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一群人相继离开,并在途中通知了公安部长路健,很快在国防部的小会议室集中。
英翔仍然带着盘古。虽然大家都有些不解,但知道他这样做必有道理,便没有反对。
很快,这个小会议室便成了作战指挥室。
营救计划迅速成形。
英翔要阿武告诉儿子,不需要放慢速度,就让潜艇按正常速度行驶,他们会在机场营救他,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保证自己的安全。
阿武传完话过去,又传了英修罗的话过来:“英先生,修罗王子说,他不要你去救他。”
''
人们都惊愕不已。英翔似乎知道原因,却沉默不语。
阿武接着说:“英先生,修罗王子说,他爹地告诉他,你的命虽然暂时救回来了,但是在这五年内,你不能受内伤,不能太劳累,也不能大量失血,否则就再也救不了你了,所以他不要你去救他,否则永远不理你。”
英翔没说什么,众人一看他的神情,就知道他是绝不可能不去的。
黎远望试着劝道:“英翔,你就不要去了。我们这么多人,你还不相信吗?你想想,在行动中万一你有个好歹,那让修罗怎么办?”
英翔看着他,低低地说:“我一定要去,哪怕就是在那里看着,不动手,也必须得去。”
英奇阻止了还要继续劝说的黎远望,轻声道:“让他去吧。”
罗汉也说:“是啊,老大以前救过那么多人,现在是救他儿子,反倒不让他去了,那怎么可能?”
戴犀关切地看着他:“你去可以,不要动手。”
英翔不想再讨论这个问题,只说:“我真的没什么,是我儿子太紧张罢了。好了,我们还是谈正题吧。”
黎远望便道:“这次行动大部分用飓风突击队员,国安部的刀锋小组会加入行动,总参在海参崴的人员暗中接应。我们这次从北京飞往海参崴的总共有……五十三人。”
“五十四人。”英翔沉静地更正。“盘古也去。”
黎远望看了盘古一眼,因为见识过他的本领,并不反对,便点了点头:“好,五十四人。”
罗汉说道:“刀锋小组共有四人,我、王子、玲珑、金刚。”
英翔诧异地看向他。
罗汉不动声色地回答了他的疑问:“我已经通知了他们。他们一听说是营救你儿子,立刻快马加鞭赶来,现在都已经到达北京了。”
英翔一听,感动不已。
这时,英奇轻轻咳了一声:“好吧,现在开始行动。”
第21章
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历史上曾属中国。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不平等的《北京条约》,遂被沙俄割占。如今,海参崴已经成为一个拥有近一百万人口的海滨城市和军事要塞。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语,意为“控制东方”,而中国的“海参崴”则是按地形和物产起的名。这个城市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所在地。
海参崴城建筑在临海的山坡地带,地势有点像中国的大连或美国的旧金山。阿穆尔湾、金角湾和乌苏里湾三个蓝色的海湾拥抱着整个城市,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城市里的建筑物都不高,大多为灰色,比较陈旧。全城几乎没有一座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大厦,像中国城市中那些外观装饰华丽的酒店和商场也很难寻觅。
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使远东经济复苏。现在,有很多中国企业参与了俄罗斯远东的建设,并有不少中国人在俄罗斯的远东边疆区做生意。此时,在海参崴的中国人约有近十万,每天还有近千名中国游客到达这里,他们是这个城市的生意人最喜欢的客人。
秋天的海参崴,风景怡人。天空是蔚蓝的,白云千姿百态,在空中翻卷。海水是灰蓝的,在微带寒意的风中十分平静。到处都是高大的树,绿色中夹杂着满是红叶和金色树叶的树林,美不胜收。
这天晚上,从中国飞来一架旅游包机。虽然抵达的时间有些古怪,因为游客下机就得住店,第二天才能开始旅游,但机场工作人员都视之为是旅行社赚钱的黑心招数,这样可多收一天钱,也没在意。
这架飞机上共有机组成员十五人,游客四十人,导游一人。到达这里后,当地旅行社派了一名导游来接。因为只在这里呆三天,大家都轻装简从,很快就过了海关,乘车离开。
机组成员先呆在机上进行检查,然后再出去找酒店休息。按照报给机场控制台的航行计划,明天上午接上同一家旅行社的另一个包机旅游团,飞回哈尔滨。
入夜,这个不大的机场变得特别安静,飞机大多已经飞走,停机坪上的客机也不多。
在这架中国民航的飞机上,乔装成机组成员的刀锋小组成员和部分突击队员都在休息,只有盘古守在黑暗的机舱里。
外面的跑道旁有一些零星的灯光,而他们停着的这个角落却比较暗。天空中浓云密布,星月无光,机场边的树林被风吹得发出哗啦啦的巨响。
这是一个绝好的月黑风高之夜。
凌晨四点,天际传来飞机的轰鸣,一架远程宽体客机伊尔…136飞抵机场。
客机上的驾驶员一直在与地面控制台联系,盘古听着空中传来的空地之间的对话,一只手搁在英翔的电脑上。他早已通过这台电脑,使用无线远程高速上网技术切入机场的地面控制系统。此时,他在系统屏幕上输入了显示图,引导着控制人员指挥客机停往他们的飞机旁。
虽然其他地方也很空,只要往窗外一看便一目了然,但控制人员已习惯了只看着电脑屏幕,按照计算机系统的计划和调度来指挥飞机。于是,这架伊尔客机在跑道上平稳地降落后,便缓缓地滑到了从中国飞来的空中客车旁边。
等飞机停稳,已经等候在一旁的舷梯车缓缓滑向飞机的前舱门,接着,三名身穿制服的机场工作人员便走上舷梯,等着机上的飞行员开门。
他们已经通过通话系统向飞行员婉转说明,为了配合远东边疆区最近联开展的打击走私活动,他们要登机进行检查,请他们予以配合。
本来,飞行员们可以打电话到莫斯科,由莫斯科与这里的政府官员联系,说明他们有特别豁免权,可以免于检查,但想到正是凌晨,这里的官员一定好梦正酣,何必扰人清梦?反正他们机上空空如也,一目了然,便同意他们登机检查。
很快,舱门缓缓地打开了。三个身穿制服的机场工作人员走了进去。
驾驶室只有两个飞行员。看见他们进来,这两个飞行员不由得怔了一下,因为他们都是东方人的模样,不太像高加索人种,在飞机外面时,由于黑暗,根本看不出分别,现在则很容易看出来。
不过,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这三个人已飞扑上前,三拳两掌,便干净利落地将这两个飞行员打晕过去。
三个人相视一笑,他们是金刚、王子和突击队的特勤分队长。
刚才在外面与机上飞行员对话的自然是机灵的王子,抢先动手的则是另外两人。
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部门,暗中大有比试一番的心思,此时出手的速度奇快无比。动完手,彼此都很佩服对方。
王子通过隐形无线耳麦呼叫指挥官黎远望,用隐语告诉他行动成功。
立刻,那边机上出现了十来个人,在黑暗中飞奔过来,迅速登上舷梯,进了机舱。舱门随即关上,舷梯车开回了原位。
盘古立刻坐到驾驶位上,从机上的黑盒子里录下的两个飞行员与地面的对话中分析他们的说话习惯和语音构成,并输入自己体内的计算机系统。接着,他模仿飞行员的声音与控制台联系,要求给自己的飞机加油。机场的加油车很快开来,给飞机加满了油。
这期间,那些突击队员们动作十分麻俐,立刻在舱中按计划占据了有利地形,等待着目标到来。
五点,那艘载着英修罗的潜艇浮出海面,缓缓驶入海参崴的金角湾军港。随后,有十个人押着英修罗出来,登上在岸边等候的车队。上面都是全副武装的军人。
车队随即向海参崴机场驶去。
途中,其中一个人跟飞机上进行了联络。听到飞行员说接他们的专机已经到达,他的精神顿时放松了,其他人听他说一切正常,也轻松地说笑起来。
英修罗一直抱着自己的电脑,一直神色自若,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大异平常小孩,令人暗暗称奇。
半个小时后,他们到达机场。
这时,天边的曙光已经闪现,朦胧的淡青色的天光中,有雾气在寒冷的风中飘荡。
车队很快进入机场,来到等在停机坪上的伊尔…136旁边。舷梯车又开了过来,舱门随即缓缓打开。
飞机里一片寂静。
见没什么意外情况发生,那十个劫持者急急地押着英修罗登上飞机。
舱门在他们身后关闭了,舷梯车随即开走。
伊尔…136立刻向跑道滑行,并向机场控制台要求起飞。控制人员早已接到军方指令,马上同意他们起飞。
伊尔…136在跑道上急速滑行,随后腾空而起,向天际飞去。
地面上,俄罗斯军队的指挥官看着远去的飞机,长长地松了口气。
机上,那十个特工刚押着英修罗上去,便被飞行员通过播报系统告知,要他们马上坐下,系上安全带,飞机将立即起飞。他们便坐到空荡荡的前舱,系好安全带。
等到飞机升上高空,改为平飞,他们刚刚松了一口气,准备打开安全带,从后舱和驾驶舱里便冲出来一群突击队员,手中的枪口指着他们。
一个人用俄语厉声说道:“不许动。”接着又用英语说了一遍。
那十个人面面相觑,都没有动弹。
英修罗眨着清亮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些身穿黑衣,戴着头罩,拿着突击步枪的人。
其中一个高大的人一挥手,那些突击队员们立刻上前,将这十个人身上的枪搜出来,随即将他们结结实实地绑住,押进后舱。
那个高大的人蹲到英修罗面前,一把取下头罩。英修罗就看见了满脸笑容的黎远望。
他一跃而起,一把搂住黎远望的脖子,兴奋地叫道:“黎叔叔,黎叔叔,是你呀?”
黎远望抱起他