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