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人生-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事件一出,国际上顿时涌起一股反对北京奥运的浪潮。极大的损伤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而陈学谦此次电影上映,很可能会改变中国当前在国际上的窘迫境况,就在这种情况下,梦工厂却突然跳出来和陈学谦的新电影打擂台,同时美国也涌出相当多的电影从业者,众口一词的诋毁陈学谦。这一切要说背后没有煽风点火,那是谁都不会信的。
鉴于这个情况,陈学谦和梦工厂的这次争夺,实际上已经远远不是两部电影的票房之争如此简单。这背后更牵动着中国在世人眼中的形象问题。
虽然陈学谦的电影中并没有什么中国元素,但因为他是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他与中国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除非他公开叛离国家。
而斯皮尔伯格同样是美国的代表,无论《功夫熊猫》多么像一部中国电影,都掩盖不了这个事实,相反,因为斯皮尔伯格的政治态度,大家越是看着这部电影,越是会相信他的话。因为这部电影即便再像中国电影,他的实质也还是好莱坞电影。这是两方的身份所决定的。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陈学谦和梦工厂不得不战,《冰雪奇缘》和《功夫熊猫》就这样火星撞地球的撞在了一起。
因为中美两国的时差问题,虽然说是全球同步上映,但实际上,中国上映时间要比美国早上13个小时。于是这两部外形一中一西,背后代表的利益却截然相反的电影最先在中国碰撞。
按理说,中国是陈学谦的大本营,加上陈学谦之前连放大招,而两部电影也都极具观赏性,陈学谦貌似胜算更大一些。
再加上斯皮尔伯格的政治立场问题,国人也应该更加偏向《冰雪奇缘》才对。
然而事实上,陈学谦对于这场争斗并不十分看好。
因为在很多时候,政治立场只有没有国家层面出手,仅仅只靠民众自发选择,那么中国的凝聚力其实很糟糕。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利流言迅速传播,这使得很多国人都是一边享受国家的各种资源,嘴里还犹自说着政府的各种坏话。
即便是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国人的态度也很难取得一致。就像台湾问题,陈学谦就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有人说,说什么统一啊,根本就是大国沙文主义,满嘴仁义道德,实际全是男盗女娼。
而且这样的话还有不少人点赞。
陈学谦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如何想的,但鉴于这种现象,他并不觉得因为自己的政治正确性,就能扭转国人的观念。
甚至他都不会觉得政府会对自己有所偏袒。因为此时实际上全世界都在盯着这场较量,一个国家到底是不是民主,开放,仅仅看他有没有插手这场文化战争就可以知道一二。
2008年情人节,《冰雪奇缘》和《功夫熊猫》正式在中国上映,但坐在金陵工作室内的陈学谦却是一脸凝重。
就在不久之前,市场部刚刚传来消息,《冰雪奇缘》这部电影因为受到《功夫熊猫》的挤压,加上因为这部电影3d制作,以及陈学谦半价的承诺,使得本片在拍片量上可谓相当惨淡。
这一点恰好印证了陈学谦之前的猜测,他十分清楚,指望中国民间自发抵制是几乎不可能有什么实质效果的,太多的人说得和做得不是一回事,同样有太多的人对这种事情根本就不曾搭理过。
当收到这个消息时,陈学谦的心情要说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他也清楚,各大电影院如此排片也是有原因的,一是他的号召力在国内很多人心目中还是不及梦工厂来得有保证,加上自己确实挤压了一部分电影院的利润,商人的天性就是逐利,所以他们倒向斯皮尔伯格一方再正常不过。
加上此时在中国市场上还有着《长江7号》《大灌篮》《非诚勿扰》等几部挤进内地年度票房前十名的片子正在撕杀。陈学谦遭遇如此境况可想而知。
只是陈学谦并没有为这件事而大发雷霆,他很清楚,作为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此时整个工作室都有些信心不足,而陈学谦又是众人的精神支柱,如果此时他沉不住气,那么即将带来的就是军心不稳。
不过虽然在排片量上陈学谦被挤占的颇为可怜,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同期上映的电影都没有3d电影,因而在3d屏幕上他还是占据着绝对上风。
只是此时国内的3d电影数量终究还是有些偏少,但拥有大多数imax影院的陈学谦在排片上完全偏向自己。这也使得他尚有一息喘息之机。
很快,中国内地市场首日票房出炉,《功夫熊猫》首日全国票房破1000万人民币,而《冰雪奇缘》按照实际成交价格,仅有不到800万的票房,要知道吃,此时的3d电影票价可是比普通电影贵了近一倍。这也就是说,实际上,陈学谦承诺票价一律半价两者的价格其实也是一样的。
可从市场看来,陈学谦方面却是大败亏输。而从实际营收来说,陈学谦方面则更加惨淡一些。
对于这个结果,许多国内电影人不禁同时翘起嘴角。内心深处颇为自得。
“我就说吧,陈学谦怎么可能比得过斯皮尔伯格呢,现在果然露馅了吧,之前吹得神乎其神的,结果不还是一败涂地!”
而且这样想法的人还远远不止一个两个,而是许许多多。中国人的自卑形象,简直再明显不过。
————————————
ps:鉴于12点发赠币太多,小可怜我只能把时间挪到早上,大家谅解。以后早上一章,中午一章,晚上一章。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330 立场
330立场
“时来多有跳梁者,一时得志意态狂。一夕风过原型露,原来不过是假象。”
就在陈学谦工作室首日票房遇冷的次日,就有媒体迫不及待的跳出来狠踩陈学谦一脚。
这篇文章就像是一场倒陈大战的冲锋号,很快各种唱衰的评论便如雨后春笋般此起彼伏。一时间陈学谦像是成了过街老鼠。
在网络上,整个局势似乎也呈一边倒的态势。无数对于《功夫熊猫》的盛赞层出不穷。
而在这些溢美之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这是一部武侠迷的圆梦之作”。
功夫和中国国宝熊猫巧妙的结合,处处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这是一部难能可贵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佳片。
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那些因为斯皮尔伯格的政治立场,而倡议抵制这部电影的人,此时顿时变成了无聊,诽谤的代名词。
至于那些说这部电影是通过熊猫丑化中国形象的言论更是完全站不住脚了。时至此时,《功夫熊猫》的所有负面一下子都被扫荡一空。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这部电影讨好了中国观众。
看着眼前这一幕幕的陈学谦只能摇头苦笑。是的,这些影迷们没有说错,这部电影确实到处洋溢着中国元素,确实欢乐又精彩。确实,不难从这部电影中看出本片导演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甚至可能这部电影确实是写个中国的一封情书。
可这一切有改变一个事实么?斯皮尔伯格的政治态度可有改变?国际上对于北京奥运的抵制浪潮可有止息?
没有,通通没有!斯皮尔伯格很聪明也足够专业,他是一个绝对合格的商人,这从他拍摄一部反映自己民族苦难的《辛德勒名单》尤能获得堪称恐怖的票房就能看出。
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政治立场,并不影响他挣钱!是的,这部电影完全充满了中国元素,但这一切都只是因为观众对于这些元素很好奇,观众愿意为功夫买单,愿意为中国那种洋溢着仙境般出尘元素买单。
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就是在弘扬中国文化。他们的目的其实从来都不是这个,他们真正想要的仅仅是兜卖这些大家都喜欢的东西,然后顺利的把钱挣了。
那些美国佬挣了钱,可不会给你中国一点好处。
而且更加重要的一点,在这部有着如此众多中国元素的电影中,对于现今的中国形象没有任何改善,人们并不会因为喜欢功夫片,就喜欢上中国,即便他们会对中国产生好奇,也不会影响他们天然的政治立场。
因为这种差异化的宣传并不会让中国融入进其他国家的主流阵营,当中。反而你越特异,国家形象就越孤立,如果当人们一提及中国,就习惯性的带入一个完全像是上世纪风格的印象,他们会将你当成一个与他们一样现代民主的国家那才有鬼。
然而这一切在这部电影背后的算计,陈学谦却无从说起,因为不知何时起,那些曾经被中国大力抛弃的东西已经成为了中国的象征,反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东西都成了可有可无的。
这让陈学谦要从何说起呢?
眼看着这些因为《功夫熊猫》大卖,而想当然的认为中国立刻也跟着沾了光的民众,陈学谦能说什么?看着那些对自己首日票房失败而冷嘲热讽,并且冠以:“舍弃中华的优良文化不用,去拍什么王子公主,你不失败谁失败!”
好吧,明明是中国电影代表的陈学谦工作室反倒成了罪人,明明是跑来中国抢钱的好莱坞大片,反倒成了中国的朋友。
陈学谦真有些搞不懂,到底是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还是旁人的心态偏了方向。
为此,陈学谦选择了沉默。甚至他直接给工作室全体放了个假,而他自己也约了霍欣怡出来吃饭。昨天因为工作的事情,陈学谦也没顾上和她共度情人节。
虽然霍欣怡相当识大体的表示了理解,可陈学谦要真觉得这样就可以不用补偿人家,那就是真的脑子被驴给踢了。
别人理解你,那是别人的量大,并不代表你没错。你错了不认错,反而还觉得自己是对的,人家再表示理解,这可就是犯了两次错了。
对于那样的傻蛋,陈学谦不屑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